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刘耀儒

刘耀儒

作品数:173 被引量:692H指数:15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水利工程交通运输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93篇期刊文章
  • 56篇专利
  • 21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7篇建筑科学
  • 50篇水利工程
  • 15篇交通运输工程
  • 13篇自动化与计算...
  • 8篇理学
  • 5篇天文地球
  • 5篇石油与天然气...
  • 3篇矿业工程
  • 3篇金属学及工艺
  • 2篇动力工程及工...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电气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9篇拱坝
  • 25篇高拱坝
  • 23篇地质力学模型
  • 22篇地质力学模型...
  • 21篇岩体
  • 18篇水利
  • 18篇隧洞
  • 17篇有限元
  • 17篇水利工程
  • 15篇并行计算
  • 15篇传感
  • 14篇感器
  • 14篇边坡
  • 14篇传感器
  • 12篇岩石力学
  • 12篇岩土
  • 11篇岩体结构
  • 10篇隧道
  • 10篇稳定分析
  • 8篇地质

机构

  • 173篇清华大学
  • 10篇中国水电工程...
  • 7篇水电水利规划...
  • 4篇浙江工业大学
  • 4篇中国电建集团...
  • 4篇中国电建集团...
  • 3篇中国矿业大学...
  • 3篇中国水利水电...
  • 2篇邯郸职业技术...
  • 2篇中国科学院武...
  • 2篇中国电建集团...
  • 2篇福建水口发电...
  • 2篇国网经济技术...
  • 1篇河海大学
  • 1篇福州大学
  • 1篇河北工程大学
  • 1篇湖南水利水电...
  • 1篇湖南农业大学
  • 1篇北京工业大学
  • 1篇西南交通大学

作者

  • 173篇刘耀儒
  • 108篇杨强
  • 32篇张凯
  • 24篇程立
  • 22篇周维垣
  • 20篇王兴旺
  • 16篇潘元炜
  • 16篇杨若琼
  • 13篇郑双凌
  • 9篇吕庆超
  • 9篇张泷
  • 8篇冷旷代
  • 8篇王守光
  • 7篇邓检强
  • 6篇薛利军
  • 6篇黄跃群
  • 5篇黄岩松
  • 5篇陈英儒
  • 4篇刘福深
  • 4篇常强

传媒

  • 36篇岩石力学与工...
  • 11篇清华大学学报...
  • 11篇岩土力学
  • 5篇工程力学
  • 5篇水力发电学报
  • 3篇岩土工程学报
  • 2篇力学学报
  • 2篇地下空间与工...
  • 2篇隧道建设(中...
  • 1篇工程地质学报
  • 1篇水利学报
  • 1篇水利水电技术
  • 1篇水力发电
  • 1篇长江科学院院...
  • 1篇西北水电
  • 1篇岩土工程技术
  • 1篇煤炭学报
  • 1篇华北水利水电...
  • 1篇实验技术与管...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年份

