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谢飞

作品数:17 被引量:73H指数:6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预后
  • 6篇胶质
  • 5篇突变
  • 5篇基因
  • 5篇胶质瘤
  • 5篇IDH1
  • 4篇手术
  • 4篇基因突变
  • 3篇动脉
  • 3篇动脉瘤
  • 3篇细胞
  • 3篇细胞瘤
  • 2篇星形
  • 2篇星形细胞
  • 2篇星形细胞瘤
  • 2篇原发性
  • 2篇原发性肺腺癌
  • 2篇诊断及预后
  • 2篇生长因子受体
  • 2篇手术治疗

机构

  • 17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成都市第一人...

作者

  • 17篇谢飞
  • 11篇毛庆
  • 7篇刘艳辉
  • 7篇王翔
  • 6篇汤俊佳
  • 5篇程德云
  • 4篇林益华
  • 4篇张锐
  • 3篇樊莉莉
  • 3篇刘双
  • 3篇游潮
  • 2篇孙鸿
  • 2篇毛伯镛
  • 2篇刘翼
  • 2篇张豆豆
  • 2篇贺民
  • 2篇杨燕武
  • 1篇魏佳
  • 1篇王鹏
  • 1篇贾佳

传媒

  • 3篇四川大学学报...
  • 2篇中国神经肿瘤...
  • 2篇中国医师协会...
  • 2篇2014中华...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四川医学
  • 1篇华西医学
  • 1篇中国微侵袭神...
  • 1篇中国医药导刊
  • 1篇中国现代神经...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年份

