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齐铭

作品数:11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冶金工程金属学及工艺文化科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冶金工程
  • 3篇金属学及工艺
  • 2篇文化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3篇脱磷
  • 3篇30CRMN...
  • 2篇电渣
  • 2篇电渣重熔
  • 2篇轴承钢
  • 2篇还原期
  • 2篇合金
  • 1篇电弧炉
  • 1篇电炉
  • 1篇电炉冶炼
  • 1篇电渣熔炼
  • 1篇电渣重熔工艺
  • 1篇定膨胀合金
  • 1篇动力学
  • 1篇锻件
  • 1篇学生创新能力
  • 1篇冶炼
  • 1篇余铝
  • 1篇渣系
  • 1篇碳酸钡

机构

  • 7篇西安建筑科技...
  • 4篇西安冶金建筑...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11篇王齐铭
  • 1篇张燕荣
  • 1篇张燕荣
  • 1篇鲁新显
  • 1篇雷艳

传媒

  • 6篇钢铁研究
  • 2篇江苏冶金
  • 1篇特殊钢
  • 1篇华北石油设计
  • 1篇西安建筑科技...

年份

  • 1篇2002
  • 2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7
  • 1篇1996
  • 2篇1994
  • 1篇1993
  • 1篇1991
  • 1篇1990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氢在电弧炉炼钢过程中的行为
1990年
本文在工业生产条件下,分别测试和研究了电弧炉冶炼GCr15和45~#钢过程中钢液氢含量变化规律;讨论了影响钢液氢含量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现行冶炼工艺条件下控制钢液氢含量的建议。
王齐铭
关键词:电弧炉炼钢
热处理制度对30CrMnSiA钢奥氏体晶粒度的影响
1993年
在工业生产条件下研究了热处理制度对30CrMnSiA 钢奥氏体品粒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钢的奥氏体化温度、冷却方式和回火温度是影响晶粒度的重要因素。
王齐铭
关键词:回火奥氏体晶粒度
含BaCO_3渣系对钢液的还原性脱磷试验被引量:2
1994年
在工业生产条件下,采用含BaCO_3渣系,对GCr15钢进行了还原性脱磷试验。结果表明,该渣具有明显脱磷作用,同时不影响脱硫过程。
王齐铭
关键词:还原期脱磷轴承钢
电炉冶炼不锈钢1Cr12Mo脱磷工艺的试验被引量:1
2000年
工业生产条件下研究了含Na2 CO3 渣对电炉返回吹氧法冶炼不锈钢1Cr1 2Mo脱磷的影响。结果表明 :试验工艺在Na2 CO3加入量为每吨钢 1 5kg的条件下 ,与常规工艺相比较 ,成品钢中磷含量平均降低 0 .0 0 5 %以上 ,取得明显的脱磷效果 ;同时金属炉料中磷含量控制范围放宽在 0 .0 30 %以下 ,方便了配料 ,降低了炼钢成本。
王齐铭杨进权刘凯旋
关键词:电炉冶炼脱磷工艺热力学动力学
定膨胀4J29合金镍、钴成分的优化
2002年
为了减少4J29合金中贵重元素镍钴的用量,本文运用最小二乘法,对150组合金的主要成分和膨胀系数的关系数据进行多元回归,得出表征该合金主要成分与膨胀系数之间关系的回归方程。在保证膨胀性能合格的情况下。把镍和钴成分波动范围优化和缩小到:Ni:29.0%~29.2%,co:16.8%~17.0%,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张燕荣王齐铭胡凯
关键词:最小二乘法定膨胀合金
科技论文纵横谈
1996年
文章论述了科技写作在科技事业中的地位,意义和作用,论述了科技论文文体的特点,与科研报告,设计工作总结等文字材料的区别以及科技论文的分类。
崔萍王齐铭
关键词:科技写作科技论文写作特点论文分类
电渣重熔工艺对30CrMnSiA钢质量的影响
2000年
在工业生产条件下 ,研究了电渣重熔工艺对 3 0CrMnSiA钢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金属熔池深度达到重熔钢锭直径 1 /3~ 1 /4时钢锭组织和质量良好。提高输入功率和调整渣成分可提高重熔速度 ,从而提高生产率。
王齐铭张燕荣胡凯吴建华
关键词:电渣重熔工艺参数30CRMNSIA钢
电渣重熔30CrMnSiA钢中残余铝的控制被引量:1
1991年
在工业生产条件下,对30CrMnSiA电渣钢中残余铝的控制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不改变电参数的前提下,金属电极表面质量、重熔渣成分、重熔过程铝的添加是影响电渣钢锭中残余铝含量的主要控制因素。
王齐铭
关键词:30CRMNSIA钢电渣熔炼
稀土硅铁合金对钢水的脱硫试验被引量:1
1997年
在工业生产条件下,采用稀土硅铁合金对硅锰合金钢钢水脱硫,平均脱硫率提高19%,平均稀土回收率为21.1%。钢的综合机械性能改善,钢锭质量提高,锻件废品率得到有效控制。
王齐铭
关键词:稀土合金钢水脱硫锻件硅铁合金
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认识被引量:2
1999年
面对21世纪的挑战,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大学生至关重要。本文论述了当前高等教育现状与培养学生创新的要求不相适应的现象,提出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应着重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王齐铭鲁新显
关键词:高等教育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