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星
- 作品数:8 被引量:4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 环氧化合物11,12-EET对冷停搏未成熟兔心的影响及意义
- 2003年
- 目的 :研究环氧化合物 11,12 epoxyeicosatrienoicacid (11,12 EET)对未成熟兔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方法 :16只未成熟兔构成随机分组样本 ,分成对照组 (St ThomasNo 2停搏液处理 )和实验组 (St ThomasNo 2停搏液 + 11,12 EET处理 )各 8只。利用非循环式Langendorff灌注装置 ,测定心脏停搏 2h (15℃ )和再灌注 1h (3 7℃ )的左心室变化压、舒张末期压、最大压力变化速率、心肌含水量和冠状动脉流量、心肌钙离子含量以及心肌酶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改变等。 结果 :实验组的心功能恢复、心肌水肿程度和心肌酶改变均优于对照组。 结论 :St ThomasNo 2停搏液中加入 11,12 EET可增强其对未成熟兔心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效果。
- 周明阳吴清玉钟星龙村温复兴覃筱燕
- 关键词:环氧化合物心脏缺血
- 人源化肿瘤血管移植瘤模型的建立及应用被引量:2
- 2006年
- 背景与目的:目前在肿瘤内皮细胞基因功能和靶向血管治疗肿瘤的研究中仍缺乏适宜的动物模型。本研究拟建立一种新的小鼠人源化肿瘤血管移植瘤模型。方法:将人肝窦微血管内皮细胞系(humanliversinusoidendothelialcells,HLSEC)分别与人肝癌细胞系BEL7402、人结肠癌细胞系LS174T、人食管癌细胞系NEC按不同比例混合共接种NOD/SCID小鼠或BALB/c裸小鼠,以单独接种肿瘤细胞的小鼠作为对照组,观察小鼠人移植瘤生长的情况。采用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reenfluorescentprotein,GFP)转染HLSEC,结合荧光显微镜检方法观察HLSEC在共接种移植瘤中的存活及血管形成的情况。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内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density,MVD)。用抗人肝癌内皮细胞单抗2B6处理人肝癌移植瘤共接种模型,观察2B6对肿瘤生长的影响。结果:HLSEC与BEL7402细胞共接种NOD/SCID小鼠时,共接种组肿瘤生长速度显著加快,平均瘤重可达肿瘤单独接种组的5.1倍。在GFP表达阳性的HLSEC与BEL7402共接种的移植瘤冰冻切片中可见HLSEC的存在,并已形成瘤内新生血管。免疫组化检测发现共接种组移植瘤中的总MVD较肿瘤细胞单独接种组增加85.7%,采用抗人vWF多抗检测结果显示共接种组人源微血管平均MVD可达10.28~29.28,约占总血管数量的41%~65%。进一步将HLSEC分别与NEC、BEL7402及LS174T细胞共接种于BALB/c裸小鼠时,共接种组的瘤重是单独接种组的3.3~6.0倍。2B6单抗能使共接种人肝癌移植瘤中人源肿瘤血管密度减少65.1%,抑制肿瘤瘤重达71.8%。结论:HLSEC与人肿瘤细胞共接种小鼠后,能在移植瘤中存活、增殖,形成大量人源化的肿瘤新生血管,并在促进肿瘤快速生长中起重要作用。该小鼠人源化肿瘤血管移植瘤模型可为肿瘤内皮细胞相关基因及靶向治疗剂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有价值的工具。
- 冉宇靓钟星胡海遇珑娄晋宁杨治华
- 关键词:微血管内皮细胞移植瘤模型微血管密度小鼠
- 11,12-环氧二十碳三烯酸对未成熟兔离体心脏停搏及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的影响
- 2003年
- 目的 观察 11,12 环氧二十碳三烯酸 (11,12 EET)对冷停搏未成熟兔离体心脏停搏效果及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的影响 ,探讨其作用机制。 方法 将 16只未成熟兔随机配对 ,分成对照组(离体心脏灌注St.Thomas Ⅱ停搏液 ,15ml/kg)和实验组 (离体心脏灌注含 70nmol/L11,12 EET的St .Thomas Ⅱ停搏液 ,15ml/kg)。利用非循环式Langendorff灌注装置 ,测定 (1)心脏灌注停搏液后的电机械活动停止时间和再灌注后电机械活动恢复时间 ;(2 )心脏停搏 2h(15℃ )后再灌注 1h(3 7℃ )过程中的心率、冠状动脉流量变化、心律失常活动及评分 ;(3 )心脏再灌注 1h后的心肌含水量、心肌钙离子含量。 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的电活动停止时间 [(9 3± 0 9)s与 (13 6± 1 9)s ,P <0 0 1]、机械活动停止时间 [(4 5± 1 7)s与 (7 3± 2 1)s,P <0 0 5]、心肌钙离子含量 [(3 2 2± 0 3 3 ) μmol/克干重心肌 (gdw)与 (3 97± 0 2 6) μmol/gdw ,P <0 0 1]、心律失常发生及评分 [(2 0 3± 0 83 )与 (3 88± 1 2 5)分 ,P <0 0 1]、心肌含水量 [(84± 4)与 (90± 5) % ,P <0 0 1]比较 ,实验组均低于对照组。各时点冠状动脉流量显著增高。两组之间的电机械活动恢复时间、心率变化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周明阳吴清玉钟星龙村温复兴覃筱燕
