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春蓁

作品数:37 被引量:1,628H指数:19
供职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水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2篇天文地球
  • 21篇水利工程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7篇气候
  • 22篇气候变化
  • 9篇水文
  • 9篇水资源
  • 8篇径流
  • 6篇水文循环
  • 4篇水循环
  • 4篇流域
  • 3篇地下水
  • 3篇生态
  • 3篇气候变异
  • 3篇径流影响
  • 2篇生态环境
  • 2篇水文模型
  • 2篇水文气象
  • 2篇水资源利用
  • 2篇气候变化影响
  • 2篇气候变暖
  • 2篇气候模型
  • 2篇气相互作用

机构

  • 36篇中华人民共和...
  • 11篇中国科学院
  • 5篇中国气象局
  • 4篇中国气象局国...
  • 4篇中国科学院大...
  • 3篇北京大学
  • 3篇同济大学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兰州大学
  • 2篇清华大学
  • 2篇武汉大学
  • 2篇中国环境科学...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中国社会科学...
  • 2篇南京水利科学...
  • 1篇河海大学
  • 1篇国家发展和改...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武汉水利电力...

作者

  • 37篇刘春蓁
  • 5篇夏军
  • 5篇林而达
  • 5篇刘志雨
  • 4篇王守荣
  • 4篇谢正辉
  • 4篇张建云
  • 3篇李从先
  • 2篇董光荣
  • 2篇王绍武
  • 2篇孙惠南
  • 2篇秦大河
  • 2篇任国玉
  • 2篇吴绍洪
  • 2篇伍光和
  • 2篇丁一汇
  • 2篇占车生
  • 2篇王苏民
  • 1篇赵宗群
  • 1篇黄朝迎

