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守亮
- 作品数:12 被引量:121H指数:5
-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天津市应用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的临床治疗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的疗效及适应证。方法对31例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JOA评分及改善率评价手术治疗效果。结果随访3~4年,JOA评分术前为14.67分±2.08分,术后3个月为24.84分±4.4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末次随访时为27.58分±2.12分,与术后3个月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手术满意程度:优27例,良2例,可2例,优良率为93.5%。随访期内间盘组织全切组与未全切组临床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治疗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疗效满意。马尾综合征及足下垂是绝对手术适应证;术中需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性切除间盘组织及关节突并尽可能保证脊柱稳定性。
- 孙天威张杭卢守亮李辉南于斌张学利
- 关键词:椎体后缘离断症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适应证
- 单开门椎管成形术与全椎板减压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比较被引量:13
- 2012年
- 目的探讨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与全椎板减压侧块螺钉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6年9月-2009年9月,对143例多节段(≥3个)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分别采用颈后路单开门扩大椎管成形术(A组,87例)及全椎板减压侧块螺钉植骨融合内固定术(B组,56例)治疗,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病变分型、病变节段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随访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神经功能恢复[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OA)17分评分法]及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对两组患者手术前后颈椎曲率指数(cervical curvature index,CCI)、颈椎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及颈肩部疼痛[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颈椎功能障碍指数量表(NDI)评分]等指标进行评估。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8~30个月,平均24个月。A、B组术后分别有4例(4.60%)和5例(8.93%)出现C5神经根麻痹症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75,P=0.482)。两组术后均无深部感染、假关节形成及螺钉松动需再手术等并发症发生。A组患者术后均无椎板再关门发生;B组患者末次随访时无螺钉脱出、断裂及继发神经损伤等发生。末次随访时A、B组分别有35例(40.23%)和11例(19.64%)有颈部轴性症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12,P=0.009)。两组患者术前JOA评分、CCI、颈椎ROM及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JOA评分、颈椎ROM、VAS评分及A组CCI均较术前有显著改善(P<0.05)。末次随访时,A、B组间JOA评分及改善率、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ROM大于B组,CCI小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NDI评分,A组在疼痛程度、上举能力、工作、驾车、反应及总分方面均显著优于B组(P<0.05
- 张杭孙天威卢守亮李清江Sandip Kumar Yadav
- 关键词:脊髓型颈椎病单开门椎管成形术轴性症状
- 颈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联合椎间孔切开术治疗脊髓型合并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分析
- [目的]评价颈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联合椎间孑孔切开术在治疗脊髓型合并单侧神经根型颈椎病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研究2006年7月009年1月44例脊髓型颈椎病合并单侧神经根压迫症状患者中,行颈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联合椎间...
- 孙天威卢守亮张杭李辉南于斌张学利
- 关键词:脊髓型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椎板成形术
- 文献传递
- 雌激素干预去势骨质疏松症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8、10的表达被引量:1
- 2013年
- 背景: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患病率高,雌激素能否通过调控细胞因子表达防治骨质疏松?目的:观察雌激素对血清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8、白细胞介素10表达水平影响,以及骨密度与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健康雌性SD大鼠30只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雌二醇组。正常对照组行开关术,其余两组行双侧卵巢切除。造模后第3周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每天灌服生理盐水1.5mL/只;雌二醇组给予戊酸雌二醇1mg/(kgd),以1.5mL生理盐水混悬液形式灌服,共12周。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测量股骨和胫骨骨密度;ELISA方法定量测定血清白细胞介素8、白细胞介素10及雌二醇表达水平。结果与结论:模型组和雌二醇组两组血清雌二醇表达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表明大鼠去势手术制作成功。模型组血清白细胞介素8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雌二醇组(P<0.01),血清白细胞介素10表达水平明显低于两组(P<0.01);正常对照组血清白细胞介素10表达水平与雌二醇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股骨骨密度和胫骨骨密度与血清白细胞介素8表达水平均呈显著负相关(P<0.001),而与血清白细胞介素10表达水平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雌激素能够下调白细胞介素8的表达水平,上调白细胞介素10的表达水平。提示雌激素通过调节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可能成为防治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的又一作用机制。
- 卢守明卢守亮孙天威张杭王启明
- 关键词:骨组织构建雌激素骨质疏松症股骨骨密度白细胞介素8白细胞介素10
- 椎间盘退变的基因治疗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11年
- 椎间盘退变性疾病是指由椎间盘退变引起的以颈肩腰背痛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症候群,包括常见的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退变性椎间盘源性腰痛和腰椎管狭窄症等。目前常规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类固醇注射封闭、理疗和手术治疗等。这些方法只是处理终末期的症状,
- 卢守亮孙天威
- 关键词:椎间盘退变基因治疗目的基因