  • 1篇2017
  • 4篇2014
  • 4篇2013
  • 5篇2012
  • 3篇2011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108例后交通动脉瘤的显微手术治疗
目的总结显微手术治疗后交通动脉瘤的临床经验。方法采用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后交通动脉瘤108例,107例行瘤颈夹闭术,1例行动脉瘤包裹术。瘤颈夹闭后常规进行吲哚菁绿术中荧光造影监测。结果结果107例顺利夹闭,1例因动脉硬化...
谢飞孙鸿毛伯镛游潮贺民刘翼毛庆
文献传递
IDH1基因突变对胶质瘤诊断及预后意义被引量:10
2012年
目的通过对幕上胶质瘤细胞IDH1基因突变检测,研究IDH1基因突变对胶质瘤临床诊断及预后的意义。方法提取315例幕上胶质瘤(WHOⅠ级3例、Ⅱ级95例、Ⅲ级37例、Ⅳ级180例)患者手术切除标本IDH1基因DNA,经聚合酶链反应扩增后直接测序,同时对患者年龄、性别、肿瘤生长部位、切除范围、Karnofsky生活质量评分和生存时间等进行多因素分析,了解IDH1基因突变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经对315例胶质瘤标本测序共发现112例发生IDH1基因突变,突变率约为35.56%,均为R132H型突变。不同病理分级胶质瘤基因突变率分别为WHOⅡ级72.63%(69/95)、Ⅲ级24.32%(9/37)、Ⅳ级18.89%(34/180),不同级别突变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0);WHOⅣ级胶质瘤发生突变的患者中18例为原发性、16例为继发性胶质母细胞瘤,突变率分别为11.39%(18/158)和72.73%(16/22),后者显著高于前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654,P=0.001)。生存分析显示,IDH1基因突变对患者预后有显著影响。结论 WHOⅡ~Ⅳ级胶质瘤均可发生IDH1基因突变,其中以WHOⅡ级和Ⅳ级中的继发性胶质母细胞瘤基因突变率较高。IDH1基因突变对患者生存时间有明显影响,发生IDH1突变者预后良好,提示IDH1基因突变对胶质瘤患者诊断及预后有重要临床预测价值。
杨燕武谢飞汤俊佳刘双王翔刘艳辉毛庆
关键词:基因突变幕上肿瘤神经胶质瘤预后
循证护理对高分级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行早期手术的预后及并发症影响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干预对Hunt-Hess高分级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 SAH)早期手术的预后及并发症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高分级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观察组35例,均在早期行手术治疗,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循证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预后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GOS评分、VAS评分、大脑中动脉流速(Vm)显著低于对照组,颅内压恢复正常时间、头痛缓解时间也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脑血管痉挛、脑积水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Hunt-Hess高分级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早期手术后,采用循证护理模式可以提高患者治疗效果,预防并发症发生。
唐婷谢飞张碧先
关键词:循证护理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早期手术
IDH1突变对各级别胶质瘤诊断及预后的意义
通过对幕上各级别胶质瘤中IDH1基因突变的检测,研究IDH1基因突变对各级别胶质瘤临床诊断及预后的意义.方法 通过对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外科于2008年12月至2010年12月间收治的315例幕上各级别胶质瘤患者IDH1...
杨燕武汤俊佳谢飞毛庆
关键词:IDH1GLIOMAPROGNOSIS
幕上高级别星形细胞瘤中IDH1突变及其预后意义分析
:研究幕上高级别星形细胞瘤中IDH1 基因突变情况,探讨高级别星形细胞瘤中IDH1基因突变与预后的关系,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我科2008 年12 月-2010 年12 月共两年的幕上高级别星形细胞瘤手...
谢飞汤俊佳王翔刘艳辉毛庆
关键词:IDH1MUTATIONHIGH-GRADEASTROCYTOMASPROGNOSIS
人脑幕上WHOⅡ级胶质瘤IDH1基因突变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异柠檬酸脱氢酶1(IDH1)基因突变与人脑幕上WHOⅡ级胶质瘤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间我科收治的95例幕上WHOⅡ级胶质瘤患者的术后病理标本及临床资料。通过对标本组织IDH1基因直接测序,分析IDH1基因突变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95例患者中发现69例(72.6%)IDH1突变,均为R132H型突变。弥漫性星形细胞瘤、少突胶质细胞瘤、混合性少突星形细胞瘤的突变率分别为73.6%、68.8%、73.1%。IDH1突变型和野生型患者平均年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9.6±7.4)岁vs.(46.9±11.6)岁,P<0.05〕。年龄≥50岁和<50岁组患者的突变率分别为43.8%和78.5%(P<0.05);男性和女性组的突变率分别为68.6%和77.3%(P>0.05);肿瘤大小(直径)≥5cm和<5cm组患者的突变率分别为60.0%和90.0%(P<0.05);肿瘤仅累及单个脑叶和累及深部组织患者的突变率分别为93.3%和32.0%(P<0.05)。结论 IDH1在幕上WHOⅡ级胶质瘤中突变率较高。IDH1突变与幕上WHOⅡ级胶质瘤患者年龄、肿瘤大小及生长部位密切相关,与患者性别无关。
汤俊佳谢飞王翔张豆豆刘双刘艳辉毛庆
关键词:临床病理特征
