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周
- 作品数:19 被引量:69H指数:4
-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MRI表现被引量:15
- 2016年
- 目的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的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接受MR平扫+增强检查,且经手术病理证实,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PCNSL病变的MRI表现,观察病灶的部位、大小、形态、边缘轮廓、瘤周水肿、占位效应、MRI平扫信号特点,重点观察增强后病灶的典型及非典型强化特点。结果 29例中单发者16例,多发者12例(30个病灶),共46个病灶,弥漫浸润型1例。肿瘤好发于胼胝体、基底节区等深部脑组织(35/46,76.09%)。瘤周水肿多为中度(15/46,32.61%)或重度(27/46,58.70%),未见出血及钙化。肿瘤T1WI多呈等低信号(30/46,65.22%)或等信号(14/46,30.43%),T2WI多呈等信号(14/46,30.43%)或等高信号(29/46,63.04%),DWI多为高信号(42/46,91.30%)。增强扫描表现出多种强化方式:典型强化方式包括均匀一致团块状或结节状强化、"裂隙征"、"蝶翼征"、"皮层下刻痕征"、以及"卫星灶征";不典型强化方式包括环形强化、"开环样"强化、4脑室匍匐贴壁生长病灶,沿软脑膜弥漫分布粟粒结节样病灶。结论 PCNSL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对PCNSL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但确诊仍有赖于病理。
- 方向黄周孟倩平小夏陆紫薇谢道海
-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 孤立性纤维瘤的影像学表现及相关病理分析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 :分析孤立性纤维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SFT)影像学表现,总结其临床特点及病理特征,以提高对其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9例SFT的影像学表现,并对其临床表现进行总结。结果:9例均行CT检查,4例仅行MRI检查。其中胸腔5例,腹腔2例,盆腔2例,均为单发肿瘤,其中3例为恶性(右前纵隔1例、腹腔2例)。所有病变最长径平均12.1 cm(4.2-21.0 cm)。7例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2例呈不规则或分叶改变。大部分病灶边界清晰,且均对邻近组织有不同程度的推压。平扫肿块实性成分以等密度为主,CT值30-45 HU(平均38 HU);增强扫描动脉期6例实性部分明显强化(CT值79-122 HU),周边及病灶内见迂曲强化血管影,病灶内可见片状低密度区;3例轻中度强化。静脉及延迟期强化持续并进一步加强。MRI图像T1WI以等信号为主;T2WI主要表现为混杂略高信号。结论 :SFT是以实性为主、边界清晰的富血供肿块,伴不同程度的坏死和囊变。病灶中心的胶原纤维在T2WI表现为放射状低信号,增强扫描动脉期明显不均匀强化,静脉期持续进一步强化,为其重要特征。熟悉其影像特征可为临床诊断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 纵瑞龙谢道海耿莉方向黄周
- 关键词:孤立性纤维瘤胸腔盆腔磁共振成像
- 能谱CT虚拟平扫技术在胃癌诊断的应用初探
- 目的 探讨能谱CT虚拟平扫(VNC)能否替代传统CT真实平扫(TNC)对胃癌的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0月~2014年12月行常规上腹部平扫及宝石能谱成像(GSI)双期扫描的 54 例胃癌患者的影像资料。由...
