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福建省1982年第二次土壤普查2 021个剖面点和2008年测土配方施肥29 945个样点耕层(0~15 cm)土壤属性数据建立的1∶5万土壤数据库,研究了近30多年来全省耕地的全氮密度和储量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982年福建省耕地土壤的全氮密度和储量分别为0.258 kg m^(-2)和4.26 Tg;而2008年分别上升到0.262 kg m^(-2)和4.39 Tg,近30年来全省耕地土壤全氮呈富集趋势。从不同地级市来看,龙岩市全氮密度上升最多,增幅为0.036 kg m^(-2),而厦门市全氮密度下降最多,降幅为0.041 kg m^(-2)。从不同土壤类型来看,潮土土类和潜育水稻土亚类全氮密度上升最多,增幅均超过0.015 kg m^(-2),而石灰土土类和淹育水稻土亚类全氮密度下降最多,降幅均超过0.015 kg m^(-2)。总体来看,福建省耕地土壤近30年来的全氮密度空间动态变化差异很大,今后根据不同耕地土壤类型和地级市的氮素富集程度,制定氮肥优化管理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农田生态系统无论作为全球温室气体的"源"还是"汇",均对大气CO2浓度的年际变化产生重要影响。以我国亚热带地区——福建省不同地理位置的闽侯县、浦城县、同安县和永定县为典型研究区,利用这4个县1982年23 869个样点和2008年12 521个样点实测数据建立的1∶5万土壤类型-土地利用方式数据库,分析了近30年来福建省不同土类、亚类、土属和土地利用方式耕地有机碳密度变化,并利用尺度上推的方法估算了全省两期耕地土壤有机碳储量。结果表明,近30年来福建省耕地总体上表现为弱的"碳汇",土壤有机碳密度和储量分别上升了0.24 kg m-2和4.26 Tg,但不同土壤类型和土地利用方式在"碳汇/源"中的贡献程度差异很大。从土壤类型来看,紫色土、酸性紫色土和石灰泥田分别在土类、亚类和土属级别中的"碳汇"贡献最大,有机碳密度分别提高了0.63、0.63和1.25 kg m-2;而滨海盐土、滨海盐土和黄泥砂土则分别在土类、亚类和土属级别中的"碳源"贡献最大,有机碳密度分别下降了0.59、0.59和1.08 kg m-2。从土地利用方式来看,灌溉水田是全省最主要的"碳汇",有机碳密度提高了0.27 kg m-2,而水浇地是全省最主要的"碳源",有机碳密度下降了0.36 kg m-2。因此,在今后的福建省农田土壤有机碳管理政策中应重点考虑有机碳密度下降、面积较大的土壤类型及土地利用方式的有效管理。
选择适宜区域特征的高效点面拓展模型对揭示土壤属性空间分布规律具有重要意义。根据不同地貌类型特征在福建省各地级市选取了9个典型县(市、区),利用2008年采集的29 320个样点数据系统评价不同空间插值方法对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推算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福建省各典型县耕地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为27.83 g kg-1,变异系数为37.87%,半方差函数以指数模型拟合效果最佳;全省平原或盆地、丘陵和山地分布面积相当的地区(如闽侯县、建瓯市、永定县、涵江区、福鼎市)采用泛克里格法插值的精度较高,山地为主的地区(如大田县)采用简单克里格法插值的精度较高,而以平原、台地为主的地区(如南安市、同安区、漳浦县)采用普通克里格或张力样条函数法插值的精度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