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凡

作品数:27 被引量:52H指数:5
供职机构:四川省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四川省科技厅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建筑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 5篇专利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9篇放疗
  • 8篇调强
  • 8篇剂量学
  • 7篇肿瘤
  • 5篇术后
  • 5篇宫颈
  • 5篇宫颈癌
  • 4篇调强放射
  • 4篇调强放射治疗
  • 4篇鼻咽
  • 4篇鼻咽癌
  • 4篇IMRT
  • 3篇电子线
  • 3篇多叶准直器
  • 3篇影像
  • 3篇准直器
  • 3篇颈后
  • 3篇剂量学比较
  • 3篇宫颈癌术
  • 3篇宫颈癌术后

机构

  • 26篇四川省肿瘤医...
  • 1篇电子科技大学
  • 1篇成都市金堂县...
  • 1篇四川省医学科...

作者

  • 27篇吴凡
  • 20篇王培
  • 19篇黎杰
  • 17篇康盛伟
  • 16篇唐斌
  • 8篇许敬辉
  • 7篇黄娜
  • 6篇秦远
  • 5篇王先良
  • 5篇廖雄飞
  • 4篇郎锦义
  • 3篇王首龙
  • 3篇肖明勇
  • 3篇张德康
  • 3篇高绪峰
  • 3篇陈亚正
  • 3篇万斌
  • 2篇吴德全
  • 2篇李建
  • 2篇李林涛

