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永强
- 作品数:55 被引量:121H指数:7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航空宇航科学技术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电离层D区吸收的全球分布统计研究
- <正> 宁静日电离层D区的平均形态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太阳辐射在宁静日除造成明显的日变化外,太阳27无较差自转也影响D区,宇宙线辐射会造成D区形态的长周期变化(由于银道面和黄道面的交角会造成D区吸收的半年周期变化)。来自...
- 陈志宇郝永强肖佐
- 文献传递
- 北半球电离层中纬槽发生率及其槽极小位置变化的统计研究被引量:1
- 2020年
- 本文利用2014年9月到2017年8月全球高时空分辨率TEC数据对北半球四个经度带电离层中纬槽的发生率和槽极小位置的变化进行了统计研究.基于Kp指数,我们引入了一个包含地磁活动变化历史效应的地磁指数(Kp 9)来分析中纬槽位置变化与地磁活动水平的关系.通过与其他地磁活动指数的对比,发现槽极小纬度与Kp 9指数的相关性最好.此外,本文重点分析了中纬槽发生率及槽极小纬度的经度差异、季节变化、地方时变化以及与地磁活动强度等的关系.结果表明,中纬槽的发生率与经度关系不大,主要受到季节、地方时与地磁活动的影响.午夜中纬槽发生率在夏季较低,其随地方时的变化则呈现出负偏态分布的特点,在后半夜发生率更高,而地磁活动增强对中纬槽的发生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对于槽极小纬度,其在四个经度带的分布差异不大,但月变化各不相同,其中-120°经度带呈单峰分布,在夏季槽极小纬度更高,而0°经度带夏季槽极小纬度更低.槽极小的位置显著依赖于地磁活动、地方时以及季节变化.一般说来,地磁活动越强,中纬槽纬度越低.中纬槽位置随地方时的变化有明显的季节差异,冬季昏侧槽极小纬度随地方时变化较快,弱地磁活动条件下22∶00 LT前即达到最低纬度,其后位置几乎保持不变,而两分季槽极小纬度从昏侧至午夜都在降低,夏季槽极小纬度从昏侧连续下降至03∶00 LT左右.
- 何世闯张东和郝永强肖佐
- 效应分析系统
- <正> 研究高能电子在介质材料中的传输机制,首先需要得到一定通量和能谱的高能电子透过屏蔽层进入介质材料的穿透情况,进而可以计算得到介质材料中在不同深度的电荷积累的情况.将介质按不同深度分层,由电荷累积情况可得到在各介质层...
- 郝永强焦维新
- 文献传递
- Multi-instrument observation on co-seismic ionospheric effects after Japan’s Tohoku earthquake
- After Japan’s Tohoku earthquake on Mar. 11, 2011 evidences of quake-excited infrasonic waves are comprehensive...
- 郝永强肖佐张东和
- 文献传递
- 基于等离子体GCPM模型对电离层薄壳模型高度的仿真研究被引量:3
- 2014年
- 在基于GPS数据提取电离层总电子含量(TEC)的过程中,电离层薄壳高度的选择对解算电离层垂直TEC的精度有很大的影响.但由于不可能获得一个真实的从电离层D层到GPS卫星高度的电子密度剖面,关于电离层薄壳高度的选择一直是基于GPS数据解算电离层TEC方法中关注的一个问题.本文利用等离子体GCPM模型,对太阳活动高年(2002)和太阳活动低年(2008)情况下电离层有效薄壳高度的选择进行了仿真计算.结果表明,最佳的薄壳高度在2002年为560km,而在2008年为695km.通过对全球八个具有代表性地点的仿真计算,揭示了有效薄壳高度更复杂的变化特点.在白天,最佳薄壳的高度变化不大(500km至750km);但在夜晚,最佳薄壳高度变化范围很大,甚至可以超过2000km.此外,本文还对不同卫星仰角的情况下斜向TEC转换为垂直TEC的误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卫星仰角的增加,薄壳模型带来的转换误差基本上是单调减少的.因而,在实际应用中,尽可能地采用大仰角的卫星数据有助于提高解算的电离层垂直TEC的精度.最后,对全球不同地点的电离层TEC的仿真研究表明,在电子密度水平梯度较大的地区,应用电离层薄壳模型时会导致电子密度较高处的TEC被高估,而电子密度较低处的TEC被低估,在分析基于GPS数据提取的电离层TEC空间变化时要认识到这一点.
