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广迅
- 作品数:15 被引量:79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 免疫诱导治疗后心脏移植病人心内膜活检的合适频率探讨——附234例次心内膜活检结果分析
- 本研究通过连续74例原位心脏移植术后234例次心内膜活检的结果分析,探讨了用舒莱作免疫诱导后国人心脏移植术后用心内膜活检监测细胞排异反应的合适频率。
- 胡盛寿黄洁宋云虎王巍丰雷冯广迅郑哲杨克明
- 关键词:心脏移植心内膜活检移植免疫学
- 文献传递
- 总结69例心脏移植中供心的心肌保护技术被引量:8
- 2007年
- 目的总结心脏移植中供心的心肌保护技术,分析供心的灌注、保存以及缺血时间对心脏移植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6月至2006年9月间的69例晚期心脏病患者行心脏移植术的临床资料。供心的心肌保护采用低温St.Thomas液和HTK液顺序灌注方法,术中供心保持持续低温状态。根据供心缺血时间长短将受者分为两组,A组36例,供心缺血时间小于240 min;B组33例,供心缺血时间大于240 min。术后对受者进行定期随访。结果在心脏移植术中,B组受者较A组的体外循环时间延长。术后两组受者的死亡率、移植心功能、排斥反应以及并发症等资料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受者在心脏移植后,无近期死亡,但随访期间死亡6例。结论采用St.Thomas液和HTK液顺序冷灌注的改良方法,能够有效的保护供心心肌组织;供心缺血时间的缩短会使心肌泵血功能恢复较快。这些对移植心功能的恢复和受者的预后具有良好的近期和中期效果。
- 杨克明胡盛寿郑哲丰雷冯广迅
- 关键词:心脏移植心肌细胞保护器官保存液
- 心房颤动伴或不伴心力衰竭患者的死亡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33
- 2018年
- 目的 :探讨心房颤动(房颤)伴或不伴心力衰竭(心衰)患者的死亡危险因素。方法:2008-11至2011-10在全国20家医院连续入选急诊的房颤患者2 015例,根据是否伴有心衰将患者分为伴心衰组(n=753)和不伴心衰组(n=1 263)。记录患者的基线资料及院内治疗情况。对所有患者进行1年随访,记录全因死亡事件。使用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 :与不伴心衰组比,伴心衰组男性少,心率慢,体重指数(BMI)低,既往高血压史及甲状腺功能亢进史患者比例低,钙拮抗剂及胺碘酮使用率低,CHADS2积分高,既往心肌梗死、冠心病、先天性心脏病、瓣膜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左心室肥厚、吸烟史、左心室功能障碍、痴呆/认知功能障碍、肺气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瓣膜手术及大出血史患者比例高,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地高辛、阿司匹林及华法林的使用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1 991例随访成功,随访期间,与不伴心衰组比,伴心衰组节律控制药物及氯吡格雷使用率低,室率控制药物及华法林使用率高,死亡及大出血发生率高(P均<0.05)。Cox回归分析显示,心衰是房颤患者1年死亡事件的危险因素(HR=1.50,95%CI:1.17~1.92,P=0.001)。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不伴心衰组中,年龄(HR=1.09,95%CI:1.07~1.11,P<0.001)、心率(HR=1.011,95%CI:1.005~1.017,P<0.001)、房颤作为入院次要诊断(HR=1.63,95%CI:1.13~2.35,P=0.01)及合并COPD(HR=2.18,95%CI:1.47~3.22,P<0.001)与1年死亡率呈正相关;而在伴心衰组中,年龄(HR=1.05,95%CI:1.03~1.07,P<0.001)、BMI(HR=0.92,95%CI:0.88~0.96,P<0.001)、收缩压(HR=0.991,95%CI:0.984~0.998,P=0.012)及房颤作为入院次要诊断(HR=2.50,95%CI:1.48~4.21,P=0.001)与1年死亡率呈正相关。结论 :伴或不伴有心衰的房颤患者在基线资料及院内治疗方面存在差异,心衰是房颤患者1年死亡事件的危险因素,两组患者1年死亡事�
- 冯广迅杨艳敏朱俊梁岩张晗邵兴慧王娟田力黄毕
- 关键词:心房颤动心力衰竭死亡率
