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立庚

作品数:165 被引量:1,527H指数:19
供职机构:广西大学农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0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 4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37篇农业科学
  • 12篇经济管理
  • 7篇生物学
  • 4篇文化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89篇水稻
  • 37篇免耕
  • 24篇氮素
  • 21篇根系
  • 20篇栽培
  • 18篇氮肥
  • 18篇育秧
  • 17篇水分
  • 15篇土壤
  • 14篇杂交
  • 14篇耕作
  • 13篇氮素利用
  • 13篇根系生长
  • 13篇耕作方式
  • 12篇抛秧
  • 12篇干物质
  • 11篇秧苗
  • 11篇免耕抛秧
  • 11篇免耕水稻
  • 9篇栽培技术

机构

  • 161篇广西大学
  • 22篇广西农业科学...
  • 10篇广西壮族自治...
  • 7篇南京农业大学
  • 7篇中国农业大学
  • 6篇湖南农业大学
  • 4篇广西作物遗传...
  • 3篇广西科技大学
  • 3篇华南农业大学
  • 2篇广西气象减灾...
  • 2篇广西壮族自治...
  • 2篇学研究院
  • 2篇玉林市农业科...
  • 1篇安徽省农业科...
  • 1篇广西职业技术...
  • 1篇湖南省农业科...
  • 1篇科技厅
  • 1篇广西壮族自治...

作者

  • 165篇江立庚
  • 43篇韦善清
  • 25篇董登峰
  • 21篇秦华东
  • 18篇梁和
  • 18篇张玉
  • 17篇徐建云
  • 17篇胡钧铭
  • 17篇徐世宏
  • 15篇梁天锋
  • 14篇黄敏
  • 13篇周佳民
  • 11篇杨彩玲
  • 10篇刘开强
  • 10篇陈念平
  • 9篇伍龙梅
  • 9篇丁成泉
  • 8篇唐茂艳
  • 8篇汪妮娜
  • 8篇曾可

