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傅德志

傅德志

作品数:60 被引量:287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学研究与研究生教育类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会议论文
  • 29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2篇生物学
  • 9篇农业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4篇植物
  • 8篇植物区
  • 8篇植物区系
  • 8篇区系
  • 7篇种子植物
  • 6篇物种
  • 5篇种子植物区系
  • 4篇系统发育
  • 4篇裸子植物
  • 3篇多样性
  • 3篇野生
  • 3篇野生近缘种
  • 3篇栽培
  • 3篇栽培水稻
  • 3篇水稻
  • 3篇近缘
  • 3篇近缘种
  • 3篇开花
  • 3篇类群
  • 3篇被子植物

机构

  • 57篇中国科学院植...
  • 11篇中国科学院
  • 7篇湖南环境生物...
  • 3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湖南环境生物...
  • 1篇中国科学院华...
  • 1篇北京市植物园
  • 1篇北京市公安局
  • 1篇深圳仙湖植物...

作者

  • 60篇傅德志
  • 8篇左家哺
  • 5篇周庆源
  • 3篇靳晓白
  • 3篇马履一
  • 3篇李奕
  • 3篇高天刚
  • 3篇孙英宝
  • 2篇杨永
  • 2篇萨仁
  • 2篇覃海宁
  • 2篇刘宏茂
  • 2篇彭代文
  • 2篇朱光华
  • 2篇王锦秀
  • 1篇廖景平
  • 1篇李承森
  • 1篇薛艳红
  • 1篇任海
  • 1篇关烽

传媒

  • 7篇第五届全国生...
  • 6篇湖南环境生物...
  • 6篇第七届全国系...
  • 5篇中国植物学会...
  • 3篇植物分类学报
  • 3篇Acta B...
  • 3篇热带亚热带植...
  • 2篇武汉植物学研...
  • 2篇西北植物学报
  • 1篇植物学通报
  • 1篇资源科学
  • 1篇林业科学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生物多样性
  • 1篇科学通报
  • 1篇植物杂志
  • 1篇广西植物
  • 1篇中南林学院学...
  • 1篇华南植物学报
  • 1篇第七届北方七...

