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勇
- 作品数:10 被引量:38H指数:4
- 供职机构:安徽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建筑科学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 20世纪50年代苏联援建安徽研究
- 20世纪下半叶,在世界大国外交关系中,中苏关系是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代中苏关系其广度、深度和复杂程度要超过同时期很多其它的大国关系——它集两国关系、两党关系、领导人关系和两国人...
- 傅勇
- 关键词:中苏关系意识形态援建工程
- 加强教学基本建设 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被引量:10
- 2010年
- 为更好地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当前高校应继续加强教学条件和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大力加强课程建设来赋予学生更大的课程选择权,通过深入推进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改革继续下放专业选择权,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评价体系、提高教学管理水平,进一步满足个性化人才培养的需要。
- 杜先能傅勇
- 关键词:教学条件师资队伍教学管理
- 俄罗斯的产学研协同机制被引量:4
- 2014年
- 俄罗斯的产学研协同机制及其强大的创新能力一直让人为之侧目。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继承并不断完善了多种科教创新“综合体”形式的产学研协同体系.
- 傅勇杨华
- 关键词:产学研苏联解体后科教创新
- 经济转型中的城乡收入差距
- 该文研究经济转型中城乡收入差距的决定和变动.城乡二元经济特征历来是转型经济学领域的一个重要主题,中国转型之初城乡间的超强二元结构被认为是经济长期增长的主要源泉.这种城乡关系实际上是政府推行工业化赶超战略的结果.然而,在中...
- 傅勇
- 关键词:经济转型城乡收入差距二元劳动力市场博弈城市化
- 文献传递
- 论高校双语教学课程原版教材类图书的采购与利用——基于安徽大学的问卷和统计分析被引量:3
- 2010年
- 推行部分学科课程双语式教学是教育部为拓宽本科学生专业视野,促进学科与学术前沿融合,加快高等教育与国际接轨而采取的重要举措。根据目前高校双语课程连续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双语教学的实效性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原版英文教材的使用。文章以此为论点,对安徽大学部分开设双语课程时间较久的院系所用教材进行问卷调查,并予以统计分析,提出以下商榷性的结论或建议,以资高校采购与利用双语课程英文原版教材类图书时参考:制度上要严把双语原版教材类图书的选用关,加强教学与图书采购人员的信息沟通,注重发挥院系资料室的英文图书保障作用,建立双语原版教材类图书利用效益的最大化机制。
- 傅勇姚则会王力强
- 关键词:双语教学
- 新时期文化素质教育的实践及新问题被引量:3
- 2015年
- 在文化素质教育内涵的品德素质、智力素质、身体素质、美育素质、劳动素质等五个基本方面中,当前高校要做到:一是需要更多关注品德素质教育,通过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理念的融合,遴选品德教育的先进元素,不断完善品德教育教学内容和教育教学方法。二是需要更多重视中文教育、多语言外语教育、数学教育和科学方法教育等四项重点内容,通过解决素质教育面临的新问题,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与行相统一。
- 杜先能薛照明傅勇周伟斌
- 关键词:文化素质教育
- 高等教育质量观与大众化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建立
- 高等教育质量是一个历史的和辩证的概念;它包括宏观的高等教育发展质量和微观的人才培养质量.当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阶段,宏观的发展质量目标应追求高等教育的规模、效益、速度、结构和质量的协调发展;而微观的人才培养质量应...
- 贾海基傅勇
- 关键词: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教育质量
- 文献传递
- 本科教学质量工程有效实施的若干思考与设计——基于全面质量管理的思路被引量:1
- 2009年
- 管理出质量,管理出效益。无论是企业管理还是教学管理,虽然两者在具体操作层面和个别细节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基本原理与内在基本规律是相通的。
- 傅勇姚则会
- 关键词:本科教学质量项目管理教学管理教学改革项目建设
- 刍议苏式建筑风格和城市历史建筑保护——以合肥市为例被引量:7
- 2015年
- 20世纪50年代的新中国开展了一场全面的中苏友好运动,"苏式建筑"即是中苏友好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历史记录;该文研究了中苏友好运动和"苏式建筑",厘清了"苏式建筑"的三种风格及其相关建筑理论,提出把握好本地城市建筑的发展脉络、保护好重要历史建筑以及促进城市特色文化建设的思路。
- 傅勇杨华
- 关键词:建筑风格历史建筑保护
- 高等教育质量观与大众化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建立被引量:7
- 2006年
- 高等教育质量是一个历史的和辩证的概念;它包括宏观的高等教育发展质量和微观的人才培养质量。当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阶段,宏观的发展质量目标应追求高等教育的规模、效益、速度、结构和质量的协调发展;而微观的人才培养质量应视高等教育的主体而定,不同层次的高等教育、不同类型的高等院校,应有各自的培养目标和规格,有多样化的教育质量标准,应建立不同的质量保障体系和有利于分类指导的质量评估体系。
- 贾海基傅勇
- 关键词:高等教育质量质量保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