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卉

作品数:11 被引量:55H指数:3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肠癌
  • 5篇大肠
  • 5篇大肠癌
  • 4篇肾方
  • 4篇健脾
  • 4篇健脾补肾
  • 4篇健脾补肾方
  • 4篇补肾
  • 4篇补肾方
  • 3篇蛋白
  • 3篇移植瘤
  • 2篇多药
  • 2篇多药耐药
  • 2篇原位
  • 2篇原位移植
  • 2篇原位移植瘤
  • 2篇直肠
  • 2篇直肠癌
  • 2篇中药
  • 2篇中医

机构

  • 11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复旦大学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宁波市第九医...

作者

  • 11篇殷佩浩
  • 11篇于卉
  • 9篇石晓静
  • 7篇邱艳艳
  • 6篇邹瑜
  • 4篇胡送娇
  • 3篇梁波
  • 3篇汤庆丰
  • 2篇郭晓玲
  • 2篇蔡杰
  • 1篇吕嵘
  • 1篇卫洪昌
  • 1篇孙健
  • 1篇钱雅新
  • 1篇张雪梅
  • 1篇许婕
  • 1篇袁玉霞
  • 1篇贺雪
  • 1篇刘成

传媒

  • 3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上海医学
  • 1篇临床军医杂志
  • 1篇中华中医药杂...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 1篇辽宁中医药大...
  • 1篇武警后勤学院...
  • 1篇外科研究与新...