年份

  • 2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6
  • 1篇2005
  • 4篇2004
  • 12篇2003
  • 21篇2002
  • 4篇2001
  • 2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6
  • 3篇1995
  • 2篇1994
  • 1篇1993
  • 1篇1992
  • 1篇1991
6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DNA数据在类群演化时序分析中的辨别率问题
分子进化中性学说和生物大分子结构变异随时间发生正相关变化的数学模型关系,是以DNA测序分析为主的所谓“分子系统学”研究中最重要的理论基础。对于现代类群测序数据比较中,姊妹群ab两个群间碱基位点差异量有Nab=2vt2,姊...
傅德志
文献传递
森林植被恢复重建的理论基础被引量:53
2004年
作者认为 :恢复生态学是研究如何修复由于人类活动引起的原生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和动态损害的一门学科 ,它是森林植被恢复重建的重要理论基础 .就森林植被而言 ,它主要研究退化森林生态系统的成因、特征、恢复可行性评价、恢复技术、恢复生态系统的生态学过程、恢复过程中的生物安全以及恢复理论 .其具体理论包括 :植被的发生与气候及气候的变迁耦合或生物的发生与环境耦合理论、植物多样性是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基础理论、生态演替理论和作为系统的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理论等 .从国内大量的生态恢复重建实践来看 ,森林植被的恢复重建研究需要解决以下一些问题 :注重探讨森林植被退化的进化与历史决定因素、注意研究恢复森林生态系统在恢复中的生态学过程。
张厚华傅德志孙谷畴
关键词:森林植被恢复生态学恢复重建
一个孑遗类群——尖舌苣苔族(Klugieae)物种的居群绝灭速率及其指示意义被引量:8
1999年
本文通过对尖舌苣苔族(Klugieae)的5个属中12个种59个地方居群消长动态的统计分析,计算了该族各属物种的居群绝灭速率。在120年的时间区间内,尖舌苣苔族物种的居群绝灭速率和生境受破坏程度呈正相关。显然,一个类群物种的居群绝灭速率对于该类群分布地区环境的受破坏程度具有较强的指示意义。尖舌苣苔族各属物种的居群绝灭速率与其系统发育年龄和进化程度密切相关。进化水平较低,即系统发育上比较原始的类群,其居群绝灭速率往往较高;进化水平较高,即系统发育上比较年青的类群,其居群绝灭速率则低。地区性特有类群,尤其是特有属更容易遭受绝灭的危险。藉此,可在短时期内比较准确地了解该类群的濒危过程。
王印政傅德志彭华
关键词:系统发育
栽培水稻的野生近缘种问题(Ⅰ)
1 问题稻属植物包括野生种类和栽培种类共20余种,广泛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Vaughan1994)。栽培作物水稻是全世界最主要的粮食作物,隶属禾本科Gramineae稻族Oryzeae稻属Oryza。目前一般使用的栽...
傅德志
文献传递
中国种子植物区系定量化研究 V.区系相似性被引量:31
1996年
本文总结了应用相似系数即关联系数进行植物区系相似性分析的现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然后,从集合论角度讨论了区系相似性、相似关系及其相似系数的实质.作者以为在区系相似性分析中应用R.R.Sokal和C.D.Michener(1958)提出的简单匹配系数比较适宜,同时亦能避免以往区系相似性分析中缺乏可比性及某些“表相”相似等问题.最后,还提出了总体相似系数和类型相似系数二个新概念,以便按照吴征镒教授关于中国植物区系研究的学术思想统一研究各个不同地区植物区系的相似性.对此,作者用了6个区系实例进行了演算说明.
左家哺傅德志
关键词:种子植物区系相似性
睡莲属植物的开花生物学
睡莲属(Nymphaea)属于睡莲目(Nymphaeales)睡莲科(Nymphaeaceae)植物,它包含5个亚属大约40个种,为睡莲科最大和分布最广的一个属。该属和睡莲科的王莲(Victoria),萍蓬草(Nupha...
周庆源傅德志
文献传递
结合线法的应用现状及其讨论被引量:1
1995年
结合线法的应用现状及其讨论左家哺,傅德志(湖南林业专科学校,衡阳421005)(中国科学院植物所标本馆,北京100093)THEAPPLICATIONSTATUSANDDDICUSSIONONTHEMETHODOFCOMBINATIONLINE¥Zu...
左家哺傅德志
关键词:植物分类学树状图
论中国种子植物特有属在台湾的分布被引量:4
2001年
通过对台湾产的12个中国种子植物特有属即青钱柳属Cyclocarya,通脱木属Tetrapanax,华参属Sinopanax,八角莲属Dysosma,棱果花属Barthea,棱果茜属Hayataella,银脉爵床属Kudoacanthus,异叶苣苔属Whytockia,毛药花属Bostrychanthera,泡果荠属Hilliella,悬竹属Ampelocalamus.井岗寒竹属Gelidocalamus等的地理分布分析,发现台湾产的中国种子植物特有属具有衍生性质,属于次生的成分.
左家哺傅德志
关键词:中国种子植物特有属
栽培水稻的野生近缘种问题(Ⅰ)(问题和性状分析)
<正>(一)问题稻属植物包括野生种类和栽培种类共20余种,广泛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Vaughan 1994)。栽培作物水稻是全世界最主要的粮食作物,隶属禾本科 Gramineae稻族Oryzeae稻属Oryza。目...
傅德志
文献传递
被子植物花的起源:假说和证据被引量:15
2004年
达尔文的 令人讨厌之谜 ,即被子植物的起源和早期演化 ,一直是植物系统学研究领域的热点 .被子植物区别于其它植物类群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花 ,因此 ,解决被子植物的起源之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被子植物花器官起源的研究 .对被子植物花器官的详尽研究已经在形态、解剖、古植物、形态发生、分子等方面积累了大量的证据 ,植物学家基于这些证据为被子植物花器官的起源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释 .综述了迄今为止被子植物花器官起源的主要学说流派 ,如 :真花学说、假花学说、生殖叶学说、生殖茎节学说、生花植物学说、新假花学说、古草本学说和 ANITA学说等 .根据研究手段和获得证据的方式 ,作者将被子植物花器官起源研究划分为 5个阶段 。
杨永傅德志王祺
关键词:被子植物假说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