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文萍

作品数:10 被引量:32H指数:4
供职机构:国家林业局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农业科学

主题

  • 9篇自然接干性状
  • 9篇接干
  • 7篇泡桐
  • 7篇无性系
  • 5篇F
  • 4篇白花泡桐
  • 2篇性状
  • 2篇性状遗传
  • 2篇性状遗传变异
  • 2篇杂种
  • 2篇毛泡桐
  • 1篇兰考泡桐

机构

  • 10篇国家林业局
  • 1篇上海师范大学

作者

  • 10篇杨文萍
  • 10篇叶金山
  • 8篇胡伟华
  • 8篇谢青
  • 4篇孟伟
  • 1篇崔永兰

传媒

  • 4篇东北林业大学...
  • 4篇西北林学院学...
  • 1篇林业科学
  • 1篇植物资源与环...

年份

  • 2篇2009
  • 8篇2008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白花泡桐×兰考泡桐杂种F_1自然接干性状的遗传变异被引量:2
2008年
运用种间杂交试验、田间试验和统计分析的方法研究了白花泡桐×兰考泡桐杂种F1无性系自然接干性状的遗传变异规律,结果表明:①白花泡桐×兰考泡桐的自然接干性状在杂种F1无性系水平上存在广泛而明显的遗传变异性。②白花泡桐×兰考泡桐的正反交试验揭示了4对假二叉分枝相对性状的遗传变异规律和无正反交效应的特性。③除通直度性状没有达到显著性差异外,其余的自然接干性状都有极显著的差异性。④自然接干性状在白花泡桐×兰考泡桐杂种F1无性系间存在极显著的差异性。⑤大多数白花泡桐×兰考泡桐杂种F1无性系在胸径性状上无显著性差异,而少数白花泡桐×兰考泡桐杂种F1无性系在绝大多数自然接干性状上都有显著性差异。⑥接干材积因子、主干材积因子和主干平均削度因子分别为第一、第二和第三主成分,其总贡献率为77.09%。⑦pfe12和pfe10是参试无性系中自然接干性表现最好的二个优良无性系。
叶金山胡伟华谢青杨文萍
关键词:自然接干性状
白花泡桐天然杂种无性系自然接干性状的遗传变异研究被引量:4
2008年
运用田间试验和统计分析的方法研究了白花泡桐天然杂种无性系自然接干性状的遗传变异。结果表明:(1)自然接干性状在天然杂种无性系水平上具有广泛而明显的遗传变异性。(2)除通直度性状没有达到显著性差异外,其余的自然接干性状都有极显著性差异。(3)自然接干性状在天然杂种无性系间存在极显著的差异性。(4)接干高和通直度性状的高度变异性在影响白花泡桐天然杂种无性系自然接干性状的总体状况和一般表现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5)N1和N11是参试无性系中自然接干性表现最好的2个无性系。(6)估算了一些重要遗传参数。
叶金山胡伟华谢青杨文萍
关键词:白花泡桐自然接干性状
毛泡桐与白花泡桐正反交F_1无性系自然接干性状的遗传变异被引量:1
2008年
利用田间实验和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毛泡桐〔Paulownia tomentosa(Thunb.)Steud.〕与白花泡桐〔P.fortunei(Seem.)Hemsl.〕正反交F1无性系自然接干性状的遗传变异。结果表明,供试的11个F1无性系的22个自然接干性状具有广泛而明显的遗传变异和变异差异,其中接干高、全干高、接干材积、全干材积、接干材积/全干材积、通直度和丛枝病等级是变异最大的7个自然接干性状(CV>30);在6个正交F1无性系间和5个反交F1无性系间,绝大多数自然接干性状的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在毛泡桐与白花泡桐正交F1无性系和反交F1无性系间,22个自然接干性状均存在极显著差异。
叶金山胡伟华谢青孟伟杨文萍
关键词:毛泡桐白花泡桐自然接干性状