后交通动脉瘤的显微手术治疗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总结显微手术治疗后交通动脉瘤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08例后交通动脉瘤病人的临床资料,采用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行瘤颈夹闭术107例,动脉瘤包裹术1例。瘤颈夹闭后术中常规切开瘤体并行吲哚菁绿荧光血管造影。结果动脉瘤颈完全夹闭107例,动脉瘤包裹1例。术中动脉瘤破裂18例。术前脑积水11例,术后改善6例,无明显改善5例。术后GOS评分:4~5分93例,2~3分11例,1分(死亡)4例。84例获随访6~12个月,无动脉瘤残留及复发。结论显微手术是治疗后交通动脉瘤的理想方法,术中常规切开瘤体并行吲哚菁绿荧光血管造影可有效判断夹闭效果。
谢飞孙鸿毛伯镛游潮贺民刘翼毛庆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翼点入路显微外科手术
噻托溴铵、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及联合方案对COPD稳定期D组患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4
2014年
目的探讨噻托溴铵、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及联合方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D组稳定期患者的疗效,评价不同治疗方案对患者症状的改善程度,旨在合理利用医疗资源,减轻患者负担。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0月至2013年5月呼吸内科门诊诊断为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2011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GOLD)标准选择符合D组标准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最终纳入分析99例),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案,随机(采用抽签)分为3组,即噻托溴铵组(18μg,1吸/次,Qd)、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组(160μg/4.5μg/吸,1吸/次,Bid)、联合治疗组(噻托溴钠18μg,1吸/次,Qd+布地奈德/福莫特罗160μg/4.5μg/吸,1吸/次,Bid)。观察记录各组治疗前及治疗1月后的COPD评估测试(CAT评分)及改良英国MRC呼吸困难指数(mMRC)。结果 3个治疗组用药后症状均明显改善。各组用药1月后的CAT评分及mMRC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种治疗方案对患者CAT评分的改善程度存在差异(P=0.016),联合治疗组改善更明显(P值分别为0.015、0.013)。3组mMRC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4)。结论噻托溴铵、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及联合方案均能明显改善D组稳定期COPD患者的一般情况及相关症状,联合治疗组在改善CAT评分上优于单用噻托溴铵或布地奈德/福莫特罗。
陈望月程德云李鹤林益华张锐赵海鸣谢飞魏佳贾佳
关键词:表型稳定期噻托溴铵
幕上高级别星形细胞瘤中IDH1基因突变及其与预后的关系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高级别星形细胞瘤中异柠檬酸脱氢酶1(isoeitratedehydrogenasel 1,IDH1)基因突变及其与预后的关系,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提取217例幕上高级别星形细胞瘤手术石蜡切片标本DNA,采用PCR及直接测序分析IDH1突变情况;比较IDH1基因突变型组与野生型组之间的临床特征差异;对IDH1基因突变与患者生存时间关系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表示,采用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IDH1突变43例,突变率19.3%,其中WHOⅢ级发生IDH1突变9例,突变率24.3%,WHOⅣ级发生IDH1突变34例,突变率18.9%;WHOⅣ级中原发性胶质母细胞瘤(GBM)突变组平均年龄39.17岁,野生型组平均年龄47.66岁,两组发病年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DH1突变组中位生存时间为64周,野生型组中位生存时间为50周,突变组与野生型组生存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Cox风险比例模型表明,IDH1是否突变、手术切除程度、术前Karnofsky评分以及术后是否放、化疗间的生存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幕上高级别星形细胞瘤中可发生IDH1基因突变,在原发性GBM患者中年青者易发生IDH1突变,IDH1基因突变对患者生存时间有明显影响,发生IDH1突变者预后较好,IDH1突变是高级别星形细胞瘤预后的独立指标,对判断高级别星形细胞瘤的预后有重要价值。
谢飞汤俊佳王翔刘艳辉毛庆
关键词:IDH1突变高级别星形细胞瘤预后因素
替莫唑胺在胶质瘤化疗中的不良反应分析被引量:6
2012年
背景与目的:替莫唑胺越来越广泛地用于胶质瘤的治疗,其不良反应仍有待深入研究。本文探讨替莫唑胺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后果、影响因素、防治原则。方法: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外科使用替莫唑胺治疗的胶质瘤患者的资料,包括肿瘤级别,是否行替莫唑胺同步放化疗,替莫唑胺化疗期间血常规、血生化检查,不良反应等。依据药物毒副反应判定标准NCI-CTC 3.0对不良反应进行判定。结果:共有123例患者使用替莫唑胺,年龄23~81岁,中位年龄46岁,男性65例,女性58例。高级别胶质瘤81例,其中术后行替莫唑胺同步放化疗32例,单用替莫唑胺辅助治疗49例,低级别胶质瘤42例使用替莫唑胺单纯辅助治疗。血液学毒性发生16例(13.0%),胃肠道反应共54例(44.3%),疲乏46例(37.4%),皮肤病变6例(4.9%),一过性视物模糊8例(6.5%)。除3例血液学毒性3-4级外,其余毒性均为1-2级。其中女性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男性,术后行替莫唑胺同步放疗的患者高于单纯替莫唑胺化疗者。肿瘤级别对不良反应无影响。结论:替莫唑胺不良反应相对轻微,偶发严重的不良反应,应密切监测。女性患者、进行过替莫唑胺同步放化疗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高,如何控制其不良反应,仍值得探讨。
周保元毛庆王鹏王翔谢飞刘艳辉
关键词:替莫唑胺影响因素同步放化疗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