- 黄周
- 关键词:胃癌虚拟平扫对比噪声比
- 能谱CT单能量图像对胃癌术前TN分期的初步探索
- 目的:探讨宝石能谱CT单能量图像对胃癌术前TN分期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54例经胃镜证实为胃癌的病人经宝石CT的能谱(gemstonespectralimaging,GSI)双期模式(动脉期及门静脉期)扫描。
- 黄周
- 关键词:胃癌术前分期虚拟平扫对比噪声比
- MRI在四肢软组织肿瘤的良恶性鉴别中的价值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分析MRI上四肢软组织肿瘤的形态学及瘤周改变特征,对其良恶性进行鉴别诊断。方法分析77例经手术病理及免疫组化证实的四肢软组织肿瘤的MRI图像的形态学及瘤周特征参数,同时计算每个MRI参数的特异性、敏感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对所得参数进行单变量分析、多元回归分析及χ2检验。结果良恶性四肢软组织肿瘤在肿瘤的最大横径是否大于5cm、最大纵径是否大于8cm、边缘情况、有无瘤周水肿、有无骨质浸润、有无包膜或假包膜以及肿瘤T2WI信号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质浸润及有包膜或假包膜预示恶性肿瘤特异性均为97.8%,但敏感性分别为37.5%及31.2%。肿瘤距体表越深预测恶性肿瘤具有最高的敏感性(90.6%),但其特异性较低(24.4%),良恶性肿瘤距体表的距离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1)。结论MRI是一种诊断及鉴别四肢软组织肿瘤的有效的方法。最大横径大于5cm、最大纵径大于8cm、边缘模糊、有瘤周水肿、有骨质浸润、有包膜或假包膜及肿瘤T2WI上信号不均匀的肿瘤更倾向于恶性。
- 黄周谢道海
-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形态学特征
- 探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在肾脏实性肿瘤的应用价值被引量:9
- 2017年
- 目的探讨扩散张量成像(DTI)在肾脏实性肿瘤中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75例肾脏实性占位患者及30名健康志愿者纳入研究,所有受检者均行常规MRI及DTI扫描。将75例肿瘤分为血管平滑肌脂肪瘤、透明细胞癌、非透明细胞肾癌三类,测量观察指标各向异性分数(FA)、表观扩散系数(ADC)。两组之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以FA值、ADC值作为透明细胞癌和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评估效应值,构建ROC曲线进行诊断效能评价。结果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DC值低于正常肾皮质和髓质(P<0.05),FA值低于正常肾髓质(P<0.05)。透明细胞癌及非透明细胞癌FA值、ADC值均低于正常肾脏皮质和髓质(P<0.05)。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与透明细胞癌、非透明细胞癌的FA值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与透明细胞癌ADC值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透明细胞癌与非透明细胞癌ADC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DC值对诊断透明细胞癌准确性较高,以ADC值为评估值,临界值取1.380×10^(-3)mm^2/s,其敏感性为97.4%、特异性为66.7%。结论DTI对鉴别肾脏实性肿瘤的良恶性及推断恶性肿瘤病理类型具有一定价值。
- 耿莉纵瑞龙黄周方向谢道海
-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扩散张量成像
- 幕上脑实质内室管膜瘤的MRI表现分析
- 2018年
- 目的探讨幕上脑实质内室管膜瘤的MRI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断正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一2018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幕上脑实质内室管膜瘤8例,其中男5例,女3例,所有病例均行MRI平扫及增强检查,分析病变在MRI图像上的位置、大小、与邻近结构的关系、瘤周水肿及占位效应、MRI平扫及增强的信号特点。结果该组8例病变中,囊实性型7例,完全实质型1例,所有肿瘤均与侧脑室关系密切,2例无明显瘤周水肿,4例有轻度瘤周水肿,2例重度瘤周水肿,其中5例见不同时期出血信号,增强扫描实性成分及囊壁均明显强化。结论幕上脑实质内室管膜瘤影像学诊断较为困难,但MRI表现仍有一定的特征性,对术前诊断有较大的帮助。
- 方向沈浩黄周孟倩平小夏陆紫薇谢道海
- 关键词:室管膜瘤磁共振成像脑实质
