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赵彩霞

赵彩霞

作品数:20 被引量:671H指数:12
供职机构:河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农业科学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5篇地膜
  • 5篇风蚀
  • 4篇农牧
  • 4篇农牧交错带
  • 4篇交错带
  • 3篇气象
  • 3篇污染
  • 3篇污染现状
  • 3篇棉花
  • 2篇阴山北麓
  • 2篇蒸散
  • 2篇植被
  • 2篇植被覆盖
  • 2篇植被覆盖度
  • 2篇沙化
  • 2篇实验课
  • 2篇土壤
  • 2篇农业气象
  • 2篇农业气象学
  • 2篇农用地膜

机构

  • 13篇中国农业科学...
  • 10篇中国农业大学
  • 7篇河北农业大学
  • 5篇中华人民共和...
  • 2篇新疆农垦科学...
  • 2篇安县农业局
  • 1篇北京市延庆县...

作者

  • 20篇赵彩霞
  • 12篇何文清
  • 8篇严昌荣
  • 5篇刘爽
  • 5篇刘勤
  • 3篇曹肆林
  • 3篇郑大玮
  • 3篇常蕊芹
  • 3篇梅旭荣
  • 3篇甄文超
  • 2篇胡跃高
  • 2篇齐永志
  • 2篇凌敏
  • 2篇刘恩科
  • 2篇王序俭
  • 2篇尹宝重
  • 2篇高旺盛
  • 1篇曹志平
  • 1篇杨建莹
  • 1篇范凡