- 脊柱外科患者术后谵妄的临床分析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探讨脊柱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发生谵妄的危险因素和有效防治措施。方法 2007年1月2009年10月应用ICU谵妄诊断的意识状态评估法观察1 835例脊柱外科术后患者。对于发生术后谵妄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未治疗组,治疗组于谵妄诊断明确时即静脉注射氟哌利多5mg。结果术后3d,136例发生谵妄,谵妄发生率为7.41%。筛选出术后谵妄的可能高危因素包括高龄、术前合并高血压、术前合并糖尿病、术中出血量>600mL、手术时间>4h、术中应用激素、术后电解质紊乱和低氧血症、术后疼痛。发生谵妄的患者中,治疗组(68例)住院时间短于未治疗组(68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术前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术中出血量>600mL,手术时间>4h,术中应用激素,术后电解质紊乱、低氧血症及疼痛是脊柱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发生谵妄的主要高危因素。氟哌利多治疗术后谵妄有效。
- 孙天威于斌李辉南卢守亮张杭张学利
- 关键词:脊柱外科谵妄氟哌利多
- 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椎板开门角度对脊髓型颈椎病疗效的影响被引量:52
- 2012年
- 目的:探讨椎板开门角度对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expansion of open-door laminoplasty)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06年7月至2009年1月采用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并获得24个月以上随访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198例,男115例,女83例;年龄29~72岁,平均49±5岁。双节段39例(C3~C5 11例,C4~C6 28例);三个节段(C4~C7)97例,四个节段(C3~C7)62例。患者均有术前颈椎正侧位、双斜位和过度屈伸位X线平片和颈椎CT及MRI检查图片;术前JOA评分4~9分,平均6.3±2.9分。按照术后1周CT片上测量的椎板开门角度以30°为界限分为两组,统计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出现并发症病例、C2-C7 Cobb角度、颈椎前凸指数、颈椎活动度和脊髓后移数值,末次随访时评价患者神经功能情况,计算神经功能改善率。结果:开门角度>30°的患者共76例(A组);开门角度15°~30°的患者共122例(B组)。两组术前JOA评分、C2-C7 Cobb角度、颈椎前凸指数及颈椎活动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手术时间110±13min,出血量250±80ml;B组手术时间120±30min,出血量230±100ml,两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A组51例(67.1%)出现轴性症状,8例(10.4%)发生C5神经根麻痹,1例(1.32%)颈椎轻度后凸畸形;B组37例(10.5%)出现轴性症状,3例(2.4%)发生C5神经根麻痹,4例(3.28%)发生关门,A组轴性症状和C5神经根麻痹的发生率高于B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1个月脊髓后移值为0~7.95mm,平均2.41±0.46mm。末次随访时两组C2-C7 Cobb角度、颈椎前凸指数及颈椎活动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JOA评分改善率A、B组分别为(72.1±11.7)%和(69.0±12.3)%,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不同椎板开门角度术后神经功能改善率无显著性差异;将椎板开门角度控制在15°~30°轴性症状及C5神经根麻痹发生率较低,但应防止发生关门。
- 孙天威张杭卢守亮李辉南于斌张学利
- 关键词:脊髓型颈椎病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成形术并发症关门
- 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后铰链侧C_5神经根麻痹与不同椎板开门角度的临床分析被引量:31
- 2011年
- 目的评价颈后路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中不同椎板开门角度与术后临床疗效、铰链侧C5神经根麻痹以及再关门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7月-2009年1月,采用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治疗的198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临床资料。通过术后CT测量,按照椎板开门变化角度,以30°为界限将患者分为两组:A组76例为椎板开门变化角度>30°者,其中男44例,女32例;B组122例为椎板开门变化角度15~30°者,其中男71例,女51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病变节段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法评定手术前后患者神经功能及改善率,并记录术后出现C5神经根麻痹及再关门患者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周内A组7例(9.2%)、B组2例(1.6%)铰链侧发生C5神经根麻痹,均经对症治疗后恢复;两组C5神经根麻痹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68,P=0.033)。术后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4~48个月。术后24个月A、B组JOA改善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及术后24个月两组间JOA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同一组内术后24个月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术后24个月,9例C5神经根麻痹患者患肢上举功能均恢复;CT检查示A组患者无再关门发生,B组患者4例(3.3%)发生再关门,但随访期间症状无反复或加重。结论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中不同椎板开门角度临床疗效相似,C5神经根麻痹的预后良好;将椎板开门变化角度控制在15~30°降低了铰链侧C5神经根麻痹的发生率,但应注意开门应固定牢固,防止再关门发生。
- 孙天威张杭卢守亮李辉南于斌张学利
- 关键词:脊髓型颈椎病
-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妇女血清Il-8、10水平及雌激素对去势大鼠血清Il-8、10水平影响
- 目的:探讨绝经后妇女血清IL-8、10表达水平与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相关性的内在机理,进一步探索骨质疏松症发病新机制,为临床上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防治提出新思路。
方法:⑴绝经后女性血清细胞因子检测:受试对象均空腹1...
- 卢守亮
- 关键词:绝经妇女骨质疏松症血清白介素细胞病理学
- 单开门椎板成形术联合椎间孔切开术治疗脊髓型合并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分析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评价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联合椎间孔切开术在治疗颈椎管狭窄症合并单侧神经根型颈椎病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研究2006年7月至2009年1月44例颈椎管狭窄症合并单侧神经根压迫症状患者,行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联合椎间孔切开术治疗的23例患者为A组,单纯行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治疗的21例患者为B组。引起椎间孔狭窄的原因:椎间盘突出、钩椎关节骨赘形成、关节突增生。神经根症状主要表现为单侧上肢疼痛、感觉减退、肌力下降和反射减弱。A组手术为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联合椎间孔切开术,关节突内侧缘切除范围均小于等于50%;B组仅行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结果术后随访20~36个月,平均28个月。采用日本骨科协会评分法计算两组髓性症状术后改善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根性症状术后临床效果评价:A组优18例,良3例,一般2例;B组优7例,良3例,一般9例,差2例。结论对合并有单侧神经根型的颈椎管狭窄症患者,采用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联合椎间孔切开术可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
- 孙天威卢守亮张杭李辉南于斌张学利
- 关键词:神经根型颈椎病椎管成形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