- 心脏移植术后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应用西罗莫司的经验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 评价西罗莫司对心脏移植术后出现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肾功能的影响,并对使用西罗莫司的经验做一个总结.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6月至2008年12月在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成功接受心脏移植的13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共有20例患者由于术后钙调素抑制剂(环孢素及他克莫司)相关的慢性肾功能不全,而加用西罗莫司并减少钙调素抑制剂剂量.换药前,三联维持免疫治疗方案为:泼尼松+环孢素或他克莫司+霉酚酸酯或硫唑嘌呤.换药后,加用西罗莫司0.75 ~1.50 mg/d,目标谷浓度为5~15μg/L;同时降低钙调素抑制剂剂量,使血药浓度降至原目标浓度的1/2 ~2/3.换药后,监测血清肌酐、尿素氮、西罗莫司、环孢素及他克莫司水平,同时监测血常规、生化指标以及临床症状了解药物不良反应.常规于术后3周、3个月、6个月、12个月各行1次心内膜活检以监测排异反应,术后1年内的患者在换药后3个月行心内膜活检,术后1年以上的患者在临床怀疑排异反应时行心内膜活检,同时监测超声心动图.结果 换药后随访(7.9±6.3)个月.西罗莫司剂量为(0.89±0.22) mg/d,血药浓度为(7.6±3.8) μg/L.18例患者采用环孢素,剂量从(191.7±60.0) mg/d减少至(123.6±34.8)mg/d,谷值血药浓度从(175.5±58.0) μg/L下降至(111.9±56.0)μg/L(P <0.01);2例患者采用他克莫司,剂量从平均4.25 mg/d减少至3.00 mg/d,谷值血药浓度从13.5 μg/L减少至10.5 μg/L.换药后1个月,血清肌酐从(160.4±25.5) μmol/L下降至(134.4±26.8)μmol/L(P<0.01),尿素氮从(13.8±4.7)μmol/L下降至(10.4±3.0) μmol/L(P <0.01).11例术后1年内使用西罗莫司者,共进行了心内膜活检22例次,其中2级排异反应(ISHLT分级)4例次.全部患者均存活,超声心动图提示心功能均无明显异常.换药后1个月,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换药前比较均
- 尹栋黄洁丰雷廖中凯冯广迅王巍宋云虎胡盛寿
- 关键词:心脏移植肾功能不全西罗莫司
- N末端B型利钠肽原和高敏C反应蛋白在心脏移植术后排斥反应中的意义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分析原位心脏移植术后心内膜心肌活检(EMB)结果与血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关系,评价NT-proBNP和hs-CRP在诊断心脏移植术后排斥反应中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自2004年6月至2007年1月61例原位心脏移植患者术后3周、3-4个月、5-6个月、12个月的EMB及每次EMB前的血NT-proBNP和hs-CRP检查结果,分析NT-proBNP和hs-CRP与排斥反应之间的相关性。结果NT-proBNP浓度于术后随时间推移呈下降趋势(r=-0.520,P=0.000),术后半年内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半年以后(P=0.002)。排斥反应阳性组(病理分级/〉2级)的NT-proBNP浓度高于阴性组(P=0.073);在排除时间影响之后,两组NT-proBNP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NT-proBNP测定值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显示,曲线下面积(AUC)为0.566(P=0.344)。界值(cutoff值)为6.00×10^-16mol/L时,其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57.1%、44.8%;cutoff值为8.00×10^-16mol/L时,其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38.1%、61.0%。术后半年内hs.CRP水平高于半年以后(P=0.069)。排斥反应阳性组的hs-CRP浓度高于阴性组(P=0.138);在排除时间影响之后,两组hs-CRP浓度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P=0.073)。分别以NT-proBNP4.00×10^-16mol/L和hs-CRP 3mg/L为分界点,NT-proBNP和hs-CRP同时高于分界点的有20例次(病理分级I〉2级有5例次),而NT-proBNP和hs-CRP同时低于分界点的有26例次(病理分级≥2级有3例次),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32)。结论NT-proBNP浓度于心脏移植术后呈下降趋势,术后NT-proBNP浓度升高与排斥反应有相关性,但其诊断排斥反应的价值较低。心脏移植术后hs-CRP浓度升高与排斥反应无明显相关性,其与NT-proBNP一起不能提高诊断排斥反应的准确性。
