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颖

作品数:17 被引量:82H指数:4
供职机构: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颅内
  • 3篇蛋白
  • 3篇淀粉样
  • 3篇淀粉样蛋白
  • 3篇动脉
  • 3篇依达拉奉
  • 3篇卒中
  • 3篇脑梗
  • 3篇脑梗死
  • 3篇护理
  • 3篇梗死
  • 3篇Β淀粉样
  • 3篇Β淀粉样蛋白
  • 2篇动脉狭窄
  • 2篇血清
  • 2篇血栓
  • 2篇再灌注
  • 2篇栓塞
  • 2篇疗效
  • 2篇颅内动脉

机构

  • 15篇淮安市第二人...
  • 2篇南京军区南京...
  • 1篇东南大学
  • 1篇徐州医学院
  • 1篇徐州医学院附...

作者

  • 16篇赵颖
  • 15篇赵连东
  • 5篇周永
  • 4篇林森
  • 4篇潘虹
  • 3篇张新勇
  • 2篇田作蓉
  • 2篇石岩
  • 2篇翟其金
  • 2篇杜叶平
  • 2篇王增军
  • 2篇徐格林
  • 1篇陆敬民
  • 1篇晋光荣
  • 1篇田继沙
  • 1篇杨文萍
  • 1篇曹向阳
  • 1篇黄红娟
  • 1篇付婧
  • 1篇邹文卫

