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海山
- 作品数:29 被引量:737H指数:14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天文地球更多>>
- 荒漠化重建地区土壤有机碳时空动态特征——以陕西省榆林市为例被引量:18
- 2004年
- 以陕西省榆林市这一典型区为例探讨干旱、半干旱荒漠化重建地区SOC时空动态特征及其驱动因素.数据基础为1982年土壤普查和2003年重复采样.结果表明:(1)在耕层(O-20 cm)、1 m深(0~100cm)和全剖面(母质层以上整个土体)等三个剖面层次上,土壤有机碳密度(DSOCD)和储量(SOCS)时空动态分异明显,其中耕层最为显著.(2)在区域水平上,耕层、1 m深和全剖面SOCS分别增加10.12 Gg、19.06 Gg和20.10 Gg,其中东南部丘陵沟壑区显著高于西北部风沙草滩区.(3)在土类水平上,风沙土类中各土种SOCD及其变化悬殊,其中流动风沙土和半固定风沙土SOCD最低、增加量最小,固定风沙土初始SOCD最高、减少量最大;反之,黄绵土类中各土种SOCD较高,增加量显著.该研究证明植树造林种草、可持续农业耕垦等土地利用和管理方式的变更能显著提高荒漠化地区土壤固碳能力.
- 程淑兰欧阳华牛海山王琳田玉强张锋高俊琴
- 关键词:荒漠化土壤有机碳土地利用土地管理
- 我国北方植被指数对土壤湿度的敏感性分析被引量:27
- 2005年
- 土壤湿度对植被指数起着重要的作用。利用NOAAAVHRR数据中的植被指数(NDVI)和我国气象台站所监测的土壤湿度数据,对我国北方地区的NDVI与土壤湿度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近18年来,北方地区土壤湿度不同区域其变化趋势存在差异,西北地区土壤湿度在增加,而华北和东北地区土壤湿度在下降。NDVI对土壤湿度的响应也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差异,我国西北地区植被对土壤湿度的敏感性最强,其次是华北地区,敏感性弱的是东北地区;对于不同层次的土壤湿度,也表现为同样的区域特点,但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敏感性减弱。这种敏感性也表现在不同季节变化上,春季华北地区土壤湿度对植被指数影响较大,其次是西北和东北地区,夏季和秋季北方地区土壤湿度与植被指数都有较好的相关性,以西北地区的相关系数最大,而冬季北方地区植被指数对土壤湿度都不敏感。
- 张强肖风劲牛海山董文杰
- 关键词:植被指数土壤湿度敏感性
- 降雨量对大针茅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被引量:1
- 2013年
- 借助1983—1993年间收集的历史样品,并通过移栽和浇水试验,研究纯粹的降水因子对大针茅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是在时间尺度还是移栽实验中,降雨量对大针茅的水分利用效率影响显著.并且仅仅降雨量的变化就能够造成人们在空间尺度上观察到的响应格局,这种格局是否受遗传因素的影响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 刘艳杰张立荣牛海山仲延凯徐兴良张翠芳
- 关键词:大针茅水分利用效率稳定性碳同位素
- 地耳和地衣的化学元素组成特点及其与放牧率的关系被引量:4
- 1999年
- 本文研究放牧草原中地衣和地耳的化学元素组成特点、水溶性元素形态所占的比例以及地衣的元素含量与放牧率的关系。结果表明,地衣和地耳的C、N、Ca含量较高(>1%);P、Mg、K、Fe含量中等(0.1~1%),Na、Mn、Cu、Zn、B含量较低(<1%)。地耳中水溶性N占全N的21%。放牧区C含量下降,N含量提高,C/N比在中牧和重牧区较低。Ca、Mg、K、Fe、Mn、Cu与放牧率的关系表现为不放牧(对照)区较低,放牧处理较高。P、Na、Zn、B含量则表现为不放牧(对照)、轻牧和重牧区较高。
- 李香真牛海山孙铁军陈佐忠
- 关键词:地耳地衣放牧率
- 基于RS和GIS的潮河流域土壤侵蚀定量评价
- 本文采用USLE模型对潮河流域土壤侵蚀进行了定量评价,利用GIS和RS技术确定USLE模型的因子,其中植被覆盖因子C没有直接采用美国农业部的经验C值,而是根据实地植物生长阶段进行了估算。利用研究区域的不同时相的Lands...
- 段峥宋现锋牛海山
- 关键词:水土保持土壤侵蚀遥感监测混合像元分解
- 文献传递
- 羊草气孔导度的Jarvis-类模型被引量:17
- 2005年
- 在干旱半干旱气候条件下,土壤水分状况通常是决定植物气孔导度的重要因素,现有气孔导度模型Jarvis-类和耦合模型(或光合-导度模型)未充分考虑这一因素对气孔导度的影响.本文以Jarvis气孔导度模型为基础,提出一个充分考虑土壤水分状况因素的气孔导度模型.该模型对羊草连续两年(1998~1999)野外实地观测结果拟合良好(R2=0.603),预测能力较线性回归方程(R2=0.361)有明显提高.
