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庆飞 作品数:20 被引量:11 H指数:2 供职机构: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Epstein-Barr病毒相关移植后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免疫治疗的最新进展 被引量:1 2013年 Epstein-Barr病毒相关的移植后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EBV-PTLD)是造血干细胞移植或实体器官移植后病死率极高的并发症。在过去的十年中,对于存在高危因素的患者,免疫治疗干预措施包括减少免疫抑制剂,CD20单克隆抗体(利妥昔单抗)单药治疗或与化疗相结合,输注EBV-特异性T细胞的过继免疫治疗,使得EBV-PTLD患者的存活率有了显著的提高。本文旨在对造血干细胞移植或实体器官移植后EBV-PTLD的高危因素、临床表现及免疫治疗的最新进展进行总结。 郝庆飞 盛光耀 栾佐关键词:EPSTEIN-BARR病毒 移植后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 免疫治疗 新生儿狼疮合并脑卒中一例 被引量:1 2016年 患儿男,13 d,因“皮肤黄染12 d,呼吸困难8d”于2015年4月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患儿系第1胎第1产,胎龄40周,出生体重2900g,其母患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因血压高行剖宫产,羊水Ⅲ度污染,生后无窒息,生后2d发现皮肤黄染,渐加重,生后5d出现呼吸困难,呻吟呼吸,外院头颅CT(生后8d):两侧颞叶、右侧额、顶、枕叶低密度影,胸部CT提示两肺感染,右侧胸腔积液,两侧胸膜增厚.治疗10 d,效果差,转入我院.其母患SLE 3年,孕前口服泼尼松片(10 mg,1次/d)、硫酸羟氯喹片(0.2g,1次/d),孕期停药,产前1个月发现血压为160/120 mmHg(1 mmHg=0.133 kPa),口服盐酸拉贝洛尔片(200 mg,2次/d),血压控制欠佳. 王喜鸽 郝庆飞 程秀永关键词:脑卒中 新生儿 右侧胸腔积液 盐酸拉贝洛尔 皮肤黄染 新生儿多重耐药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现况及全因死亡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新生儿多重耐药革兰阴性杆菌(MDR-GNB)感染的病原学特点、抗生素方案、治疗结局及全因死亡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对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12例MDR-GNB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根据病原菌是否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分为耐碳青霉烯组和非耐碳青霉烯组。根据结局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采用χ^(2)检验或Fisher′s精确检验比较组间差异。结果:1.共纳入112例培养阳性病例。中位胎龄和中位出生体重分别为30周和1400 g,培养阳性时中位日龄18 d。2.阳性标本131份,其中下呼吸道分泌物或灌洗液标本67例(51.15%)、血液标本49例(37.40%)。3.最常见病原体是肺炎克雷伯杆菌79例(70.54%),其次是大肠杆菌15例(13.39%)。药敏显示对第三代头孢、第四代头孢、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及单酰胺环类的耐药率达76.64%(82/107)~96.26%(103/107),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率为67.86%(76/112)。4.耐碳青霉烯组比不耐碳青霉烯组死亡率高(χ^(2)=5.521,P=0.019),在单药应用时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60,P=0.041),两药、3药应用时2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197、0.364,P=0.657、0.546)。全因死亡因素中,死亡与合并休克、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心力衰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耐碳青霉烯、中性粒细胞比值、尿素、胆碱酯酶、新生儿危重病评分(NCIS)相关,多因素分析发现合并新生儿期有手术指征的疾病及低NCIS是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新生儿MDR-GNB感染的患儿死亡率高,尤其是病原菌为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时。临床上需要采取措施减少MDR-GNB感染,同时仍需更多研究探寻有效首选抗感染方案。 徐彦磊 李高攀 罗源 郝庆飞 张勤 张凌 陈永宁 程秀永关键词:婴儿 多重耐药革兰阴性杆菌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 新生儿眶蜂窝织炎3例及文献复习 2024年 目的总结新生儿眶蜂窝织炎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收集分析2000年1月至2024年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3例新生儿眶蜂窝织炎患儿的临床资料。