传媒

  • 2篇干旱地区农业...
  • 2篇农业环境科学...
  • 1篇植物生态学报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环境保护
  • 1篇草业科学
  • 1篇草业学报
  • 1篇中国农业气象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河北农业大学...
  • 1篇农业资源与环...
  • 1篇求知导刊
  • 1篇现代农业与农...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4篇2006
  • 2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2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植被覆盖度的时间变化及其防风蚀效应被引量:54
2005年
在防治风蚀过程中过去人们只关注植被覆盖度的空间特性,但对其随时间变化的特性未引起足够的重 视。该文着重强调了植被覆盖度随时间变化的特性,并对不同类型植物覆盖度的动态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通过 调查研究与理论分析,在土壤风蚀量与植被覆盖度及风蚀气候侵蚀因子三者之间建立了随时间变化的定量关系, 并利用该公式计算和比较了不同类型植物防风治沙性能的动态差异、总植被覆盖度及相应的总土壤风蚀量的动态 变化。结果表明在防风蚀的作用效应中灌木>多年生牧草>林木>作物>一年生牧草;总时空植被覆盖度与总土 壤风蚀量呈"反相位"的动态变化;风蚀季节总植被覆盖度较低,介于0.11-0.14之间,低于20%的临界覆盖度,这 也是该地区风蚀危害严重的一个重要原因所在。
赵彩霞郑大玮何文清
关键词:植被覆盖度风蚀量水土保持功能
黄河流域日潜在蒸散量变化及气象敏感要素分析被引量:20
2014年
潜在蒸散量反映了大气的蒸发能力,准确的估算和科学客观的分析其气象影响要素,是水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依据和基础。该文以国家气象局整编的黄河流域109个站点近52a(1961-2012年)逐日气象资料计算潜在蒸散量及其敏感系数,探明黄河流域上游、中游和下游日潜在蒸散量(potential evapotranspiration,ET0)对4种气象要素的敏感性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从ET0日值来看,黄河流域上游变化趋势不明显,但其均值高于中游和下游,下游以-0.043 mm/10a的趋势显著(p<0.05)递减;在年内变化上,上游、中游和下游太阳辐射和温度及太阳辐射敏感系数均呈单峰型曲线变化,风速敏感系数呈单谷型变化,而相对湿度、风速以及相对湿度和温度的敏感系数波动较大;年际变化上,上游、中游和下游太阳辐射、相对湿度和风速都显著下降,温度显著提升,ET0对太阳辐射量和温度的敏感性减弱,而对相对湿度和风速敏感性增强;相对湿度是上游、中游和下游ET0变化的最敏感的要素,而太阳辐射量是ET0年内和年际变化的主控气象要素;太阳辐射、相对湿度和温度3个气候变量的敏感系数都在研究区西南部形成高值区,表明ET0在黄河流域西南部对气候变化最敏感。该研究对于指导黄河流域不同区域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和生态工程科学布局,合理开发调配水土资源,促进农业和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刘勤严昌荣赵彩霞杨建莹甄文超
关键词:蒸散气候变化水资源年际变化黄河流域
黄淮海平原各农业亚区潜在蒸散量变化及其对气候要素的敏感性分析被引量:7
2015年
潜在蒸散量是确定作物需水量的重要依据和基础,客观分析其时空变化及气候成因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国家气象局整编的黄淮海平原40个站点近53a(1961-2013年)逐日气象资料,将黄淮海平原分为6个农业亚区,分别计算潜在蒸散量(ET0)及其对气候要素(气温、相对湿润度、太阳辐射和风速)的敏感系数,并分析其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从各区年、季ET0的平均值看,黄淮海平原各亚区都是夏季ET0最高,秋季和冬季以鲁西平原鲁中丘陵水浇地旱地二熟区(Ⅳ区)最高。从各区年、季ET0变化倾向率看,6个农业亚区夏季ET0均呈显著递减趋势,其中南阳盆地水浇地旱地二熟区(Ⅴ区)减幅最大,而春季ET0表现为燕山太行山山前平原水浇地二熟区(Ⅱ区)和江淮平原丘陵麦稻两熟区(VI区)呈显著递增的变化趋势、冬季Ⅱ区ET0呈现显著递增的变化趋势;从各区年、季ET0敏感系数的平均值和变化倾向率看,春、秋、冬季和年ET0对相对湿度最敏感,夏季ET0对太阳辐射最敏感;ET0对太阳辐射和相对湿度分别呈正向和负向敏感,且敏感性在时间序列上呈减弱趋势;相对湿润度和风速在环渤海山东半岛滨海外向型二熟农渔区(Ⅰ区)、太阳辐射和气温在VI区形成高值区,说明ET0在黄淮海平原Ⅰ区对相对湿润度和风速、在VI区对太阳辐射和温度较敏感。
赵彩霞梅旭荣居辉刘勤甄文超
关键词:潜在蒸散量黄淮海平原
阴山北麓农牧交错带种植业系统防沙能力分析
种植业子系统是北方农牧交错带农作系统的主体,种植业生产的载体--农田风蚀沙化的日益严重已经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农田风蚀产生的原因、影响因素及其相互作用的机理进行了研究,但是很少有人从系统的角度对整个...
何文清赵彩霞高旺盛陈源泉
关键词:农牧交错带种植业农田风蚀环境防治农作制度
文献传递
大学生对翻转课堂的认知程度及其对教学效果的提升——以河北农业大学农业气象学实验课为例被引量:6
2017年