传媒

  • 5篇中华放射肿瘤...
  • 2篇中华放射医学...
  • 2篇中国医学装备
  • 2篇中国医疗设备
  • 2篇肿瘤预防与治...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3篇2024
  • 3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3篇2017
  • 5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调强放射治疗数据转换系统的研发
2020年
本文旨在开发一套能将静态调强放射治疗计划文件转换成制作物理补偿器的切割机执行文件和医用直线加速器多叶准直器(Multiple Leaf Collimator,MLC)控制文件的数据转换系统。该系统采用Visual Studio 2010作为开发平台,结合DCMTK开源库实现对DICOM协议支持。系统导入计划系统输出的放疗计划文件后,经分析将患者姓名、ID、MLC各叶片位置和权重等字段信息并输出为瓦里安MLC控制文件格式;也可对于每个射野、累加射野平面内各点的机器跳数生成跳数矩阵,结合不同补偿器材料的衰减特性将其转换成相应材料的厚度信息,最后实现切割机控制文件输出。该转换系统能够实现患者的RTplan数据导入,并且转换生成物理补偿器切割文件及瓦里安加速器MLC运动控制文件,为患者提供额外的调强放射治疗方式,也能满足网络故障等特殊情况下的放射治疗。
吴凡万斌王培黎杰康盛伟唐斌
关键词:补偿器调强放疗多叶准直器
放疗患者的就诊引导方法和就诊引导系统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放疗患者的就诊引导方法和就诊引导系统,属于院内导航技术领域。一种放疗患者的就诊引导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预先获取需要进行放疗的患者的身份信息,根据放疗流程给每个放疗患者生成一个放疗任务;步骤2:识别...
康盛伟杨颖査文中杨凤比确子拉吴骏翔吴凡唐斌
一种肿瘤位置实时监测系统及其监测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肿瘤位置实时监测系统,它包括呼吸流速计、机头MLC驱动机构和PLC控制器,呼吸流速计包括流速计本体(1),流速计本体(1)的左、右侧分别设置有喇叭管(4)和出气管(5),出气管(5)上设置有流量计(6),...
李林涛郎锦义秦远王培黎杰康盛伟唐斌吴凡黄娜
文献传递
铜补偿器IMRT技术的初步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 初步评价铜补偿器IMRT技术的可行性和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IMRT计划系统中10例肿瘤患者,其中鼻咽癌3例、食管癌4例、直肠癌3例.首先通过电离室测量6 MV射线在一组不同厚度铜板的衰减系数,拟合出厚度计算公式;然后将计划系统导出的计划文件转换为补偿器厚度矩阵,将其导入数控机床完成补偿器切割制作,最后在均匀体模上实施基于补偿器的IMRT计划.采用胶片测量平面剂量,与计划系统计算的平面剂量做3%/3 mm标准下的γ分析.配对t检验MLC计划和铜补偿器计划的机器跳数差异.结果 根据实际测量拟合出的公式准确计算出切割深度,利用计划的RTPLAN文件成功转换出数控机床所需切割文件.计划验证结果显示10例患者γ通过率最低为90.2%,最高为98.2%,均满足临床计划要求.铜补偿器IMRT计划的机器跳数低于MLC的IMRT计划(873.9∶975.1,P=0.005).结论 基于铜补偿器的IMRT技术可以满足临床治疗的要求.
秦远王培康盛伟吴凡黄娜李建黎杰
非共面野在宫颈癌术后调强放射治疗中的应用
吴骏翔康盛伟黎杰唐斌吴凡许敬辉王培
非共面野在宫颈癌术后调强放射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17年
随着放射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放射治疗在宫颈癌治疗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有关如何提高靶区剂量,同时降低直肠、膀胱以及小肠受照剂量的研究多有发表,但常常忽略了宫颈癌术后放射治疗中骨髓的受照剂量。Mell等研究表明,骨髓在放疗中的受照剂量与血液不良反应有关,骨髓受照剂量的增加会导致急性骨髓抑制发生率增高。因此,如何在不影响靶区与其他危及器官的前提下有效地减少骨髓的受照剂量,成为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本研究在传统调强计划的基础上结合非共面技术,从剂量学上探讨非共面调强计划应用于宫颈癌术后放射治疗时剂量学上的优势。
吴骏翔康盛伟黎杰唐斌吴凡许敬辉王培
关键词:调强放射治疗术后放射治疗宫颈癌受照剂量放射治疗技术
宫颈癌术后放疗中自动计划与人工计划的剂量学比较被引量:12
2018年
目的 比较容积弧形调强(VMAT)人工计划与自动计划的剂量学参数,评估自动计划在临床宫颈癌术后放疗应用的可行性以及剂量学特点。方法 选取23例宫颈癌术后病例,其中ⅡA期8例,ⅡB期15例,使用Pinnacle3放射治疗计划系统分别设计人工VMAT和自动VMAT计划。比较两种计划靶区的Dmean、D95、适形指数(CI)、均匀性指数(HI)、危及器官(OAR)的剂量体积直方图(DVH)、平均优化时间、调试次数以及机器跳数(MU)。结果 自动计划得到的靶区Dmean、CI以及HI均优于人工计划(t=4.65~14.92,P〈0.05),而D95无明显差异(P〉0.05);自动计划得到的OAR各参数均优于人工计划(t=3.30~14.42,P〈0.05);自动计划明显减少了计划的平均优化时间(72 min,t=3.85,P〈0.05)和调试次数(2次,t=5.41,P〈0.05);自动计划和人工计划的平均机器跳数分别为(819±53)和(638±41) MUs,自动计划跳数增加了181 MUs。结论 使用Pinnacle3自动设计的宫颈癌术后VMAT计划具有临床可行性,并且自动VMAT计划与人工VMAT计划相比提高了计划质量,减少了计划设计时间、人为因素对于计划质量的影响。
吴骏翔康盛伟王培唐斌吴凡许敬辉黎杰
关键词:宫颈癌术后剂量学
四川省放疗工作状况调查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分析四川省近5年来放疗工作发展水平,为全省放疗资源合理配置提供参考,促进放疗健康发展。方法参照全国其他省份及2009年四川省放疗状况调查方案,确定调查项目;调查对象涵盖全省所有开展放疗的医疗单位,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相结合的方式。结果基础治疗条件、治疗设备、辅助设备、计划验证设备、人员配备、新技术开展方面均有很大进步。相比2009年放疗状况调查时,多个调查项目取得50%,甚至100%以上的增长。结论四川省放射肿瘤事业的快速发展必将最终惠及四川省广大肿瘤患者,给肿瘤患者以更好地治疗环境、治疗技术和治疗质量。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看到四川省放疗发展状况与国际水平,甚至与国内发达省份相比仍有不足,需要继续努力迎头赶上。
祁国海王培黎杰王先良唐斌吴凡康盛伟
123例胸部肿瘤调强放疗计划三维剂量验证结果分析
吴凡康盛伟王培黎杰唐斌
局部晚期宫颈癌自适应放疗剂量学及生存分析与毒性反应评价被引量:14
2017年
目的:对比研究自适应调强放疗(adaptive radiation therapy,ART)或单程调强放疗两种不同体外放疗模式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的剂量学改变及初步临床疗效与毒性反应,探索局部晚期宫颈癌外照射合理模式。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5月至2015年5月间112例行根治性放化疗的局部晚期宫颈癌(FIGO:IIB^IVA期)病例,根据患者外照射模式不同分为两组。A组:单程放疗组,共62例患者,外照射全程未更改放疗计划;B组:自适应放疗组,共50例患者,按首程放疗计划(plan1)照射完成15次(27~30Gy)后重新制定放疗计划(plan2)并且按新计划完成后续治疗。两组患者外照射结束后均接受高剂量率腔内近距离后装治疗。放疗期间两组患者均行顺铂单药同步化疗。比较B组两程计划肿瘤体积和危及器官剂量学改变,并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评价比较患者急慢性毒性反应发生情况及进行生存分析。结果:B组中plan2与plan1相比,肿瘤平均体积从(107.67±32.02)cm^3,退缩到(63.21±25.78)cm^3,平均缩小(41.12±13.02)cm^3,平均退缩率为(35.48±5.16)%,P<0.05。直肠平均剂量[Dmean(34.18±0.99)Gy vs.(37.09±0.74)Gy,P=0.011]、最大剂量[Dmax(50.15±0.69)Gy vs(52.05±0.77)Gy,P=0.003]、1cm^3体积受照剂量[(D1cc 48.21±2.02)Gy vs(49.90±4.19)Gy,P=0.045];膀胱平均剂量[Dmean(34.46±0.50)Gy vs(35.36±0.54)Gy,P=0.023]、最大剂量[Dmax(52.53±1.19)Gy vs(54.88±0.89)Gy,P=0.028]、1cm^3体积受照剂量[D 1cc(50.60±3.28)Gy vs(52.61±4.64)Gy,P=0.021],以上剂量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组和B组急性腹泻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8.39%vs.30%,P=0.046),其它急性及慢性毒性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组和B组患者中位随访时间分别为25个月和27个月,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0.9%和95.2%(P>0.05),3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80.4%和93.3%(P>0.05)。结论:局部晚期宫颈癌外照射过程中肿瘤体积可显著性缩小,采用ART技术与单程放疗相比3年OS和PFS�
阴骏李鹏程范子煊冯梅吴凡秦远王培郎锦义
关键词:局部晚期宫颈癌体外放疗自适应放疗剂量学毒性反应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