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肖景义

肖景义

作品数:57 被引量:324H指数:10
供职机构:青海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青岛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海省科技厅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9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4篇经济管理
  • 19篇天文地球
  • 7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生物学
  • 4篇历史地理
  • 2篇农业科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社会学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23篇旅游
  • 8篇地质公园
  • 7篇地质遗迹
  • 7篇国家地质公园
  • 6篇影响因素
  • 6篇游客
  • 6篇青藏
  • 6篇青藏高原
  • 5篇气候
  • 4篇生态
  • 4篇孢粉
  • 4篇景区
  • 4篇国内游
  • 4篇国内游客
  • 3篇地学旅游
  • 3篇第四纪
  • 3篇遗址
  • 3篇游憩
  • 3篇游憩价值
  • 3篇游憩价值评估

机构

  • 49篇青海师范大学
  • 5篇中国地质大学...
  • 5篇中国地质大学
  • 3篇教育部
  • 3篇石家庄经济学...
  • 2篇中国科学院植...
  • 2篇青海省基础地...
  • 1篇北京大学
  • 1篇福建省地震局
  • 1篇中国地质科学...
  • 1篇陕西师范大学
  • 1篇中国地震应急...

作者

  • 56篇肖景义
  • 12篇侯光良
  • 9篇陈建强
  • 6篇杜小培
  • 6篇曹广超
  • 5篇唐仲霞
  • 5篇张玉珍
  • 4篇鄂崇毅
  • 4篇赵青林
  • 4篇陈克龙
  • 4篇张璞
  • 4篇许哲平
  • 3篇孙刚
  • 2篇许长军
  • 2篇曹生奎
  • 2篇沙占江
  • 2篇李辉
  • 2篇祝佳甲
  • 2篇杨国臣
  • 2篇牛彩香

传媒

  • 6篇干旱区资源与...
  • 5篇青海环境
  • 3篇地球学报
  • 3篇青海科技
  • 3篇青海师范大学...
  • 2篇内蒙古科技与...
  • 2篇青海师范大学...
  • 2篇云南地理环境...
  • 2篇青藏高原论坛
  • 1篇地理研究
  • 1篇地质学报
  • 1篇地理科学进展
  • 1篇新西部
  • 1篇兰州大学学报...
  • 1篇沉积学报
  • 1篇西北人口
  • 1篇青海社会科学
  • 1篇干旱区研究
  • 1篇干旱区地理
  • 1篇资源开发与市...