传媒

  • 2篇现代医药卫生
  • 2篇医学理论与实...
  • 2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临床荟萃
  • 1篇临床神经病学...
  • 1篇实用老年医学
  • 1篇安徽医药
  • 1篇中华全科医师...
  • 1篇西部医学
  • 1篇国际护理学杂...
  • 1篇中国实用神经...
  • 1篇齐鲁护理杂志...
  • 1篇首都食品与医...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8
  • 1篇2016
  • 2篇2014
  • 1篇2013
  • 6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8
  • 2篇2006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溃疡性结肠炎并颅内静脉窦血栓一例并文献复习
2016年
颅内静脉窦血栓是一种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生率低,缺乏特异临床表现,容易误诊、漏诊.颅内静脉窦血栓常见病因为脱水、妊娠、产褥期、口服避孕药、颅面部及全身感染等.溃疡性结肠炎导致颅内静脉窦血栓少见.报道我院1例溃疡性结肠炎并颅内静脉窦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
韩秋叶彬赵颖赵连东
关键词:静脉血栓栓塞
苯妥英钠对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病人HDL-c、CD62p/CD63的影响
2008年
目的:观察苯妥英钠对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病人HDL-c、CD62p/CD63的影响,为动脉粥样硬化性脑血管病的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门诊或住院动脉粥样硬化的脑血管病病人32例作为治疗组,以苯妥英钠0.2g/d进行治疗,另选择32例相似病例作为对照组,两组病人除苯妥英钠治疗外,其余治疗均相同,治疗前及治疗后30d、90d分别抽取晨空腹血检查HDL-c、CD62p/CD63水平,统计分析治疗前后HDL-c、CD62p/CD63变化百分比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病人在治疗后30d,血清HDL-c水平即开始升高,90d后升高更明显(P<0.01),两组病人血清CD62p阳性的血小板比例在治疗后30d即见明显减少,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极显著差异(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90d后进一步减少,治疗90d后治疗组CD62p阳性的血小板比例较对照组下降幅度更明显(P<0.05);治疗组CD63阳性的血小板比例呈逐渐下降趋势,而对照组仅在病后90d才略有下降,治疗组在治疗后90dCD63阳性的血小板比例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01)。结论:苯妥英钠对血清HDL-c水平有明显的提升作用,对急性脑梗死后血清CD62p及CD63阳性的血小板比例的改变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赵连东赵颖周永韩雪花
关键词:苯妥英钠动脉粥样硬化CD62PCD63
颅内动脉瘤微弹簧圈栓塞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护理
2021年
目的分析颅内动脉瘤微弹簧圈栓塞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护理要点.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20年8月106例医院收治微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破裂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共计53例)和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共计53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以及护理前后HAMA评分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在各指标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的应用有助于改善颅内动脉瘤破裂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术后的预后情况以及心理状况,有助于缩短住院时间,值得推广使用.
潘虹胡雪赵颖席从林赵连东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微创手术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护理
支架成形术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的围手术期并发症及其处理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观察支架成形术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的围手术期并发症,探讨围手术期并发症预防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行支架成形术的71例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患者(76处病变,狭窄率≥50%),观察围手术期并发症及其发生率和经治疗后的临床结果。结果手术成功率96.1%(73/76),术后造影显示血管狭窄程度由术前的(79±8)%下降至(9±7)%。围手术期脑部并发症发生率11.8%(9/76),蛛网膜下腔出血3例,穿支闭塞2例,高灌注综合征1例,支架内血栓形成1例,动脉夹层2例。所有患者得到及时的处理,多数患者只遗留轻微症状。结论支架成形术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效果确切,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低,严格规范的围手术期管理、良好的操作技能对于预防手术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及时对相关并发症进行合理处理,可以避免不良后果。
翟其金赵颖田作蓉黄红娟田继沙王增军赵连东徐格林
关键词:颅内动脉疾病并发症颅内血栓形成再灌注损伤
微课对老年帕金森病人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出院后健康教育效果的影响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探讨微课对接受脑深部电刺激术(DBS)治疗的老年帕金森(PD)病人出院后健康教育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12月于我院进行DBS治疗的80例老年PD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微课教育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微课教育组采用微课进行延续护理,对照组采用电话随访的形式,比较2组出院时、出院后3个月和出院后6个月的服药依从性,脑深部电刺激设备相关知识掌握度,跌倒情况,延续护理满意度。结果出院时,2组服药依从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出院后3个月和6个月,微课教育组的服药依从性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2组出院时、出院后3个月和出院后6个月的脑深部电刺激设备相关知识掌握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出院后3个月和6个月,微课教育组的跌倒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出院后3个月和6个月,微课教育组病人的延续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微课的应用可以显著改善DBS治疗的PD病人的服药依从性,降低跌倒发生率,提升护理满意度。
