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舟涌

作品数:15 被引量:83H指数:5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细胞
  • 5篇骨折
  • 4篇股骨
  • 4篇干细胞
  • 4篇创伤
  • 3篇血性
  • 3篇伤害控制骨科...
  • 3篇髓核
  • 3篇骨科
  • 3篇骨科学
  • 2篇动物
  • 2篇动物模型
  • 2篇多发创伤
  • 2篇休克
  • 2篇修复骨缺损
  • 2篇严重创伤
  • 2篇腰椎
  • 2篇脂肪干细胞
  • 2篇融合术
  • 2篇失血

机构

  • 12篇北京军区总医...
  • 2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作者

  • 15篇马舟涌
  • 10篇陈晓斌
  • 8篇孙天胜
  • 4篇李放
  • 4篇刘智
  • 3篇任大江
  • 3篇高浩然
  • 3篇常玉立
  • 3篇苏强
  • 3篇钱济先
  • 3篇余兆仲
  • 2篇张建政
  • 2篇王晓伟
  • 2篇钱澍
  • 1篇胥少汀
  • 1篇张立仁
  • 1篇李红
  • 1篇张晓东
  • 1篇王秋良
  • 1篇雷伟

传媒

  • 3篇中国康复理论...
  • 3篇中国组织工程...
  • 2篇中华骨科杂志
  • 2篇第六届中国微...
  • 1篇实用骨科杂志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脊柱外科杂志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9
  • 7篇2008
  • 2篇2007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微创通道下减压结合经皮螺钉复位固定治疗伴有神经根损伤的胸腰椎骨折被引量:17
2015年
目的探讨在微创通道下减压结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治疗伴有神经根损伤的胸腰椎骨折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2012年1月-2014年7月本院收治不同节段胸腰椎骨折伴有神经根损伤患者30例,采用微创通道下神经根减压结合经皮螺钉复位内固定治疗。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28-61岁,平均42岁。骨折节段及神经根损伤节段为T11-L3,均为单节段神经根不完全损伤,无脊髓、圆锥或马尾损伤。测量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时伤椎前缘相对高度及Cobb角,评价骨折椎体复位情况。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29分)评价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时患者的神经功能。结果所有患者均手术顺利,无明显手术并发症。随访12-42个月,平均27个月。术后X线片提示螺钉位置满意。末次随访X线片提示所有螺钉无错位且无断钉。术后及末次随访时的伤椎前缘相对高度、Cobb角、JOA评分与术前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通道下减压结合经皮螺钉复位内固定术治疗伴有神经根损伤的胸腰椎骨折临床效果满意,且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安全可靠。
潘健高浩然马舟涌罗有福王波钱济先
关键词:胸椎脊柱骨折内固定器
伤害控制骨科学及其进展被引量:5
2008年
伤害控制骨科学(damage control orthopaedics,DCO)指运用与于伤害控制外科学(damage control surgery,DCS)相同的原则来指导治疗伴有骨折的严重多发创伤患者。伤害控制一词最早源于美国海军,而伤害控制外科学的概念是指外科对于多发创伤进行分阶段救治,早期主要进行挽救生命性治疗而不是确定性的损伤修复,以提高临床结果。之后这一概念逐步发展到骨科、胸外科、脑外科等。
陈晓斌孙天胜任大江马舟涌
关键词:骨科学ORTHOPAEDICSSURGERY多发创伤创伤患者
经皮OLIF病灶清除植骨治疗腰椎结核
目的:探讨后路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经皮前外侧病灶清除植骨斜行椎间融合术(Oblique lumber Interbody fusion, OLIF)治疗腰椎结核的临床初步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3年5月至2014年...