- 尹栋黄洁丰雷冯广迅胡盛寿
- 关键词:心脏移植利钠肽C反应蛋白质
- APACHE-Ⅱ和Ⅳ评分系统在心血管危重症中应用的比较被引量:8
- 2014年
- 目的:探讨APACHE-Ⅱ和APACHE-Ⅳ在判断心血管疾病危重情况及预测预后能力的强弱。方法:随机入选1 005例心血管重症患者,比较每个分值段和每种疾病APACHE-Ⅱ和APACHE-Ⅳ的预测病死率和实际病死率,以及实际死亡情况和分值之间的关系。结果:ROC曲线下的面积APACHE-Ⅱ和APAVHE-Ⅳ分别是0.631,0.764。实际病死率随两种评分系统的分值而增加。APACHEⅡ,仅<10分组,>20分组和肺源性心脏病组,预测病死率在实际病死率95%可信区间内。APACHEⅣ,除肺心病组预测病死率不在实际病死率95%可信区间内,其余分组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APACHE-Ⅳ对于心血管疾病病死率预测的价值优于APACHE-Ⅱ。
- 王娱梁岩朱俊谭慧琼高鑫冯广迅章晏杨艳敏
-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
- APACHE-Ⅳ危重症评分系统在评价心血管疾病危重程度的应用
- 王娱朱俊谭慧琼高鑫冯广迅章晏
- 不同级别医院心房颤动/心房扑动急诊处理用药分析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调查各级别医院心房颤动(房颤)/心房扑动(房扑)急诊处理中的用药情况。方法:2016年1月—2019年12月共选取全国东北、华北、华东、华中等地区9家不同级别医院因房颤/房扑就诊的患者。采集人口统计学指标及药物治疗情况:抗心律失常药物、抗凝药物应用等情况。结果:共入选房颤/房扑399例,其急诊处理时各级别医院使用最多的抗心律失常药物为胺碘酮(64.1%),其中三级医院及二级医院高于心血管专科医院(69.2%∶41.3%,65.9%∶41.3%,P<0.05)。各级别医院具有抗凝指征的非瓣膜房颤/房扑患者中启动长期口服抗凝药的患者占比均偏低,且三级医院及二级医院均低于心血管专科医院(22.2%:41.3%,17.9%:41.3%,P<0.05)。华法林为各级医院中应用最多的口服抗凝药物。结论:房颤/房扑急诊处理时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应用相对单一;各级别医院非瓣膜性房颤/房扑患者长期口服抗凝药物治疗比例仍低,三级医院及二级医院更为显著。房颤/房扑的急诊规范化治疗任务仍艰巨。
- 赵翠朱俊刘明名冯广迅秦俭赵文献徐峰陈良李世国赵敏郭峰张春阳李琦艾芬付晓幸周文秀刘芳吕希俊梁岩
- 关键词:心房颤动心房扑动急诊处理用药分析
- 应用VerifyNow-P2Y12系统评估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效应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目的:在接受氯吡格雷治疗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患者中,氯吡格雷低反应一直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本研究立足于急诊入院ACS患者,通过应用VerifyNow P2Y12血小板检测系统对患者血小板残余活性检测结果...
- 朱俊梁岩杨艳敏冯广迅黄毕田力
- 单中心连续11例儿童心脏移植
- 2009年
- 国际上儿童(〈18岁)心脏移植已经进入了第3个十年,数量达到400例/年左右,总数超过7700例。影响死亡的最高危因素多在术后6个月以内出现,平安度过术后1年的青少年,平均生存15.2年。近10年,国际一流的儿童心脏移植中心1年生存率达90%。2004年10月至2008年5月,阜外医院连续为11例儿童进行心脏移植,通过随访结果回顾性分析这组病儿的适应证、排斥反应的发生和治疗结果,探索影响儿童心脏移植中期生存的因素,以期提高近期和中期生存率。
- 黄洁胡盛寿宋云虎王巍丰雷尹栋冯广迅廖中凯郑哲杨克明
- 关键词:心脏移植儿童高危因素随访结果排斥反应适应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