  • 2篇2025
  • 12篇2024
  • 4篇2023
  • 19篇2022
  • 9篇2021
  • 14篇2020
  • 9篇2019
  • 2篇2018
  • 6篇2017
  • 9篇2016
  • 11篇2015
  • 11篇2014
  • 10篇2013
  • 4篇2012
  • 9篇2011
  • 7篇2010
  • 5篇2009
  • 8篇2008
  • 5篇2007
  • 4篇2006
17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用于温度渗流耦合的循环水压直剪设备
本发明涉及岩石试验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温度渗流耦合的循环水压直剪设备,其中,高低温箱(2)放置在加载系统(1)内;渗流剪切盒(4)通过限位装置(5)置于高低温箱(2)的空腔内,并通过位于渗流剪切盒(4)两侧的第...
刘耀儒张凯张如九庄文宇侯少康王兴旺
复合桩基础桩-土-承台承载力特性分析研究
为研究复合桩基础桩-土-承台承载力各自占桩基础总承载力的比值,采用有限元方法,以接触模型模拟混凝土/地基接触面,分端承型和摩擦型桩两种类型,对承台底地基土强度和外荷载大小对桩基础承载力分配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黄跃群刘耀儒杨松林
关键词:复合桩基础承载力特性承台效应荷载分担比
文献传递
特厚煤层垂直分层区段窄煤柱围岩稳定性及控制技术被引量:2
2024年
针对特厚煤层垂直分层区段窄煤柱大变形失稳控制难题,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及现场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内蒙古老公营子煤矿特厚煤层窄煤柱围岩稳定性及控制技术展开研究。笔者在对窄煤柱内三向应力计算的基础上,基于摩尔−库伦破坏强度得到窄煤柱平面应变的屈服准则,定性分析了窄煤柱破坏特征及损伤程度演化规律,进一步分析了区段窄煤柱失稳机理及其尺寸效应影响规律,最后给出区段窄煤柱围岩控制关键技术,并通过数值模拟及现场试验进行验证。研究成果表明:①窄煤柱中部破坏程度大于两帮,中部自顶端向下煤体破坏程度由严重向轻微发展。随着宽高比增大窄煤柱内破坏程度及严重破坏区域占比逐渐减小,当宽高比大于1∶1,窄煤柱中下部开始出现大范围的轻微破坏区,当宽高比大于5∶3,轻微破坏区占比超过50%。当黏聚力C≥3 MPa,或内摩擦角φ≥20°时,窄煤柱两帮破坏程度转变为轻微。②工作面回采巷道一侧为窄煤柱低强度承载区,在上部高应力作用下,大范围的低应力承载区煤体向巷道位移,造成两帮持续性大变形,进而影响顶板的稳定性。煤柱高度是中、底分层区段窄煤柱稳定的主控因素,窄煤柱宽高比增大,对高强度承载区承载强度影响程度较小,而低强度承载区承载强度增加较明显,合理的窄煤柱宽高比可平衡煤柱内高、低强度承载区比例,并提高承载强度。③分层窄煤柱留设需考虑工作面两侧采空时围岩稳定性,保证煤柱内部高强度承载区范围大于煤柱宽度及高度的一半,并通过联合加强支护措施使煤柱内形成由浅入深的多重联合控制区,共同维护煤柱的自稳能力。
武超王志强刘耀儒李敬凯耿新胜林陆李廷照石磊王鹏
关键词:特厚煤层窄煤柱围岩控制
高拱坝与坝肩开挖边坡的相互作用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我国西南地区特殊的地质构造,以及水利枢纽的高拱坝、高边坡特点,使得边坡和坝体的相互作用问题在该地区尤为突出。在弹塑性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以塑性余能范数为指标的结构稳定分析方法;指出在一定荷载作用下,弹塑性结构在失稳情况下,总是趋向于塑性余能范数最小的状态。如果塑性余能范数等于0,则表明存在同时满足平衡条件和屈服条件的协调应力场,结构稳定;如果塑性余能范数大于0,则表明不存在同时满足平衡条件和屈服条件的应力场,结构失稳。同时,基于大荷载步长下的弹塑性本构积分算法,进行岩体结构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以锦屏一级拱坝左岸坝肩开挖边坡为对象,计算分析边坡与拱坝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在一定程度上拱坝拱端推力对边坡的整体稳定是有利的;边坡降强在超过1.5倍以后才会对拱坝的受力性态和整体稳定产生影响。
刘耀儒黄跃群杨强常强
关键词:拱坝边坡稳定相互作用
基于能量判据的盐岩库群整体稳定性分析方法被引量:9
2011年
针对能源储备地下库群整体稳定性评价,发展考虑有限元强度折减法的变形稳定理论,建立基于K-?E关系曲线的库群整体稳定性和破坏的关键判据,其中,K为强度折减系数,?E为塑性余能范数。塑性余能范数是不平衡力的范数,其大小表征库群整体稳定性;不平衡力明确展现库群失稳破坏的部位和模式。研究单储库、双储库、多储库以及金坛盐矿油气储库群的整体稳定性和失稳破坏演化规律。考虑洞径、洞距、夹层、内压、失压和布置方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从而确定最大洞径,最小洞室间距以及库群最小稳定内压和最优布置方式。研究表明。
