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彤

作品数:15 被引量:164H指数:8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305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糖尿
  • 12篇糖尿病
  • 10篇病患
  • 9篇糖尿病患者
  • 8篇胰岛
  • 8篇胰岛素
  • 7篇2型糖尿
  • 7篇2型糖尿病
  • 6篇2型糖尿病患...
  • 4篇血糖
  • 4篇利拉鲁肽
  • 4篇疗效
  • 4篇肥胖
  • 3篇血糖管理
  • 3篇手术
  • 3篇围手术
  • 3篇围手术期
  • 2篇代谢
  • 2篇地特胰岛素
  • 2篇药物

机构

  • 13篇解放军第30...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协和医院

作者

  • 13篇王彤
  • 12篇祝开思
  • 9篇曲建昌
  • 9篇李丽
  • 5篇赵蕾
  • 2篇梁艳玲
  • 2篇赵丹威
  • 2篇李意
  • 1篇肖新华
  • 1篇张雪莲
  • 1篇王丽莎
  • 1篇王莉莎
  • 1篇赵蕾
  • 1篇张丽萍
  • 1篇赵红玉
  • 1篇王莉莎

传媒

  • 4篇中国医药
  • 2篇中国糖尿病杂...
  • 2篇药品评价
  • 1篇浙江临床医学
  • 1篇中华内分泌代...
  • 1篇中国医药导刊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年份