钱济先高浩然钱澍马舟涌陈祝锋李红
关键词:腰椎结核
壳聚糖支架复合重组人成骨蛋白1对体外培养兔髓核和纤维环细胞蛋白聚糖合成的影响
2008年
背景:成骨蛋白1有效刺激软骨细胞蛋白聚糖和胶原蛋白合成已被证实,椎间盘内注射成骨蛋白1可增加椎间盘高度也在动物模型中得到证实。目的:体外评价重组人成骨蛋白1对培养于壳聚糖凝胶中的兔椎间盘细胞增殖和蛋白聚糖合成的作用。设计、时间及地点:成组设计,实验于2007-08/2008-02在北京军区总医院骨科实验室完成。材料:清洁级4月龄日本大耳兔5只。重组人成骨蛋白1为Sigma分装。医用级壳聚糖,脱乙酰度95.11%,黏度155mPa.s,Mr870000,由北京纵横洋洲医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方法:无菌条件下取日本大耳兔椎间盘10个,分离其髓核和纤维环细胞并接种于自制壳聚糖凝胶支架,在培养液中加入重组人成骨蛋白1,并分为3组:对照组(无重组人成骨蛋白1)、100μg/L重组人成骨蛋白1组、200μg/L重组人成骨蛋白1组。主要观察指标:培养7,14,21d时对培养物DNA含量、蛋白聚糖合成量(35SO42-摄入量、硫酸盐黏多糖含量)进行检测。结果:100,200μg/L重组人成骨蛋白1组的DNA含量没有减少,对照组DNA含量逐渐下降。100,200μg/L重组人成骨蛋白1组蛋白聚糖合成量明显高于对照组,200μg/L重组人成骨蛋白1组升高更为显著。100,200μg/L重组人成骨蛋白1组在3个时间点均呈现上升趋势,培养14d和21d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结论:重组人成骨蛋白1可有效促进体外培养的兔髓核和纤维环细胞增殖及蛋白聚糖合成。
田海泉李放马舟涌陈晓斌王晓伟
关键词:髓核细胞纤维环细胞壳聚糖蛋白聚糖
脊髓损伤的移植物研究现状被引量:1
2007年
通过移植的方法促进轴突的再生和部分功能的恢复是目前脊髓损伤治疗的重要研究方向,这些方法在脊髓损伤的动物模型中和一些临床试验中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本文综述目前应用于临床或基础研究的植入物种类及其作用机制。
陈晓斌孙天胜马舟涌
关键词:脊髓损伤
骨科严重创伤动物模型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研究制作双侧股骨干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的动物模型的方法,了解其全身情况改变,为此类创伤治疗的研究提供模型支持。方法将24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2只。两组动物均行一侧颈动脉插管后,实验组动物制作双侧股骨干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并进行复苏治疗;对照组不进行其他干预。动物在复苏后36 h处死,比较两组动物模型成功情况,复苏后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包括平均动脉压、呼吸频率、心率,炎性因子浓度以及主要器官(肺、肝、肾、心)组织学表现情况。结果在模型制作过程中,对照组模型失败1只,实验组3只;较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动物复苏后平均动脉压、呼吸频率、心率均有所降低;实验组动物复苏后血液中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0,肿瘤坏死因子-α,三种炎性因子浓度均出现不不同程度的升高(P<0.05)。9只成功的实验组动物中,8只出现了组织学分析的轻度异常情况,肺脏有4只、肝脏2只、心脏和肾脏各1只;在对照组11只成功的动物中肺脏和肾脏各1只出现组织学分析轻度异常情况。两组在出现组织学异常的比率上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该动物模型造成了动物在生命体征、炎性反应及脏器组织学表现上的较显著变化,具有标准化、稳定和可重复性的特点,可为相关的研究提供可靠的模型支持。
陈晓斌孙天胜王晓伟刘智马舟涌
关键词:兔子股骨干骨折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动物模型
兔自体脂肪干细胞成骨诱导后经皮注射修复骨缺损被引量:8
2008年
