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栗震亚

作品数:40 被引量:126H指数:7
供职机构:甘肃省政协更多>>
发文基金:农业部农业结构调整重大技术研究专项项目甘肃省科技重大专项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4篇科技成果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4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2篇政治法律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8篇矫治
  • 7篇正畸
  • 7篇少年
  • 7篇青少年
  • 6篇牙合
  • 5篇畸形
  • 4篇口腔
  • 4篇尖牙
  • 4篇矫治器
  • 3篇义齿
  • 3篇软组织
  • 3篇微笑
  • 3篇面部
  • 3篇骨面型
  • 3篇骨性
  • 3篇拔牙
  • 2篇牙矫治
  • 2篇正畸矫治
  • 2篇青年
  • 2篇种植体

机构

  • 34篇甘肃省人民医...
  • 12篇兰州大学
  • 4篇甘肃省政协
  • 2篇宁夏医科大学
  • 2篇西北民族大学
  • 1篇兰州大学第一...
  • 1篇中国科学院近...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人民政治...

作者

  • 40篇栗震亚
  • 15篇王军
  • 12篇任卫萍
  • 11篇郑元华
  • 8篇龙飞
  • 6篇钱敏
  • 5篇何健民
  • 5篇温湜
  • 4篇陈红
  • 3篇梅玉新
  • 3篇韩保迪
  • 2篇潘晓婧
  • 2篇王凌
  • 2篇李久辉
  • 2篇韩建生
  • 2篇刘斌
  • 1篇练育杰
  • 1篇何祥一
  • 1篇杜一
  • 1篇王俊莱

传媒

  • 5篇实用口腔医学...
  • 3篇国际口腔医学...
  • 3篇中国组织工程...
  • 2篇卫生职业教育
  • 2篇现代口腔医学...
  • 2篇中国美容医学
  • 2篇中国口腔种植...
  • 2篇前进论坛
  • 2篇口腔医学研究
  • 2篇兰州大学学报...
  • 1篇兰州医学院学...
  • 1篇华西口腔医学...
  • 1篇广东牙病防治
  • 1篇山东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国兽医科学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中国产业
  • 1篇第十次全国口...
  • 1篇中华口腔医学...