  • 3篇2017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 2篇2011
  • 4篇2010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罗格列酮和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代谢的影响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 观察罗格列酮、罗格列酮二甲双胍复方制剂和二甲双胍对新发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代谢的影响.方法 120例新发2型糖尿病患者完全随机分为A组、B组、C组和D组各30例,A组单纯予以糖尿病饮食控制同时配合运动锻炼治疗;B组予以二甲双胍(餐前即服)0.5/次,2次/d治疗;C组予以罗格列酮(餐前服用)2 mg/次,2次/d治疗,D组予以复方二甲双胍罗格列酮复方制剂1片/次,2次/d.经过12周治疗后观察血脂变化.结果 完成试验者共116例,4组患者TC、TG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P<0.05),且C组与B组比较,TG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5±0.9)mmol/L比(1.7±1.0)mmol/L,P<0.05];C组和B组HDL-C明显上升(P<0.05),组间比较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3±0.5)mmol/L比(1.3±0.6)mmol/L,P<0.01);C组的LDL-C下降较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3±1.1)mmol/L比(1.1±0.4)mmol/L,P<0.05);D组与C组比较TG下降、HDL-C上升、LDL-C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罗格列酮二甲双胍复方制剂、罗格列酮和二甲双胍均有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代谢的作用,但罗格列酮二甲双胍复方制剂的作用要强于罗格列酮、罗格列酮强于二甲双胍.
曲建昌祝开思王彤李丽赵蕾
关键词:罗格列酮二甲双胍脂类
双相门冬胰岛素和人预混胰岛素对磺脲类药物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比较双相门冬胰岛素和人预混胰岛素对磺脲类降糖药物失效2型糖尿病患者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86例口服磺脲类降糖药物后血糖控制不良糖尿病患者随机数字法表法分为双相门冬胰岛素组和人预混胰岛素组,各43例,进行为期26周的临床治疗观察。比较2组治疗前与治疗后13、26周,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下降程度,并对一般临床资料、患者的满意度、依从性进行分析比较。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13、26周7个时间点的血糖与同组治疗前比较血糖均显著下降(P〈0.05),尤其是使用双相门冬胰岛素组餐后血糖下降更为明显。双相门冬胰岛素组治疗后13、26周糖化血红蛋白分别为(7.87±0.22)%、(6.19±0.36)%;治疗前(11.32±1.35)%。人预混胰岛素组治疗后13、26周糖化血红蛋白分别为(8.53±0.27)%、(7.12±0.15)%比治疗前(11.07±1.52)%低(均P〈0.05),使用双相门冬胰岛素组低血糖发生率(为8%)较使用人预混胰岛素组低血糖发生率(27%)显著降低(P〈0.05);患者的满意度和依从性双相门冬胰岛素组较人预混胰岛素组显著增高(P〈0.01或P〈0.05)。结论对口服磺脲类药物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患者,尽早使用双相门冬胰岛素,能使血糖控制更好,糖化血红蛋白更早达标,且低血糖发生率低。
曲建昌祝开思王丽莎王彤李丽
关键词:糖尿病双相门冬胰岛素
维格列汀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分析被引量:24
2017年
目的观察维格列汀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对新诊断T2DM患者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10月于解放军第305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新诊断T2DM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Con)和治疗组,每组各40例。治疗组予二甲双胍500mg、3次/d+维格列汀50mg、2次/d;对照组予二甲双胍口服500mg、3次/d,共1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BMI、HbA1c、FPG、2hPG、总TC、TG和LDL-C、同型半胱氨酸(Hcy)、FIns、FC-P等指标的变化,评价胰岛β细胞功能变化情况,并观察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12周后,两组FPG、HbA1c、2hPG均较治疗前降低[(8.93±1.24)vs(7.99±0.97)mmol/L,(8.84±1.20)vs(7.00±0.91)mmol/L],[(8.35±1.09)%vs(7.96±1.01)%,(8.53±1.11)%vs(7.10±0.94)%],[(15.79±2.68)vs(10.51±2.22)mmol/L,(15.53±2.64)vs(9.82±1.91)mmol/L](P<0.05),且治疗组较Con组下降更明显(P<0.05);FIns、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较治疗前升高[(7.7±2.0)vs(10.2±1.4)mIU/L,(7.9±2.8)vs(11.9±1.0)mIU/L],[(1.6±0.9)vs(2.5±1.0)ng/ml,(1.5±0.7)vs(3.5±1.5)ng/ml],[(59.0±10.9)%vs(62.9±16.9)%,(54.9±16.0)%vs(76.1±18.2)%](P<0.05),治疗组升高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治疗组在降低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能更好地控制新诊断T2DM患者的血糖及BMI,提高IS,同时改善血脂,不增加低血糖发生风险,是新诊断T2DM患者理想治疗方案之一。
曲建昌徐锌赵红玉李丽赵蕾梁艳玲王莉莎王彤祝开思
关键词:二甲双胍糖尿病
磺脲类药物的作用机制被引量:8
2012年
作为一类重要的口服降糖药物,磺脲类药物从开始被发现并应用于临床到现在已有50多年的历史,并以其确切的降糖效果在临床工作中得以广泛应用。目前磺脲类药物共分为3代,
王彤祝开思
关键词:磺脲类药物
围手术期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应用和血糖管理被引量:7
2010年
由于糖尿病是一种易合并多种慢性并发症的终身性代谢性疾病,因此,糖尿病患者面临手术的机会与风险都要明显高于非糖尿病患者,约50%的糖尿病患者一生中要接受至少1次外科手术。而近年来随着糖尿病患病率的不断攀升,
祝开思王彤
关键词:非糖尿病围手术期血糖管理胰岛素糖尿病患病率代谢性疾病
