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付晓雅

作品数:15 被引量:41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政治法律

主题

  • 5篇刑法
  • 5篇犯罪
  • 4篇刑法修正
  • 4篇刑法修正案
  • 4篇修正案
  • 3篇危险驾驶
  • 2篇刑事
  • 2篇要件
  • 2篇死刑
  • 2篇死刑存废
  • 2篇宽严相济
  • 2篇法理
  • 2篇法理念
  • 2篇存废
  • 1篇刑罚
  • 1篇刑罚功能
  • 1篇刑法理念
  • 1篇刑法立法
  • 1篇刑事赔偿
  • 1篇刑事司法

机构

  • 11篇中国人民大学
  • 4篇华东政法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北京市人民检...

作者

  • 15篇付晓雅
  • 1篇肖中华
  • 1篇王晋
  • 1篇黄晓亮
  • 1篇高铭暄

传媒

  • 7篇法学杂志
  • 3篇刑法论丛
  • 1篇当代法学
  • 1篇法学
  • 1篇安徽师范大学...
  • 1篇湖北成人教育...
  • 1篇法律科学(西...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8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危险驾驶罪的主观要件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考察危险驾驶罪的主观要件,须以本罪的立法目的为出发点,以本罪的规范目的为核心,从罪刑均衡原则为判断约束,以定罪要素为辅助,可以认定本罪的主观方面是过失而不是故意。
付晓雅
关键词:危险驾驶主观罪过
论共犯关系脱离的具体认定与法律责任被引量:9
2016年
共犯关系脱离这一概念,由日本刑法学者大塚仁最先提出,其研究目的在于合理解决在共同犯罪过程中,主动放弃实施犯罪并为阻止犯罪结果出现做出相当努力,但仍未阻止结果发生的部分共犯人的刑事责任问题。我国司法实践中同样存在着共犯脱离的现象,但是在我国刑法中却并没有关于共犯关系脱离的明确规定,对于实践中的相关案件,理论界通常比照犯罪中止的相关规定,按照"一人既遂,全体既遂"的原则进行处理,而脱离的情形仅作为酌定量刑的情节予以考虑。此种做法显然对于意图脱离的共犯者过于苛刻,也有违我国罪责刑相适应的原则。因此,需要在对其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将其引入我国的必要性,并最终作出本土化的制度建设。
付晓雅高铭暄
关键词:共犯关系
危险驾驶罪的客观要件被引量:2
2014年
我国《刑法》增加了危险驾驶罪,明确了刑法对于危险驾驶行为的保护范围,确立刑法同其它部门法之间关系,对于理解危险驾驶罪有重要的意义。刑法与前提法对行为的规制,应有效地衔接起来,因此,危险驾驶行为应当是具体危险行为,而不是抽象危险行为,基于此,行为人的行为是否产生"具体危险状态"应是判断行为人醉酒驾驶在客观方面的标准,本文通过对危险驾驶罪"危险"的探讨,引发危险驾驶罪客观要件的研究,并剖析目前危险驾驶罪在实务中操作的不合理之处。
付晓雅
关键词:危险驾驶
论网络犯罪的几个问题被引量:1
2015年
网络犯罪首先是犯罪学的概念,应从广义上进行界定,即一切以网络为对象或以网络为工具、手段进行的犯罪。我国刑法中犯罪是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模式,数额和情节构成衡量犯罪成立与否、刑罚加重减轻的标准。网络信息被点击转发的次数,在没有达到具体数额标准时,即使无限接近于临界点,也不能认定其构成相应犯罪的未遂形态。在排除情节加重犯的情况下,网络犯罪定量标准中的"情节严重"与"数额较大"均是反映最轻刑罚要求的刑罚规制条件,是可罚违法程度的表征。在没有司法解释有关数量等限制的情况下,法官界定"情节严重"应该从宏观上把握,同时保证解释主体的单一性和内容上的统一性。
付晓雅
关键词:网络犯罪犯罪类型
惩治、防范恐怖主义犯罪的反思与应对被引量:3
2010年
国际社会打击惩治恐怖主义犯罪存在诸多问题:法律理念和法律规范的差异、狭隘的主权和民族利益观的影响、文化冲突的催化、超国家机构的作用有待完善、国内立法存在缺陷。对此,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措施应对:逐步淡化主权意识;加强惩治恐怖主义犯罪的国际合作;减少恐怖主义犯罪产生的文化原因;尽快将国际恐怖主义犯罪纳入国际刑事法院的管辖范围;采取各种措施完善国内反恐立法。