- 郭佳鹏张东和郝永强肖佐
- 关键词:TEC
- 基于等离子体GCPM模型对电离层薄壳模型高度的仿真研究
- 在基于GPS数据提取电离层总电子含量(TEC)的过程中,电离层薄壳高度的选择对解算电离层垂直TEC的精度有很大的影响.但由于不可能获得一个真实的从电离层D层到GPS卫星高度的电子密度剖面,关于电离层薄壳高度的选择一直是基...
- 郭佳鹏张东和郝永强肖佐
- 关键词:电离层总电子含量仿真计算
- 文献传递
- On the origin of hysteresis effect in ionosphere F2 layer
- 黄建平郝永强张东和肖佐
- 2011~2016年深圳地区L-波段电离层幅度闪烁统计分析被引量:2
- 2019年
- 利用2011~2016年共6年的子午工程深圳电离层闪烁监测仪的电离层幅度闪烁观测数据,对深圳地区不同强度的电离层幅度闪烁的地方时、季节、太阳活动、方位角分布以及闪烁接收机台站附近的常规GPS台站载波信号失锁现象进行了统计研究,发现不同强度的幅度闪烁的地方时分布存在差异,强幅度闪烁与载波信号失锁的地方时分布一致,比中等以下幅度闪烁早发生1 h左右.具体结果如下:深圳地区电离层幅度闪烁主要发生在地方时19时至2时之间,不同强度的幅度闪烁发生率随地方时的变化稍有不同,弱闪烁发生的峰值时刻在21~22时左右,地方时分布比较对称,但中等和强闪烁发生的峰值时刻要早,一般在20~21时左右,且闪烁发生率随地方时的衰减速度明显大于弱闪烁的情况;此外,利用香港地区的GPS常规测量数据提取的同时间段的L1, L2信号的失锁数据,发现在地方时分布上电离层强幅度闪烁发生率与信号的失锁发生次数分布类似,两者具有很好的时间相关性,幅度闪烁强度越强其与失锁的相关性越好.在电离层幅度闪烁的季节变化上,深圳电离层闪烁的季节变化与以往针对该地区的研究结果类似,闪烁主要发生在两分季附近,冬季、夏季闪烁很少发生,在季节分布上符合东亚-太平洋经度扇区的电离层闪烁的季节分布特点,且存在着明显的日-日变化.在太阳活动周变化方面,电离层幅度闪烁发生率具有太阳活动依赖性.从2011年开始,闪烁发生率逐年增加,到了2014年春季达到峰值,随后闪烁发生率快速减少, 2016年闪烁很少发生,这一变化与太阳黑子数有很好的正相关,在只考虑两分季月份(3, 4, 9和10月)的前提下,闪烁发生率与太阳黑子数的相关系数可达0.6以上.此外,在闪烁发生率的强度分布上,除2014年,不同强度的幅度闪烁发生率满足:弱闪烁发生率>中等强度闪烁发生率>强闪烁发�
- 张敏张东和郝永强肖佐
- 关键词:太阳活动
- 电离层地区差异与地面起源的扰动因素之间关系的讨论
- 机制形成电离层中的扰动,太阳耀斑爆发引起电离层突然骚扰;磁层-电离层耦合则是电离层扰动的磁层源,其主要表征是剧烈的极光活动和全球电离层暴;来自低层大气的强迫力形成电离层中不同尺度的类波状结构,从周期数分钟的次声直到数十天...
- 肖佐于世美郝永强张东和
- 中纬地区日间类扩展F不规则结构的观测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基于高频多普勒观测,研究中纬地区日间类扩展F现象及其与其他电离层扰动现象的关联.结果表明:日间类扩展F具有出现时间覆盖面广、持续时间长、与其他电离层扰动相互伴随等特征;形态特征表现为回波弥散(与夜间扩展F相似),弥散回波的频移多倾向于正向偏移,有时与行进电离层扰动(TIDs)相互伴随.日间类扩展F现象虽然是偶发事件,且发生率极低,但其出现时间及区域的广泛性充分体现了该现象对空间天气及空间环境的影响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性.
- 肖赛冠肖佐史建魁张东和郝永强
- 关键词:电离层扰动中纬电离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