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星欣

作品数:7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技发展计划面上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6篇骨髓间充质
  • 6篇干细胞
  • 5篇细胞
  • 5篇细胞生长
  • 5篇细胞生长因子
  • 5篇间充质干细胞
  • 5篇骨髓间充质干...
  • 5篇充质干细胞
  • 4篇纤维细胞
  • 4篇纤维细胞生长...
  • 4篇碱性成纤维
  • 4篇碱性成纤维细...
  • 4篇碱性成纤维细...
  • 4篇成纤维细胞
  • 4篇成纤维细胞生...
  • 4篇成纤维细胞生...
  • 3篇细胞移植
  • 3篇向心
  • 3篇分化
  • 2篇心肌

机构

  • 7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北京市心肺血...
  • 2篇日照市人民医...
  • 1篇中国航天科工...

作者

  • 7篇缪黄泰
  • 7篇吴星欣
  • 7篇王晓
  • 7篇聂绍平
  • 7篇甄雷
  • 4篇刘新民
  • 4篇乔岩
  • 3篇任红梅
  • 3篇辛毅
  • 3篇师树田
  • 3篇阙斌
  • 2篇刘百球
  • 2篇乔世斌
  • 1篇李学强

传媒

  • 2篇中国心血管病...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心肺血管病杂...
  • 1篇新乡医学院学...
  • 1篇中国医药生物...

