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樊静

作品数:25 被引量:115H指数:7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科委课题项目中华医学会临床医学慢性呼吸道疾病科研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13篇阻塞性
  • 11篇慢性
  • 10篇阻塞性肺疾病
  • 10篇慢性阻塞性
  • 10篇慢性阻塞性肺...
  • 10篇疾病
  • 10篇肺疾病
  • 6篇通气
  • 5篇动脉
  • 5篇支气管
  • 5篇气管
  • 5篇哮喘
  • 4篇支气管哮喘
  • 4篇睡眠
  • 4篇睡眠呼吸
  • 4篇睡眠呼吸暂停
  • 4篇综合征
  • 3篇低通气
  • 3篇低通气综合征
  • 3篇心病

机构

  • 25篇首都医科大学...
  • 6篇首都医科大学...
  • 6篇北京石景山医...
  • 1篇北京市心肺血...
  • 1篇北京丰台医院

作者

  • 25篇樊静
  • 17篇张玲
  • 13篇徐秋芬
  • 12篇王浩彦
  • 9篇肖瑶
  • 7篇张伶
  • 7篇丁海菊
  • 6篇刘欣欣
  • 6篇刘双
  • 6篇王丽
  • 5篇丁少芳
  • 5篇刘泽英
  • 4篇杨京华
  • 4篇李杰
  • 3篇刘彤
  • 3篇刘红艳
  • 3篇孟康
  • 2篇高元明
  • 2篇朱晨曦
  • 2篇梁瑛

传媒

  • 6篇心肺血管病杂...
  • 3篇中华结核和呼...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中国运动医学...
  • 2篇国际呼吸杂志
  • 2篇中国睡眠研究...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中国呼吸与危...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中国医药
  • 1篇医学信息(下...
  • 1篇第五届北京五...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华医学会呼...

