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
- 作品数:30 被引量:61H指数:4
- 供职机构: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肾局部内皮素与蛋白尿关系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3
- 2000年
- 章洁王丹马恒颢王小春邹小宁李勇辉
- 关键词:内皮素蛋白尿
-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了解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对评价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预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67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进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测、临床分度及头部CT检查并进行比较,对其中41例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异常者进行早期干预,随访至1岁,观察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异常患儿的智力发育情况及预后。结果67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异常率为61.19%(41/67),分别与临床和CT分度相关(χ2=21.660,35.288;均P=0.000);轻、中、重度缺氧缺血性患儿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差异主要表现为Ⅴ波异常(χ2=20.659,27.171;均P=0.000)。脑干听觉诱发电位与头部CT检查比较,其灵敏度为80.00%(40/50),特异度94.12%(16/17),阳性诊断符合率为83.58%(56/67)。经早期干预治疗随访1年后仅23.68%(9/38)患儿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测呈现异常,主要以Ⅴ波异常为主;DQ值异常者31.58%(12/38),其中9例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异常,临床分度均为重度。结论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是一种无创、经济、灵敏度高、可重复性强的检测方法,可作为缺氧缺血性脑病患者病情判断和预后评估的重要指标。
- 湛月娥王丹许蔓春杨邦兰
- 关键词:诱发电位听觉X线计算机婴儿
- 口服托吡酯(妥泰)出现长期发热遗尿1例被引量:1
- 2004年
- 湛月娥王丹
- 关键词:口服长期发热遗尿托吡酯反复发热先天性尿道下裂
- 阿霉素肾病大鼠及急性血清病家兔血清唾液酸含量观察被引量:1
- 1997年
- 为了探讨血清唾液酸与肾病类型及症状的关系,本文分别观察了阿霉素性微小病变型肾病综合征大鼠(肾病鼠)和急性血清病肾炎家兔(肾炎兔)。结果显示:①两种动物模型的血清唾液酸(serum sialic acid,SSA)均明显升高。②肾病鼠SSA分别与尿蛋白含量、血清白蛋白、血清胆固醇以及肾小球上皮细胞是突裂隙数分别呈密切直线相关;③肾炎兔SSA与尿蛋白含量呈正相关,与肾小球细胞数的变化相平行。结果提示,SSA升高与肾病类型无关,而与肾脏病变程度有一定联系。
- 王丹刘卫宁田瑞璞
- 关键词:唾液酸肾病综合症肾小球肾炎
- 肾局部内皮素、一氧化氮在尿蛋白产生中的作用被引量:2
- 2001年
- 目的 :为明确肾局部内皮素 (ET)和一氧化氮 (NO)在蛋白尿产生中的作用 ,作者观察了阿霉素肾病鼠血浆及肾皮质ET、NO含量在蛋白尿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变化及其与尿蛋白含量的关系。方法 :( 1)一次性注射法复制大鼠阿霉素肾病综合征模型 ,并隔日留 2 4h尿测取尿蛋白含量 ;( 2 )分别于蛋白尿前期、上升期、高峰期及下降期取血浆及肾皮质匀浆 ,用放射免疫法检测ET含量 ,用Griess法检测NO代谢产物NO-2 代表NO水平 ;( 3 )分别研究了血浆及肾皮质中ET、NO与尿蛋白量两两间的相关性。结果 :正常鼠尿蛋白排泌量 4 - 7(mg/d) ,肾病鼠 4个时间点尿蛋白排泌量分别为 5、10、2 4 1和 2 0 1mg/d ,于蛋白尿上升期始有显著意义的增加 ,3 2d为高峰期 ,5 6d有所下降。蛋白尿前期、上升期、高峰期和下降期的血浆ET值分别为 13 4、15 0、5 3 8、4 4 5ng/L ,自上升期始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 12 6- 12 9ng/L) ;肾皮质ET分别为 3 64 6、65 3 3、15 2 6 8、13 93 6pg/g肾皮质 ,自蛋白尿前期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2 3 5 9- 2 4 6 1pg/g ,P <0 0 5 ) ;4个时点血浆NO-2 值分别为 4 0、3 6、8、11μmol/L ,自上升期始明显低于对照组 ( 4 2 - 4 6μmol/L) ;肾皮质NO-2 值分别为 80、69、8、2 5nmol/g肾皮质 ,自蛋白尿前期始明显低于对?