以"新生儿""眶蜂窝织炎""眼眶脓肿"为关键词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华医学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以"neonate or newborn""orbital cellulitis""orbital abscess"为关键词检索PubMed、Embase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自建库至2024年2月收录的相关文献,总结新生儿眶蜂窝织炎的临床特点、诊疗经过及预后。结果本院共收治新生儿眶蜂窝织炎3例,均为足月儿。其中男性2例,女性1例,诱因分别为鼻泪管阻塞、筛窦炎、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表现为发热伴单侧眼睑红肿,给予抗感染治疗,1例好转,2例进行性加重,出现眼球突出伴运动障碍,完善眼眶CT合并局部脓肿,予以眶切开术脓肿引流后好转。最终检索到44篇符合标准的文献,结合本组3例患儿,共60例。其中男性31例,女性29例;46例为足月儿(76.7%,46/60),50例单侧眼睛受累(83.3%,50/60),诱因为筛窦炎者14例(23.3%,14/60)。临床表现为发热者41例(68.3%,41/60)、眼睑红肿者60例(100.0%,60/60)、眼球突出者46例(76.7%,46/60)、眼球运动障碍者35例(58.3%,35/60)。微生物培养结果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者48例(80.0%,48/60),包括13例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7例早产儿中6例培养出MRSA(85.7%,6/7)。50例患儿(83.3%,50/60)合并脓肿。13例(21.7%,13/60)患儿接受了内科治疗,44例(73.3%,44/60)患儿接受了内科治疗+脓肿引流,3例(5.0%,3/60)患儿在内科治疗中脓肿自发破溃。死亡3例,存活57例,其中2例患儿短期随访存在后遗症。结论新生儿眶蜂窝织炎多见于足月儿,最常见的诱因是筛窦炎,微生物培养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临床以发热、眼睑红肿、眼球突出、运动障碍为主要表现,且易合并脓肿,对存在确切脓肿的病� 李高攀 郝庆飞 程秀永关键词:新生儿 眼眶蜂窝织炎 筛窦炎 脓肿 基于Kaiser Permanente败血症风险计算器的中国新生儿早发型败血症模型的建立 2024年 目的利用Kaiser Permanente败血症风险计算器和实验室指标构建并验证新生儿早发型败血症(EOS)临床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纳入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生儿科住院的出生胎龄≥34周的新生儿, 收集病例临床资料。基于多因素回归分析筛选预测因子, 利用R软件和RStudio软件构建列线图模型。采用Hosmer-Lemeshow检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临床决策曲线(DCA曲线)评价模型。结果共纳入769例患儿, 包括EOS组107例(其中培养证实5例, 临床诊断102例), 非EOS组662例。筛选出胎龄、出生体重、体温、白细胞、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胎膜早破≥18 h、B族链球菌感染、呼吸机应用、产前应用抗生素10个变量纳入列线图。预测模型表现出良好的区分能力(曲线下面积:0.834, 95%CI:0.771~0.896)和一致性。DCA曲线分析表明当阈值概率在6%~95%时, 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可以得到净收益。结论基于Kaiser Permanente败血症风险计算器, 结合实验室检查为中国新生儿人群开发并验证了新生儿EOS的临床预测模型, 供临床诊疗参考, 指导抗生素的使用。 杨添添 郝庆飞 张静 魏欣雨 程秀永关键词:婴儿 谷胱甘肽合成酶缺乏症1例 2023年 报道1例新生儿谷胱甘肽合成酶缺乏症。患儿生后1 d出现黄疸、反应差、吐奶、严重代谢性酸中毒,全外显子测序提示谷胱甘肽合成酶基因c.430G>A(p.Glu144Lys)和c.1121T>C(p.Leu374Pro)复合杂合变异,两个变异均未见报道,为新的变异类型。患儿父母分别携带一个变异基因。患儿代谢性酸中毒难以纠正,且吸吮无力、喂养困难,家长放弃治疗,日龄32 d死亡。 魏文金 郝庆飞 郭宏湘 程秀永关键词:新生儿 新生儿腹部手术切口愈合不良的影响因素 2023年 目的探讨新生儿腹部手术切口愈合不良的临床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3月至2022年3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期间接受腹部手术的新生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切口愈合情况,分为愈合不良组和愈合良好组,对切口愈合不良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切口愈合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248例腹部手术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为11.3%(28/248),主要包括切口感染(15/28,53.6%)、切口裂开(7/28,25.0%)、脂肪液化(2/28,7.1%),初发时切口异常表现多以切口渗液为主,共21例。