年份

  • 2篇2014
  • 2篇2013
  • 4篇2009
  • 6篇2008
  • 5篇2007
  • 2篇2006
  • 3篇2001
  • 1篇2000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理死腔容积/潮气容积估测值与实测值的比较被引量:7
2007年
生理死腔容积/潮气容积(VD/VT)是呼吸生理的一个重要参数,静态时增高或运动时不降低表明通气和血流不匹配,在临床上提示有原发性或继发性肺血管疾病等异常。临床上可通过有创和无创两种方法计算VD/VT,前者是抽取动脉血测定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计算实测VD/VT;后者是用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代替PaCO2估测VD/VT。我们观察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静态和运动状态下的VD/VT估测值与实测值的差别。
徐秋芬王浩彦肖瑶丁海菊樊静张玲刘欣欣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容积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
正常人在静态和最大运动状态下的肺泡-动脉氧分压差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 探讨正常成人静态及最大运动状态下的肺泡-动脉氧分压差(P(A-a)O2)的变化,为临床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受试者用功率自行车运动到最大运动量,同步实时测定摄氧量和二氧化碳排出量,以算得呼吸商,分别在运动前及运动高峰时抽取动脉血,根据公式算出P(A-a)O2。结果 23名受试者均达到最大运动量,最大运动状态时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明显高于运动前PaO2,分别为(110.26±7.56)mmHg和(96.69±10.41)mmHg,最大运动时的P(A-a)O2较运动前有所增加,但无显著性差异,分别为(15.82±6.59)mmHg和(11.16±7.55)mmHg。结论 正常生理情况下,运动时由于肺泡氧分压(PaO2)和PaO2均比静态时明显增加,P(A-a)O2仅轻度增加。
王浩彦徐秋芬丁海菊肖瑶樊静张玲刘欣欣
关键词:肺泡-动脉氧分压差
中文版医学结局调查量表在我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应用的评价
为了评价中文版医学结局调查(SF-36)在我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应用的价值,我们对50例稳定期COPD患者进行英国医学研究会(MRC)呼吸困难评分、SF-36评分及肺功能测定,并对其结果作相关性分析和多元...
徐秋芬王浩彦刘欣欣张玲樊静
文献传递
正常人在静态和运动状态下“死腔/潮气”估测值和实测值的比较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研究正常人静态及运动状态下死腔/潮气(VD/VT)估测值和实测值的关系。方法:23名受试者行心肺运动试验,同步实时测定摄氧量和二氧化碳排出量,分别在运动前及运动高峰时抽取动脉血,根据Bohr的公式,得出VD/VT实测值,同时再用呼气末CO2分压(PetCO2)代替PaCO2,计算VD/VT,得出VD/VT估测值。结果:根据病史、体检、肺功能和运动前后的心电图判断23名受试者均为正常受试者。静态时的VD/VT估测值和VD/VT实测值分别为0.359±0.109和0.354±0.106,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710),相关分析显示两者高度相关(r=0.911,P<0.001)。运动高峰时的VD/VT估测值和VD/VT实测值分别为0.234±0.070和0.248±0.094,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748),相关分析表明两者显著相关(r=0.783,P<0.001)。与静态时比较,运动时估测和实测VD/VT均明显下降。结论:对于正常成人,无论是在静态或最大运动状态下,可用无创方法计算VD/VT代替VD/VT实测值。
徐秋芬王浩彦肖瑶丁海菊樊静张玲刘欣欣
关键词:肺通气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在静态和最大运动状态下的肺泡-动脉氧分压差的研究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在静态及最大运动状态下的肺泡-动脉氧分压差(P(A-a)O_2)的变化,及其与静态肺功能的关系。方法 47例男性 COPD 稳定期患者使用功率自行车运动到最大运动量,同步实时测定摄氧量和二氧化碳排出量,分别在运动前及运动高峰时抽取动脉血,根据公式算出 P(A-a)O_2。结果运动高峰时的 PaO_2为(89±14)mm Hg(1 mm Hg=0.133kPa),略低于运动前 PaO_2(92±9)mm H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运动高峰时的 PaCO_2(43±3)mm Hg 高于运动前(41±4)mm Hg(t=3.398,P=0.003)。如根据肺弥散功能是否正常将患者分为2组进行分析,则弥散功能障碍组的静态和运动高峰时的 P(A-a)O_2分别为(16±8)mm Hg 和(42±9)mm Hg,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弥散功能正常组静态和运动高峰时的 P(A-a)O_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6);弥散功能障碍组在运动高峰时的 P(A-a)O_2明显高于弥散功能正常组在运动高峰时的 P(A-a)O_2(26±7)mm Hg(P=0.007)。运动高峰时的 P(A-a)O_2与静态肺功能的相关分析结果盟示,P(A-a)O_2与用力肺活量(r=-0.581,P=0.037)和一氧化碳肺弥散量(r=-0.671,P=0.012)呈负相关。结论 COPD 患者运动时 P(A-a)O_2明显增大的主要原因是肺弥散功能减退。
王浩彦徐秋芬丁海菊肖瑶刘欣欣樊静张玲
关键词:肺疾病阻塞性
支气管哮喘患者支气管舒张试验指标与疗效关系的研究被引量:10
2013年
