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蔡长傧

作品数:7 被引量:6H指数:1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韧带
  • 2篇前交叉韧带
  • 2篇纤维
  • 2篇交叉韧带
  • 2篇跟腱
  • 2篇共聚
  • 2篇共聚纤维
  • 2篇PVA
  • 2篇ACL
  • 2篇COL
  • 1篇蛋白
  • 1篇型胶原
  • 1篇医护
  • 1篇医护人员
  • 1篇移植物
  • 1篇异种
  • 1篇异种移植
  • 1篇荧光
  • 1篇荧光蛋白
  • 1篇生物相容

机构

  • 6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作者

  • 7篇蔡长傧
  • 3篇杨柳
  • 2篇陈加荣
  • 2篇王富友
  • 2篇尹力
  • 1篇王凤玲
  • 1篇郭林
  • 1篇林肖
  • 1篇戴刚
  • 1篇熊娟

传媒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重庆医学

年份

  • 2篇2012
  • 5篇201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Ⅰ型胶原/聚乙烯醇共聚纺丝的生物相容性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检测Ⅰ型胶原(Col-Ⅰ)/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PVA)共聚纺丝的生物相容性。方法使用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分为100%浓度Col-Ⅰ/PVA共聚纺丝浸提液、50%浓度Col-Ⅰ/PVA共聚纺丝浸提液、空白对照、阳性对照4个组,MTT法测定各组细胞在1、2、3、4、5、6、7 d的光密度值,计算细胞相对增殖率(relative growth rate,RGR),判定细胞毒性的级别;直接接触共培养L-929细胞,倒置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细胞在Col-Ⅰ/PVA共聚纺丝上的生长情况;将Col-Ⅰ/PVA共聚纺丝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纤维分别植入昆明小鼠皮下,于术后1、3、9周取标本大体观察包膜情况,HE、Mallory三色法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 MTT法:2个实验组细胞在不同时间点的相对增殖率均为90%~123.61%,Col-Ⅰ/PVA共聚纺丝的细胞毒性评级为0~Ⅰ级;直接接触法:细胞与Col-Ⅰ/PVA共聚纺丝直接接触共培养,生长良好、形态正常,并附着生长。皮下植入的Col-Ⅰ/PVA共聚纺丝和PET纤维在1、3、9周均有包膜形成,且随时间的延长包膜透明度增高,包膜周围炎细胞主要为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淋巴细胞,随时间的延长炎细胞数量明显减少。结论 Col-Ⅰ/PVA共聚纺丝的生物相容性良好,且细胞毒性和组织相容性均在临床应用的允许范围内。
蔡长傧王富友封德红陈加荣熊娟杨柳
关键词:生物相容性组织相容性
组织工程人工韧研究进展
2012年
前交叉韧带(ACL)是膝关节内一条重要的韧带,同时它也是膝关节韧带损伤中最常见的。在美国,每年有超过200 000例ACL损伤的病例,据估计每年直接花费30亿美元[1-2]。敖英芳等[3]在2000年报道,中国现役集训运动员前交叉韧带损伤的总发病率为0.47%。临床上ACL损伤也日益常见。最近一项研究[4],在10年期间19 530例运动损伤患者,有37%的患者有膝关节损伤,其中45.4%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ACL损伤,并且33.9%的患者需要进行手术治疗,Majewski等[4]研究认为现有的修复技术,长期临床观察的成功率为85%~90%。
蔡长傧杨柳
关键词:异种移植
基于Col-I/PVA共聚纺丝技术构建支架型ACL
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是保持膝关节稳定的一条重要关节内韧带,它阻止胫骨前移,对膝关节的运动和稳定影响巨大。然而ACL损伤后几乎不能自行修复,这对关节稳定影响是巨大的,其...
蔡长傧
人工韧带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工韧带,该人工韧带由I型胶原蛋白∕聚乙烯醇共聚纤维编织而成;I型胶原蛋白∕聚乙烯醇共聚纤维力学性能优良,且细胞相容性好,无细胞毒性,细胞在其上生长良好,并附着生长,I型胶原蛋白和聚乙烯醇在体内都可以完全...
蔡长傧王富友
文献传递
跟腱微创吻合钳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跟腱微创吻合钳,包括由两个钳臂铰接形成的钳柄和钳头,所述钳头包括左右钳口,左右钳口上分别设有贯穿钳口内外侧的通孔,所述左右钳口上的通孔一一同轴对应;使用本实用新型进行跟腱断裂缝合手术,创伤小,吻合牢靠...
蔡长傧尹力
文献传递
跟腱缝合跖屈辅助固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跟腱缝合跖屈辅助固定装置,包括支撑臂Ⅰ和支撑臂Ⅱ,所述支撑臂Ⅰ一端和支撑臂Ⅱ一端连接形成L形结构,所述支撑臂Ⅰ和支撑臂Ⅱ上分别设置用于绑扎固定的固定带;进行跟腱断裂缝合手术时,将本实用新型中的支撑臂Ⅰ...
尹力蔡长傧
文献传递
SPIO、GFP双重标记猪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研究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研究超顺磁性氧化铁(superparamagnetic iron oxide,SPIO)、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双重标记猪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的可行性。方法用慢病毒载体介导的GFP基因感染第3代猪BMSCs,并用SPIO标记。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双标记BMSCs,流式分析GFP转染效率,普鲁士蓝染色、透射电镜鉴定SPIO标记效率。MTT法检测标记BMSCs的细胞增殖活力。结果双标记BMSCs在荧光显微镜下发出绿色荧光,GFP在基因转染1 d后开始表达,3 d明显增加,5 d达顶峰,以后稳定表达。普鲁士蓝染色显示SPIO标记的BMSCs内有大量蓝染铁颗粒,细胞标记率达95%以上,透射电镜下细胞质内及部分次级溶酶体内可见高电子密度含铁囊泡和细小颗粒。MTT法检测发现GFP和SPIO双标记、单纯GFP标记、SPIO标记BMSCs的增殖活力与未标记BMSCs相比无改变(P>0.05)。结论携带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慢病毒和SPIO可以有效地标记猪的BMSCs。双标记BMSCs的活性、增殖能力与未标记BMSCs相比无改变。
陈加荣杨柳戴刚郭林林肖王凤玲蔡长傧
关键词:超顺磁性氧化铁慢病毒绿色荧光蛋白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