潘虹胡雪赵颖周永赵连东
关键词:脑深部电刺激术帕金森病健康教育
综合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34
2013年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负性情绪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0例具有负性情绪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Anxiety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DepressioScale,SDS)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ctivityofDailyLivingscale,ADL)、生活满意度指数(LifeSatisfactionIndexA,LSIA)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入院时SAS、SDS标准分及ADL评分经统计学处理无明显差异;经住院治疗4周后,对照组与干预组SAS、SDS评分均下降,但干预组下降更明显(P〈0.01);对照组LSIA评分在入院时高于干预组(P〈0.05),住院治疗4周后,两组LSIA评分均明显升高,干预组升高更明显(P〈0.01),住院治疗4周后干预组LSIA评分已高于对照组(尸〈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减轻脑卒中患者的心理压力、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满意度,促进脑卒中患者的早日康复。
潘虹赵颖文成才赵连东
关键词:脑卒中负性情绪生活质量护理干预
颅内外动脉狭窄患者血清β淀粉样蛋白(1-40)、(1-42)水平的变化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研究颅内外动脉狭窄患者血清β淀粉样蛋白(Aβ)(1-40)、(1-42)水平的变化。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34例颅内外动脉狭窄患者的血清Aβ(1-40)、Aβ(1-42)水平,计算两者的比值;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动脉狭窄组血清Aβ(1-40)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血清Aβ(1-42)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Aβ(1-40)/Aβ(1-42)比值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动脉狭窄组中,老年亚组血清Aβ(1-40)水平高于中年亚组(P<0.05)、血清Aβ(1-42)水平与中年亚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正常对照组中,老年亚组血清Aβ(1-40)水平与中年亚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清Aβ(1-42)水平明显高于中年亚组(P<0.05)。结论颅内外动脉狭窄患者的血清Aβ(1-40)水平显著升高,老年患者更明显;血清Aβ(1-42)水平显著降低。
周永赵连东林森赵颖张新勇
关键词:动脉狭窄
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Aβ1-40、Aβ1-42水平的影响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治疗对脑梗死患者血清Aβ(1-40)、Aβ(1-42)的影响。方法选择脑梗死患者64例,将其分为依达拉奉组及对照组,每组32例,依达拉奉组给予静脉滴注依达拉奉30mg/日,每日2次,共治疗14天;对照组不使用依达拉奉,其他治疗相同。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3周、治疗后6周抽取静脉血进行Aβ(1-40)、Aβ(1-42)水平检测,将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前依达拉奉组血清Aβ(1-40)为1.87±0.39,对照组血清Aβ(1-40)为1.83±0.41,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691)。治疗前依达拉奉组血清Aβ(1-42)为1.43±0.26,对照组血清Aβ(1-42)为1.45±0.29(P=0.675),治疗后3、6W,依达拉奉组Aβ(1-40)水平逐步降低(1.79±0.35 vs 1.34±0.21,P<0.05)。依达拉奉组Aβ(1-42)于治疗后3W升高(1.61±0.32,P<0.05)。对照组Aβ(1-40)和Aβ(1-42)水平无显著改变(P>0.05)。治疗前两组Aβ(1-40)/Aβ(1-42)比率无差异(依达拉奉组1.365,对照组1.314,P=0.582),治疗后3、6W依达拉奉组Aβ(1-40)/Aβ(1-42)比率逐步降低(1.17,0.89),对照组Aβ(1-40)/Aβ(1-42)比率于治疗后3W明显增高(1.58,P=0.048),其后下降,但仍大于治疗前水平。结论依达拉奉可以降低急性脑梗死后血清Aβ(1-40)水平,降低血清Aβ(1-40)/Aβ(1-42)比率。
赵连东周永翟其金赵颖张新勇林森徐格林
关键词:脑梗死依达拉奉
脑低灌注患者检测血浆β淀粉样蛋白1-40和1-42水平的价值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脑低灌注(CHP)患者血浆中β淀粉样蛋白1-40(Aβ1-40)和Aβ1-42测定的临床价值。方法以ELISA法,检测44例经CT血管成像确定狭窄程度<70%的脑低灌注患者和40例同期对照(HC)者的血浆Aβ1-40和Aβ1-42水平。结果 CHP组血浆Aβ1-40和Aβ1-40/Aβ1-42比值明显高于HC组,而Aβ1-42水平则明显低于HC组。Aβ1-40和Aβ1-42是与血管狭窄相关的独立因素(R2=0.923,P<0.01)。结论脑缺血损伤导致CHP患者血浆Aβ1-40升高和Aβ1-42降低,对其进行检测具有一定的临床诊断价值。
林森赵连东周永赵颖张新勇
关键词:脑低灌注
依达拉奉对血管性痴呆大鼠脑组织β淀粉样蛋白、Tau蛋白表达的影响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研究依达拉奉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脑组织β淀粉样蛋白(Aβ)、Tau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Morris水迷宫筛选出雄性SD大鼠64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对照组、治疗组,术后7,14,28 d分别用Morris水迷宫测试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缺失情况,并取脑组织冰冻切片检测Aβ、Tau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对照组脑缺血再灌注后1周,神经细胞中Aβ、Tau蛋白的表达阳性细胞数均明显增多(P均<0.01),缺血再灌注4周后更明显(P均<0.001)。治疗组缺血再灌注1周后神经细胞中Aβ、Tau蛋白的表达阳性细胞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均<0.01),缺血再灌注2周后更明显(P均<0.001)。结论依达拉奉可抑制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中Aβ、Tau蛋白的表达。
林森赵颖王建华晋光荣赵连东
关键词:血管性痴呆依达拉奉Β淀粉样蛋白TAU蛋白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