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承选
- 作品数:52 被引量:204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国矿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 苏北地区高等教育国际化现状调查报告
- 2010年
- 当前苏北地区高等教育国际化尚处于起步阶段,整体发展水平有待提高。面对新形势,苏北高校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抓住"振兴苏北"的历史机遇,更快地融入国际化的大潮,提升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在推动江苏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中有更大作为。同时,地方政府要加大对苏北高校国际化办学的政策、资金与人才支持,创造必要的平台条件。
- 罗承选
- 关键词:高等教育
- 塑造独立创业者人格——大学面向新世纪的重要使命
- <正> 我们正处在一个伟大的变革时代。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即将到来,特别是经济市场化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社会关系、价值观念乃至于文明形态都在发生着日益深刻的变化。如何培养和塑造能够适应这种变化并在社会变...
- 罗承选
- 文献传递
- 构建“大采矿”学科体系 培养优秀能源科技人才被引量:11
- 2005年
- 中国矿业大学在近年来的改革发展中保持了固有的学科传统,构建了“大采矿”学科体系。实践证明,“大采矿”学科体系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有效地促进了学科的融合与交叉,促进了学校管理体制的创新,突出了学生创新精神、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
- 罗承选
- 关键词:学科建设
- 当前中国社会公德:问题与重建被引量:4
- 2015年
- 在一定程度上,社会公德缺失已经成为当前我国社会的一个突出问题,它已经引起整个社会的普遍关注和高度忧虑。导致社会公德缺失的原因,既有传统的因素,又有现实的因素。在传统因素中,既有传统社会家本位宗法制下重私德轻公德所导致的公德资源匮乏,又有计划经济时代公德建设过分倾力于先进性、崇高性,而对公德的广泛性、层次性着力不足的影响;在现实因素中,则主要是社会转型期的公德建设滞后于经济发展以及学校思想品德教育的偏差等。当前,加强制度伦理建设,运用人性化的现代公共交往制度塑造人的公德,是社会公德建设的基础性工程;加强公德教育和个人修身训练,是提升公德素养的必要途径。
- 张建英罗承选
- 关键词:公共交往社会公德制度伦理公德教育修身
- 公德与私德概念的辨析与厘定被引量:28
- 2010年
- 公德与私德是当代公民道德建设理论与实践的一个重大课题。然而,目前国内外学界对公德与私德概念却未能形成一个较为一致的定义。本文在回顾与总结国内外学者有代表性定义的基础上,把道德行为必然具有的行为主体身份、行为目的的利益指向和行为发生的场域三个要素作为向度来划分公德与私德。指出公德主要是个人以社会成员身份与他人的交往中体现的德性,个人在公共场域的行为中体现的德性,个人在利他行为中体现的德性。私德主要是个人以私人身份与他人的交往中体现的德性,在私人领域行为中体现的德性,在利己行为中体现的德性。
- 张建英罗承选胡耀忠
- 关键词:公德私德辨析厘定
- 传统中国家庭美德型私德模式论析被引量:4
- 2014年
- 传统中国的道德建设模式采用家庭美德型私德模式,家庭美德不仅是调整家庭成员关系的规范,还是调整社会人际关系规范的原型和母体。这种道德模式是由两千多年家族宗法制下的社会结构以及天人合一思想指导下的传统文化决定的。在我国社会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期,家庭美德丧失一统天下的地位,回归了家庭。家庭美德型私德模式逐步崩解,私德与公德并重的道德建设模式成为历史的必然选择。
- 张建英罗承选胡耀忠
- 关键词:家庭美德私德传统社会天人合一
- 中国煤矿史研究的意义与方法被引量:1
- 2010年
- 罗承选
- 关键词:煤炭储量煤矿人类社会先秦时代
-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被引量:30
- 2004年
- 文章总结了中国矿业大学在创新教育方面的经验 :通过将创新教育纳入培养计划、成立“创新教育试点班”和“理工提高班”、实施“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积极开展课外科技活动和推进学分制管理模式等措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经过多年的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 ,大体上构建了对学生进行创新素质教育的初步框架 ,初步摸索出了一套专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教学方式和体制。
- 罗承选
- 关键词:创新教育素质教育高校教学改革学分制
- 大力拓展独立创业者成长的教育空间被引量:3
- 2001年
- 大学生独立创业能力不足 ,关键在于大学生学习方式、个性发展的多样性与大学教育教学模式的同一性之间存在着矛盾。高等学校要真正培养具有独立创业能力的大学生 ,必须进一步科学认识创造性人才的特征及其要求 ,深化教学改革 ,全方位拓展独立创业者成长的教育空间。
- 罗承选
- 关键词:教学改革学分制研究性学习产学研一体化
- 关于高校德育目标的思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高校德育研究之一被引量:1
- 1990年
-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高校德育研究》是中国矿业大学承担的江苏省高等教育科学“七五”规划项目之一。近两年来,该课题组组织有关人员对高校的德育工作和大学生的思想状况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围绕党在新时期的中心任务,根据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路线的基本点的要求,在总结经验和深入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对高校德育的目标、对象、原则、内容等基本问题进行了全面的论述,形成了一组论文。这组论文对于我们加强和改进当前高校的德育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刊将分两期将其主要论述予以登载,供同志们参阅。
- 罗承选张万海
- 关键词:高校德育目标德育研究高等教育科学道德品质教育对象身心发展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