传媒

  • 12篇作物杂志
  • 12篇中国农学通报
  • 8篇广西植物
  • 8篇热带作物学报
  • 7篇南方农业学报
  • 6篇华南农业大学...
  • 6篇中国稻米
  • 5篇中国水稻科学
  • 5篇广西农业科学
  • 5篇广西农业生物...
  • 5篇杂交水稻
  • 4篇中国农业科学
  • 4篇广东农业科学
  • 4篇南方农业
  • 4篇农业研究与应...
  • 4篇全国第十五届...
  • 3篇植物营养与肥...
  • 3篇华中农业大学...
  • 3篇贵州农业科学
  • 3篇广西农业大学...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3
  • 5篇2022
  • 5篇2021
  • 3篇2020
  • 3篇2019
  • 5篇2018
  • 8篇2017
  • 4篇2016
  • 4篇2015
  • 9篇2014
  • 18篇2013
  • 15篇2012
  • 8篇2011
  • 8篇2010
  • 14篇2009
  • 8篇2008
  • 9篇2007
  • 3篇2006
  • 7篇2005
16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三个杂交水稻品种在印尼梭罗市的示范表现及栽培技术要点
2017年
2014年,在印度尼西亚梭罗市示范种植了三个中国杂交水稻组合。结果表明,特优172和亮优1606的产量表现不突出;特优1683的分蘖能力强,有效穗多,667 m^2产量达到640 kg,远远高于当地平均水平。从"适时播种,规模种植;合理密植,加强返青期管理;合理进行水肥管理;加强病虫鼠害防治"几个方面简介了特优1683在印尼的栽培技术。
韦善清赵大成徐家强吴志雄江立庚Zulfikar DsYogo Laksono
关键词:杂交水稻栽培技术要点
水稻高效利用氮素的生理机制及有效途径被引量:157
2002年
阐述了水稻高效吸收和利用氮素的生理机制 ,分析了水稻高效利用氮素的遗传潜力和改良途径以及农田资源管理技术对氮素效率的影响 。
江立庚曹卫星
关键词:水稻生理机制氮素利用效率氮素吸收效率
水稻花后物质流转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0年
作物物质流转是指作物光合产物或贮藏在茎、鞘等器官中的同化物向穗部等库器官的转运,其能力高低称之为作物物质流转力。作物物质流转是作物源、库理论的丰富和发展,物质再流转顺利进行既要有足够的储存库又要有丰富的供给源。水稻产量与稻米品质形成实质上是光合同化物生产及花后物质流转的过程。因此,水稻花后物质积累、再流转过程中生理差异及能力大小,是影响水稻子粒生长、产量和稻米品质的重要因素。本文从作物物质流转理论的发展、水稻花后干物质流转特性、花后碳氮物质流转特性、花后物质流转与品质形成等方面详细综述了前人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水稻物质流转理论研究的发展。
胡钧铭江立庚丁成泉张玉谭秦亮韦登文
关键词:水稻
大豆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磷酸酯酶(PEPP)研究:Ⅱ.纯化与特性被引量:2
2005年
从大豆叶片中分离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磷酸酯酶(phosphoenolpyruvate phosphatase,PEPP),通过硫酸胺分部(20%~50%饱和度)沉淀、DEAE-纤维素层析、羟基磷灰石层析将酶纯化了96.81倍,酶活性达17.91 U/mg蛋白.该酶专一性较强,米氏常数(Km)为0.39 mmol/L(PEP),最适pH 6.8,在pH6.0~7.4范围内及50℃以下较稳定,被Mg2+、Mn2+激活,F-、Cu2+、Zn2+、PO43+、MoO42-抑制.
董登峰江立庚杨杰陈念平
关键词:大豆纯化
高肥力水平下氮钾肥施用量对超级杂交稻桂两优2号产量形成的影响被引量:1
2014年
以超级杂交稻桂两优2号为材料,在高肥力水平田块进行大田试验,设置3个施氮水平(172.5、207.0和241.5kg/hm^2N)和3个施钾水平(216、288和360kg/hm^2K2O),以不施氮钾肥的处理作为对照,研究不同氮钾肥用量对超级杂交稻的产量、产量构成和干物质生产与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氮钾肥促进了穗数、各生育期干物质积累量和抽穗期叶面积指数的提高,进而显著提高了产量,施钾肥的增产效应(18.6%~30.3%)略大于施氮肥(18.3%~28.3%),但不同氮肥和不同钾肥处理间的差异并不显著。在高肥力水平下,超级杂交稻桂两优2号对氮肥和钾肥施用量的敏感程度较低,其氮钾肥施用量分别不宜超过N 172.5kg/hm^2和K2O 216 kg/hm^2。
焦玲玲姚贤玉胡宏伟谢小倩黄敏江立庚韦善清
关键词:超级稻氮肥用量钾肥用量
氮、磷、钾肥对水稻养分积累与利用的影响被引量:2
2024年