目的:研究支气管哮喘患者支气管舒张试验指标与疗效的关系。方法:支气管哮喘患者经支气管舒张试验检查结果阳性者42例,通过对比支气管舒张试验指标与峰流速变异率及哮喘控制测试(ACT),探讨其与治疗效果的关系。结果:①肺功能舒张试验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改善率、舒张后FEV1值、PEF改善率与治疗前ACT相关(Р<0.05);FEV1改善绝对值、舒张前FEV1值、治疗前峰流速PEF改善率与治疗前ACT无相关性(Р>0.05)。②以治疗前后ACT改善值为判断指标,治疗前PEF改善率与其显著相关(Р<0.01);FEV1改善率、FEV1改善绝对值、舒张后FEV1值与其有相关性(Р<0.05);而舒张前FEV1值、治疗前峰流速PEF改善率与其无相关性(Р>0.05)。③以治疗后峰流速仪测定PEF变异率为判断标准,治疗前肺功能PEF改善率、峰流速仪PEF改善率、舒张试验FEV1改善绝对值与其显著相关(Р<0.01);舒张试验FEV1改善率与其有相关性(Р<0.05);而舒张试验中吸入沙丁胺醇前后FEV1值与其无相关性(Р>0.05)。④以治疗前后ACT改善值及治疗后峰流速仪测定PEF变异率同时作为判断标准,治疗前PEF改善率与其显著相关(Р<0.01);FEV1改善率、FEV1改善绝对值与其相关(Р<0.05)。结论:治疗前支气管舒张试验中PEF改善率、FEV1改善率、FEV1改善绝对值是可以对治疗效果有较好的判断。
刘泽英刘双朱晨曦李杰樊静张伶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疗效
1例粘液水肿性昏迷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证的诊断与治疗
<正>患者女性,73岁。因咳嗽、咯黄痰、胸闷、憋气4天,嗜睡1天入院。既往因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曾分别进行双鼻甲切除术、UPPP。术后打鼾停止,但疲劳思睡、记忆力减退等症状无改善。入院查体:T36℃,P4...
丁少芳宗华徐秋芬王丽樊静张玲高元明
文献传递
COPD患者血浆氨基酸末端脑钠素前体在运动中的变化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观察稳定期COPD患者运动前后血浆氨基酸末端脑钠素前体(NT-proBNP)水平的变化,探讨其变化规律及临床意义。方法受试者为稳定期COPD患者19例和健康对照组10例。分别进行递增功率和恒功率心肺运动试验,在递增功率运动前及运动高峰时抽取桡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在恒功率运动前及运动终止即刻抽取肘静脉血测定血浆中NT-proBNP的浓度。结果稳定期COPD患者在运动高峰时的摄氧量、心率、PaO2及恒功率运动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稳定期COPD患者和对照组运动前后血浆NT-proBNP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4803.86±1027.07)ng/L和(4572.39±1243.33)ng/L,P=0.542;(4303.18±771.74)ng/L和(4475.71±1025.50)ng/L,P=0.676];所有受试者血浆NT-proBNP水平与各运动指标均无显著相关性。结论运动对稳定期COPD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无明显影响,心功能障碍不是其运动受限的主要原因。
肖瑶徐秋芬王浩彦樊静张玲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心肺运动试验
支气管激发试验与过敏因素
2009年
目的:通过支气管激发试验对慢性咳嗽患者中咳嗽变异型哮喘(CVA)发生率的筛查,并进行过敏相关指标检测,探讨过敏相关因素与气道激发试验阳性之间的关系。方法:对276例慢性咳嗽而胸部X线正常的病人进行前瞻性研究,进行肺功能,乙酰甲胆碱支气管激发试验检查,记录各年龄组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率,筛查CVA发生率。同时进行过敏相关指标检查,包括变应原检测、外周血嗜酸粒细胞计数(Eos)。最后分析BPT阳性与变应原阳性、Eos升高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在276例慢性咳嗽患者中,BPT阳性共86例,最终确诊CVA患者共计79例;BPT阴性190例,其中3例确诊为CVA。BPT诊断CVA的敏感性为96.3%,特异性为96.4%。BPT阳性与Eos升高之间有相关,P〈0.05,与变应原阳性之间不相关,P〉0.05。结论:支气管激发试验是筛查咳嗽变异型哮喘的有效手段,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对于慢性咳嗽有明确过敏原、嗜酸粒细胞升高的患者.应至加警惕咳嗽变异型哮喘可能。
张雪芹刘双樊静张伶杨京华丁少芳
关键词:慢性咳嗽咳嗽变异型哮喘支气管激发试验过敏因素
SF-36在我国COPD患者中应用的评价被引量:10
2006年
目的评价医学结局调查评分(SF-36)在我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应用的价值。方法对50例稳定期COPD患者进行英国医学研究会(MRC)呼吸困难分级、SF-36及肺功能测定,并对其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计算Pearson相关系数,评价SF-36的有效性。结果相关分析:MRC呼吸困难分级和SF-36的7个部分有相关性(P<0.01),肺功能指标和SF-36的3个部分有相关性(P<0.05或<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MRC呼吸困难分级是SF-36的7个部分有意义的预测因素,肺功能指标中的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钟用力呼气量(FEV1)、残气量(RV)和残气肺总量比(RV/TLC)分别是SF-36的4个部分有意义的预测因素。但与MRC呼吸困难分级相比,它们对生活质量的影响较小。结论SF-36是评价我国COPD患者生活质量的有效工具,和肺功能指标相比,呼吸困难的严重性是SF-36各个部分最有意义的预测因素。
刘欣欣王浩彦徐秋芬张玲樊静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