年份

  • 3篇2014
  • 4篇201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采用OTW球囊经冠状静脉逆行灌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采用over-the-wire(0Tw)球囊经冠状静脉逆行灌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杂种犬12只,体重(23.0±1.9)kg,采用开胸直视下完全结扎前降支(LAD)中段建立急性心梗模型。1周后采用OTW球囊将1×10^8EGFP标记的MSCs灌注到与LAD平行的前室间静脉(AIV)中段。所有实验动物分别在灌注后1h(n=4)、14d(n=4)、28d(n=4)取材,比较LAD结扎部位缺血心肌和LCX区域非缺血心肌组织中EGFP阳性细胞的数量。结果经冠状静脉逆行灌注成功率为100%(12/12),术中及术后未发生死亡、心包填塞及恶性心律失常。免疫荧光结果显示,所有时间点LAD区域内EGFP阳性细胞数均明显高于LCX区域(均P〈0.05),细胞在LAD区域内的分布也更均匀。结论采用OTW球囊经冠状静脉逆行灌注MSCs安全可行,靶向性高,细胞在缺血心肌内的分布也较为均匀、持久。
甄雷王晓缪黄泰乔世斌吴星欣乔岩刘百球刘新民阙斌聂绍平
关键词:细胞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冠状静脉逆行灌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体内浓度梯度被引量:2
2013年
背景:体外研究发现,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浓度梯度能够促进干细胞的迁移和增殖。然而,采用冠状静脉逆行灌注途径能否建立在体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浓度梯度尚不明确。目的:评价冠状静脉逆行灌注实验方法的安全性,建立并检测冠状静脉与局部缺血心肌间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浓度梯度,探讨逆行灌注后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浓度梯度存在的时间窗。方法:开胸结扎法建立犬急性心肌梗死模型,1周后经冠状静脉逆行灌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灌注结束后球囊充盈时间分别为0,5,10,15min。解除球囊充盈后即刻处死动物,ELISA法测量血浆和梗死区心肌、梗死边缘区心肌组织匀浆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浓度,在体评价在不同时间点冠状静脉血液与梗死区心肌以及梗死边缘区心肌之间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浓度梯度。结果与结论:逆行灌注成功率为100%,无死亡、心脏压塞和恶性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发生。灌注后5min和10min,冠状静脉血液与梗死区心肌之间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浓度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梗死区心肌浓度明显高于其他2种组织。球囊充盈15min后2组之间浓度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果表明,经冠状静脉逆行灌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后,球囊充盈的时间为5-10min能在冠状静脉血液与梗死心肌之间建立稳定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浓度梯度,而且在梗死心肌区域浓度最高。此时间窗内灌注干细胞有望增强其移行活力。
甄雷王晓缪黄泰乔世斌吴星欣乔岩刘百球刘新民阙斌聂绍平
关键词:缺血性心脏病在体浓度梯度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冠状静脉逆行灌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心肌内归巢的影响
2014年
目的 探讨经冠状静脉逆行灌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心肌内归巢的影响.方法 杂种犬12只,体重20~25(22.4±1.8)kg,采用开胸结扎法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1周后将存活犬(n=ll)随机分为MSCs组(n=5)和bFGF+MSCs组(n=6).采用密度梯度离心与贴壁培养法在体外分离、培养MSCs,移植前对MSCs进行4’,6-二脒基-2-苯基吲哚(DAPI)孵育标记.逆行灌注实验后1周,免疫荧光法比较两组梗死心肌内DAPI阳性细胞数,评价逆行灌注bFGF对MSCs归巢的影响.结果 采用密度梯度离心和贴壁培养法成功分离并富集MSCs,77.19%以上的细胞都处于G0/G1期,强表达CD44,阳性率为95.8%;MSCs体外DAPI标记率高,初始标记率达99.6%.免疫荧光显示,bFGF+MSCs组DAPI阳性细胞数明显高于MSCs组[(325±106)/mm2比(186±67)/mm2,P<0.05],联合组MSCs分布更为均匀;部分MSCs与心肌细胞共定位.结论 经冠状静脉逆行灌注bFGF能更有效地促进MSCs归巢至梗死心肌;同时,MSCs在心肌内的分布也更为均匀.
李学强王晓甄雷缪黄泰吴星欣任红梅师树田乔岩刘新民聂绍平
关键词:细胞移植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归巢
经冠状静脉逆行灌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内分化的影响被引量:1
2014年
背景:体外研究显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能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心肌样细胞分化。然而,在体内环境下经冠状静脉逆行灌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能否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尚不明确。目的:探讨经冠状静脉逆行灌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内分化的影响。方法:1杂种犬12只,采用密度梯度离心与贴壁培养法在体外分离、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慢病毒载体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分析转染率。2开胸结扎法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1周后将存活犬(n=10)随机分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n=5)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n=5),采用OTW球囊经冠状静脉逆行灌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后1周,免疫荧光法比较两组梗死心肌内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阳性细胞共表达Ⅷ因子和肌钙蛋白I的数量。结果与结论: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慢病毒成功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转染率达85%;灌注后免疫荧光显示,23.5%的切片可以看到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阳性细胞;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共表达Ⅷ因子和肌钙蛋白I的细胞数量明显高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P<0.05)。因此,经冠状静脉逆行灌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能更有效地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成血管内皮细胞和心肌细胞;采用该途径联合灌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有望发挥协同作用,更好地促进心脏修复。
王晓甄雷缪黄泰吴星欣任红梅师树田乔岩刘新民阙斌聂绍平
关键词:干细胞骨髓干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细胞移植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分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细胞生长因子对正常氧和低氧条件下犬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迁移的影响
2013年
目的观察比较正常氧和低氧环境下,不同细胞生长因子对犬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迁移的影响。方法抽取犬骨髓,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进行培养。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变化;取第3代细胞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其表型特征;加入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在正常氧和低氧条件下行迁移和划痕实验来观察细胞趋化能力。结果细胞迁移情况与氧环境及细胞生长因子的存在和种类均有关联。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均能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迁移,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较其他细胞生长因子显示出更强的促进迁移作用,这种作用在低氧环境下更为明显。结论低氧环境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迁移能力较正常氧环境下更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的存在均有利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迁移。
缪黄泰吴星欣辛毅王晓甄雷聂绍平
关键词:干细胞因子细胞运动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体外诱导犬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心肌样细胞分化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体外定向诱导犬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向心肌样细胞分化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犬BMSCs并进行传代培养。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第3代BMSCs的增殖及DNA周期;取第3代BMSCs设置对照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10、100μg·L^(-1)组进行体外诱导培养,镜下观察其形态变化,细胞生长曲线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免疫荧光法鉴定心肌肌钙蛋白I(TnI)、肌球蛋白重链(MHC)和波形蛋白(Vimentin)的表达。结果密度梯度离心法得到的BMSCs呈长梭形、聚集性生长,第3代BMSCs MTT法检测结果显示细胞生长阶段为潜伏期、对数生长期及平台期。DNA周期检测结果:G_0/G_1期为(91.90±1.68)%,表明绝大部分细胞处于非增殖状态。经诱导分化3周后,3组细胞经生长曲线法检测结果显示:1~3 d,bFGF10、100μg·L^(-1)组细胞数较对照组增殖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5 d,对照组细胞呈对数生长趋势,bFGF 10、100μg·L^(-1)组细胞数量减少;6~7 d,bFGF诱导组较对照组细胞数明显减少(P<0.05),而bFGF 10μg·L^(-1)组与bFGF100μg·L^(-1)组比较细胞数量明显偏少(P<0.05)。免疫荧光法检测结果显示:经诱导分化4周后,bFGF 10μg·L^(-1)组和bFGF100μg·L^(-1)组的细胞均表达TnI和MHC,不表达Vimentin;对照组均不表达TnI、MHC和Vimentin。结论 10μg·L^(-1)bFGF能够有效促进BMSCs的体外增殖,并具有向心肌样细胞分化能力。
缪黄泰吴星欣辛毅王晓甄雷聂绍平
关键词: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心肌样细胞分化
不同浓度转化生长因子β1体外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心肌样细胞分化的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体外定向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向心肌样细胞分化的能力。方法:取SD大鼠四肢骨骨髓,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大鼠BMSCs,以TGF-β1 5μg/L(低剂量组)、10μg/L(高剂量组)对第3代BMSCs进行体外诱导,未诱导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做对照。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MTS试剂盒检测细胞活性。分化14天后,流式细胞仪分析三组细胞DNA周期;免疫荧光法鉴定心肌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c Tn I)、心肌平滑肌肌动蛋白(aactin)和心肌肌球蛋白重链(myosin heavy chain,MHC)的表达率。结果:三组细胞均呈对数生长趋势,诱导组细胞数量增长较对照组缓慢(P<0.05),诱导组之间比较,细胞增长无明显差异。分析细胞DNA周期显示:诱导14天后,对照组增殖指数明显高于诱导组(P<0.05),不同浓度诱导组之间比较,细胞增殖指数无明显差异。免疫荧光法检测结果显示:诱导14天后,诱导组细胞均部分表达c Tn I、α-actin及MHC,TGF-β1高剂量组细胞转化率高于低剂量组;对照组均不表达c Tn I、α-actin及MHC。结论:10μg/L TGF-β1与5μg/L TGF-β1比较,更有效促进BMSCs体外向心肌样细胞分化,且对细胞增殖活性无明显影响。
吴星欣师树田缪黄泰王晓辛毅甄雷任红梅聂绍平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心肌样细胞分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