3例切口裂开进行手术干预后愈合,余病例通过加强切口换药、营养支持愈合良好出院。与愈合良好组相比,愈合不良组患儿住院时间长,且4例死亡病例均发生在愈合不良组。原发疾病中肠闭锁、十二指肠狭窄、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较为常见,其中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术后切口愈合不良发病率最高。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白蛋白低、合并败血症是切口愈合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新生儿腹部手术切口愈合不良的发生与术前白蛋白低、合并败血症密切相关。 焦婉如 程秀永 郝庆飞 张静 杜延娜关键词:新生儿 腹部手术 切口愈合不良 影响因素 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防治进展 被引量:1 2019年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是早产儿最常见的慢性肺部疾病,随着围产医学和新生儿医学的发展,极低出生体重儿和超低出生体重儿存活率明显增加,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病率也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尤其是重度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更是极早早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防治仍是研究的热点,糖皮质激素治疗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又有新的研究发展,应用具有广泛修复能力的干细胞治疗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新方法很是值得期待。本文就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防治进展作一综述。 徐鑫 郝庆飞 程秀永关键词:早产儿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玻璃体腔内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复发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玻璃体腔内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的效果及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2021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出生行抗VEGF治疗的ROP患儿159例的临床资料,根据首次抗VEGF治疗后随访周期内ROP复发与否分为复发组(24例)和非复发组(135例),比较分析2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抗VEGF治疗ROP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经单次抗VEGF治疗后,所有159例患儿均显示附加病变消退。24例(15.1%)抗VEGF治疗后复发,复发平均时间为治疗后(8.4±2.6)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眼底出血、总用氧时间较长是ROP复发的危险因素(P<0.05),而妊娠高血压是保护因素(P<0.05)。结论玻璃体腔内注射抗VEGF治疗ROP是有效的。术前眼底出血和氧疗时间较长可增加ROP复发的风险,而对于妊娠高血压对ROP复发的影响,还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郝庆飞 陈静 阮鹏 李高攀 张静 陈浩明 郭宏湘 孙晓娟 程秀永关键词: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复发 早产儿 新生儿脑脓肿五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总结新生儿脑脓肿的临床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至2021年3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5例新生儿脑脓肿的院内和随访资料。结果5例患儿中,早产儿4例,足月儿1例;女3例,男2例。发病日龄依次为出生后10、5、2、28、11 d,均以发热为首发表现,3例患儿血液或脑脊液培养阳性,头颅影像学确诊脑脓肿,病变部位以额叶最常见。1例患儿内科保守治疗,4例患儿行脓肿穿刺抽吸及引流术;5例患儿治疗后病变范围较治疗前均有所减小,临床症状好转。出院后行神经发育评估3例未发现智力和运动落后,现发育同同龄人,2例遗留不同程度的神经系统后遗症。结论新生儿脑脓肿的临床特征缺乏特异性,对于治疗效果差或病情反复的新生儿败血症和脑膜炎患儿应尽早行头颅影像学检查,提高早期诊断率,改善远期预后。 孙晓娟 李高攀 郝庆飞 罗源 程秀永关键词:脑脓肿 新生儿 婴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