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心肌
  • 5篇缺血
  • 5篇离体
  • 5篇灌注
  • 4篇异丙酚
  • 4篇再灌注
  • 4篇再灌注损伤
  • 4篇细胞
  • 4篇控制性降压
  • 4篇灌注损伤
  • 4篇丙酚
  • 3篇代谢
  • 3篇心脏
  • 3篇麻醉
  • 3篇病人
  • 2篇心肌缺血
  • 2篇心肌细胞
  • 2篇心肌再灌注
  • 2篇心肌再灌注损...
  • 2篇血流

机构

  • 18篇同济医科大学...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同济医科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22篇毛卫克
  • 7篇刘俊杰
  • 7篇曾邦雄
  • 7篇姚尚龙
  • 4篇袁世荧
  • 3篇王玉英
  • 2篇伍静
  • 2篇杨艳
  • 2篇田元
  • 2篇王明玲
  • 2篇李士通
  • 2篇曾邦雄
  • 1篇王鹏
  • 1篇刘萍
  • 1篇张海波
  • 1篇包光兴
  • 1篇王学仁
  • 1篇吕阳
  • 1篇张海波

传媒

  • 7篇中华麻醉学杂...
  • 5篇临床麻醉学杂...
  • 4篇国外医学(麻...
  • 2篇临床心血管病...
  • 2篇同济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实用外科...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年份

