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欧晓峰

欧晓峰

作品数:5 被引量:39H指数:4
供职机构: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支疆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心病
  • 3篇心率
  • 3篇心率变异
  • 3篇心率变异性
  • 3篇诱导期
  • 3篇七氟醚
  • 3篇麻醉
  • 3篇麻醉诱导
  • 3篇麻醉诱导期
  • 3篇老年
  • 3篇老年冠心病
  • 3篇老年冠心病患...
  • 3篇冠心病
  • 3篇冠心病患者
  • 3篇病患
  • 2篇丙泊酚
  • 1篇血流
  • 1篇血流动力学
  • 1篇血液动力
  • 1篇血液动力学

机构

  • 3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江苏省苏北人...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扬州友好医院

作者

  • 5篇欧晓峰
  • 3篇郑宏
  • 2篇陈林
  • 2篇华玉思
  • 2篇徐钊
  • 1篇张敏
  • 1篇郑瑞强
  • 1篇叶建荣
  • 1篇徐萍

传媒

  • 2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临床麻醉学杂...

年份

  • 1篇2017
  • 3篇2011
  • 1篇201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七氟醚和丙泊酚对老年冠心病患者麻醉诱导期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七氟醚和丙泊酚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全麻诱导期心血管反应和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   方法:40例择期行上腹部手术老年冠心病患者,年龄60~80岁,体重45-80kg,ASAⅡ-Ⅲ级,随机分为七氟醚吸入全麻诱...
欧晓峰
关键词:七氟醚丙泊酚冠心病麻醉诱导心率变异性
文献传递
咪达唑仑对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炎性介质的影响被引量:13
2017年
目的通过观察咪达唑仑对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炎症反应的影响,探讨咪达唑仑的脑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2013年4月至2016年7月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收治的120例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治疗组(58例)和咪达唑仑组(62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有手术指征者予以手术;咪达唑仑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先静脉注射咪达唑仑2~3mg,再以0.05。0.10mg·kg^-1·h^-1持续静脉泵入,手术治疗患者于术后3h开始使用。于治疗前和治疗后24、48、72h测定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Riker镇静躁动评分(SAS)、脑电双频谱指数(BIS);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脑脊液及血浆白细胞介素-6(IL-6)、可溶性神经趋化蛋白(sFkn)水平;记录患者癫痫发生率及28d病死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MAP、HR稳定,差异均元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SAS和BIS均逐渐降低,72h达到最低[SAS评分(分):常规治疗组为3.8±1.0比5.7±2.0,咪达唑仑组为3.6±0.9比5.8±1.7;BIS:常规治疗组为69±12比82±12,咪达唑仑组为72±15比82±12,均P〈O.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提示两组均达到了预期的镇静目标。ELISA结果显示:与治疗前比较,常规治疗组治疗24h后脑脊液IL-6、sFkn和血浆sFkn水平均呈短暂升高随后逐渐下降的趋势,血浆IL-6则持续降低;而咪达唑仑组各指标则从治疗24h起即表现出下降的趋势,并持续至72h。治疗后咪达唑仑组各时间点脑脊液及血浆IL-6、sFkn水平均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以72h达最低水平[脑脊液:IL-6(ng/L)为251.6±145.7比347.3±146.4,sFkn(ng/L)为289.7±79.3比423.6±132.8;血浆:IL-6为54.4±27.3�
徐萍郑瑞强欧晓峰张敏颜培夏
关键词:咪达唑仑炎性介质
七氟醚和丙泊酚对老年冠心病患者麻醉诱导期心率变异性的影响被引量:18
