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颖
- 作品数:5 被引量:16H指数:3
-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更多>>
- 网络公共话语空间中的文化公民身份与认同建构被引量:5
- 2014年
- 网络公共话语空间作为公共领域在虚拟空间中的表现形式,强化了公众获知信息和彼此联系的能力,成为公民沟通对话的公共空间和社会行动的建设性场域。文化公民身份从外延、内涵和深度三个层面对传统公民身份进行了修正,以超越民族国家局限的多层框架容纳包括公民身份实质维度和积极公民身份观在内的多元理念,将文化、符号、参与、认同等要素融合到公民身份体系内,为公共沟通和对话提供一种共同话语体系。社会认同建构是个体社会身份确证、心理情感归属以及观念与行为互动的过程,它通过文化公民身份这一纽带在抗拒性、规划性和合法性三种认同方式中的转化发展。
- 赵颖张明
- 关键词:网络公共领域社会认同
- 公民身份概念流变的历史考察
- 2015年
- 当代公民身份的多元化趋势带来了公民身份概念泛化的风险,通过历史考察寻找公民身份概念流变中的共通性,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其本真含义。公民身份自古希腊城邦时期发源,经历古罗马共和国时期、中世纪意大利自治城市时期、近代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当代全球化时期等历史演变,等级意识不断减弱、包容性不断增强、个体自由和地位不断提升。在历史流变中显现出的作为公民身份基本形式的共同体成员资格、作为公民身份基本内容的权利与义务、作为公民身份本质属性的公共性等要素,是公民身份概念共通性的表现。对于公民身份这一普遍而又分殊的复杂概念,我们不应采用单一思维去简单化理解,而应从动态、多元的视角进行历史性、情境性的理解。
- 赵颖
- 关键词:公民身份
- 从小学公民教育实践看宪法教育及其改进——基于信阳市平桥区小学公民教育实践的分析被引量:4
- 2014年
- 宪法教育在公民教育中处于基础性和核心性的重要地位,学校公民教育是加强和改进宪法教育的有效途径。基于小学公民教育课程实践的调研表明,宪法是小学生公民常识认知的薄弱环节,小学宪法教育状况不容乐观。小学生宪法认知状况受到公民教育课程、年龄、居住地、性别等因素影响呈现出规律性趋势,主要表现为:已开设公民教育课程的学生宪法认知水平普遍高于未开课学生;低年级学生总体高于高年级学生;农村学生总体低于城市和集镇学生;男、女生宪法认知水平基本持平但各有偏重。小学宪法教育的改进,主要应从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学方式、教育效果等方面入手,遵循学生认知能力发展规律,加强教材解读的形象化,积极探索"体验式"教学模式,并对城乡、性别等现实差异对小学生宪法教育效果的影响予以关注和改善。
- 赵颖
- 关键词:宪法教育实验教材
- 超越二元对立:对自由主义公民身份理论结构的批判被引量:1
- 2015年
- 自由主义主导下的公民身份理论呈现出二元对立的自反性矛盾结构,主要表现在权利与责任、平等与差异、个体与共同体、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排斥与包容等五对基本范畴中。这种二元对立结构导致"弱"责任观衰减公共资源、抽象的普遍平等观压制实际差异、个体自由绝对化消解共同体联系、公私领域分界僵化遮蔽私域不平等现象、对外排斥性削弱移民的实质公民身份等弊端。探寻二元张力中存在的创造性,以人的主体性、分化的普遍主义、社会个人主义、私域政治、世界公民身份等理念整合二元范畴,是超越公民身份二元对立结构的关键。
- 赵颖
- 关键词:公民身份自由主义二元对立自反性
- 国家认同的当代困境与文化公民身份的意义被引量:7
- 2015年
- 全球化、信息化、后现代主义等当代社会发展趋势使得民族国家面临威权的弱化、文化的混合多元化以及民族文化元叙事的瓦解等认同困境,这种困境激化了民族国家认同建构中既存的矛盾关系,使得民族身份和公民身份、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文化认同和政治认同之间的冲突更加难以调和。文化公民身份从认同主体、认同对象和认同内容三个方面对民族身份和公民身份、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文化认同和政治认同之间的矛盾进行调和,并通过对民族国家政治合法性的巩固、多元文化关系的统协、共同体文化的培育来破除其认同困境。
- 赵颖许苏明
- 关键词:国家认同多元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