年份

  • 2篇2016
  • 6篇2015
  • 3篇2014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健脾补肾方对小鼠肠癌原位移植瘤肺转移及MMP-2蛋白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健脾补肾方对肠癌原位移植瘤小鼠肺转移以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小鼠肠癌原位移植瘤模型,将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生理盐水组)及健脾补肾方高、中、低剂量组,每组6只。各组予相应的药物每日灌胃给药1次,连续治疗14 d,于末次给药结束后处死动物,HE染色观察肺转移情况,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法检测MMP-2的蛋白表达。结果:健脾补肾方各剂量组的肺转移面积明显小于生理盐水组;健脾补肾方各剂量组MMP-2多呈弱或中阳性表达,而生理盐水组呈强阳性表达,MMP-2蛋白在健脾补肾方各剂量组的表达均低于生理盐水组(P<0.05)。结论:健脾补肾方具有抑制小鼠肠癌原位移植瘤模型肺转移的作用,并可能与下调MMP-2蛋白的表达有关。
石晓静包益洁胡送娇梁波于卉郭晓玲邱艳艳殷佩浩张雪梅
关键词:健脾补肾方肠癌肺转移基质金属蛋白酶-2
蟾毒灵对TGF-β1诱导的HCT-116细胞上皮间质转化作用的影响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观察蟾毒灵(Bufalin)对大肠癌HCT-116细胞上皮间质转化作用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使用TGF-β1诱导大肠癌HCT-116细胞发生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制备EMT模型。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蟾毒灵组。72 h后,应用光学显微镜、侵袭实验、迁移实验观察蟾毒灵对HCT-116细胞形态学、侵袭与迁移能力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EMT相关蛋白E-cadherin、Vimentin及β-catenin表达,免疫荧光法观察β-catenin蛋白分布。结果模型组较空白组细胞明显伸长变窄且细胞间连接相对疏松。与模型组相比,蟾毒灵组部分细胞呈不典型鹅卵石样上皮细胞改变,部分细胞拉长变窄,细胞间连接较紧密;72 h穿膜侵袭细胞数较模型组明显减少(110.00±26.46 vs.413.33±41.63,P<0.05),72 h迁移细胞数亦较模型组明显减少(507±38.16 vs.898±49.49,P<0.05),两者与空白对照组均无差异。Western blot检测显示:模型组较空白对照组上皮标志物E-cadhrin下降,间质标志物Vmentin上升;蟾毒灵组则较模型组E-cadhrin上调,Vimentin下调,β-catenin表达无差异。免疫荧光观察示,模型组β-catenin较空白对照组从细胞膜、胞质移至胞核内,蟾毒灵组β-catenin则较模型组集中于细胞质,胞核表达较少。结论 TGF-β1可诱导结肠癌HCT-116细胞EMT;蟾毒灵可能通过抑制β-catenin核移位、阻止HCT-116细胞EMT发挥抑制HCT-116细胞侵袭、迁移的作用。
赵汝楠于卉石晓静邱艳艳钱雅新殷佩浩
关键词:大肠癌蟾毒灵上皮间质转化转化生长因子-Β1
蟾毒灵对人肠癌细胞HCT116瘤体生长的抑制作用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研究蟾毒灵对人肠癌HCT116瘤体生长产生的抑制作用。方法将25只人肠癌移植瘤模型裸鼠以随机区组法分为空白组(生理盐水)、对照组(5-Fu,5 mg·kg-1·d^(-1))和3个剂量(蟾毒灵,0.5,1.0,1.5 mg·kg-1·d^(-1))实验组,均为每只0.2 m L,每周3次,共3周。以CCK-8法测定细胞增殖作用并记录瘤体生长情况;用免疫组化法测量Ki67蛋白的表达。结果蟾毒灵对HCT116细胞的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其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80 nmol·L^(-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组瘤体生长情况:与空白组(170±104.74)mg相比,低中高3个剂量实验组瘤重分别为(118.75±54.62),(107.5±41.31),(103.75±70.29)m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的(112.5±65.85)mg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免疫组化结果表明,蟾毒灵可以下调Ki67蛋白的表达水平。结论蟾毒灵可抑制人肠癌HCT116瘤体生长,可能与降低Ki67的表达有关。
于卉邱艳艳石晓静邹瑜袁玉霞贺雪殷佩浩
关键词:蟾毒灵皮下移植瘤模型KI67蛋白
健脾补肾方对大肠癌术后辅助治疗的疗效被引量:4
2014年
大肠癌是临床上常见的胃肠道恶性肿瘤之一,在肿瘤相关死亡中居第3位[1],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呈逐年上升趋势[2]。化学治疗能够显著降低大肠癌术后患者的病死率,但因不良反应明显,导致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甚至因为严重的不良反应而无法完成化学治疗。在中国,中医药治疗在大肠癌的综合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
包益洁邱艳艳胡送娇石晓静于卉邹瑜殷佩浩
关键词:大肠癌术后辅助治疗健脾补肾方胃肠道恶性肿瘤疗效化学治疗
逆转结直肠癌多药耐药的中药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4年