- 关键词:离体心脏停搏液再灌注性心律失常心肌钙
- 11,12-EET对长时间保存幼兔供心再灌注后心肌细胞凋亡及bcl-2 mRNA基因表达的影响
- 2005年
- 目的:观察11,12-epoxyeicosatrienoicacid(11,12-EET)作为心脏停搏液及保存液成分对未成熟兔离体心脏长时间保存后经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及bcl-2mRNA基因表达的变化,并探讨其可能机制及意义。方法:利用非循环式Langendorff灌注装置将24只未成熟离体兔心制成实验模型,按单纯随机分配原则分成正常对照组(心脏未经停搏及再灌注处理)、托马斯(ST)液对照组(St.ThomasNo.2液为停搏液及保存液处理)和EET组(St.ThomasNo.2液+11,12-EET为停搏液及保存液处理)。ST对照组及EET组心脏保存24h(4℃)后再灌注30min。采用TUNEL法观察各组心肌细胞凋亡数以及原位杂交方法检测心肌bcl-2mRNA基因表达等指标。结果:(1)ST对照组及EET组的心肌细胞凋亡数均高于正常对照组。(2)EET组的心肌细胞凋亡数明显低于ST对照组,bcl-2mRNA基因表达则显著高于ST对照组。结论:本研究采用不同方法在供体心脏保存过程中,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心肌细胞凋亡。然而,11,12-EET能够明显减少心肌细胞凋亡。上调凋亡抑制基因bcl-2mRNA表达可能是11,12-EET减少心肌细胞凋亡的机制之一。
- 钟星吴清玉周明阳温复兴覃筱燕丁志敏
- 关键词:细胞凋亡基因表达
- 11,12-EET对未成熟离体兔心的长时间保存作用
- 2004年
- 目的 观察 11,12 EET(11,12 epoxyeicosatrienoicacid)液对未成熟兔离体心脏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 4 8只未成熟离体兔心按随机分配原则分成对照组 (2 4只 )和EET组 (2 4只 ) ,对照组保存心脏采用St.ThomasNo .2液为停搏液及保存液 ,EET组采用St.ThomasNo .2液 +11,12 EET为停搏液及保存液 ,分别保存心脏 8h、16h、2 4h。利用非循环式Langendorff灌注装置测定各组心脏保存前及保存后再灌注 30min(37℃ )的左心室变化压 (LVDP)、舒张末期压 (LVEDP)、最大压力变化速率 (+dp/ptmax)和冠状动脉流量 (CBE) ,并测定心律失常评分、心肌肌酸激酶 (CK)、乳酸脱氢酶(LDH)含量及观察心肌超微结构的改变等指标。结果 (1)EET组各保存时间的心功能恢复率、心肌水肿程度、心律失常评分均好于相应对照组 ;CK、LDH及心肌超微结构的改变亦明显优于对照组。(2 )心脏保存 16h后 ,EET组的心功能恢复率、心律失常评分基本接近心脏保存之前的测定值 ,而对照组则明显减低。 (3)心脏保存 2 4h ,EET组心脏全部复跳 ,对照组 5只心脏不能复跳。结论 St.ThomasNo .2液中加入 11,12 EET可延长对未成熟兔离体心脏的保存时间并增强其保存效果。
- 周明阳吴清玉钟星龙村温复兴覃筱燕
- 关键词:EET离体心脏器官保存液心脏停搏心功能
- 三氧化二砷对小鼠实体瘤抑瘤作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 2002年
- 建立肝癌实体瘤小鼠模型 ,观察不同浓度的三氧化二砷 (As2 O3 )对实体瘤小鼠瘤体重量的影响 ,检测实体瘤小鼠白细胞 (WBC)数量 ,并进行骨髓涂片检查 ,了解As2 O3 对骨髓造血功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 :低 ,中浓度As2 O3 治疗肝癌实体瘤小鼠的瘤体重量明显减小 ,抑瘤率分别达 :39 3%和 2 4 4 % ,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 (P <0 0 1和P <0 0 5 ) ;高浓度As2 O3 治疗肝癌实体瘤小鼠的瘤体重量减小不明显 ,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低、中浓度As2 O3 治疗肝癌实体瘤小鼠外周血WBC数量明显增多 ,骨髓涂片检查发现有核细胞增生活跃 ,粒红比例正常 ,巨核细胞多见 ,说明治疗量的As2 O3 对骨髓造血功能无抑制作用 .