  • 1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 4篇1999
  • 4篇1998
  • 1篇1997
  • 2篇1996
  • 2篇1995
  • 2篇1994
  • 1篇1991
  • 3篇1990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丙泊酚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2
2003年
目的 探讨丙泊酚对缺氧 /复氧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将原代培养的乳鼠心室肌细胞分为正常对照与丙泊酚不同浓度处理组 ,分别以 0、 12 5、 2 5、 5 0、 10 0 μmol/L丙泊酚预处理 2 0min后 ,予以缺氧3h复氧 1h。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单纯缺氧 /复氧 (0 μmol/L组 )细胞活力与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显著下降 ,乳酸脱氢酶 (LDH)、肌酸激酶 (CK)、丙二醛 (MDA)水平显著升高 (P <0 0 1)。丙泊酚预处理以剂量依赖性减轻细胞活力下降及LDH、CK水平上升 ,并拮抗MDA水平上升及SOD活性下降的作用 (P <0 0 1或 0 0 5 ) ,2 5μmol/L组保护作用达峰值 (P <0 0 1)。结论 丙泊酚以剂量依赖性保护缺氧 /复氧心肌细胞损伤 ,2 5 μmol/L该作用达峰值。
伍静姚尚龙杨艳毛卫克田元
关键词:丙泊酚心肌再灌注损伤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
离体兔心肌对硫喷妥钠的摄取动力学研究被引量:2
1998年
目的:研究硫喷妥钠在离体兔心肌的摄取动力学过程。方法:以三种浓度硫喷妥钠(500μmol、1500μmol、500μmol)持续灌注兔心肌共15分钟,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心肌灌出液内硫喷妥钠浓度,用左室压力最大上升速率(LV+dp/dt_(max))作为效应指标。结果:硫喷妥钠在心肌内摄取分布符合二室开放模型,它能较快分布于心肌组织(T_(1/2α)=0.5±0.1分钟),但从心肌清除较慢(T_(1/2β)=25.3±10.1分钟)。药物自中央室向周边室的转运速率快于自周边室向中央室的转运。对LV-bdp/dt_(max)的最大理论抑制效应(Emax)为19.0+11.2kPa·s^(-1)。结论:离体免心肌对硫喷妥钠的摄取过程符合二室开放模型,其特点为快速分布而清除较慢。
毛卫克蒲倩曹林森J.X.Mazoit
关键词:硫喷妥钠药代动力学心肌
丙泊酚对离体兔心脏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被引量:1
2001年
目的 在离体兔心脏缺血再灌注模型研究丙泊酚对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的保护效应及与氧自由基的关系。方法  2 4只心脏随机分为缺血再灌 (A)、丙泊酚 10 μmol/L(B)、丙泊酚 2 5 μmol/L(C)和空白对照 (D)四组。A、B和C组心脏行停灌全心缺血 3 0分钟后 ,再灌注 60分钟。结果 缺血前给予丙泊酚 2 5 μmol/L能显著降低复灌时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 (P <0 0 1)和持续时间 ,且使ST段抬高平均值 (MST)和抬高≥ 2mv的点数 (NST)分别减少 62 %和 4 7% (P <0 0 5 )。丙泊酚10 μmol/L并不增强其抗心律失常作用。高浓度丙泊酚显著增强心肌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力 ,降低缺血后心肌丙二醛 (MDA)及磷酸肌酸 (CK)含量 (P <0 0 5 ) ,但低浓度丙泊酚无上述作用。结论 心肌缺血前给予 2 5 μmol/L丙泊酚能显著减少复灌性心律失常的发生 ,同时减少心肌酶释放 ,其作用可能与其降低心肌氧自由基造成的心肌损伤有关。
朱新运毛卫克李保安何小华杨吉武李月庆
关键词:丙泊酚再灌注损伤心律失常氧自由基
鱼精蛋白拮抗肝素时循环和肺力学变化的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3
1994年
本文观察了20例体外循环(CPB)病人静注鱼精蛋白拮抗肝素时循环和肺力学的变化,并进行相关因素分析。结果是,鱼清蛋白注药后5、10min时平均动脉压(MAP)显著降低(P<0.05),心率(HR)显著减慢(P<0.01),但中心静脉压不变。MAP最大变化值与鱼精蛋白用量无显著相关,却与阻断和转流时间有一定正相关。肺静态(Cs)和肺动态(Cd)顺应性分别在注药后10min和20min显著减低,而气道阻力(Raw)显著增加,Cs最大变化值与MAP最大变化值呈正相关(r=0.61,P<0.01).却与注药前Cs值呈负相关(r==0.56,P<0.01)。表明鱼精蛋白除引起肺实质改变外,还可致支气管痉挛,气道阻力增加。提示应用鱼精蛋白期间应行肺力学和动脉血氧合度的监测,以确保用药安全。
毛卫克刘俊杰王玉英
关键词:鱼精蛋白肝素拮抗剂血液动力学
异丙酚和硫喷妥钠对离体缺血后心脏左室功能的影响被引量:5
1999年