付晓雅
关键词:恐怖主义犯罪惩治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形态辨析被引量:8
2014年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因其罪状缺乏对行为本身自然性质的描述常常作为兜底性条款而被滥用。实际上,危险犯与实害犯是从犯罪构成要件的角度进行的划分,行为犯与结果犯是从犯罪既遂要件的角度进行的划分。根据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其他危险方法"在危险性上应与放火、爆炸等行为具有相当性。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是单一客体,且是单法益犯,存在犯罪未遂的停止形态,其作为入罪要件和既遂要件的定量要素分别是由具体危险行为所产生的抽象危险状态和具体危险状态。由于加重犯与基本犯同属一个犯罪构成,且与基本犯侵犯的是同一个法益,所以我国《刑法》第115条不是结果加重犯而是情节加重犯。
付晓雅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专题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本文旨在分析和厘清刑法修正的必要性与理念;从减少适用死刑、严厉惩处涉恐犯罪、加强公民人身权利保护、维护信息网络安全、加大反腐败力度、惩治失信背信行为和切实加强社会治理七个方面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的亮点进行解读;阐述应否取消"嫖宿幼女罪"、"毒驾"应否入刑、"暴力袭警"应否单独成罪、"扰乱法庭秩序"如何细化以及"巨贪"终身监禁是否严苛等五个争议焦点;提出中国刑法今后修正需要注意的三点问题,应充分重视刑法理念革新、刑法立法修改、刑法司法改进三者之间相互依赖、相辅相成的关系。
付晓雅
关于完善刑事赔偿程序的理性思考
2008年
刑事赔偿程序应当与刑事诉讼程序、刑事确认程序相分离。建议结合归责原则和赔偿范围的修改,扩大以确认论的范围,同时对确认的相关问题做出明确具体的规定。赔偿委员会的工作程序应当定位于决定程序而非诉讼程序,实行职权探知主义而非当事人主义,这样有利于快速、便捷、经济、有效地处理赔偿案件。
王晋付晓雅
关键词:刑事赔偿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在刑事司法中面临的问题之思考
2008年
宽严相济是我国当前的刑事政策,但是在贯彻这项刑事政策的过程中,还面临着很多问题。为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制定量刑基准,加强教育,侧重预防,完善非监禁刑执行机制是必要的。
付晓雅
关键词:宽严相济司法理念量刑基准刑罚功能
中菲知识产权刑法立法比较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菲律宾知识产权刑事立法采用混合型模式,有利于调节刑法典的稳定性与其对频繁变动的社会关系的适应性;罪名体系比较完整;原则上任何故意侵犯知识产权行为都构成犯罪,仅将犯罪目的作为个别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的主观要素,并且该目的要素并非唯一的选项,相对而言比中国著作权犯罪"以营利为目的"的规定要宽松;行为方式可谓形式多样、种类丰富,而中国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的行为方式则比较狭窄;虽然都规定了一定的刑事门槛,但中国规定的"违法所得数额"等情节设置不科学,不利于司法认定;两国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的刑罚设置以短期自由刑为主,并设立罚金刑,有利于该类犯罪的惩治与预防,但在罚金数额的设定上,都需要借鉴限额罚金制与倍比罚金制相结合的方式。
肖中华付晓雅
关键词:知识产权犯罪罚金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