围手术期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应用和血糖管理
阐述了围手术期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应用和血糖管理状况,指出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血糖管理尚存在术前检查忽视糖代谢异常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增高、缺乏统一的治疗方案和血糖控制标准、胰岛素应用欠规范等问题。在严格控制血糖的同时,还需...
祝开思王彤
关键词:围手术期糖尿病患者胰岛素血糖管理
甘精胰岛素与那格列奈联合应用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2
2011年
目的:评价甘精胰岛素、中效胰岛素分别与那格列奈联合应用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将60例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不理想患者随机分为两2组,分别给予那格列奈+NPH组(A组)和那格列奈+甘精胰岛素组(B组)治疗12周,观察治疗前后多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体重指数等各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B组空腹、三餐后、睡前血糖控制均好于A组血糖控制(P<0.05);糖化血红蛋白(HbAlc)与A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较中效胰岛素能更好的平稳降低血糖,低血糖发生率低。
曲建昌祝开思王彤李丽赵蕾
关键词:那格列奈2型糖尿病胰岛素联合用药
地特胰岛素联合利拉鲁肽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分析被引量:19
2017年
目的分析地特胰岛素联合利拉鲁肽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 2011年 11月至2012年9月在解放军第三0五医院住院治疗的32例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均给予地特胰岛素联合利拉鲁肽连续治疗24周。于治疗前及治疗12、24周后检测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及体质量。治疗开始后每2周测血糖及体质量并观察其变化趋势。记录低血糖、胃肠道反应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期间共有3例脱落,1例为出现严重胃肠道反应,1例为频发低血糖,1例因个人原因退出观察。完成治疗的29例患者中,12例发生低血糖,17例发生胃肠道反应。治疗12、24周后,29例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三酰甘油、LDL-C以及体质量均明显低于治疗前[(7.1±1.1)、(6.8±1.2)mmol/L比(10.4±3.6)mmol/L,(9.5±1.9)、(8.2±2.0)mmol/L比(16.6±4.4)mmol/L,(7.5±0.7)、(7.2±0.6)%比(10.3±0.8)%,(4.5±0.9)、(4.4±0.7)mmol/L比(5.3±1.0)mmol/L,(1.8±0.8)、(1.8±0.6)mmol/L比(2.1±0.9)mmol/L,(3.1±0.9)、(3.1±1.3)mmol/L比(3.6±1.1)mmol/L,(94.4±4.2)、(91.2±2.0)kg比(103.2±5.9)kg](均P<0.05),且体质量在治疗24周后明显低于治疗12周后(P<0.05)。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体质量逐渐下降;8周后血糖趋于平稳,而体质量则在20周后不再有明显变化。结论地特胰岛素联合利拉鲁肽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效果确切,同时能够有效降低体质量。
曲建昌李丽赵蕾梁艳玲王彤祝开思
关键词:糖尿病地特胰岛素利拉鲁肽肥胖症
地特胰岛素联合利拉鲁肽对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探讨地特胰岛素联合利拉鲁肽对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使用基础胰岛素联合餐时胰岛素血糖控制不达标的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42例,将其治疗方案调整为地特胰岛素联合利拉鲁肽,总疗程12周,治疗期间根据血糖监测水平调整地特胰岛素及利拉鲁肽用量。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测定患者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MI)、腰围(cm)、空腹c肽(ng/m1)、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日用量(IU),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体质量、BMI、腰围、FBG、HbA1c、胰岛素日用量较治疗前均有降低,而空腹C肽较前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血糖控制不佳的肥胖2型糖尿病,利拉鲁肽联合地特胰岛素治疗可有效降低血糖,控制体质量及改善胰岛功能,是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有效且安全的降糖药物。
李意赵丹威祝开思李丽王彤曲建昌
关键词:糖尿病利拉鲁肽肥胖地特胰岛素
胰岛素治疗超重或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加用利拉鲁肽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24
2015年
目的观察经胰岛素治疗但血糖控制不佳的超重或肥胖T2DM患者加用利拉鲁肽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经胰岛素治疗但血糖控制不佳的超重或肥胖T2DM患者62例,分为利拉鲁肽治疗组30例和胰岛素治疗组32例。利拉鲁肽组在加用利拉鲁肽时,胰岛素剂量暂减30%,后根据血糖水平调整胰岛素和利拉鲁肽剂量。胰岛素组根据血糖水平调整胰岛素剂量。检测两组治疗前后体重、FPG、HbA1c、FC-P和胰岛素日用量等指标,记录低血糖发生情况及其他不良反应。结果利拉鲁肽组和胰岛素组体重、FC-P和胰岛素日用量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7±6.4)vs(1.0±2.1)kg;(0.80±0.30)vs(0.16±0.08)ng/ml;(25.9±12.7)vs(12.1±5.7)U/d,P<0.05或P<0.01],FPG、HbA1c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5±1.1)vs(2.9±1.6)mmol/L;(1.8±1.2)%vs(1.7±1.3)%,P>0.05]。结论对超重或肥胖T2DM患者,胰岛素联合利拉鲁肽与胰岛素加量降糖疗效相当,但利拉鲁肽可降低体重,改善胰岛细胞功能。
李意赵蕾祝开思赵丹威李丽王彤曲建昌张丽萍
关键词:超重肥胖胰岛素利拉鲁肽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