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建勋

作品数:45 被引量:125H指数:8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社会学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38篇医药卫生
  • 3篇经济管理
  • 3篇社会学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16篇乳房
  • 8篇乳腺
  • 8篇术后
  • 6篇乳房再造
  • 6篇乳腺癌
  • 6篇外科
  • 6篇腺癌
  • 6篇畸形
  • 6篇假体
  • 5篇血管
  • 5篇乳房重建
  • 5篇乳腺癌术
  • 5篇乳腺癌术后
  • 5篇手术
  • 4篇切口
  • 3篇血管畸形
  • 3篇医师
  • 3篇整形外科
  • 3篇乳房成形
  • 3篇乳房成形术

机构

  • 43篇北京大学第三...
  • 2篇北京大学
  • 1篇厦门大学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平顶山市第一...

作者

  • 43篇马建勋
  • 27篇李比
  • 26篇夏有辰
  • 8篇李东
  • 6篇安阳
  • 6篇张洁
  • 6篇杨欣
  • 5篇聂芳菲
  • 5篇潘柏林
  • 4篇赵红梅
  • 4篇雷玉涛
  • 4篇马勇光
  • 4篇布希
  • 3篇赵润蕾
  • 3篇尤维涛
  • 3篇秦泽莲
  • 2篇张卫光
  • 2篇谢宏彬
  • 2篇张颂
  • 2篇薛红宇

传媒

  • 6篇中华整形外科...
  • 6篇中华医学美学...
  • 6篇中国美容整形...
  • 2篇北京大学学报...
  • 2篇中国美容医学
  • 2篇中国微创外科...
  • 2篇组织工程与重...
  • 1篇解剖学报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组织工程与重...
  • 1篇2013年全...
  • 1篇中国医师协会...
  • 1篇第三届全球华...

