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宝英
- 作品数:44 被引量:68H指数:5
- 供职机构:浙江外国语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哲学宗教艺术更多>>
- 努力开掘中国传统文论的现代意义——评邓新华著《中国传统文论的现代观照》
- 2006年
- 樊宝英陈定家
- 关键词:开掘文化传统
- 多维视野中的中国古代文论研究
- 2004年
- 本文试图以“天人合一”为例证 ,旨在阐述对中国古代文论的研究必须作一种全方位的审察。既可以采用文化之维 ,以见出其精神意蕴 ,也可以运用逻辑演绎 ,以寻绎其基本模式 ;既可以采用我注六经 ,以见出历史本真 ,又可以使用六经注我 ,以领悟其现代的启示。通过这种多种角度的整合与建构 ,我们可以透视中国古代文论的整体风貌。这样对于当前呼声日隆的“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型” 。
- 樊宝英
- 关键词:中国古代文论
- 金圣叹文学形式批评的现代思考被引量:5
- 2006年
- 传统的“文以载道”文学观使我们的文学研究不注重文学形式研究,或者说“形式”在文学研究中并未被看作独立的对象,“超越形式直奔主题”成了我们文学研究的主流模式。这种模式的实质是将文学首先看作思想的载体而不是文学本身,于是,文学理论批评的错位及其危机也就在所难免。本期特邀几位学者分别就文学的文本、叙事、文体、语言和形式批评进行阐发或个案研究,尝试并倡导“通过形式阐发意义”的文学研究新方法,以期引起学界注意。
- 樊宝英
- 关键词:金圣叹文学《水浒》批评性世界观
- 论金圣叹的细读批评被引量:5
- 2004年
- 细读构成了金圣叹文本解读学的一个重要特色。金氏所谓的细读是一种“文本阐释”策略,它是以紧盯细究的方法,对文本进行逐字逐句甚至逐篇地加以批注,以便见出文学作品的精微细妙,它颇类似于欧美“新批评”所主张的“close reading”。金圣叹的这种细读批评为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注入了理性分析的血液,无疑是对长期以来那种“妙处不必可解”批评模式的反拨。
- 樊宝英
- 关键词:金圣叹细读字法句法章法
- 金圣叹“腰斩”《水浒传》、《西厢记》文本的深层文化分析
- 2008年
- 关于金圣叹为什么'腰斩'《水浒传》的原因,学者们一般都是结合当时社会动荡的历史背景以及研究者的有关政治形势来加以探讨,大多局限于思想动机的层面。或持一种否定说,认为金圣叹是反动文人,诬蔑农民起义;或持一种肯定说,认为是张扬农民起义;或持一种矛盾说,认为维护与反对统治、否定与肯定农民起义兼而有之。而对金圣叹腰斩《西厢记》的评价亦多从思想内容方面去加以论述。
- 樊宝英
- 关键词:政治形势文本
- 中国古代规范化诗学的重构
- 2009年
- 当我们对中国古代形式文论进行匆匆的历史扫描和逻辑审视之后,遂生一种别有洞天之感。出乎意料的是,原来在强势话语原道文论、抒情文论之外,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仍存在着一条源远流长的形式批评之脉络。无论是历时的先秦时期'尚文'论、魏晋南北朝时期'尚采'论、隋唐时期'尚格'论、宋元时期'尚法'论,还是共时的文心论、分解论、辨体论、汉语诗性论,不但资源博大丰厚,而且思想深刻,极富真知灼见。所有这些自觉不自觉地引发出建构'中国古代规范化诗学'的理性思考。关于'规范化诗学',俄国形式主义文论家鲍里斯·托马舍夫斯基在《诗学的定义》中曾有论及。他说:
- 樊宝英
- 关键词:文论诗学诗性文心
- 近20年接受美学与中国古代文论研究综述被引量:7
- 2002年
- 80年代初 ,中国学者开始以西方接受美学为参照 ,重新审视中国文论中有关读者的审美接受思想。2 0年来 ,其研究经过移植、尝试、系统探讨三个阶段 ;研究体现了作者、作品、读者三个不同的层面 ;研究方法上历史与逻辑相结合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中西比较寻同存异 。
- 樊宝英
- 关键词:接受美学古代文论文学理论研究文学批评
- 论“天人合一”的美学精神被引量:7
- 2002年
- “天人合一”作为中国古代先哲“究天人之际”的基本思路,是全民族共有的思想观念。它不仅影响了中国古代的政治与伦理,而且也深深影响了中国古代的美学与艺术。它渗透到审美和艺术领域之中,直接或间接地推动了华夏美学精神的形成。其中生命氤氲、整体观照、空灵绵缈就是它所涵盖的三个重要层面。
- 樊宝英
- 关键词:美学精神生命哲学中国古代哲学
- 道—象—器:形式话语的本体阐释被引量:1
- 2019年
- 通过历史还原与理性审视,中国古代文论仍存在着一条重文、崇采、尚格、明法、辨体的形式话语脉络。其基本形态是建立在“一分为三”思维模式之上的一种阐释范式,旨在以“道—象—器”为逻辑框架,以语言结构为中介,阐发文本意蕴,确定文学美以及为什么美。对古代形式话语的这种本体阐释,重在以文本为中心,彰显形式的中介功能,倡导理性的细密分析,追寻感性与理性之间的张力,从而为当代文学理论与批评话语建构提供可资借鉴的美学智慧。
- 樊宝英
- 关键词:一分为三
- 论朱利安的中国古代形式美研究
- 2020年
- 法国哲学家、汉学家弗朗索瓦·朱利安借助于"取道中国,反观欧洲"的迂回策略,对中西古代形式美学进行了观照与反思。他从中西古代美学话语入手,通过互证互识,全面地展示了中国古代形式美学的独特面目:从本体层面而言,西方形式美学强调"形式—理式"之间的模拟关系,而中国古代形式美学更强调"形—神"之间的感应关系;从文本层面而言,西方形式美学过度追求模型化的精确,而中国古代形式美学偏于追求虚灵的模糊;就思维方式而言,西方形式美学追求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而中国古代形式美学追求亦此亦彼的二元交互融合。
- 樊宝英
- 关键词:中国美学西方美学形式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