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游联璧

作品数:34 被引量:294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军队医药卫生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6篇动脉
  • 10篇病理
  • 9篇动脉粥样硬化
  • 9篇病理学
  • 8篇冠状
  • 8篇冠状动脉
  • 6篇免疫
  • 6篇病变
  • 5篇心肌
  • 5篇移植肾
  • 5篇肾移植
  • 5篇细胞
  • 5篇斑块
  • 4篇电镜
  • 4篇硬化斑块
  • 4篇粥样硬化斑块
  • 3篇电镜观察
  • 3篇动脉粥样硬化...
  • 3篇心肌梗塞
  • 3篇排斥

机构

  • 31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香港中文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军医进修学院
  • 1篇北京电力医院
  • 1篇大阪市立大学
  • 1篇北京职工医学...

作者

  • 34篇游联璧
  • 13篇韦立新
  • 12篇赵海潞
  • 10篇石怀银
  • 6篇郭爱桃
  • 4篇李红芬
  • 4篇陈光富
  • 3篇李维华
  • 3篇王淑琴
  • 3篇牟善初
  • 3篇余霞君
  • 3篇张笑明
  • 3篇李向红
  • 2篇孙璐
  • 2篇张曙光
  • 2篇袁师敏
  • 2篇许瑞江
  • 2篇顾章平
  • 2篇李炎唐
  • 2篇马承宣

传媒

  • 8篇军医进修学院...
  • 7篇中华病理学杂...
  • 5篇解放军医学杂...
  • 2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心肺血管病杂...
  • 1篇中国动脉硬化...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中华泌尿外科...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北京医学
  • 1篇中华小儿外科...
  • 1篇中华器官移植...
  • 1篇解剖学杂志
  • 1篇中华老年心脑...
  • 1篇解放军医学院...