2011年
目的观察七氟醚和丙泊酚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全麻诱导期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40例择期行上腹部手术老年冠心病患者,年龄60-80岁,ASAⅡ或Ⅲ级,随机均分为七氟醚(S组)和丙泊酚(P组):分别予4%七氟醚或靶控输注丙泊酚3μg/ml行麻醉诱导。分别记录麻醉前(基础值)、诱导后5、10、15、20minSBP、DBP、HR及HRV的变化。结果与麻醉前比较,诱导后5、10min两组SBP、DBP下降,HR减慢(P〈0.05)。诱导后5、15minP组SBP、DBP显著低于S组,P组HR快于S组(P〈0.05)。在麻醉诱导中,S组主要是低频(LF)逐渐降低,P组则是高频(HF)逐渐降低。结论与靶控输注丙泊酚麻醉比较,七氟醚吸入麻醉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轻,诱导相对平稳,更适合老年冠心病患者的麻醉诱导。
欧晓峰郑宏叶建荣陈林华玉思
关键词:七氟醚丙泊酚老年冠心病麻醉诱导心率变异性
不同浓度七氟醚对老年冠心病患者麻醉诱导期心率变异性的影响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探讨七氟醚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在全麻诱导期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 40例择期行上腹部手术老年冠心病患者,美国麻醉医生协会(ASA)Ⅱ~Ⅲ级。随机分为低浓度组和高浓度组,每组20例。麻醉诱导开始时,缓慢静脉推注芬太尼3μg/kg,吸入6 L/min氧气及七氟醚,维持七氟醚的呼气末浓度在预定值(低浓度组为2.0 Vol%,高浓度组为4.0 Vol%),当意识和睫毛反射消失后,静注维库溴胺0.1 mg/kg,行气管插管。记录麻醉前基础值及诱导后5、10、15、20 min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心率变异性(HRV),并记录各组肌僵、呛咳、低血压等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者的SBP、DBP在诱导后5、10 min显著下降(P〈0.05),高浓度组下降较低浓度组明显(P〈0.05),其后患者的血压渐趋平稳,2组心率无显著变化(P〉0.05)。在麻醉诱导中,2组低频(LF)和低频/高频(LF/HF)逐渐降低,而HF均没有明显的变化,其中高浓度组比低浓度组对HRV各参数的影响都较明显。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用七氟醚吸入麻醉诱导主要抑制心脏交感神经活性,并呈剂量依赖性,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轻,诱导相对平稳,适合老年冠心病患者的麻醉诱导。
欧晓峰郑宏徐钊华玉思
关键词:七氟醚老年冠心病麻醉诱导心率变异性
麻黄碱预处理复合顺式阿曲库铵预注对其起效时间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比较麻黄碱预处理复合小剂量顺式阿曲库铵(Cis)预注与两者单独应用对顺式阿曲库铵起效时间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80例择期全麻手术成年患者,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Ⅰ~Ⅱ级,随机分为4组(n=20):对照组(Ⅰ组),小剂量顺式阿曲库铵预注组(Ⅱ组),麻黄碱预处理组(Ⅲ组),麻黄碱预处理复合小剂量顺式阿曲库铵预注组(Ⅳ组)。麻醉诱导:Ⅰ组和Ⅱ组静注异丙酚1~2 mg/kg及生理盐水(2 ml),Ⅲ组和Ⅳ组静注异丙酚1~2 mg/kg及麻黄碱70μg/kg。待患者入睡校准肌松监测仪后,所有患者静注芬太尼4~5μg/kg,Ⅰ组和Ⅲ组静注生理盐水(2 ml),Ⅱ组和Ⅳ组预注顺式阿曲库铵0.005 mg/kg。3 min后,Ⅰ组和Ⅲ组静注顺式阿曲库铵0.15 mg/kg,Ⅱ组和Ⅳ组静注顺式阿曲库铵0.145 mg/kg。当T1达最低时由同一麻醉医师行气管插管。记录起效时间(静注插管剂量Cis至T1达最大阻滞的时间)、给予插管剂量Cis前4个成串刺激比率(TOFR)比值及诱导前、插管前即刻、插管后即刻、插管后3 min、插管后5 min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值。结果各组患者间给予插管剂量前TOFR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Ⅳ组插管剂量Cis起效时间短于其它各组(P〈0.05);Ⅰ组和Ⅱ组插管前MAP、HR较诱导前降低(P〈0.05),Ⅲ组和Ⅳ组插管前MAP、HR较诱导前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插管后即刻、插管后3 min的MAP、HR与插管前即刻相比均增加(P〈0.05)。结论麻黄碱预处理复合小剂量顺式阿曲库铵预注与两者单独使用相比,可进一步缩短顺式阿曲库铵起效时间及减少不良反应。
徐钊陈林欧晓峰郑宏
关键词:顺式阿曲库铵麻黄碱血液动力学现象起效时间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