- 3.0T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和波谱扫描在前列腺癌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的(Cho+Cre)/Cit比值及表观弥散系数(ADC)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使用GE Signa HDx3.0T磁共振扫描仪及心脏相控线圈对临床拟诊前列腺癌患者行常规MRI扫描和波谱扫描、扩散加权成像。对前列腺进行标准化分区,得到穿刺阳性组(癌区)与穿刺阴性组(非癌区)的(cho+Cre)/cit比值与ADC值,应用ROC曲线下面积评价其准确性。结果活检发现前列腺癌16例,13例未检出肿瘤证据,共有174个分区得到组织学证实,穿刺阳性组73个,穿刺阴性组101个。穿刺阳性组与阴性组的平均(Cho+Cre)/Cit比值分别为(2.59±1.89)、(0.71±0.15),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56,P〈0.01),将(Cho+Cre)/Cit值作为预测穿刺阳性的指标,绘制ROC曲线,曲线下面积为0.93(P=0.000),最佳临界值为(Cho+Cre)/Cit=1.04,此时预测穿刺阳性的敏感度为87.5%,特异度为92.3%。穿刺阳性组与穿刺阴性组的平均ADC值分别为(0.86±0.20)×10^-3mm^2/s、(1.13±0.12)×10^-3mm^2/s,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02,P〈0.01),将ADC值作为预测疑诊前列腺癌患者穿刺阳性率的指标,并绘制ROC曲线,曲线下面积为0.89(P=0.000),最佳临界值为1.06×10^-3mm^2,此时预测穿刺阳性的敏感度为87.5%,特异度为77.3%。结论3.0T扩散加权成像和波谱扫描有助于前列腺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 平小夏王希明黄周孟倩胡春洪李勇刚谢道海
- 关键词:前列腺癌弥散加权成像
- 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
- 2016年
- 目的分析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CT征象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1例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患者的CT资料。结果11例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左侧4例,右侧7例。肿瘤直径2.6~15.1cm,平均6.62cm;11例肿瘤均有完整包膜。5例呈卵圆形,6例形态不规则;4例肿瘤部分包绕或推移邻近血管,但血管不呈受侵表现。平扫时肿瘤密度均低于肌肉组织,其中3例见散点状钙化。增强扫描后11例肿瘤均呈轻到中度强化,其中6例肿瘤呈不均匀强化。结论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在CT影像上有一定的特征性,可与肾上腺其他肿瘤鉴别。
- 孟倩谢道海平小夏陆紫微黄周方向
- 关键词:节细胞神经瘤肾上腺肿瘤体层摄影
- 模型迭代重组技术在低剂量CT增强中评价胃癌图像质量的可行性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比较滤波反投影(FBP)、高级迭代重组算法(iDose^4)、模型迭代重组技术(IMR)在胃癌CT增强扫描的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评价IMR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40例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低剂量组(A组)和常规剂量组(B组),每组20例,患者均行上腹部CT平扫和动态增强扫描,将门静脉期扫描数据作为研究对象。为保证图像质量,每组患者扫描时均固定噪声比(DRI),根据辐射剂量和重组算法不同将图像分为6组,包括A1组(120 kV,FBP),A2组(120 kV,iDose^4),A3组(120 kV,IMR),B1组(80 kV,FBP),B2组(80 kV,iDose^4),B3组(80kV,IMR)。分别比较A1、A2、A3组和B1、B2、B3组的图像质量客观评价指标[图像噪声、图像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和主观评价指标(低对比分辨力、病灶边缘锐利度、图像失真和诊断信心度),并计算有效辐射剂量(ED)。结果低剂量组ED较常规剂量组平均降低73.7%。A组IMR重组的图像噪声显著低于FBP重组和iDose^4重组(P<0.01),CNR及SNR显著高于FBP重组和iDose^4重组(P<0.01);B组的客观评价结果同A组。A、B两组IMR重组的低对比分辨力(LCD)、病灶边缘锐利度(LES)、图像失真(ID)和诊断信心度(DC)优于FBP重组和iDose^4重组,其中,A1组和A3组,B1组和B2、B3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显示胃癌病灶方面,IMR相比较iDose^4、FBP技术能大幅度降低图像噪声,提高图像质量。
- 王晓红谢道海黄周
-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胃癌图像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