传媒

  • 5篇气候变化研究...
  • 4篇水文
  • 4篇地球科学进展
  • 3篇水利学报
  • 3篇水科学进展
  • 3篇中国水利
  • 2篇应用气象学报
  • 2篇气候与环境研...
  • 1篇自然杂志
  • 1篇人民黄河
  • 1篇地学前缘
  • 1篇干旱气象
  • 1篇河南水利与南...
  • 1篇第一届中国大...
  • 1篇中国气象学会...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4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 3篇2005
  • 3篇2004
  • 2篇2003
  • 4篇2002
  • 1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8
  • 2篇1997
  • 2篇1996
  • 1篇1991
  • 1篇1989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西部生态环境变化与对策建议被引量:184
2002年
中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历史演变过程与未来可能变化趋势是科学界面对的一大难题 ,正确认识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演变过程与变化趋势 ,是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面对的课题 ,是正确制定西部大开发战略方针的重要科学基础。依托中国科学院牵头完成的《中国西部环境演变评估》研究成果 ,介绍了中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演变的主要特征与基本事实 ,主要强调近 5 0年来全球变暖与人类活动在西部生态环境演变中的重要作用 ;指出未来的气候与环境变化对西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将产生重要影响 ;提出了西部地区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指出西部地区的生态建设必须综合治理、突出重点 ,特别强调要强化对西部地区的科学研究 。
秦大河丁一汇王绍武王苏民董光荣林而达刘春蓁佘之祥孙惠南王守荣伍光和
关键词:生态环境变化气候变暖可持续发展
气候自然变异与气候强迫变化对径流影响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08年
在回顾IPCC自1990年至2007年4次关于气候变化对径流影响评价报告进展的基础上,将第一次与第二次评价报告归纳为第一代,主要以气候均值变化对径流影响及其适应为主要特征;第三次与第四次评价报告为第二代,主要突出人为强迫与气候自然变异变化对径流影响及其适应问题。分析了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影响评价方法的发展过程与存在的问题,认为目前的气候影响评价反映了气候年代自然变异的影响,但未考虑与极端事件发生频次和强度变化密切相关的气候日、季和年际尺度变化的影响,从而低估了气候变暖对洪水、干旱以及农业灌溉需水的负面作用。在介绍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为下次IPCC评价报告,提出了应加强水文、气候交叉学科研究气候变化与自然变异对水影响的后果及其适应等问题的建议。
刘春蓁
关键词:径流
气候变化对陆地水循环影响研究的问题被引量:73
2004年
简要地回顾了现存的由气候情景驱动水文模型研究气候变化对陆地水循环影响的方法。指出这种单向连接方法很难将气候变暖及人类活动引起的陆地水循环变化反馈给大气。这既影响对降雨的预测精度,又不能正确地描写陆地水循环的变化。近10年来气候学家对大气环流模型中陆面过程模型的改进以及水文气候学家对大尺度水文模型研究所取得的进展,展现了它们之间的互补性,以及未来用水文—气候耦合模型方法研究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陆地水循环影响及水资源预测的可能性。
刘春蓁
关键词:气候变化陆-气相互作用
关于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径流影响研究的评述被引量:61
2014年
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水文过程的影响是两种不同性质和不同时空尺度的物理过程。任何人类活动对水文过程的影响都是发生在某种气候背景下而不是独立的,因而揭示气候变异和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制约作用有助于人们对自身行为后果的认识。如何将此两种过程耦合在气候系统中,将是天然水循环与社会水循环相互作用研究的方向。本文在总结归纳已取得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改进水文模型中对气候变暖水文效应的描写,研制陆面过程中对天然蒸发与各种人类活动产生的额外蒸散发的定量计算方法,并将它们融入大气和陆地的水量与能量平衡方程中,将是最终建成天然水循环与社会水循环耦合模型的进程中不可或缺的研究问题。建立一个在网络上分散运营的,覆盖自然与社会,常规与非常规信息的数据库群,将为这种耦合模型研究提供基础数据支持。
刘春蓁占车生夏军曹建廷
关键词:气候变化径流水循环
黄淮海平原浅层地下水埋深对气候变化响应被引量:23
2009年
地下水是陆地水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受气候条件和植被地形及人类活动的影响。地下水埋深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是气候变化影响研究的前沿和热点之一,对于水资源管理及其相关研究与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陆面水文模型VIC驱动统计模型RTFN开展气候变化的敏感性试验,探讨黄淮海平原地区浅层地下水埋深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表明,地下水埋深对降水变化的敏感程度远大于温度变化,埋深较浅区比埋深较深区敏感。在温度变化2~5°C,降水变化±15%的情景下,黄淮海平原区平均地下水埋深变化范围大致为-81~96 mm。由于地下水具有自记忆性,导致埋深对降水盈余响应滞后,该地区最大的埋深变化出现在8月。
谢正辉梁妙玲袁星陈锋刘春蓁刘志雨
关键词:浅层地下水气候变化黄淮海平原
自然气候变异与人为气候变化对径流影响研究进展被引量:26
2008年
在回顾IPCC于1990—2007年4次关于气候变化对径流影响的评估报告进展的基础上,将第一次与第二次评估报告归纳为第一代——以气候均值变化对径流影响及其适应为主要特征;第三次与第四次评估报告为第二代——突出人为气候变化与自然气候变异对径流影响及其适应问题,分析了常规的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影响评估方法的发展过程及存在的问题。研究结果反映了年代际时间尺度的自然气候变异的影响,而未能考虑与极端事件发生频次和强度变化密切相联的日、季和年际尺度的气候变异的影响,从而低估了气候变暖对洪水、干旱以及农业灌溉需水的负面作用。在介绍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为第五次IPCC评估报告提出了加强交叉学科综合研究的建议。
刘春蓁
关键词:径流
水文气象学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水文气象学是连接水文学与气象学的交叉学科,作为水文与气象的结合部,主要研究与水文循环,水量平衡变化密切相关的水问题,诸如暴雨洪水,干旱,水资源等水文气象现象的变化规律,及其预报预测方法。陆地与大气的水量平衡、热量平衡是水...
刘春蓁
文献传递
议最大限度地将汛期暴雨洪水转变为可利用水的问题被引量:2
1989年
研究华北枯水期的水循环及其特征后认为:解决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主要措施应是寻找外部水源和发展节水型工农业。从汛期防洪限制水位很难蓄至正常蓄水位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了修改现行防洪限制水位及调度运行方式,以尽可能扩大水资源利用率的的建议。
刘春蓁
关键词:暴雨洪水防洪限制水位汛期正常蓄水位水资源利用率调度运行
我国内陆河流域水文循环与其生态功能浅析被引量:11
2005年
近50 a来,我国的西北内陆河流域,与世界很多干旱、半干旱的缺水地区一样,水文循环及其生态功能正发生着一系列衰退及相伴的生态环境恶化现象。本文从气候、人类活动与水文循环间相互作用的观点,用实测的气候水文数据剖析了这一现象。提出水文循环通过其生态功能,与生态系统相伴相生,互相依存。水资源的过渡开发利用超出了水文循环的再生能力,延迟了水资源再生周期。由于内陆河的平原与盆地的干燥度指数十分大,暖干气候放大了人类活动对水文循环的不利影响,加剧了生态环境的退化。对于内陆河流域,人类生存与经济发展地区远离山区水源地,流域统一的水资源综合管理对于维持健康的水文循环和生态系统尤为重要。
刘春蓁
关键词:气候水文循环生态功能内陆河流域
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Ⅱ):气候变化的影响与适应被引量:279
2006年
已经观测到的气候变化影响是显著的、多方面的。各个领域和地区都存在有利和不利影响,但以不利影响为主,未来的气候变暖将会对中国的生态系统、农业以及水资源等部门和沿海地区产生重大的不利影响。采取适应措施可以减轻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应将适应气候变化的行动逐步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中。由于我国科学研究的相对不足和科学认识能力的局限,目前的气候变化影响评估方法和结果还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应当加强区域适应气候变化的案例研究、扩大研究领域、加强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影响的研究,以降低影响评估的不确定性,并提出切实可行的适应对策。
林而达许吟隆蒋金荷李玉娥杨修张建云李从先吴绍洪赵宗群吴建国居辉严昌荣王守荣刘允芬杜碧兰赵成义秦保芳刘春蓁黄朝迎张小全马世铭
关键词:中国气候变化气候情景不确定性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