- 覃筱燕钟星张淑萍杨林
- 关键词:实体瘤AS2O3小鼠瘤体三氧化二砷
- 11,12-EET长时间保存未成熟离体兔心的初步研究
- 2004年
- 目的 探讨 11,12 EET(11,12 epoxyeicosatrienoicacid)对未成熟兔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利用非循环式Langendorff灌注装置将 16只未成熟离体兔心制成缺血再灌注模型 ,随机分成对照组 (St.ThomasNo 2液为停搏液及保存液 )和实验组 (St.ThomasNo 2液加 11,12 EET为停搏液及保存液 )。测定心脏保存 (4°C) 8h、再灌注 (37°C) 30min的心功能指标 :左心室变化压、舒张末压、最大压力变化速率、冠状动脉流量以及心肌含水量、心律失常评分和心肌酶CK、LDH、心肌超微结构改变等。结果 (1)实验组的心功能恢复率、心肌水肿程度、心肌超微结构和心肌酶及心律失常评分改变均优于对照组。 (2 )与保存前相比 ,实验组的心功能无显著性改变 ,心功能恢复基本接近保存前水平。结论 St.ThomasNo 2液中加入 11,12 EET可增强对未成熟兔离体心脏的保存效果。
- 周明阳吴清玉钟星龙村温复兴覃筱燕
- 关键词:11,12-EET心麻痹液再灌注损伤心脏保护心脏缺血心脏移植术
- 抑制结肠癌细胞与肝窦内皮细胞黏附的功能性抗体的初步研究
- 2008年
- 目的:研制抑制结肠癌细胞与肝窦血管内皮细胞黏附的功能性单抗,鉴定该单抗识别的抗原分子。方法:以人肝窦内皮细胞(human liver sinusoidal endothelial cell,HLSEC)免疫BALB/c小鼠,将小鼠脾细胞与SP2/0细胞融合,采用甲基纤维素选择培养液培养,制备抗HLSEC的单克隆抗体库。采用免疫荧光染色、黏附实验等方法筛选、鉴定能抑制结肠癌Ls174T细胞与肝窦内皮细胞黏附的功能性单克隆抗体。提取肝窦内皮细胞膜蛋白,采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鉴定单抗识别的功能性抗原蛋白。结果:HLSEC免疫小鼠的脾细胞与SP2/0细胞融合后产生1440个杂交瘤株,获得119株产生抗HLSEC抗体的阳性克隆,其中20株能显著抑制具有肝转移能力的结肠癌Ls174T细胞与HLSEC的黏附;其中15株为IgM型,3株为IgG型,2株测不到重链;其中1株抗黏附能力最强的单抗(黏附抑制率为51%)命名为12B6,该单抗在5~200μg/ml范围内显著阻断HLSEC与Ls174T的黏附,且呈剂量依赖性;单抗12B6所识别的HLSEC抗原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6000。结论:建立了抗HLSEC单克隆抗体库,获得了20株具有抑制结肠癌细胞与肝窦血管内皮细胞黏附的功能性抗体,初步鉴定了一种可能参与结肠癌肝转移的黏附分子,为结肠癌的组织器官特异转移机制及靶向治疗的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 孙力超冉宇靓遇珑胡海钟星孙立新杨治华
- 关键词:结肠癌肝窦内皮细胞功能性单克隆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