- 牛海山旭日张志诚陈佐忠
- 关键词:气孔导度土壤水分羊草
- 基于GIS的中国松树萎蔫病发生的适应性评价被引量:14
- 2005年
- 松材线虫在中国被认为是最具有破坏性和威胁性的外来入侵生物种之一.松材线虫潜在的区域扩散不论是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还是从经济损失的角度都会对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的服务功能和美学价值产生很大的影响.在中国存在很多的松材线虫容易感染的寄主植物,其中日本黑松和马尾松已经被证明是最容易感染的树种.媒介昆虫松墨天牛(MonochamusalternatusHope),是松材线虫病在中国传播的主要媒介昆虫.这种天牛主要分布在河北及河北南部的大部分省份,其大范围存在使松材线虫病在中国更大区域的传播和扩散成为可能.中国大部分地区的温度和积温都适合松树萎蔫病病原线虫和媒介昆虫的大面积发生.利用GIS对传媒昆虫、寄主树木、病原线虫以及气候等空间信息处理和分析,得出松材线虫病在中国有着极大扩散和传播可能,其中广东部分地区、广西和福建部分地区为松树萎蔫病理论上发生最为严重的区域;安徽、江苏、浙江、上海、湖南、湖北、贵州、四川、河南和山东部分地区为松树萎蔫病理论上发生的适宜区.科学的预防和严格的地区间检疫等措施对目前防止松材线虫更大范围内传播很有必要.
- 张志诚牛海山黄保续张磊
- 关键词:松材线虫病原入侵地理信息系统
- 两种灌溉系统对宁夏葡萄园土壤氧化亚氮排放的影响被引量:3
- 2016年
- 在宁夏回族自治区的葡萄种植园中,现多采用沟灌结合冲施肥的灌溉方法,部分种植园已施行滴灌结合随水施肥的灌溉方法.为探讨沟灌-冲施肥系统和滴灌-随水施肥系统对宁夏葡萄园土壤氧化亚氮(N2O)排放的影响,应用静态箱-气象色谱技术对该问题展开研究.结果表明:在2012年和2013年葡萄生长季中,较之于沟灌系统,滴灌系统可分别减少N2O年均排放量(18.24±2.79)kg/(hm^-2·a^-1)和(3.37±0.37)kg/(hm^-2·a^-1),约占沟灌系统排放量的61.1%和78.9%.在此基础之上计算排放系数,可估算出应用滴灌系统替换宁夏现有葡萄园中全部沟灌系统后,N2O减排总量分别约为2012年的704 264-770 756 kg和2013年的215 550-223 920 kg.可见,滴灌系统可以有效减少土壤N2O的排放损失,是一种更具N2O减排潜力的灌溉方式.
- 张亚捷牛海山
- 关键词:沟灌排放因子葡萄园氧化亚氮
- 生态系统健康与相关概念的逻辑关系被引量:47
- 2003年
- 生态系统健康是近年才发展起来的生态学上的一个研究热点。与可持续性一样 ,生态系统健康在生态学中也是很重要的新的研究领域。本文对生态系统健康及与之相关的概念进行了逻辑上的比较与推断。这些概念包括可持续性、稳定性、连续性和持久性。并得出了以下结论 :①稳定性是健康、可持续性、连续性和持久性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 ;②连续性是健康、可持续性、稳定性的充分条件而非必要条件 ,是持久性的充分必要条件 ;③持久性是可持续性和连续性的充分必要条件 ,是健康和稳定性的充分而非必要条件 ;④健康是可持续性、连续性和持久性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 ,是稳定性的充分而非必要条件 ;⑤可持续性是稳定性、健康的充分而非必要条件 ,是连续性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 。
- 肖风劲欧阳华牛海山
- 关键词:生态系统健康可持续性稳定性连续性生态系统逻辑关系
- 增温对青藏高原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固碳通量影响的模拟研究被引量:38
- 2012年
- 低温被广泛认为是高寒草甸生态系统首要限制性因子,因此增温可能会在某种程度上促进初级生产力,但是也可能由于土壤水分、N素营养状况的改变形成新胁迫而抑制生产力提高。此外,生态系统呼吸由于增温而提高的幅度也可能高于初级生产力提高的幅度,造成总碳库平衡的改变。利用青藏高原海北高寒草甸实测数据对生态系统过程模型Biome-BGC(V.4.2)进行了参数化,并利用研究区实测土壤水分(0-40 cm)和其它观测数据对模型进行了检验,证明模型模拟结果较为可靠。模型使用2005-2008年的海北气象站实测气象数据包括气温、降水等作为驱动数据,模拟了增温1.2-1.7℃下青藏高原海北定位站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碳通量的变化,并整合分析增温试验平台上已发表的试验,与模拟结果进行对比,探讨增温对海北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碳收支的可能影响。结果表明:2005-2008年青藏高原高寒草甸生态系统为弱的碳汇,短期增温导致系统净碳固定增加。增温直接影响系统碳通量,也通过土壤水分和土壤矿化氮变化间接影响碳通量,相比土壤水分和氮素,增温对影响碳通量变化过程中的效应更大;研究也揭示,在增温条件下,植物对土壤矿化氮的吸收量小于有机质分解产生的土壤矿化氮量,土壤矿化氮含量增加。
- 亓伟伟牛海山汪诗平刘艳杰张立荣
- 关键词:BIOME-BGC增温高寒草甸生态系统NEE氮矿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