年份

  • 2篇2006
  • 1篇2003
  • 1篇2001
  • 5篇2000
  • 5篇1999
  • 6篇1998
  • 2篇1997
  • 3篇1995
  • 2篇1994
  • 2篇1992
  • 1篇1991
  • 1篇1990
  • 2篇1989
  • 1篇1979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的免疫表型
1999年
目的阐明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机制。方法发生严重急性排斥反应的16例移植肾行免疫组化染色,其中6例行免疫胶体金电镜观察。结果移植肾组织中主要免疫活性细胞为T细胞,动脉壁及肾小管细胞间的T细胞均为CD8细胞。结论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主要是由T淋巴细胞尤其是CD8细胞介导的一种免疫损伤。
赵海潞李红芬陈光富昝世明王淑琴游联璧
关键词:肾移植排斥反应免疫表型
老年人肾脏转化生长因子β_1的表达被引量:1
2000年
目的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 (transform ing growth factor,TGF) β1 在肾脏老化过程中的作用。 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观察 2 4例肾功能正常的老年尸体肾脏间质 TGF- β1 的表达情况。 结果 肾间质中肌纤维母细胞、单核吞噬细胞、淋巴细胞以及远曲小管和集合小管上皮细胞、肾小球系膜细胞和 Bowm an囊上皮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和内皮细胞均有 TGF-β1 表达。 结论  TGF-β1 是肾脏老化过程的重要生长因子。
赵海潞牟善初李红芬王淑琴张晓英李维华余霞君张笑明游联璧Critchley JAJH
关键词:转化生长因子Β肾脏免疫组化技术老年人
移植肾慢性排斥反应的BANFF评分及其发病机制被引量:1
1999年
1993年的BANFF分类系统为移植肾病理提供了统一的形态学标准,为移植肾的管理提供了可靠的保证〔1~3〕。病理学上,慢性排斥反应缺乏特异的形态学标准,其发生机制也不清楚〔4〕。为此,本研究评价了移植肾慢性排斥反应BANFF分级的准确性,确立移植肾慢...
赵海潞李红芬陈光富游联璧李炎唐肖序仁
关键词:肾移植免疫排斥反应
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钙化的病理学研究被引量:20
1995年
从大体、光镜比较系统地观察了110例尸检患者(其中3例做了电镜)心脏瓣膜随增龄变化及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钙化的病理形态学特点。结果表明: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钙化主要侵及主动脉瓣、二尖瓣及其瓣环区域,通常无瓣膜游离缘受累及瓣叶间粘连。光镜下心脏瓣膜的退行性改变主要累及瓣环及瓣膜纤维层。钙盐沉积于先期发生的粘液样变性及脂质聚集区域,并随变性及脂质聚集的扩展而扩展。3例电镜下见退行性钙化瓣膜中含多量钙化性基质小泡。
王从容王士雯韦立新张笑明赵海潞游联璧
关键词:心脏瓣膜疾病病理学老年人
稳定性、不稳定性心绞痛及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冠状动脉病变的形态学差异被引量:29
1998年
目的比较稳定型心绞痛(SA)、不稳定型心绞痛(UA)及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冠状动脉病变的组织学差异,以阐明其发生的病理学机制。方法选取临床诊断明确的SA、UA及AMI病人死后的尸检心脏标本,对其冠状动脉取材并做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观察。结果SA心脏中,其冠状动脉斑块大部分为纤维性斑块,斑块内脂质坏死中心小或无,平滑肌细胞、胶原纤维丰富而泡沫细胞少,可称为“稳定斑块”。其斑块破裂的发生率低(14%),无继发血栓形成。UA和AMI病例中斑块主要为“不稳定斑块”,病理特征为脂质坏死中心大(大于40%),纤维帽薄,平滑肌细胞少而泡沫细胞多。58例UA及22例AMI病人心脏中,斑块破裂的检出率分别为76%及82%;与SA组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01),血栓检出率分别为81%及91%,较之SA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1)。结论SA组“稳定斑块”多,斑块破裂少且无血栓形成,而UA和AMI组“不稳定斑块”多,斑块破裂及血栓形成发生率高。
韦立新石怀银郭爱桃李向红游联璧陈乐真
关键词:心绞痛尸体解剖心肌梗塞
原发性丛源性肺动脉病
1991年
丛源性肺动脉病(plexogenic pclmonary arteriopathy,PPA)是一种以肺动脉高压为主要表现的肺血管病变,病因机制不明,预后不良。可发生在各种年龄、有原发、继发之分。从临床和病理角度都应增强对其认识。国内有关的资料很少,最近我们在尸检中遇到两例,在我院尚属首次报告,介绍如下。
韦立新袁孝宾游联璧牟善初余霞君耿仁义
关键词:原发性
冠状动脉斑块中炎性细胞和平滑肌细胞的定量及其与斑块稳定性的关系被引量:28
1999年
目的 探讨稳定及不稳定斑块中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及平滑肌细胞数量的差异及其与斑块稳定性的关系。方法 将急性心肌梗死死亡病例的尸检冠状动脉完整剥离后固定、脱钙、连续取材并常规切片及HE染色,按有无脂质中心及其大小将斑块分为稳定斑块( 斑块无或仅有较小的脂质中心) 及不稳定斑块( 脂质中心超过斑块的40 % )。选取2 种斑块各163 个,用CD68 、肌动蛋白、UCHL- 1 抗体分别对巨噬细胞、平滑肌细胞、T淋巴细胞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并通过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对2 种斑块纤维帽中的3 种细胞进行定量。结果 不稳定斑块纤维帽中巨噬细胞及T淋巴细胞的面积百分比分别为89.6% 和32.5% ,稳定斑块分别为18.3% 和7.2 % ,差异均具有显著性( P<0.01) 。而平滑肌细胞在稳定斑块纤维帽中的面积百分比明显大于不稳定斑块,分别为68.4 % 和21 .8% ,差异具有显著性(P< 0.05) 。结论 稳定斑块与不稳定斑块不仅脂质中心大小不同,其纤维帽中炎细胞和平滑肌细胞的数量也不同,粥样坏死中心越大,其表面纤维帽中的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就越多,而平滑肌细胞则越少。脂质中心大小和纤维帽中炎细胞数量是决定斑块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石怀银韦立新佘铭鹏李向红郭爱桃游联璧
关键词:T细胞斑块平滑肌细胞
145例冠状动脉狭窄的病理分析
1989年
本文观察并分析了145例有冠状动脉狭窄的尸检心脏。结果表明,冠状动脉狭窄的发生及其程度与年龄关系密切,而且与心肌梗塞的发生有明确的因果关系。本文还显示中青年就已出现冠状动脉狭窄,而且其心肌梗塞的发生率与老年人无明显差异,这提示应从青年时期起预防动脉粥样硬化,而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则应密切监护。我们还分析了冠脉狭窄患者的死亡原因以及有关疾病和因素与冠脉狭窄的关系。提出了减少冠心病患者死亡的关键措施以及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方法。
郑敏白枫游联璧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心肌梗塞动脉粥样硬化病理学
年轻人冠状动脉壁平滑肌细胞的表型变化及其与巨噬细胞的关系——免疫组织化学研究被引量:2
1997年
选用年轻人冠状动脉材料,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了弥漫性内膜增厚、脂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平滑肌细胞的免疫表型变化,并将这些变化同巨噬细胞进行了联系。结果表明,凡是有巨噬细胞浸润之处,不管何种病变,该处的平滑肌细胞便失去了相应抗体的反应性,但仍能被抗间叶细胞抗体所标记,提示平滑肌细胞已经发生表型转变。这一现象说明巨噬细胞在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变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有助于人们对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冠脉成形术后再狭窄病变发生过程的认识。
韦立新陈晓玲游联璧上田真喜子
关键词:冠状动脉动脉粥样硬化平滑肌细胞巨噬细胞
人体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和新生血管与斑块稳定性的关系被引量:41
2006年
目的探讨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在人体冠脉稳定斑块和不稳定斑块内的分布、与血管新生之间的关系及其在不稳定斑块形成过程中的可能作用。方法选取经临床和病理解剖检查确诊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病例进行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染色并通过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进行量化分析。结果(1)不稳定斑块组内各部位oxLDL的聚集程度均明显高于稳定斑块组。oxLDL主要分布于斑块的肩部,纤维帽及基底部相对较少。oxLDL阳性面积比(‰)分别为肩部:不稳定斑块组20.43±3.12,稳定斑块组17.65±4.22;基底部:不稳定斑块组5.65±1.65,稳定斑块组3.22±1.02;纤维帽:不稳定斑块组4.77±2.03,稳定斑块组2.80±0.22。oxLDL是脂质核心的主要组成部分。(2)斑块肩部Ⅷ因子与oxLDL的阳性面积比呈明显正相关(r=0.8247,P=0.000)。结论不稳定斑块组较稳定斑块组oxLDL的聚集量高,尤其是肩部oxLDL的分布明显高于稳定组,提示斑块内oxLDL含量的多少及分布区域是影响斑块稳定性的重要因素。oxLDL通过促进炎细胞经新生血管在斑块局部聚集而影响斑块的稳定性。
韦立新唐庆贺孙璐石怀银郭爱桃游联璧
关键词:冠状动脉硬化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