目的:探索兔自体脂肪干细胞、成骨诱导后的脂肪干细胞联合骨形态发生蛋白-2/纤维蛋白胶(bonemorphogeneticprotein-2/Fibringlue,BMP-2/FG)经皮移植到骨缺损后体内成骨能力的差异。方法:实验于2006-08/2007-11在北京军区总医院全军骨科研究所完成。①实验材料:清洁级日本大耳白兔,2.0~2.5kg,雌雄不限,由北京维通利华实验动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实验过程中对动物处置符合动物伦理学标准。②实验方法:制作新西兰大白兔桡骨中段15mm骨缺损模型35侧,随机分为5组,每组7侧:未诱导细胞组、诱导细胞组、未诱导细胞+BMP-2/FG组、诱导细胞+BMP-2/FG组、空白对照组。未诱导细胞组、诱导细胞组直接用生理盐水重悬未诱导脂肪干细胞和经成骨诱导的脂肪干细胞,未诱导细胞+BMP-2/FG、诱导细胞+BMP-2/FG组分别用含20g/L骨形态发生蛋白-2、5g/L纤维蛋白原的生理盐水重悬未诱导和经成骨诱导的脂肪干细胞。③实验评估:X射线片观察各组骨缺损修复情况,并进行生物力学检测。结果:①12周时,未诱导细胞+BMP-2/FG组、诱导细胞+BMP-2/FG组在骨缺损区新生骨的数量明显优于未诱导细胞组、诱导细胞组(P均〈0.05)。②术后4周X射线显示,未诱导细胞+BMP-2/FG组、诱导细胞+BMP-2/FG组阻射密度值高于其他组(P均〈0.05),未诱导细胞组与诱导细胞组无差别。术后8,12周时,诱导细胞组高于未诱导细胞组,未诱导细胞+BMP-2/FG、诱导细胞+BMP-2/FG组均高于其他组,诱导细胞+BMP-2/FG组高于未诱导细胞+BMP-2/FG组(P均〈0.05)。③生物力学检测显示,未诱导细胞+BMP-2/FG组、诱导细胞+BMP-2/FG组桡骨标本的四点弯曲断裂载荷均明显高于其他组,并且诱导细胞+BMP-2/FG组高于未诱导细胞+BMP-2/FG组(P均〈0.05)。未诱导细胞组与诱导细胞组无差别。结论:成骨诱导脂肪干细胞及联合BMP-2/FG移
马舟涌李放雷伟陈晓斌常玉立苏强余兆仲
关键词:脂肪干细胞骨形态发生蛋白经皮注射纤维蛋白胶
应用伤害控制骨科学原则治疗骨科严重多发创伤被引量:18
2009年
目的探讨伤害控制骨科学(damage control orthopaedics,DCO)原则治疗骨科严重多发创伤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按照DCO原则收治严重多发创伤患者47例,男35例,女12例;年龄17-55岁,平均32.8岁;开放骨折28例,闭合骨折19例;颅脑损伤15例,胸部损伤20例,腹部损伤17例。患者术前损伤严重度评分平均33.4分,系统炎性反应评分平均2.9分,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平均11.4分。结果一期手术中骨科处理时间平均65min,术中出血量平均185ml;一期术后平均7d行骨折确定性手术,平均手术时间(142±29)min,术中出血量(420±70)ml。一期术后3例患者死亡,其中1例伴严重创伤性颅脑损伤,2例伴严重胸腹部损伤。术后3例出现腹腔内脓肿,经引流冲洗后治愈;2例发生外固定架针道浅表感染和1例深部感染,经治疗后愈合。无一例出现脂肪栓塞、深静脉血栓等其他并发症和与骨科治疗有关的其他系统病情的恶化。39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14个月,平均9个月。骨折愈合时间5~14个月,未发现畸形愈合及远期并发症。结论运用DCO原则治疗骨科多发创伤,可减少患者二次打击程度,控制炎性反应水平的增加,降低手术治疗风险,临床结果较好。
刘智孙天胜陈晓斌张建政马舟涌
关键词:多处创伤骨折外科手术
微创TLIF治疗双节段下腰椎退行性疾患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Quadrant可扩张通道下经椎间孔入路椎体间融合术治疗双节段下腰椎退行性疾患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25例双节段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男性11例,女性14例;平均年龄5...
高浩然马舟涌钱澍钱济先
关键词:微创双节段
髓核组织工程学研究进展
2007年
椎间盘退化是临床上一个重大的问题,椎间盘退化起自于椎间盘细胞以及髓核细胞外基质的变化。近年来,随着对椎间盘退变的分子学基础研究的进展,人们提出用生物对策来修复和恢复退变的椎间盘,其中一种很有希望的方法是应用组织工程的方法修复退变的椎间盘,恢复椎间盘组织的功能。作者就种子细胞、细胞支架和生长因子方面髓核组织工程学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马舟涌李放常玉立
关键词:髓核细胞干细胞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