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伟明
- 作品数:15 被引量:68H指数:5
- 供职机构:悉尼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生物学天文地球经济管理更多>>
- 家养食草动物粪便中的花粉及菌孢子类型及其对人类活动的指示意义被引量:3
- 2021年
- 考古遗址中动物粪化石中的微体植物遗存是重建过去生态环境以及人类活动的重要材料,然而对于能够指示人类活动的粪化石孢粉组合类型及其特征仍然缺乏清楚的认识。本文研究了山羊(Capra aegagrus)、绵羊(Ovis aries)、牛(Bos taurus)、骆驼(Camelus)、牦牛(Bos grunniens)和马(Equus caballus)等几种中国常见的家养食草类动物粪便中的主要孢粉和真菌孢子类型。通过分析这些动物粪便的花粉组合特征,探讨了花粉和菌孢子等微体植物遗存对生态环境及人类活动的指示意义。花粉种类丰度低、一些特征种属花粉(如禾本科、藜科)含量高是家养食草类动物粪便花粉组合的主要特征,可以用于指示人类的饲养行为。家养食草动物粪便中的粪生真菌孢子类型主要有Sporormiella,Sodaria,Pleospora,Coniochaeta,Thecaphora and Dictyosporium。研究表明真菌孢子的分布主要受到动物活动范围的影响,这使得利用粪生菌孢子(如Sporormiella)并结合其他记录来反映人类的饲养或游牧活动成为可能。
- 张雅平赵克良周新郢周新郢贾伟明李小强
- 关键词:绵羊古生态
- 欧亚草原史前游牧考古研究述评--以史前生业模式为视角被引量:10
- 2020年
- 考古学界对游牧社会的关注可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20世纪后期,以苏联考古学家哈扎诺夫为代表的国外学者在史前游牧考古的理论与实践中,对游牧的概念、分类、起源、遗址判断标准和方法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文中以哈萨克斯坦的拜尕什遗址、塔什巴遗址、塔尔加尔河流域的游牧考古和巴尔干半岛的动物考古等为例,评述了国外在这一领域取得的成果。对国内史前畜牧、游牧考古研究的评述,集中于新疆东天山地区和阿敦乔鲁遗址以及西藏三个典型地点。利用一切手段积极开展对生业模式的研究和探索,是目前欧亚草原史前游牧考古研究发展的大趋势。
- 丛德新贾伟明
- 新疆阿敦乔鲁墓地出土釉砂分析研究被引量:3
- 2020年
- 新疆西北端阿敦乔鲁墓地是西天山地区一处青铜时代早期遗址,该墓地SM41出土47件连体串珠经鉴定是目前中国境内发现年代最早的釉砂制品。本文选取6件釉砂珠通过电子探针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均为混合碱类型。6件釉砂采用内芯成型法制成,成分特征与埃及、欧洲较为接近。对其研究为早期釉砂的传播与交流提供新的证据,也进一步补充对欧亚草原青铜时代生业互动模式的研究。
- 谭宇辰王颖竹丛德新贾伟明
- 关键词:青铜时代
- 欧亚草原史前游牧考古研究述评
- 2021年
- 在畜牧生业广泛分布的欧亚大草原和蒙古高原、中国北方,基于田野调查和发掘的史前考古学研究相对滞后,造成了学术界对畜牧业、游牧生业的定义并不十分清晰,为深人研究造成了一定阻碍。史前游牧考古的发端以生业形态分析为基础的史前游牧考古是近几十年才发展起来的,但是考古学对史前游牧社会的关注至少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以宾福德、苏珊•肯特为代表的一批考古人类学家的研究为始点。
- 丛德新贾伟明
- 关键词:史前考古学欧亚草原游牧社会形态分析
- 新疆博尔塔拉河流域青铜时代山顶遗存的发现与初步认识被引量:5
- 2018年
- 新疆博尔塔拉河流域自2010年以来,通过考古调查发现了一批青铜时代山顶遗存,在欧亚大陆的东段迄今未发现同类的遗址,因而非常重要。初步比较、研究发现,这些包括瞭望、防御功能的山顶建造群,体现了当时社会复杂化的程度,对于了解游牧社会的权力体现有很重要的作用。
- 丛德新贾笑冰贾伟明艾莉森.贝茨葆拉.都曼尼
- 关键词:青铜时代瞭望社会复杂化
- 也谈聚落形态考古被引量:3
- 2003年
