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天才

作品数:6 被引量:21H指数:3
供职机构:陕西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社会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3篇社会
  • 3篇社会转型
  • 2篇政治
  • 2篇文化
  • 2篇教育
  • 1篇道德
  • 1篇道德困惑
  • 1篇信仰
  • 1篇信仰教育
  • 1篇政治课
  • 1篇政治课程
  • 1篇政治伦理
  • 1篇政治社会
  • 1篇政治社会化
  • 1篇政治文明
  • 1篇中国传统文化
  • 1篇中国特色政治...
  • 1篇中国文化
  • 1篇中国文化转型
  • 1篇社会化

机构

  • 6篇陕西师范大学
  • 1篇西安文理学院

作者

  • 6篇刘天才
  • 1篇申亚民

传媒

  • 3篇唐都学刊
  • 2篇理论导刊
  • 1篇教学与研究

年份

  • 2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道德困惑与出路被引量:4
2001年
刘天才
关键词:道德困惑社会转型时期中国传统文化
转型社会的“政治伦理”建设的历史性举措——中国特色“政治文明”的主题、核心和突破口
2005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主题、核心和主要内容,是加强民主政治建设,而其实质则是作为政治文明主体的人的文明建设;政治主体的政治文明素养的提升,是转型社会的“政治伦理”建设的必然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应有之义和基本价值追求,主要可从两方面做出努力:一是加强“公民教育”,促进公民意识的确立与培育;二是加快“政治社会化”的进程,促进和扩大公民的政治参与,努力实现政治价值认同。
刘天才
关键词:社会转型期政治伦理政治文明公民教育政治社会化
以创新求发展: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转型的使命与出路被引量:1
2006年
全球化带来了文化转型的新时期,表现为两个特征:一是文化的发展产生裂变,由纵向的传统承传走向横向的文化开拓,主流文化遭到质疑,异己文化得到认同,文化走向解构、沟通、重构;二是在一定的时期内,文化的发展由一元独霸或二元对立走向多元共存;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未来文化转型与发展的战略选择及其出路只能是:以创新求发展。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其一,文化的创新首先必须确立科学的指导原则和民族文化的主体精神;其二,创造新传统,是民族文化面临的现实选择;其三,文化创新的根本是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自我”观;其四,文化创新的目标是建设以“先进文化”为努力方向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
刘天才
关键词:文化转型民族文化
论信仰教育的模式被引量:7
2005年
信仰教育之所以成立,源于人的未完成性与社会的外在性两个方面。从信仰教育的模式来看,可分为经验——习染、教育——督导、权威——强制三种模式。三种模式各有利弊,要真正有效地实现信仰,只能因时因地协调好三种模式,处理好各自内在矛盾,这样才有利于信仰教育的进行。
刘天才
关键词:信仰教育教育模式
中学思想政治课程的历史演变与启示被引量:7
2004年
新的一轮课程改革已经开始实施,思想政治课在义务教育阶段即将成为历史,回顾历史将有助于全面理解新课程。系统地考察中学思想政治课产生发展的历史,可将其分为史前期、产生形成期、挫折期和改革发展期四个阶段。思想政治课形成发展的历史说明:思想政治课是党和国家意志的体现,其地位和作用是不可取代的;坚持思想政治课的惟一出路在改革;新的思想品德课是思想政治课历史发展的逻辑归宿。
申亚民刘天才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程
制度的价值追求与现代社会的生存信念被引量:2
2006年
任何一个社会都不能缺少整体性的价值理性共识,它表现为社会成员基于对该社会制度安排的合法性积极认同基础上的自觉、自律的行为风范的表现,因此其构成文明、公正、健康的现代政治国家的核心治理理念,同时也是现代公民社会健全发育之最重要的内在结构性因素之一。市场经济“理性经济人”之偏狭的“工具理性”预设,决定了其很难形成“社会—文化人”的公共价值体验与情怀。当代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所出现的“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分立,客观上使有关“公共事业”的使命、责任等问题被提到了重要议事日程,意味着必须重塑以“群体互惠与意义共享”为价值目标的自愿的“公民社会共同体”的生存信念,并将其作为一种理想的新制度价值理念的选择。
刘天才
关键词:公共领域现代社会社会转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