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海
- 作品数:187 被引量:1,108H指数:18
-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南京军区“十一五”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南京军区医学科学技术研究计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经济管理哲学宗教理学更多>>
- 缺血后处理对兔脑外伤后缺血模型的影响
- 目的 探讨缺血后处理对兔脑外伤后缺血模型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60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常规减压组、缺血后处理组。假手术组仅行放置硬膜外球囊及颅内压力探头,常规减压组行达到维持时间(60分钟)后放出球囊内液体...
- 何新俊王玉海陈卫良蔡桑杨理坤董吉荣时忠华
- 关键词:缺血后处理细胞凋亡微循环
- 大脑中动脉动脉瘤急诊手术31例分析
- 2010年
- 时忠华王玉海蔡学见
-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大脑中动脉急诊手术侧枝循环颅内血肿
- 弥漫性轴索损伤92例救治体会被引量:4
- 2005年
- 目的探讨弥漫性轴索损伤的临床诊断和救治方案。方法回顾总结我科于1996年1月至2002年12月期间收治的92例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的诊断和救治体会。结果92例患者中,恢复良好的29例,中残的13例,重残的6例,植物生存9例,死亡35例。结论弥漫性轴索损伤应在伤后根据受伤机制、临床体征及头颅CT表现及时明确诊断。早期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呼吸、亚低温冬眠以及对脑积水和应激性溃疡的防治,对于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的救治均具有确定的临床意义。
- 房文峰蔡学见陈铮立王玉海董吉荣时忠华刘斌
- 关键词:弥漫性轴索损伤脑创伤
- 外伤性小脑血肿23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探讨外伤性小脑血肿的临床特点及救治方法。方法对外伤性小脑血肿2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根据外伤性小脑血肿大小及周围结构的变化而采取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结果 23例患者中,手术治疗15例,保守治疗8例,保守治疗后转手术4例,恢复良好17例,伤残4例,死亡2例。结论早期严密观察及动态CT检查,及时手术,合理使用脑室外引流,预防术后急性脑积水,可提高患者的预后,并降低病死率。
- 金东董吉荣蔡学见王玉海时忠华刘斌徐勤义冯毅
- 关键词:外伤性小脑血肿手术指征脑室外引流
- 急诊手术治疗脑动静脉畸形出血39例被引量:7
- 1999年
- 目的探讨脑动静脉畸形(AVM)出血后急诊手术的问题。方法对CT示颅内血肿并经脑血管造影和病理检查证实为脑AVM的39例行急诊手术,36例切除AVM,3例清除血肿后再择期手术,31例予去骨瓣减压。结果39例中恢复优良者34例,19例复查脑血管造影示AVM消失。结论对于脑内血肿较大、颅内压高或有进行性神经功能障碍的年轻AVM出血患者,应积极予以急诊手术治疗。
- 房文峰蔡学见陈铮立王玉海
- 关键词:脑动静脉畸形出血外科手术
- 乙状窦前入路磨除岩部后壁的应用解剖被引量:8
- 2001年
- 目的 :为经颞骨岩部乙状窦前入路颞骨岩部的磨除提供解剖依据。 方法 :用 1 5例成人尸头湿标本模拟经颞骨岩部乙状窦前入路进行磨除颞骨岩部的显微解剖研究。 结果 :岩部后壁磨除的范围可用一三角形表示 :从岩乙状窦交叉点到后半规管最后部可磨除深度是 4 .52 mm;从后半规管最后部到前庭小管可磨除深度是 2 .1 4mm;从前庭小管到总脚可磨除深度是1 .88mm;从总脚到三角形的底可磨除深度是 2 .3 6mm。 结论 :岩乙状窦交叉点。
- 王玉海卢亦成王春莉袁国梁楼美清
- 关键词:乙状窦前入路颞骨岩部迷路局部解剖学
- 双侧平衡去骨瓣减压术对特重型颅脑伤致双瞳散大患者的救治被引量:40
- 2011年
- 目的 探讨双侧平衡去骨瓣减压术在治疗特重型颅脑外伤致双瞳散大患者中的作用。方法对我科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58例单侧损伤灶所致特重型颅脑外伤致双瞳散大手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2005年1月至2007年9月仅行病灶侧去骨瓣减压术30例(A组),2007年10月至2010年12月采用双侧平衡去骨瓣减压术28例(B组),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颅内压、预后及并发症情况。结果采用双侧平衡去骨瓣减压术者较仅对血肿侧去骨瓣减压者颅内压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死亡率下降了25.2%,预后良好率上升了26.9%。结论双侧平衡去骨瓣减压术可有效降低特重型颅脑外伤致双瞳散大患者的颅内压,减少急性脑膨出和脑梗死的发生率,降低死亡率。
- 董吉荣胡旭王玉海徐勤义金东施栋良陈克非时中华刘斌蔡桑蔡学见
- 关键词:双侧去骨瓣减压术瞳孔散大脑膨出
- 开颅术后急性脑积水11例报告被引量:1
- 1998年
- 急性脑积水(AHC)是指外伤或术后1周内发生的脑积水[1]。我院自1994年3月至1997年3月开颅术后共发生AHC11例。现就其早期诊断及治疗报告如下。资料本组男7例,女4例,年龄25~56岁,平均277岁。发生AHC时间:术后1~3天4例,4...
- 时忠华蔡学见王玉海
- 关键词:脑外科手术脑积水
- 脑室型探头在进展型双额叶脑挫裂伤中的应用被引量:14
- 2013年
- 双额叶脑挫裂伤临床上较常见,其伤后早期意识障碍轻,常以非手术治疗为主,但在保守治疗中部分患者病情加重,颅内压(intraeranialpressure,ICP)进行性增高导致病情突然恶化而失去手术时机最终死亡。近年随着对双额叶脑挫裂伤的认识,提倡适当放宽手术指征可提高救治率。而我们发现对一些患者过分积极的手术,亦可加重损伤,且增加经济负担。我们通过对40例双额叶脑挫裂伤患者行脑室外引流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 张闻闻徐勤义胡旭董吉荣王玉海金东施栋良
- 关键词:双额叶脑挫裂伤进展型脑室型非手术治疗探头伤患者
- 额底-纵裂-经终板入路处理第三脑室前部病变的解剖学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额底-纵裂-经终板入路处理第三脑室前部病变的解剖学依据。方法模拟额底-纵裂-经终板入路解剖15具彩色乳胶灌注血管的尸头,重点观察前交通动脉复合体及视路等重要结构与终板的毗邻关系。结果额底-纵裂-经终板入路至终板的平均深度63.21mm,终板长度平均11.23mm,宽度6.38mm,面积46.12mm2。前交通动脉丛位于终板上1/3或终板下1/3。前交通动脉及大脑前动脉A1段发出穿支供应终板和视交叉,穿支主要分布于终板的上外方。结论终板是处理第三脑室病变的入路标志点,通过额底-纵裂-经终板入路有助于保护垂体柄、下丘脑及重要血管和安全处理鞍区及鞍上区第三脑室前部病变。
- 王剑超王春莉王玉海蔡桑杨理坤陈磊蔡学见
- 关键词:终板第三脑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