年份

  • 2篇2024
  • 4篇2023
  • 4篇2022
  • 6篇2020
  • 4篇2019
  • 5篇2018
  • 4篇2017
  • 1篇2016
  • 6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0
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保留主乳腺导管的微小切口矫正乳头凹陷的效果
2023年
目的探讨保留主乳腺导管的微小切口乳头凹陷矫正方法。方法 2006年1月至2019年3月,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成形外科收治乳头凹陷女性患者35例(63侧), 年龄20~33岁, 平均25.2岁。在牵拉出凹陷乳头根部周围乳晕区行微小放射状切口, 不切除皮肤, 彻底分离松解、切断引起乳头凹陷缩短的纤维束, 保留主乳腺导管, 在乳头颈基底周围行牢固的环形荷包缝合, 自制乳头保护支撑器, 将乳头牵拉悬吊2~6个月。结果 35例患者63侧乳头凹陷获得满意的矫正效果, 无乳头缺血坏死。1例术后3周一侧出现轻度红肿, 经换药对症治疗后红肿消退。平均随诊39个月, 拆除乳头保护支撑器, 2侧(2/63)有一定程度复发, 其余乳头形态理想, 无明显瘢痕, 乳头感觉较好, 保留哺乳功能。结论保留主乳腺导管的微小切口乳头凹陷矫正手术微创安全、痛苦小、同时保留哺乳功能, 临床效果满意, 特别适合Ⅰ、Ⅱ型乳头凹陷的矫正。
夏有辰李比马建勋邹力君
关键词:乳头乳头凹陷乳腺导管
组织扩张结合假体乳房重建的技术改进被引量:10
2020年
目的:探讨组织扩张-假体乳房重建中扩张器埋置、组织扩张、假体置换过程中技术细节的改进对于乳房重建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4月至2018年9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行乳腺癌切除术后,接受即刻或延期扩张器-假体结合自体脂肪移植的68例乳房重建患者的相关信息,总结切口选择、扩张器埋置位置、扩张理念、包膜处理、假体选择方法及辅助重建技术的改进情况,并利用三维体表成像技术对重建效果进行客观评估。结果:即刻乳房重建者25例,延期重建者43例,组织扩张的中位周期为7.0(3.0,20.0)个月,平均扩张注水量(372.8±87.2)mL,置换假体的中位体积为215(100,395)mL,自体脂肪移植的中位次数为1(1,3)次,平均脂肪移植的注射总量为(119.3±34.1)mL,术后随访的中位周期为7.0(4.0,24.0)个月,2例患者出现的并发症均为扩张器渗漏,其中1例因继发感染行扩张器置换。即刻重建患者的术后双侧乳房体积比术前获得了更好的对称性(t=4.465,P<0.01),延期重建患者的术后双侧乳房体积比术前也获得了良好的对称性(t=0.867,P>0.1)。结论:通过横向切口的选择、扩张器埋置点的下移、胸壁软组织的快速扩张、包膜的张力释放、假体选择过程中试模(sizer)的应用并辅以自体脂肪注射移植,可以使组织扩张后的假体乳房重建达到良好的临床效果。
马建勋夏有辰李比赵红梅雷玉涛
关键词:乳房成形术乳房植入物自体脂肪移植
乳房再造术中的假体选择策略
2023年
目的探讨乳房再造术中的假体选择策略。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8月至2021年8月,在我院行乳腺癌切除术后单侧假体乳房再造的217例患者的相关资料,总结围手术期各环节针对最终假体型号选择的经验,包括利用三维体表成像技术对健侧乳房进行测量、乳癌术中记录切除组织体积、在扩张器/假体两阶段再造方法中记录双侧乳房体积相近时的注水体积量、术中利用假体试模完成假体置入前的形态和体积验证等。术后从乳房下皱襞位置、乳房突度以及乳房容量三方面评价再造乳房的美学效果。结果本组中,行即刻乳房再造164例,延期再造53例;行术后即刻假体置入41例,行扩张器/假体两阶段再造176例。组织扩张中位周期为7.0(5.5,10.4)个月。应用解剖形假体189例,圆形假体28例,假体体积中位数为225(200,270)mL。术后随访中位周期为7.0(5.0,12.0)个月。再造乳房美学评价为“优”者占75.1%(163/217),绝大部分患者假体包膜挛缩分级为Ⅰ级或Ⅱ级(168/217,77.4%)。结论围手术期各环节均能够为最终假体型号的选择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正确选择假体可使再造乳房达到和健侧乳房较为对称的体积容量、乳房突度以及下皱襞位置,更易获得满意的美学效果。
马建勋夏有辰李比
关键词:乳房再造假体
Ilizarov技术治疗静脉畸形继发肢体挛缩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总结应用Ilizarov技术治疗静脉畸形继发肢体挛缩的效果。方法2015年1月至2019年6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成形外科及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附属康复医院矫形外科收治9例静脉畸形继发肢体挛缩患者,男4例,女5例,年龄9~35岁,平均19.5岁。其中屈髋屈膝畸形2例,单纯膝关节屈曲畸形4例,屈膝畸形合并马蹄内翻足畸形2例,腕关节屈曲畸形1例。诊疗过程在多学科综合治疗小组评估后实施,均采用Ilizarov技术治疗,根据解剖安全区外固定穿针和肢体畸形的临床特点,将预构的外固定器连接在相应的畸形肢体上,同时行挛缩肌腱的松解,术后调节外固定器实施牵拉控制,缓慢矫正肢体畸形,患处疼痛严重或进展迅速,影响生活质量者,可在超声引导下行聚桂醇泡沫硬化治疗,联合手法等物理方法促进关节功能康复。结果本组9例治疗过程中未发生神经血管损伤、异常出血、末梢血运障碍,未发生明显的针道以及切口的感染事件,未发生深静脉血栓。9例患者均获得6~40个月随访,平均30.5个月,所有挛缩的肢体畸形均获满意矫正,其中髋、膝关节屈曲畸形均获矫正,可伸直,腕、足踝关节畸形大部分矫正,疼痛消失。结论应用Ilizarov技术治疗静脉畸形继发肢体挛缩,微创、安全,效果满意。
夏有辰马建勋臧建成张鑫王欣玮赵振民秦泗河
关键词:ILIZAROV技术静脉畸形
影响乳腺癌术后患者对于乳房再造认同度的相关因素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调查了解影响乳腺癌术后患者对于乳房再造认同度的相关因素。方法对北医系统内[含第三临床医院(北医三院)、第二临床医院(人民医院)、第一临床医院(北大医院)以及北京肿瘤医院]因乳腺癌住院行乳房切除术后的女性患者,进行乳房再造相关问卷调查,通过百分比构成、单因素分析、Logistic逐步回归等分析方法,对问卷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出问卷134份,回收有效问卷108份,其中对乳房再造认同者仅占39.8%(43/108)。乳房再造的认同度与患者年龄、文化程度以及医生是否向患者介绍乳房再造等密切相关。结论本次调查中,对乳房再造持认同态度的患者比例较前有所升高,但仍需临床医师加强乳房再造知识的更新,加强对乳房再造的普及宣传,以提高患者及家属的相关知识水平。
马建勋李比李健宁张昕
关键词:乳腺癌乳房再造认同度影响因素
MR扫描结合三维成像技术下的聚丙烯酰胺水凝胶取出
目的:探讨MR扫描及三维成像技术在聚丙烯酰胺水凝胶取出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5年2月至2016年3月间北医三院成形外科行乳房聚丙烯酰胺水凝胶取出的患者进行术前MR扫描,利用Mimics软件行MR三维成像。术前进行...
马建勋
超声辅助下聚丙烯酰胺水凝胶取出术探讨
目的探讨超声技术在聚丙烯酰胺水凝胶(奥美定)取出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既往行奥美定注射且要求取出的临床患者,排除手术禁忌后行奥美定取出术,术中先根据MRI影像进行初步定位排取注射物,再根据MRI提示利用超声引导技术对剩...
马建勋
关键词:聚丙烯酰胺水凝胶取出术
文献传递
保留主乳腺导管的微小切口乳头凹陷矫正术
夏有辰李比马建勋
一种皮肤组织钻孔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皮肤组织钻孔器,筒体的上端部分为圆柱形结构,筒体的下侧部分为圆柱形结构且筒体的下端部分的侧壁上分布有凸块,筒体的上端部分以及下端部分之间的连接位置安装有吸附磁铁,筒体的下侧通过螺纹连接口安装有钻刀,钻刀...
马建勋
文献传递
肌肉内静脉畸形硬化治疗后肢体挛缩的预防策略探讨
2020年
目的:探讨硬化剂注射治疗肌肉内或关节区静脉畸形后继发肢体挛缩的康复预防策略。方法:针对静脉畸形硬化治疗后易发生肢体挛缩的部位,制定预防性抗挛缩训练方案。对于病变位于肌肉内或关节附近的患者,预防性进行抗挛缩训练,观察硬化治疗后相关肢体挛缩发生情况。结果:本组163例患者参与预防性抗挛缩训练,其中涉及肩、肘、腕、掌指、髋、膝、踝等关节,训练自硬化治疗后3d开始并维持至术后3~6个月,平均随访10.4个月,期间出现1例(0.6%)肩关节外旋位外展上举功能受限患者,随后通过加强功能训练后症状缓解。结论:预防性抗肢体挛缩训练可以有效预防硬化剂注射治疗静脉畸形可能带来的肢体挛缩并发症的发生。
马建勋夏有辰李长凤刘楠谷莉
关键词:静脉畸形康复锻炼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