毛泡桐与白花泡桐正反交F_1无性系自然接干性状遗传变异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本文从树木遗传学的角度进行了毛泡桐×白花泡桐和白花泡桐×毛泡桐正反交F1无性系自然接干性状遗传变异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毛泡桐×白花泡桐和白花泡桐×毛泡桐正反交F1无性系自然接干性状的遗传变异在变异系数、变异模式、自然接干类型、自然接干优劣性、变异差异性、主成分结构、主成分贡献率、生长杂种优势、速生性、广义遗传力和遗传增益上都完全相同或基本相似而无本质差别。(2)接干高性状在影响和决定毛泡桐×白花泡桐和白花泡桐×毛泡桐正反交F1无性系自然接干性状的总体表现和最终状况上起着重要作用,而通直度性状是泡桐自然接干性状遗传改良的关键性状。(3)毛泡桐×白花泡桐和白花泡桐×毛泡桐正反交具有同等重要的杂交育种意义。(4)在泡桐的杂交育种、无性系育种、自然接干性状的遗传改良和多世代遗传改良中必须同等对待毛泡桐×白花泡桐和白花泡桐×毛泡桐而纠正过去长期只重视毛泡桐×白花泡桐而忽视白花泡桐×毛泡桐的杂交育种倾向。
叶金山孟伟谢青胡伟华杨文萍
关键词:自然接干性状
白花泡桐无性系自然接干性状的遗传变异研究被引量:5
2008年
利用田间试验和统计分析的方法,研究了白花泡桐无性系自然接干性状的遗传变异规律。结果表明:(1)有8个自然接干性状(接干高、主干材积、接干材积、全干材积、接干材积/全干材积、主干平均削度、通直度、丛枝病等级)属于高度变异型(CV≥30);有8个自然接干性状(主干高、全干高、主干1/2径、主干端径、接干1/2径、主干材积/全干材积、接干形数、冠幅)属于中度变异型(15≤CV<30);有6个自然接干性状(树高、胸径、主干基径、主干形数、主干形率、接干形率)属于低度变异型(CV<15)。(2)接干高性状在影响和决定白花泡桐无性系自然接干性状的总体表现上起着重要作用,而通直度性状在白花泡桐自然接干性状的遗传改良中起着关键作用。(3)一元方差分析表明无性系间在15个自然接干性状(树高、接干高、胸径、主干基径、主干1/2径、主干端径、主干材积、接干材积/全干材积、主干形数、主干形率、接干形率、主干平均削度、通直度、冠幅、丛枝病等级)存在极显著性差异;在1个自然接干性状(主干材积/全干材积)存在显著性差异;在6个自然接干性状(主干高、全干高、接干1/2径、接干材积、全干材积、接干形数)无显著性差异。(4)多元方差分析表明自然接干性状在白花泡桐无性系间存在极显著性差异。(5)Duncan分析给出了自然接干性状的Duncan分组。(6)主成分分析确定了第一主成分、第二主成分和第三主成分,并给出了它们各自的贡献率和累计贡献率。
叶金山胡伟华谢青孟伟杨文萍
关键词:白花泡桐无性系自然接干性状
泡桐假二叉分枝机理被引量:10
2009年
在控制环境因子和遗传因子的条件下,以白花泡桐、毛泡桐、毛泡桐×白花泡桐和白花泡桐×毛泡桐的无性系为材料,运用物候学观察、杂交试验、树木逆境生理学试验、引种试验和反证法证明的方法研究了泡桐假二叉分枝机理。结果表明:冬季的低温胁迫和水分胁迫单独或共同的作用导致泡桐顶芽死亡。初步提出"低温—水分胁迫假说"(The hypothesis of low-temperature stress and water stress)作为泡桐假二叉分枝机理的理论解释。
叶金山杨文萍
关键词:泡桐
白花泡桐×兰考泡桐和毛泡桐×白花泡桐F_1无性系自然接干性状遗传变异的比较研究被引量:3
2008年
从树木遗传学的角度开展了白花泡桐×兰考泡桐和毛泡桐×白花泡桐F1无性系自然接干性状遗传变异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①白花泡桐×兰考泡桐和毛泡桐×白花泡桐F1无性系自然接干性状的遗传变异在变异系数、变异模式、自然接干类型、自然接干优劣性、变异差异性、主成分结构、主成分贡献率、相关性模型、生长杂种优势、速生性、广义遗传力、遗传增益和样木干形上都完全相同或大体相似,而没有本质性差别。②接干高性状在影响和决定白花泡桐×兰考泡桐和毛泡桐×白花泡桐F1无性系自然接干性状的总体表现和最终状况上起着重要作用,而通直度性状是泡桐自然接干性状遗传改良的关键性状。③白花泡桐×兰考泡桐,与泡桐杂交育种史上应用最多和育种成就最大的种间杂交组合:毛泡桐×白花泡桐,具有同等重要的杂交育种意义。④在泡桐的杂交育种、无性系育种、自然接干性状的遗传改良和多世代遗传改良中,必须同等对待白花泡桐×兰考泡桐和毛泡桐×白花泡桐,而纠正过去长期忽视白花泡桐×兰考泡桐的杂交育种倾向。