以农业气象学实验课为例,在客观调查河北农业大学学生对传统教学模式满意程度的基础上,分析了大学生对翻转课堂的认知程度,研究了翻转课堂对大学生实验课学习兴趣和实验成绩的影响。结果表明,约67%的大学生对传统教学模式持满意态度,20%不满意。95%以上的大学生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非常陌生。大学生期望以微课视频或PPT作为翻转课堂的教学资源,喜欢教师讲授和自主学习的学习方式。以传统教学模式作对照,翻转课堂明显提高了大学生对农业气象实验课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提高幅度分别为17.6%和8.7%。
齐永志凌敏郭丽果赤萌赵彩霞范凡尹宝重甄文超
关键词:农业气象学实验课
生态旅游与旅游生态学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0
2002年
本文简要综述了生态旅游和旅游生态学的发展及其进展,对有关的概念进行了探讨,提出与传统的旅游活动相比,强调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和环境教育功能是生态旅游的本质特点。
毛振宾曹志平赵彩霞
关键词:生态旅游旅游生态学旅游容量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风蚀主要影响因子研究——以内蒙古武川县为例被引量:55
2005年
以内蒙古武川县为例,选取天然草场、旱作农田(马铃薯)和退耕人工灌木林3类农用地为研究对象,对影响土壤风蚀的气候、植被覆盖度、土壤特性等若干因子进行了野外实测、室内分析及风洞模拟试验.结果表明,降雨少、风大、风多、土壤质地粗糙以及冬春冻融交替作用造成土壤表层疏松干燥等原因,决定了春季是该地区土壤风蚀的易发期.植被覆盖度是影响土壤风蚀的重要因子.在冬春风蚀季节覆盖度高低依次为灌木地>天然草地>旱作农田,此时缺少地表覆盖物保护的旱作农田最易受到风蚀危害.土壤含水量是影响风蚀的另一个重要因子.通过风洞试验对土壤风蚀率与含水量的定量关系研究表明,土壤含水量越高,土壤启动风速越大,风蚀率越小.6%土壤含水量是旱作农田风蚀强度由强变弱的一个转折点.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表层土壤含水量总体上表现为天然草地>旱作农田>灌木林.通过风洞试验对土壤水分和风速的定量化研究表明,土壤风蚀速率随风速的增大而增大,二者呈幂函数关系.在净风吹蚀的条件下,18 m.s-1风速是风蚀强度急剧增加的一个转折点.
何文清赵彩霞高旺盛陈源泉秦红灵樊秀荣
关键词:农牧交错带风蚀植被覆盖度土壤含水量
低氮环境下燕麦与箭筈豌豆间混作与刈割时间对饲草产量及质量特性的影响被引量:27
2006年
对北京市延庆县旱作低N土壤环境下燕麦与箭筈豌豆间混播6种方式与比例对饲草产量与质量特性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低N环境下,与燕麦单作相比,箭筈豌豆与燕麦间混播不仅可增加饲草中干物质产量,饲草N产量也可增加30%~130%;而且燕麦与箭筈豌豆间混作对饲草质量也有显著影响(P〈0.01)。间混作能够降低饲草中ADF与NDF含量,提高燕麦开花后饲草RFV值。4种间混作处理在饲草产量与饲草品质方面各有优点,也各有不足。在低N环境下,如果以饲草产量和饲草N产量为主要追求目标,则燕麦与箭筈豌豆1:1邻行间作方式为最佳播种模式,其次依次分别是燕麦与箭筈豌豆1:1同行混播、燕麦与箭筈豌豆1:2同行混播、燕麦与箭筈豌豆2:1同行混播。燕麦与箭筈豌豆间混播最佳刈割期为燕麦乳熟期+箭筈豌豆满荚期,因为此时混合饲草产量最高,饲草N产量与RFV较高,而ADF与NDF较低。
赵彩霞何文清胡跃高董慧明佘小玲
关键词:燕麦豌豆间混作刈割时间饲草产量
新疆地区全生物降解膜降解特征及其对棉花产量的影响被引量:55
2011年
针对残膜污染已经成为新疆棉田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以广东上九公司提供的3种淀粉基全生物降解地膜为供试材料,在我国西北内陆棉区(新疆石河子)开展了田间试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由于配方的不同,3种降解膜的降解特性、增温保墒性能以及对棉花产量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差异性。从地表覆盖试验与填埋试验的结果看,与日本的生物降解地膜(CK2)相比,国内的3种供试地膜品种都表现为降解过快,特别是A膜和B膜,降解最为迅速,C膜降解相对较慢。过快的降解速率显著地影响了3种供试降解膜的增温保墒性能,特别是A膜和B膜,与普通膜(CK1)相比,土壤温度平均低2~3℃,土壤水分低3~5个百分点,3种供试降解膜比较,C膜的增温保墒效果略好。从产量结果来看,与普通膜相比,国内供试的A膜和B膜对产量影响较大,减产幅度分别为20%以上,供试C膜和对照的日本降解膜都表现为增产趋势,但与普通膜产量结果比较差异并不显著。
赵彩霞何文清刘爽严昌荣曹肆林
关键词:棉花降解性能
农牧交错带地区发展保护性耕作的意义与前景被引量:15
2006年
在系统总结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内涵、技术内容和类型的基础上,阐述了保护性耕作保土、保水、提高土地生产力、增加农业效益的重要作用,并根据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实际情况,从气候、土壤、农作物和社会因素四个方面对技术的可行性进行了科学的分析,认为保护性耕作技术在农牧交错带地区应用前景广阔,但社会经济因素将是制约保护性耕作技术应用的重要因子。加强配套技术的研究、增加资金的投入以及加快农民观念的转变是农牧交错带地区深入开展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与应用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何文清赵彩霞隋鹏高旺盛严昌荣
关键词:农牧交错带保护性耕作风蚀沙化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