为明确施用氮、磷、钾肥对水稻养分积累与利用的影响,科学合理地提高氮、磷、钾肥的利用率,减少农业化肥污染,增加水稻产量提供一定的理论、实践基础,本研究于2019年在广西象州县、龙州县、岑溪市、港北区和福绵区进行田间试验。设置空白区(0 kg N+0 kg P_(2)O_(5)+0 kg K_(2)O/hm^(2))、全肥区(180 kg N+45 kg P_(2)O_(5)+135 kg K_(2)O/hm^(2))、缺氮区(0 kg N+45 kg P_(2)O_(5)+135 kg K_(2)O/hm^(2))、缺磷区(180 kg N+0 kg P_(2)O_(5)+135 kg K_(2)O/hm^(2))、缺钾区(180 kg N+45 kg P_(2)O_(5)+0 kg K_(2)O/hm^(2))共5个处理,于水稻成熟期测定干物质积累量和植株氮、磷、钾含量。结果显示,与空白区相比全肥区水稻干物质和氮、磷、钾积累量分别增加2658.60、33.67、11.34、61.98 kg/hm^(2),说明施用氮、磷、钾肥显著增加水稻干物质及氮、磷、钾素积累量。氮、磷、钾肥促进水稻干物质积累效应从大到小依次为氮肥、磷肥、钾肥。平均氮、磷、钾养分积累均以全肥区为最高、空白区最低。全肥区处理氮、磷、钾肥偏生产力均高于缺肥区,表明平衡施肥有利于提高肥料的偏生产力。联合方差分析表明,氮、磷、钾素积累量的地点与处理间的互作效应极显著,干物质积累量、养分干物质生产效率和稻谷生产效率的地点与处理间的互作效应不显著。结果表明,氮、磷、钾肥显著促进水稻干物质及氮、磷、钾养分积累,氮、磷、钾养分积累量受环境与处理的互作效应影响大,而干物质积累量及养分生产效率受互作效应影响小。
吴可谢慧敏刘文奇莫并茂邓森霞李壮林陆献韦国良韦善清梁和江立庚
关键词:干物质积累养分吸收养分利用
TS303和PDJ对花生幼苗抗旱能力的影响被引量:15
2002年
研究了长效油菜素内酯(TS303),二氢茉莉酸丙酯(PDJ)及其混合物(TNZ)对花生抗旱能力的影响。在干旱条件下,它们均能不同程度地提高花生的抗旱性,PDJ能促进花生叶片脯氨酸和可溶性糖的积累,维持较高的含水量;延缓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下降,缓慢而稳定地提高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降低丙二醛(MDA)水平,TS303在促进花生叶片脯氨酸和可溶性糖积累及维持高含水量方面的效果不明显,而在提高保护酶活性,维持膜稳定性方面的效果比PDJ还好,由于二者作用机理不同,混合使用表现出加成效应即TNZ提高花生抗旱能力效果最好。
董登峰江立庚聂呈荣张平刚陈念平
关键词:幼苗抗旱能力PDJ花生
水分管理对免耕抛秧水稻根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28
2013年
研究了水分管理对免耕水稻根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湿交替灌溉对根系的伸长、生长、生理及分布具有较大影响,水稻各生育期干湿交替灌溉处理水稻单株根干质量、单株生物量、根半径、根表面积、总根数、根系活力、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均显著高于淹水淹灌。干湿交替灌溉处理实收产量显著高于淹水淹灌,增产主要因子是有效穗数、每穗粒数和结实率。灌浆盛期干湿交替灌溉处理单株生物量、根半径、根表面积、总根数、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均显著高于湿润淹灌,水稻产量差异则不显著。
秦华东江立庚肖巧珍徐世宏
关键词:免耕水稻水分管理根系生长干湿交替灌溉
杂交早稻旱育秧苗根系特征特性研究
1998年
对三种不同播种密度的旱育秧和湿润育秧苗根系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旱育秧苗根系在不定根总数、白根数、分枝根数、发根力、根系活力及干物质积累等方面均占有明显优势,更有利于增强秧苗抗逆性和适应性。
何礼健何礼健庞正盛徐建云林鉴钊徐建云韦善清
关键词:杂交早稻旱育秧苗根系
南方水稻氮素吸收与利用效率的基因型差异及评价被引量:160
2003年
以南方籼型水稻(Oryza sativa)品种为试验材料进行大田试验,以探讨提高水稻氮素吸收与利用效率的基因型潜力。结果表明,除早季分蘖期氮素积累量、干物质生产效率和抽穗期氮素积累量以及晚季氮素运转效率外,各基因型氮素吸收与利用效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差异,提高水稻氮素吸收与利用效率的基因型潜力很大。基因型生育期对其氮素吸收与利用效率产生重要影响,生育期较长的基因型其氮素吸收效率、稻谷和干物质生产效率以及农艺效率较高。杂交稻氮素的生产效率、农艺效率、回收效率和收获指数较常规稻高,但二系杂交稻并没有比三系杂交稻明显提高。通过排序方式对各基因型氮素吸收与利用效率进行评价的结果表明,不同氮素吸收与利用效率指标的排序以及同一指标早晚季的排序均存在较大差异。氮素吸收与利用效率经标准化后的综合排序可对各基因型的氮素吸收与利用效率进行综合评价,吻合系数则可较好地反映各基因型早晚季氮素吸收与利用效率的排序。
江立庚戴廷波韦善清甘秀芹徐建云曹卫星
关键词:南方水稻氮素吸收利用效率基因型
共1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