- 一何谓聚落与聚落形态 "聚落"一词出现在中国考古学研究中是在1963年发表的半坡遗址发掘报告,此后的考古学报告中几乎不见这一词汇,相关的意义也被"居址"、"村落址"、"遗址"等代替了。"聚落"从中文字面上理解应当是指"聚居的村落",即一群人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聚居在一起而形成的村落。严文明先生引述了中国古代文献中的"聚落"一词,认为"聚落"即指村落、城镇或人们聚居的地方。1986年在张光直先生的《考古学专题六讲》中又出现了"聚落"一词。
- 贾伟明
- 关键词:聚落形态人文地理学田野工作
- 古环境的复原及全新世时期的上辽河流域被引量:3
- 2010年
- 环境考古学的理论和方法的应用使中国考古学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中国的环境考古学研究在过去20多年来也有了前所未有的成就。目前,环境考古已基本成为普遍的研究方法应用于很多考古学的课题中,而且,环境考古的理论和方法也会伴随中国考古学的发展而更加完善。然而环境考古学本身对考古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考古学家有坚实的考古学理论和方法,而且还要掌握古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及其如何在考古学中的应用。对于考古学家来说,对那些针对考古学研究的古环境学研究的理论和方法的理解是非常重要的。考古学家如果能够初步将古环境复原的方法和理论应用于考古学研究将是十分必要的。为了能使更多的考古学家掌握基本的古环境复原的方法,本文试图从考古学研究的角度来探讨环境考古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以辽西地区的古环境为例进一步说明如何解读那些像孢粉等的古环境数据,以此推动中国环境考古学研究的开展。
- 贾伟明
- 关键词:环境考古古气候
- 阿敦乔鲁:西天山地区青铜时代遗存新类型被引量:18
- 2017年
- 欧亚草原青铜时代的社会和文化联系是近年来欧亚考古学研究领域的热点,关于安德罗诺沃文化或安德罗诺沃文化共同体的讨论是其中主要议题。新疆阿敦乔鲁等遗存的发掘证实,中国在西天山地区存在一个与欧亚草原安德罗诺沃文化共同体相关联的文化类型的集中区域。该遗址保存完好,对于深入研究和辨析安德罗诺沃文化共同体内涵,尤其是探讨西天山地区复杂社会等方面具有巨大潜力。阿敦乔鲁遗址的出土材料和一系列新的碳十四测年数据对目前学界认识的安德罗诺沃文化东进模式提出了挑战,需要研究者重新考虑旧有的年代序列和迁移理论。
- 丛德新贾伟明艾莉森.贝茨贾笑冰葆拉.都曼尼
- 关键词:青铜时代文化类型文化共同体
- 新疆温泉县阿敦乔鲁遗址出土早期铜器的初步科学分析被引量:4
- 2021年
- 新疆温泉县阿敦乔鲁遗址是西天山地区发现年代较早的一处青铜时代遗存,出土青铜器数量也为该地区同时期发现中最多的,对于研究公元前2千纪上半叶西天山地区早期铜器的传播和冶金技术的区域特征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对阿敦乔鲁遗址出土的铜器进行了49件无损检测,并对其中6件做有损检测,显示其材质均为锡青铜,成型方式有铸造、锻造,无论器型或材质都与中天山的萨恩萨伊墓地M56出土铜器相同,皆符合已知安德罗诺沃文化铜器的特征,应是安德罗诺沃文化直接影响的重要证据。
- 谭宇辰李延祥丛德新贾伟明
- 关键词:冶金考古锡青铜
- 新疆吉木萨尔县乱杂岗子遗址调查简报被引量:2
- 2013年
- 乱杂岗子遗址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吉木萨尔县城南,东距庙湾子村(公盛)约1千米,西北距泉子街镇约1.5千米,北纬43°45′22″,东经89°11′30″,海拔1486米(图一)。在乱杂岗子遗址西约500米处,吾堂沟河自南向北流过,遗址最高处高于河面约8米。一些元代墓葬散乱分布于遗址所在的高岗上,乱杂岗子由此得名。乱杂岗子遗址目前属于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遗址上设立有永久性标志。一条东西向的从泉子街镇通往公盛村的道路经过遗址的北端,由于遗址高于路面。
- 仝涛贾伟明牛耕巫新华
- 关键词:遗址试掘炭粒陶片地层堆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