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青川

作品数:8 被引量:19H指数:3
供职机构:重庆市涪陵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中盖艾滋病项目重庆市医学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艾滋病
  • 3篇流行病
  • 3篇流行病学
  • 2篇流行病学调查
  • 1篇心理
  • 1篇心理健康
  • 1篇心理状况
  • 1篇心理状况调查
  • 1篇性病
  • 1篇性病艾滋病
  • 1篇性病艾滋病知...
  • 1篇三峡库区
  • 1篇鼠疫
  • 1篇强化干预
  • 1篇流行病学分析
  • 1篇库区
  • 1篇监测分析
  • 1篇感染者
  • 1篇艾滋病病毒
  • 1篇艾滋病病毒感...

机构

  • 7篇重庆市涪陵区...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重庆市涪陵中...
  • 1篇重庆市疾病预...

作者

  • 7篇郑青川
  • 5篇余天莉
  • 4篇易先国
  • 3篇韩林
  • 3篇李秀英
  • 2篇康小莉
  • 2篇王大政
  • 2篇康小丽
  • 1篇黄洪云
  • 1篇李革
  • 1篇银代淑
  • 1篇周义芬
  • 1篇谢中
  • 1篇王小明
  • 1篇吴国辉
  • 1篇周超
  • 1篇丁贤彬
  • 1篇杨启志
  • 1篇康小丽

传媒

  • 2篇中国预防医学...
  • 1篇中国地方病学...
  • 1篇现代预防医学
  • 1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第四届全国性...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8
  • 1篇2007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2004年和2005年三峡库区涪陵段鼠疫危险因素监测分析被引量:3
2007年
为掌握三峡库区鼠疫生物媒介的本底资料和鼠疫疫情的基本情况.重庆市涪陵区自2004年起开展了鼠疫危险因素监测。现将2004、2005年三峡库区涪陵段蓄水前期的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韩林甘业光李革周义芬郑青川赵廷容黄洪云谢中杨启志
关键词:鼠疫三峡库区
重庆市涪陵区艾滋病流行形势分析
目的分析涪陵区艾滋病流行的区域特点、疫情现状,掌握流行趋势。方法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回顾调查全区204名艾滋病感染者及病人,结合历年艾滋病监测资料、流行病学调查及感染者强化干预资料,综合分析涪陵区艾滋病流行形势及流行趋...
郑青川易先国甘业光余天莉康小丽李秀英
关键词:艾滋病
文献传递
暗娼人群性病艾滋病知识及心理状况调查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了解重庆市涪陵区暗娼人群性病艾滋病知识和心理健康状况,为此类人群预防控制艾滋病提供依据。方法于2008年采用面对面方式对在重庆市涪陵区娱乐场所的暗娼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调查对象平均年龄20.1岁,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61.4%;86.4%的暗娼人群有性病相关症状,大部分未及时治疗。对暗娼人群进行的心理调查显示,除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分外,其余的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全国常模。结论应根据该人群的心理状况,有针对性地进行艾滋病知识宣传和行为干预。
易先国丁贤彬吴国辉周超郑青川王小明
关键词:暗娼人群艾滋病知识性病心理健康
涪陵区人群艾滋病感染现状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9
2008年
[目的]调查涪陵区不同人群HIV病毒感染现状,分析流行趋势。[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在11类人群中抽样调查6036人,对全部样本人群抽静脉血用酶联免疫法作HIV初筛,二试二次阳性标本送重庆市疾控中心HIV确认实验室用免疫印迹法(WB)作最后确认。资料用SPSS10.1软件分析。[结果]涪陵区抽样人群HIV感染率为1.26%。6个行业人群中检出HIV感染者,男性高于女性,不同人群中差异非常显著,自愿咨询检测者检出率高达8.80%。感染方式由吸毒向性传播过渡,感染人群由特殊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发展。[结论]涪陵区人群HIV感染率高,社会人群受艾滋病威胁较为严重。政府、社会应高度重视艾滋病的预防工作,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艾滋病流行。
甘业光郑青川韩林康小莉余天莉陈德枢王大政
关键词:艾滋病
重庆市涪陵区人群艾滋病感染现状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调查涪陵区不同人群HIV病毒感染现状,分析流行趋势。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在11类人群中抽样调查6036人,对全部样本人群抽静脉血用酶联免疫法作HIV初筛,二试二次阳性标本送重庆市疾控中心HIV...
甘业光郑青川韩林康小莉余天莉陈德枢王大政
关键词:艾滋病流行病学调查
文献传递
重庆市涪陵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通过对艾滋病感染者调查分析,了解重庆市涪陵区艾滋病疫情现状、特点及流行趋势。方法应用回顾性流行病学方法调查全区304例艾滋病感染者及患者,综合分析涪陵区艾滋病流行病学特征及流行趋势。结果涪陵区艾滋病人群感染率为0.13%(95%可信限:0.12%-0.14%,P=0.05),男性高于女性(χ^2=12.1,P〈0.005);性途径感染是主要传播途径,男男同性性行为感染占性感染的37.41%;注射式吸毒感染有下降趋势;各人群感染率差异明显,91.26%的感染者为20-50岁,且文化程度较低;全区感染者均为HIV-1型病毒感染。结论艾滋病已经在普通人群中流行,但仍处于低水平流行中,性途径是主要传播方式,男男同性性行为传播方式成为重要传播方式,感染者及发病死亡人数增长迅速,流行趋势有进入高速增长期的可能。
郑青川甘业光易先国余天莉康小丽李秀英黎永梅
关键词:艾滋病流行病学
重庆市涪陵区艾滋病患者强化干预效果评价
2012年
目的评价重庆市涪陵区艾滋病患者强化干预及抗病毒治疗效果。方法采用比较法,比较强化干预前后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安全性行为率、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生存状态等差异;分组比较强化干预在发病后生存率、CD4+T淋巴细胞恢复率的差异。结果强化干预显著增加了艾滋病患者的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干预前1/43,干预后38/42,χ2=66.49,P<0.005)、安全性行为率(干预前0/40,干预后36/39,χ2=67.84,P<0.005)、抗病毒治疗依从性(干预前10/43,干预后42/42,χ2=52.69,P<0.005),明显改善了艾滋病患者的生存质量(干预前34/43,干预后41/43,χ2=5.11,P<0.05),提高了艾滋病患者的病后生存率(干预组32/33,非干预组10/19,χ2=15.26,P<0.005)和CD4+T淋巴细胞恢复率(干预组29/33,非干预组0/19,χ2=37.75,P<0.005),降低了二代感染率(干预组0/33,非干预组5/19,χ2=9.61,P<0.005)。结论通过强化干预,该区艾滋病患者的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明显增加、高危行为明显减少以阻断二代感染、抗病毒治疗依从性良好,病人生存质量得到很大改善,增强了抗病毒治疗效果,延长了病人生命。
郑青川甘业光银代淑易先国尹颀余天莉康小丽李秀英
关键词:艾滋病病人强化干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