- 章洁王丹马恒灏王小春
- 关键词:内皮缩血管肽类一氧化氮肾变病综合征
- 儿童狼疮性肾炎73例临床分析
- 1999年
- 73例儿童狼疮性肾炎好发,类型为无症状性蛋白尿和(或)血尿为无症状性蛋白尿和(或)血尿,LN仍以女童为主,以肾病综合征为表现时易出现肾功能损害,累及中枢神经系统及心脏少,但病死率高。
- 章洁叶任高王丹马恒颢彭建雄
- 关键词:儿童狼疮性肾炎
- 肾小球系膜细胞和上皮细胞的相互作用被引量:2
- 1996年
- 了解肾小球系膜细胞(GMC)和上皮细胞(GEC)的相互作用。方法运用肾小球细胞体外培养方法和双同位素标记技术,观察阿霉素肾病大鼠GMC条件培养液(GMC-CM)对正常大鼠GEC掺入35S、3H-亮氨酸和3H-TdR的影响,以及肾病大鼠GEC-CM对正常大鼠GMC掺入3H-TdR的作用。结果肾病极期的GMC-CM明显促进了GEC增殖及合成含硫化合物、蛋白质的功能,反之肾病极期GEC-CM则明显刺激了GMC增殖。结论GMC和GEC可通过其可溶性产物相互作用。
- 王丹杨霁云王宝琳
- 关键词:肾小球上皮细胞系膜细胞细胞培养
- 肾病患儿免疫细胞对肾小球上皮细胞合成基质的影响被引量:1
- 1998年
- 目的为了明确免疫细胞对肾小球上皮细胞(glomerularepithelialcelGEC)合成功能的直接作用。方法应用肾小球细胞体外培养,同位素掺入及放射免疫技术,以总胶原,层粘连蛋白,Ⅲ型前胶原及Ⅳ型胶原的合成为观察指标,动态研究了不同病理类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INS)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bloodmononuclearcelPBMC)对GEC生物功能的影响。结果(1)肾病极期未经激素治疗组(未治组)PBMC上清明显促进了GEC合成层粘连蛋白;(2)未治PBMC上清抑制了GEC合成总胶原;(3)未治组PBMC上清促进了Ⅲ型前胶原的合成,而对Ⅳ型胶原的合成无明显影响;(4)肾病患儿PBMC的上述作用与是否足量激素治疗有关,而与尿蛋白能否阴转、肾组织病理类型、肾病临床类型等无直线相关关系。结论原发性肾病患儿循环免疫细胞可影响GEC合成细胞外基质的功能。免疫细胞的这种活性可被激素治疗改变。
- 王丹马恒颢章洁谢祥鳌王小春
- 关键词:肾疾病免疫细胞肾小球上皮细胞细胞外基质
- 极低出生体重儿静脉营养支持疗法的研究被引量:4
- 2003年
- 目的 研究静脉营养对极低出生体重儿 (VLBWI)的作用并就VLBWI静脉营养的应用时机、主要营养成分的剂量及递增的速度进行观察。方法 47例VLBWI随机分为两组 ,2 2例采用静脉营养者为观察组 ,各种营养成分配制成营养袋 ,用微量输液泵经外周静脉匀速输入 ,氨基酸从 0 5 0g·kg-1·d-1开始 ,每日递增 0 2 5~ 0 5 0g kg,渐增至 2 5 0 g·kg-1·d-1,脂肪乳剂由 0 5 0~ 1 0 0 g·kg-1·d-1开始 ,每日递增 0 2 5~ 0 5 0 g kg,渐增至 1 5 0~ 2 0 0 g·kg-1·d-1。 2 5例单纯使用葡萄糖者为对照组。对两组患儿的有关指标进行检测并比较。结果 (1)观察组VLBWI的病死率 ,硬肿症、高血糖的发生率及日平均体重增加量、平均住院天数与对照组间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两组患儿的高胆红素血症、高血脂的发生率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2 )观察组 2 0例中于生后 1周内使用脂肪乳剂与 1周后使用者其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间的差别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3)两组代谢性酸中毒发生率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观察组中使用小儿专用氨基酸与使用普通氨基酸者其代谢性酸中毒发生率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静脉营养支持疗法可促进VLBWI体重增长 ,降低死亡率 ,
- 湛月娥王丹马恒颢谢祥鳌
- 关键词:极低出生体重儿静脉营养支持疗法微量输液泵并发症发生率
- 艾氏腹水癌细胞核糖核酸体外对C_(57)BL/6脾自然杀伤活性的影响
- 1991年
- 本文采用^(51)Cr释放法,研究了艾氏腹水癌细胞核糖核酸(EAC-RNA)体外对C_(57)BL/6小鼠脾自然杀伤细胞(NK)对YAC-1靶细胞杀伤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EAC-RNA能显著抑制NK活性。经RNase处理后,其抑制活性消失,DNase或Pronase的处理不改变其抑制活性。
- 肖国芝董苍玉王丹
- 关键词:自然杀伤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