目的 在离体灌注兔心比较了异丙酚和硫喷妥钠对缺血后心脏左室收缩、舒张功能作用的差异。方法 分别在非缺血心脏和缺血 2 0分再灌注 15分心脏给予异丙酚 ( 2 0 μmol/ L、5 0 μm ol/L )或硫喷妥钠 ( 2 0 0μmol/ L、5 0 0μmol/ L ) ,观察左室收缩功能 ( L V+dp/ dtmax、L VDP)、舒张功能 ( L V- dp/ dt max、L VDEP)及灌出液内 L DH、CPK活性的变化。结果  2 0μmol/ L异丙酚对缺血后心肌L V+dp/ dtmax和 - dp/ dtmax的抑制幅度比正常心肌分别增强 12 .7%和 13 .3 % ( P<0 .0 1) ,但5 0 μmol/ L 时其负性肌力作用与正常组相似 ( P>0 .0 5 ) ;两种浓度硫喷妥钠对缺血后 L V+dp/ dtmax及 - dp/ dtm ax的抑制分别较正常心肌增强 ( 4 .7~ 14 .1) %和 ( 15 .1~ 17.7) % ( P均 <0 .0 5或 0 .0 1)。异丙酚能阻止缺血后 L VEDP进一步升高 ( P<0 .0 1) ,但两组停药时组间 L DH、CPK活性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心肌缺血后对硫喷妥钠负性肌力作用敏感性增强 ;虽然低浓度异丙酚亦加重心肌抑制 。
毛卫克刘萍袁世荧姚尚龙
关键词:二异丙酚硫喷妥
异丙酚消除快速起搏预适应对离体缺血心肌的保护作用被引量:8
1998年
目的:研究异丙酚对快速起搏预适应的缺血心肌保护效应的影响。方法:24只白兔随机分成缺血对照,起搏缺血和异丙酚+起搏缺血组。结果:起搏组全心缺血30分钟再灌30分钟时左室收缩功能(LVDP、+dp/dt_(max))及舒张功能(-dp/dt_(max))的恢复明显优于缺血对照组(P<0.05),起搏期间给予异丙酚10μmol/L,使缺血后LV+dp/dt_(max),LVDP和LVEDP的恢复幅度显著差于起搏缺血组(P<0.05),且再灌注30分钟末LDH,CPK活性和ADP含量明显高于起搏缺血组,ATP含量则低于上述组。结论:异丙酚可缓解快速起搏即刻的心肌挛缩,但却消除其对缺血心肌的预适应效应。
毛卫克袁世荧姚尚龙
关键词:异丙酚预适应心肌再灌注损伤
不同氧流量对七氟醚排出的影响及与苏醒的关系被引量:4
1998年
目的:研究停吸七氟醚后环路内给不同氧流量对其肺泡排出过程的影响及其与苏醒的关系。方法:28例择期手术病人随机分为:Ⅰ组(n=8),停吸七氟醚后给O22L/min;Ⅱ组(n=10)、Ⅲ组(n=10)则分别给O24L/min和6L/min。结果:三组七氟醚呼末浓度/停吸前呼末浓度(FA/FAO)随时间的曲线经拟合符合对数方程式LgFA/FAO=A±Bt,经计算七氟醚呼末浓度降低50%(FA/FAO=0.5)、降低80%(FA/FAO=0.2)和降低90%(FA/FAO=0.1)的时间以Ⅲ组最快,Ⅱ组次之,Ⅰ组最慢(组间P<0.01)。在停吸20min内患者出现肢动、睁眼的时间快慢以Ⅲ组>Ⅱ组>Ⅰ组,但肢动、睁眼时呼末七氟醚浓度三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停吸七氟醚后随氧流量增加,七氟醚排出显著加快,苏醒时间亦明显缩短。
毛卫克姚尚龙王明玲王学仁
关键词:氧流量七氟醚苏醒麻醉
芬太尼对七氟醚麻醉诱导的影响被引量:31
1998年
目的和方法:研究了20例择期手术病人单吸七氟醚或七氟醚复合静注芬太尼麻醉诱导对呼吸、循环、量化脑电、肌电活动(EEG、EMG)及插管反应的影响。结果:芬太尼显著缩短七氟醚致意识、痛觉消失的时间(P分别<0.05和0.01),并明显减少无意识肢动发生率。七氟醚呈浓度依赖性抑制呼吸:VT降低、呼吸频率减慢、PETCO2递增,芬太尼不加重其抑制效应。七氟醚在1.0、1.3MAC时使SBP和DBP显著降低(P均<0.05),芬太尼协同抑制效应不明显,但显著减慢心率(P<0.05);芬太尼使插管即刻DBP及HR的增幅低于单吸七氟醚组(P<0.01)。随吸入麻醉加深,EEGamp呈显著递增,合用芬太尼使插管后1.5minEMGf显著低于单吸七氟醚组。结论:静注芬太尼复合七氟醚吸入有明显协同诱导效应。
毛卫克王明玲曾邦雄吕阳王玉英
关键词:七氟醚芬太尼麻醉诱导
高晶体-高胶体渗透压溶液对受机械性损伤的海马神经细胞容积的影响
1999年
观察机械性损伤的海马神经细胞在不同浓度高晶体- 高胶体渗透压溶液中容积的变化。取原代培养大白鼠胚胎的海马神经细胞,用超声波机械损伤细胞后暴露于含0.5 g/L、1 g/L和2.5 g/L氯化钠的细胞培养基中15 m in。结果显示机械性损伤的细胞明显肿胀(P< 0.05)。当细胞暴露于不同浓度的高晶体- 高胶体溶液15 m in 后, 细胞容积与同一实验时间的对照值相比明显下降, 并保持至第7 d (P< 0.05)。表明受到机械性损伤的海马神经细胞在高晶体- 高胶体渗透压环境中的容积调节功能丧失或减弱。
袁世荧姚尚龙毛卫克曾邦雄
关键词:海马神经细胞细胞容积HHS
腺苷对冠脉循环的作用
1990年
腺苷(adenosine),或嘌呤核苷(adeni-ne nucleoside),是体内嘌呤核苷酸(ad-eninenucloetide)的代谢中间产物。自1929年Drury等人发现它具有舒张血管(简称“舒管”)活性以来,人们对其复杂的生理作用和机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腺苷对体内多数器官是一很强的舒管剂,对冠状循环尤为显著。它的心脏效应,包括松弛冠脉血管平滑肌,抑制交感神经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减慢房室结的传导速率,负性肌力和负性频率作用。临床上。
毛卫克刘俊杰
关键词:腺苷冠脉循环药理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