杨强邓检强吕庆超刘耀儒
关键词:岩石力学
锦屏一级水电站近坝边坡深部裂缝成因及对边坡长期变形的影响
2024年
近坝边坡的稳定性对大坝和水电站运行安全至关重要,锦屏一级水电站投入运行近10年,左岸近坝边坡部分区域变形仍未收敛,其变形机理尚未完全明确。锦屏左岸的深部裂缝对水电站设计期拱坝轴线选择影响较大,而研究深部裂缝成因及对边坡变形的影响对边坡和拱坝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通过数值模拟分析锦屏河谷演化过程中地应力的变化特征,研究深部裂缝形成的影响因素和力学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深部裂缝的形成与河谷下切、左岸边坡复杂地质条件、构造应力密切相关。受上述因素影响,高高程岩体向深部卸荷,在河谷下切后期发生应变能快速释放现象,造成深部岩体发生卸荷破坏形成深部裂缝;低高程岩体虽仅在表层发生卸荷破坏,但随深度增加,主压应力σ_(1)与主拉应力σ_(3)比值减小,且主压应力σ_(1)保持较高量值,使深部岩体发生压剪破坏形成深部裂缝。该文通过分析边坡变形监测资料和河谷演化蠕变计算,研究了深部裂缝与边坡运行期持续变形之间的关系。分析监测资料表明:煌斑岩脉和断层等软弱带是产生边坡运行期变形的主要因素,深部裂缝和构造应力对边坡变形的影响较小。
韦成耀庄文宇王涛高辰锋刘耀儒杨强
关键词:锦屏一级岩质边坡蠕变
一种位移计伺服率定系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位移计伺服率定系统,其中伺服电机(20)通过控制安装在固定架(10)左端的丝杠(30)推动活动架(40)移动;光栅位移传感器(50)能够感知活动架(40)的位移;且其信号输出端连接NI的第一输入端;活动架(...
刘耀儒陶灼夫程立王守光杨强
深埋隧洞岩爆主动防控作用机制与效果被引量:1
2024年
深埋隧洞强岩爆灾害是制约隧道掘进机(tunnel boring machine,TBM)安全高效掘进的关键因素之一,主动防控已成为控制岩爆风险的重要技术手段。该文针对滇中引水工程香炉山深埋隧洞TBM段施工期可能面临的硬岩岩爆问题,在考虑施工因素的情况下,开展超前应力解除爆破和超前导洞数值仿真研究,分析了岩爆主动防控作用机制及不同施工参数下的应力和能量释放效果。结果表明:超前主动防控通过预先集中掌子面前方岩体应力,实现TBM二次开挖时的应力“削峰”,避免能量突然聚集,从而降低岩爆风险;超前应力解除爆破适合局部针对围岩的应力释放,相较于增大外插角,增加超前爆破孔数量对减弱岩爆风险效果更加明显;超前导洞整体应力和能量释放效果更佳,影响范围更大,且增大超前导洞的洞径和长度有助于进一步降低岩爆风险。主动防控方法及具体施工参数需依据实际的岩爆风险等级和现场条件进行确定。
王克忠李胜曹立张如九庞智勇王彦兵刘耀儒
关键词:深埋隧洞岩爆应力释放
变形稳定理论在盐岩储气库优化设计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1年
为解决盐岩储气库洞室形状以及库群布置的优化设计问题,将变形加固理论发展和完善为变形稳定理论,把塑性余能与强度折减系数的K-ΔE关系曲线作为储气库群的整体稳定性判据。在变形稳定理论的基础上,对不同形状和布置方式的洞室的整体稳定性进行定量评价,优化分析了洞室形状以及库群的布置方式,进而获得最具安全稳定性的洞室形状和布置方式。研究结果表明,变形稳定理论为盐岩储气库洞室形状和洞群布置方式的优化设计提供了一套实用有效的分析理论和方法。
邓检强吕庆超杨强刘耀儒
关键词:盐岩储气库优化设计
基于数值样本和随机森林分类器的岩爆风险快速预测代理模型被引量:2
2024年
该文依托滇中引水工程香炉山隧洞,开展深埋隧洞掘进过程中岩爆风险预测研究,提出基于数值样本和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的岩爆风险快速预测代理模型。以地应力和围岩本构参数作为模型输入特征,以围岩最大弹性应变能密度作为输出特征,开展使用隧道掘进机(tunnel boring machine,TBM)掘进深埋隧洞过程中的多工况数值仿真,基于正交试验设计构建了611组数值样本,并通过围岩能量演化分析和相关性分析,验证输入、输出参数的合理性。进一步以RF为基分类器,利用10折交叉验证优化超参数,建立了岩爆风险快速预测代理模型,并对比多种机器学习算法,验证所提代理模型的预测准确性和适用性。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具有良好的预测性能和泛化能力,测试集样本的预测准确率达82.02%,优于用于比较的其余4种机器学习模型,为快速预测深埋隧洞施工期岩爆风险提供了一种研究路径。
王克忠谢添李梅张如九侯少康王震洲刘耀儒
关键词:深埋隧洞隧道掘进机
共1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