年份

  • 1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5篇2012
  • 7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6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2
  • 1篇1998
  • 2篇1997
  • 1篇1996
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安氏Ⅰ类错不同垂直骨面型下颌骨形态的比较研究被引量:9
2008年
目的用几何形态测量法对不同垂直骨面型下颌骨的形态特征进行比较研究。方法随机选取安氏Ⅰ类错高角、低角和均角儿童的头颅定位侧位片各30张,扫描侧位片后数字化下颌骨的8个标志点,用Procrustes重叠法得出三种下颌骨的平均形状,然后用薄板曲线法和EDMA法比较安氏Ⅰ类错不同垂直骨面型下颌骨的形态特征。结果从低角到高角,下颌骨的形态改变趋势如下:①下颌升支逐渐变短;②下颌角逐渐增大;③颏部逐渐向后向下旋转;④Id-Pg距逐渐增大;⑤Ar点相对于Co点由后向前移位。结论不同垂直骨面型下颌骨的形态存在很大差异。
韩保迪栗震亚陈红
关键词:垂直骨面型下颌骨
甘肃藏族1111名青少年错畸形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9
2007年
王军栗震亚温湜任卫萍
关键词:错[牙合]畸形流行病学调查藏族青少年
固定矫治器对青少年口腔念珠菌菌群的影响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探索健康青少年戴用正畸固定矫治器前后口腔念珠菌菌群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病例自身对照的方法,对研究对象在固定矫治前后的口腔念珠菌菌群进行检测,纵向研究固定矫治器对念珠菌菌群变化的影响。结果:戴固定矫治器后2个月青少年口腔念珠菌混合带菌者比例、总菌落数量有明显增加,念珠菌种类也有明显变化。结论:固定矫治器可引起青少年口腔念珠菌菌群的变化。
郑艳栗震亚何祥一曹宝成
关键词:固定矫治器口腔念珠菌青少年
手术辅助尖牙快速移动临床研究
栗震亚王军任卫萍郑元华梅玉新钱敏龙飞陈红韩建生
该研究通过对15例成人患者使用自制尖牙远移装置配合颊侧皮质骨手术对尖牙进行远中移动,尖牙远中移动到位平均需要46天,而常规拔牙矫治尖牙远移到位平均需要165天。说明手术辅助尖牙远中移动平均节约患者矫治时间约119天。明显...
关键词:
关键词:尖牙移动
高低角错颅底形态差异的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用几何形态测量法研究高、低角错患者颅底形态的差异。方法:随机选取骨性I类高、低角错患者治疗前的侧位片各40张,扫描后确定并数字化颅底的13个标志点,用Procrustes重叠法得出高、低角患者颅底的平均形状,然后用薄板曲线法比较骨性I类高、低角错的颅底形态差异。结果:1、高角患者的颅底形态特征是:蝶鞍复合体区缩小,前颅底和后颅底绕S点相背旋转使颅底角增大;2、低角患者的颅底形态特征与高角患者相反。结论:高、低角错患者的颅底形态有明显的差异。
韩保迪栗震亚陈红
关键词:颅底垂直骨面型
普通人与正畸医生对姿势位微笑的审美观差异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对比普通人与正畸医生对姿势位微笑的审美观异同。方法:用CanonEOS50D数码相机拍摄60例个别正常的青少年面部正面微笑像数张(男30例,女30例),由正畸医生和普通人两组用(visual analog scale,VAS)评判美的微笑。结果:经t检验(t=4.941,P=0.000<0.05)显示正畸医生与普通人的微笑主观评分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正畸医生与普通人对姿势位微笑的审美观有差异,正畸临床诊治患者过程中,双方需加强沟通。
郑元华栗震亚姚冬梅梁妍华
关键词:微笑审美观
基于曲面体层片测量的阻生尖牙解剖特征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阻生尖牙的影像学特征及临床表现。方法阻生尖牙组患者40例共53颗,通过曲面体层片测量阻生尖牙倾斜角度、牙根水平重叠度、尖牙垂直高度。对照组为正常(牙合)受试者30例,测量两组记存模型的第一前磨牙及第一磨牙间宽度、牙弓前段长度、牙弓总长度及牙弓拥挤度。结果阻生尖牙男女性比例为1:3,上颌与下颌比例为19:1,双侧与单侧比例为1:2。76.50%的上颌阻生尖牙倾斜角>30。,其中41.18%的>45。;72.55%的阻生尖牙与侧切牙有重叠,其中41.18%的重叠程度超过了侧切牙牙根;阻生尖牙组的第一前磨牙间宽度小于对照组(P<0.05),45%的阻生尖牙患者存在Ⅱ度或Ⅲ度拥挤的解剖特征。结论阻生尖牙的发生与牙胚长轴的倾斜角相关,倾斜角度越大、与侧切牙牙根重叠面积越大、牙距(牙合)平面的距离越高,阻生发生率越高。阻生尖牙对牙弓形态的影响不大,近1/2的患者具有中度至重度拥挤。
任卫萍栗震亚侯一平王军龙飞
关键词:曲面体层片阻生尖牙
传动直丝弓技术联合自制前方牵引装置治疗恒牙期骨性三类错(牙合)后面部软硬组织形态的测量研究
目的:对恒牙期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使用传动直丝弓技术联合口内自制牵引装置进行治疗后面部软硬组织形态进行测量研究.方法:选择2008年-2010年来我科就诊的32例恒牙期重度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使用传动直丝弓矫治...
王军郑元华栗震亚何健民
骨面型Ⅲ类错正畸治疗前后颏部软组织侧貌形态变化被引量:4
2011年
背景:以往有关探讨颏部形态变化的研究主要是对正畸治疗前后牙齿、颌面部软硬组织进行测量分析。目的:观察青少年安氏Ⅲ类错治疗前后颏部软组织侧貌的形态结构特征。方法:选取符合骨面型Ⅲ类,ANB<0°,同时符合安氏Ⅲ类,轻中度骨性畸形48例青少年,对矫治前、后X射线头颅侧位定位片进行测量,比较分析治疗前后颏部软组织形态结构变化。结果与结论:骨性Ⅲ类治疗后患者颏唇沟深度增加(P<0.01),颏部长度、颏唇沟弧度、颏部弧度较治疗前均有所减小(P<0.01),而反映颏部突度的各项测量值如下唇突点、颏部软组织之凹点、软组织颏下点到E线的垂直距离均比治疗前有所减小(P<0.01或P<0.05)。证实安氏Ⅲ类错在正畸治疗后较治疗前颏部形态有所改善。
王凌栗震亚
关键词:颏部软组织
颌骨内多生牙及埋伏牙螺旋CT定位研究
2010年
目的探讨螺旋CT多维定位技术(MDSCT)对正畸患者颌骨内多生牙及埋伏牙的精确定位及临床应用。方法对15例多生牙及埋伏牙患者使用多层面螺旋CT进行扫描,获得牙列及颌骨立体图像及任意平面、曲面断层影像。结果 MDSCT能清晰的显示颌骨内多生牙、埋伏牙形态、颊舌侧、唇腭侧位置及邻牙的位置关系。结论 MDSCT的精确定位,便于正畸患者正畸前多生牙的拔除及阻生牙的开窗助萌,减少患者因为不能精确定位而造成的痛苦及其不必要的经济负担。对正畸牵引治疗具有极为重要的临床意义。
王军马如贤何健民栗震亚
关键词:螺旋CT埋伏牙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