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丽雅
- 作品数:9 被引量:23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辽宁省博士科研启动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航空宇航科学技术电气工程更多>>
- MEMS引信的微装配技术研究
- 随着微机电产品的小型化和微型化,微装配技术在微机电系统(MEMS)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若要使MEMS引信中的零件能够准确、可靠的装配到一起,需要构建一套适用于MEMS引信的微装配系统。针对MEMS引信零件小、薄、脆等...
- 包丽雅
- 关键词:微装配微动工作台微夹持器
- 文献传递
- 镶齿圆刃铣刀立铣削的Z-map三维仿真研究
- 2009年
- 分析基于Z-map的圆刃铣刀三维仿真方法。推导出了用于高精度数值计算的数学算式;为保证迭代计算具有平方收敛速度,采用Newton迭代法,通过边界交点直接计算出Z-map扫描区域的网格点。这起到了减少仿真时间耗费和提高程序运行效率的作用。三维仿真实例说明,该算法对于提高仿真精度和表面加工误差分析具有实际意义。
- 张嘉易包丽雅马明旭
- 关键词:铣削加工三维仿真
- 圆刃铣刀螺旋铣削的Z-map高精度数值仿真被引量:1
- 2009年
- 为提高圆刃铣刀螺旋铣削仿真精度,提出一种基于Z-map的高精度数值仿真方法.根据圆刃铣刀螺旋铣削运动的几何机理进行切削区域单值区划分与切削区域网格点的快速搜索,推导出用于高精度Z-map网格点z值计算公式,以保证数值计算具有平方收敛速度.仿真实例表明,该方法在保证切削仿真计算速度的前提下,显著地提高了圆刃铣刀螺旋铣削的仿真精度.
- 张嘉易包丽雅马明旭吴晓军
- 关键词:铣削加工三维仿真
- 基于双向平面四杆机构的二维微动工作台的设计与有限元分析被引量:3
- 2010年
- 基于双向平面四杆机构设计出了二维微动工作台,该工作台采用了内外双层柔性铰链支撑结构,利用压电陶瓷驱动,具有结构简单、加工方便等优点。为了验证该工作台能达到预期效果,在Pro/E中建模再导入ANSYS中进行静态分析,分析结果与计算结果吻合较好。同时在ANSYS中对微动工作台施加X和Y向不同力时,得到X和Y向位移及工作台的最大应力,通过比较得到位移与力成正比,应力与位移成正比,与公式一致,最后建立了微动工作台的动态模型,解析计算与有限元模态分析求解固有频率基本一致,说明该微动工作台基本满足要求。
- 包丽雅郝永平张嘉易胡延丽
- 关键词:微动工作台柔性铰链压电陶瓷有限元分析
- 微装配技术及其在引信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08年
- 详细介绍了微装配技术的定义、特点及功能组成部分;并针对引信MEMS系统的特点,探讨了微装配技术在其上的应用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对其中关键的夹持系统和移动方式进行了详细地论述,并提出了具体的实现方案。
- 包丽雅
- 关键词:微装配引信
- 基于MEMS机构装配的微夹持器研究被引量:16
- 2014年
- 微夹持器作为末端执行装置,直接决定了微装配的效率。MEMS机构中包含许多微小的活动部件和功能元件,为实现这些微小器件的稳定夹取和自动装配,设计了一种采用压电陶瓷驱动、基于柔性铰链的二级放大微夹持器结构。对该微夹持器的节点应力、刚度及最大张合量等进行了分析计算,并对微夹持器进行了试制。实验与分析结果表明,该夹持器最大张合量是245μm,放大倍数约为12.3倍,满足MEMS机构的装配要求。在此基础上,重点对张合量与夹持力进行了系统测试,通过对测试数据的非线性回归,推导出99.99%可靠度的驱动电压计算公式,实现了微夹持的精确控制。
- 郝永平董福禄张嘉易包丽雅
- 关键词:微机电系统微装配微夹持器压电陶瓷柔性铰链
- solid 3000实体的创建
- 2007年
- 包丽雅
- 关键词:CAD软件CAD设计CAD技术
- 用于微装配的二级放大微夹持器的设计与实验被引量:3
- 2014年
- 微装配系统中的重要工具之一就是微夹持器,因此设计了利用压电陶瓷驱动的二级放大的微夹持器并利用Pro/E对其建模,计算了其放大倍数和节点应力,同时采用有限元方法对所设计的微夹持器进行张合量、放大倍数、应力、刚度及夹持力的分析计算,最后对微夹持器进行试制,实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微夹持器设计合理,基本符合要求。
- 包丽雅周娴
- 关键词:微夹持器压电陶瓷有限元分析
- 模拟控制的三相SPWM变频调制器电路的设计——基于Multisim7/Ultiboard7的应用被引量:1
- 2007年
- 文中介绍了利用EDA设计软件Multisim7 & Ultiboard7,采用模拟、数字及模数混合集成器组成的三相对称SPWM调制器的设计、仿真过程。简述了幅值、频率稳定可调的三相对称正弦交流信号的产生方法及电路的设计过程。在频率的选择与显示、启动/运行转矩的控制和输出换相控制及保护复位等功能上,其均达到三相变频器对调制信号的应要求,为变频器在低端用户的推广使用创造了条件。
- 刘宏林訾兴建李永生包丽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