肿瘤的多药耐药(MDR)是结直肠癌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寻找有逆转MDR的药物成为结直肠癌治疗的新突破。由于中药具有低毒、高效、作用靶点广泛等优势,本文将近几年逆转结直肠癌MDR的中药研究进展做一综述,并简单探讨其机制,为今后中医药防治大肠癌进一步的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打下基础。
于卉殷佩浩
关键词:中医药结直肠癌多药耐药
健脾补肾方对小鼠肠癌原位移植瘤抑制作用及对Ki67的影响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研究健脾补肾方对原位移植瘤小鼠生存状况的影响、瘤体的抑制作用及对肿瘤组织中Ki67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24只BALB/c小鼠盲肠原位癌造模,造模后随机分组,分为健脾补肾方高、中、低剂量(43.700、21.850、10.925g/kg)组和对照组,每组6只,灌胃给药,每天1次,共14次,连续给药2周。观察各组小鼠的生长状况、给药结束后比较瘤体重量;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检测增殖指标Ki67。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健脾补肾方高、中剂量组瘤重降低(P<0.05);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检测均表明健脾补肾方可以下调Ki67(P<0.05)。结论:健脾补肾方高、中剂量组可以改善小鼠生存状况、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下调Ki67基因蛋白的表达。
包益洁胡送娇石晓静于卉邱艳艳邹瑜殷佩浩
关键词:健脾补肾方大肠癌KI67原位移植瘤
六神丸抑制AOM/DSS诱导小鼠炎症相关性结直肠癌的作用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六神丸治疗AOM/DSS诱导小鼠炎症相关性结直肠癌的作用。【方法】建立AOM/DSS诱导小鼠炎症相关性结直肠癌模型并随机分为4组:生理盐水组、奥沙利铂组、六神丸组、非模型组。比较治疗后各组小鼠的肿瘤生长、胸腺和脾脏大小及对肠癌组织β-catenin表达的影响。【结果】经过4周给药后,奥沙利铂组和六神丸组的病灶数、病理表现、胸腺脾脏大小及β-catenin表达,均较生理盐水组有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六神丸可以抑制小鼠炎症相关性结直肠癌的形成,其抗小鼠炎症相关性结直肠癌效果明显。
蔡杰包益洁于卉石晓静邹瑜汤庆丰殷佩浩
关键词:六神丸
健脾补肾方对BALB/c鼠大肠癌肝转移模型中VEGF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观察健脾补肾方是否对BALB/c鼠结直肠癌肝转移模型VEGF表达产生影响。方法:将40只大肠癌肝转移的BALB/c鼠随机区组分为生理盐水组、健脾补肾方高剂量组、健脾补肾方中剂量组、健脾补肾方低剂量组4组。健脾补肾方高剂量组43.7 g/(kg·d),健脾补肾方中剂量组21.85 g/(kg·d),健脾补肾方低剂量组10.925 g/(kg·d),对照组则予以生理盐水,4组均为0.2 m L/只,每天灌胃1次,共2周。根据各组HE染色观察肝脏的转移情况、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测量每组的VEGF的表达。结果:HE染色观察:健脾补肾方中、高剂组肿瘤肝转移面积明显小于对照组,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结果均表明健脾补肾方可以下调VEGF蛋白的表达水平(P<0.05)。结论:健脾补肾方可改善BALB/c鼠大肠癌肝转移的情况,可能通过降低VEGF的表达。
于卉包益洁胡送娇梁波石晓静郭晓玲邱艳艳殷佩浩
关键词:健脾补肾方大肠癌肝转移
大肠癌中医证型分布特点的现代文献研究被引量:28
2014年
目的:了解大肠癌的中医证型分布情况,进一步探讨大肠癌的内在规律,为中医辨证治疗提供循证学依据。方法:对各数据库内收录的从中医角度研究大肠癌的文献进行梳理,统计明确提出大肠癌中医辨证分型文献的各证型病例数和频率。结果:大肠癌的辨证分型(无明确指出手术前后或化疗前后)为实证以湿热、瘀毒为主,虚证以气血和脾肾肝三脏虚衰为主;比较大肠癌手术前后辨证分型,发现术后的证型变化总体上实证例数减少,虚证例数增加,疾病后期大多演变为气血两虚证和肝脾肾虚衰证;而大肠癌化疗前后的辨证分型显示,患者多次化疗以后,湿热瘀毒等实证减少,脾肾肝胃等脏器虚衰之虚证增加;分析百余名医家对大肠癌证型的认识,发现实证以湿热、瘀毒为主,虚证以气血和脾肾肝三脏虚衰为主。结论:大肠癌的中医辨证分型特点为实证以湿热、瘀毒为主,虚证以气血和脾肾肝三脏虚衰为主;手术及化疗后实证比例减少、虚证比例增加,尤以气血和脾肾肝三脏虚衰为常见。
邱艳艳梁波胡送娇包益洁石晓静于卉邹瑜汤庆丰殷佩浩
关键词:大肠癌中医证型
SphK1和CD68蛋白表达与结肠癌组织淋巴结转移关系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Sph K1和CD68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与淋巴转移分期的关系。方法收集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2014年手术切除88例结肠癌组织,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结肠癌组织中的Sph K1和CD68表达情况,分析Sph K1和CD68蛋白表达水平与淋巴转移的关系。结果结肠癌组织Sph K1蛋白在全部结肠癌组织表达;与无淋巴转移(N0)的结肠癌组织表达相比,N1期和N2期患者结肠癌组织中Sph K1表达显著上调(P<0.05);而CD68表达则与Sph K1表达刚好相反,CD68在N0期结肠癌组织表达较高,与无随着淋巴转移期相比,N1期和N2期CD68表达显著下降(P<0.05)。结论 Sph K1在结肠癌组织上皮细胞表达随着淋巴结转移显著升高;而CD68表达则与此相反。提示两者在结肠癌的进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检测Sph K1和CD68表达可判断结肠癌淋巴转移分期。
蔡杰刘成于卉石晓静邹瑜许婕殷佩浩
关键词:淋巴结转移结肠癌鞘氨醇激酶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