叶金山胡伟华谢青杨文萍
关键词:自然接干性状
兰考泡桐无性系自然接干性状的遗传变异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利用田间试验和统计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兰考泡桐无性系自然接干性状的遗传变异规律。结果表明:(1)有8个自然接干性状(接干高、主干材积、接干材积、全干材积、接干材积/全干材积、接干形数、通直度、丛枝病等级)属于高度变异型(CV≥30);有10个自然接干性状(主干高、全干高、胸径、主干基径、主干1/2径、主干端径、接干1/2径、主干材积/全干材积、接干形率、主干平均削度)属于中度变异型(15≤CV<30);有4个自然接干性状(树高、主干形数、主干形率、冠幅)属于低度变异型(CV<15)。(2)接干高性状在影响和决定兰考泡桐无性系自然接干性状的总体表现上起着重要作用。(3)改良兰考泡桐的自然接干类型是改良兰考泡桐通直度和削度性状的关键。(4)一元方差分析表明,通直度性状存在显著性差异,而其余的自然接干性状都存在极显著差异。(5)多元方差分析证明,无性系间自然接干性状存在极显著差异。
叶金山孟伟谢青胡伟华杨文萍
关键词:兰考泡桐无性系自然接干性状
泡桐自然接干性状的遗传变异被引量:8
2008年
运用野外观察、田间试验和统计分析的方法研究泡桐自然接干性状的遗传变异规律。结果表明:1)自然接干性状在无性系水平上存在着广泛和明显的遗传变异;2)8个自然接干性状(接干高、全干高、主干材积、接干材积、全干材积、主干平均削度、通直度和丛枝病等级)属于高度变异型性状,其变异系数(CV)≥30,CV变幅为30.159-52.620;3)接干高性状在影响和决定其他自然接干性状的总体表现和最终状况上起着重要作用,而通直度性状在泡桐自然接干性状的遗传改良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4)初步提出划分泡桐自然接干类型的"三分法"标准并证明了连续接干类型是最好的自然接干形式;5)除通直度性状没有达到显著性差异外,其他自然接干性状都达到极显著差异;6)自然接干性状在无性系间存在极显著差异;7)很多具有胸径生长杂种优势的杂交无性系的自然接干性却很差,而有些杂交无性系既有强大的胸径速生性又有特别优良的自然接干性;8)接干材积因子、主干材积因子和主干平均削度分别为第一、第二和第三主成分。三者的累积贡献率达75.91%;9)“9501”、“9502”和“8508-2”是呈连续自然接干且自然接干性状表现最好的3个速生优质抗病优良无性系;10)简单估算了一些重要遗传参数。
叶金山崔永兰杨文萍
关键词:泡桐自然接干性状
毛泡桐×白花泡桐杂种F_1无性系自然接干性状的遗传变异被引量:6
2008年
运用杂交试验和统计分析的方法研究了毛泡桐×白花泡桐杂种F1无性系自然接干性状的遗传变异规律,结果表明:①毛泡桐×白花泡桐杂种F1无性系的自然接干性状不仅在杂种无性系水平上存在显著的遗传变异性,而且在杂种无性系间存在极显著的差异性。②毛泡桐×白花泡桐的正反交试验揭示了4对假二叉分枝相对性状的遗传变异规律和无正反交效应的特性。③毛泡桐×白花泡桐杂种F1无性系在通直度性状上无显著性差异,而在其余的自然接干性状上都有极显著性差异。④毛泡桐×白花泡桐杂种F1无性系的通直度性状的差异不显著性是导致毛泡桐×白花泡桐杂种F1无性系普遍自然接干不理想的遗传学根源。⑤通直度性状的遗传改良是毛泡桐×白花泡桐杂种F1无性系自然接干性状遗传改良的关键和瓶颈。⑥C1和C6是所有参试的毛泡桐×白花泡桐杂种F1无性系中自然接干性最好的无性系。
叶金山胡伟华谢青杨文萍
关键词:自然接干性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