年份

  • 3篇2020
  • 6篇2019
  • 3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 7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 4篇2009
  • 2篇2008
  • 4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4
  • 3篇2003
  • 1篇2000
  • 2篇1999
5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旅游产品开发研究——以青海省喇家遗址为例被引量:5
2016年
文章选取青海喇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为案例地,依据ASEB栅格分析法构建旅游产品开发ASEB战略矩阵图,提出旅游产品开发的8项原则,按照旅游产品的存在形式,划分了现实旅游产品和虚拟旅游产品两个大类。在此基础上,基于旅游产品的功能属性,构建了由观光、康体、文化、购物4个亚类和14个基本类型构成的虚拟与现实相互补充的旅游产品开发体系,最后提出了青海喇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旅游发展的相关建议。
付妍肖景义薛明月谢芳亭
关键词: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旅游产品开发
西宁旅游业发展的分析与对策
2004年
本文分析了西宁旅游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并提出了西宁旅游业发展的建议和措施。
肖景义
关键词:旅游业发展文化资源
浅谈青海旅游购物品的开发被引量:5
2003年
本文通过对青海旅游购物品现状及其存在问题的剖析,指出加快旅游购物品市场的深层开发是青海旅游经济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肖景义
关键词:旅游购物品旅游市场可持续发展
发展生态旅游 促进青海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被引量:4
1999年
通过对青海发展生态旅游的必要性及资源优势分析,提出了发展生态旅游。
肖景义
关键词: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旅游业
晚更新世末期—全新世早期的气候突变和中国农业的起源被引量:5
2011年
农业起源和气候变化关系的研究,对于目前人类社会对全球变暖的响应与适应有一定借鉴意义。农业起源需具备一定环境和人口压力、适合的地形、适宜野生稻和黍(粟)生长的气候环境、有从事高级采集-农业活动的文化背景等条件。根据环境演变和考古资料,晚更新世末期―全新世早期,中国经历了一系列气候变化事件。气候变化刺激了农业的形成与发展,新仙女木时期巨大的环境-人口压力促进了农业的产生;8.2 ka BP气候干冷事件推动了农业的扩张。根据农业起源时期的地理环境和典型遗址分布,结合农业起源需具备的条件,综合分析发现:太行山南麓、汾渭谷地一带应该是北方黍(粟)作农业起源地,长江中下游平原―南岭北麓过渡地带应该是南方稻作起源地。
侯光良肖景义
关键词:气候突变农业起源
青海湖流域生态服务功能与生态补偿标准的定量研究
陈克龙曹广超曹生奎肖景义杨红彭国丽王小梅景占策陈琼韩艳莉芦宝良
课题组采用“3S”技术,辅以野外实地调查,从不同的空间和时间尺度研究了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的动态变化,以及产生变化原因及规律。采用多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相结合的方法,分别就青海湖流域及其主体青海湖湖泊生态服务功能进行了较系统...
关键词:
关键词:生态补偿标准
重建古气温的环境证据-方法差异性分析被引量:3
2011年
重建过去气温是PAGES关注的焦点之一,由于环境证据类型与重建的方法不同,重建的古气温记录存在一定差异。环境证据类型中孢粉、植物硅酸体、综合证据、氧同位素、冰川-冰缘重建同一时段、同一地点的气温依次降低,孢粉与植物硅酸体指示的气温最为接近,综合证据与氧同位素较接近;这说明孢粉重建的气温数值偏高,冰川-冰缘证据偏低,它们分别主要指示了植物生长季节和冬半年或冷期的气温;而综合证据与氧同位素则可能比较接近实际气温。按照重建方法,转换函数法重建的全新世气温记录普遍高于自然地理因子指示法,而自然地理因子指示法重建的温度记录变化幅度更大(尤其是冷事件),说明因子指示法重建的气温记录对于百年尺度的极端事件记录更为灵敏。
侯光良鄂崇毅肖景义何青梅
关键词:古气温
河北邯郸HZ-S孔第四纪孢粉组合的定量分析被引量:10
2008年
孢粉组合的数值分析方法是第四纪孢粉学研究方法的重要内容。以邯郸HZ-S孔为例,采用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回归分析等多种数值分析方法对该孔第四纪孢粉资料进行孢粉组合带的定量划分。研究结果表明:邯郸HZ-S孔140件孢粉样品自下而上可以划分为5个孢粉组合带;数值分析是进行孢粉组合带划分的一种行之有效的辅助手段。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各种统计软件的大量使用,在定性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多种数值方法,可以使孢粉组合带的划分更精确。
肖景义陈建强李辉许哲平孙刚牛彩香杨国臣
云南昆明盆地中更新世晚期以来的孢粉记录及古气候演化被引量:13
2009年
通过“昆明市活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项目获得了昆明盆地的东西两侧各一个钻孔的孢粉资料和测年数据,对比分析了昆明盆地自中更新世晚期以来的植被演替和古气候演化。研究表明,沉积环境对孢粉记录有重要的影响作用。近200kaBP以来,昆明盆地总体经历了温凉偏干(201~180kaBP)-温和偏干(180~132kaBP)-温暖偏干(132~89kaBP)-温和偏湿(89~75kaBP)-温暖湿润(75~38kaBP)温凉偏湿(38-22kaBP)温暖偏于(22~6kaBP)的气候变化。从区域和全球对比上来看,昆明盆地与滇中和滇西地区的气候变化较为一致,同时又有自身的一些特点。
许哲平陈建强肖景义
关键词:孢粉记录中更新世古气候演化昆明盆地
数值分析在沉积环境分析中的应用——以邯郸HZ-S孔为例
2009年
粒度分析在区分沉积环境、判定物质输运方式、判别水动力条件和分析粒径趋势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已经成为沉积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采用cosθ矩阵分析、判别分析、Q型分析、R型分析和对应分析等多种数值分析方法,结合岩性特征对河北邯郸HZ-S孔第四纪沉积物进行粒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沉积物形成于搬运营力单一,水动力平稳低能的河湖相沉积环境.沉积物主要以跃移和悬移方式搬运.沉积物主要为均匀悬浮沉积;②数值分析在沉积环境分析中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辅助手段,在定性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多种数值分析方法,相互补充印证,能够更准确地反映沉积环境.
肖景义曹广超赵青林
关键词:粒度分析沉积环境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