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汉宁

作品数:141 被引量:1,369H指数:21
供职机构:西北大学地质学系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重点学科专项资金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20篇期刊文章
  • 18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11篇天文地球
  • 23篇石油与天然气...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矿业工程
  • 2篇建筑科学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生物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3篇地磁
  • 41篇古地磁
  • 23篇盆地
  • 18篇油田
  • 16篇地磁学
  • 15篇古地磁学
  • 12篇岩石
  • 12篇岩石磁学
  • 12篇青藏
  • 12篇青藏高原
  • 12篇鄂尔多斯盆地
  • 11篇地质
  • 10篇古地磁研究
  • 9篇低渗
  • 9篇地块
  • 9篇油气
  • 9篇古生代
  • 8篇三叠
  • 8篇气藏
  • 6篇低渗透

机构

  • 139篇西北大学
  • 21篇中国科学院
  • 12篇中国石油化工...
  • 11篇中国石油天然...
  • 5篇中国科学院地...
  • 4篇长安大学
  • 4篇延安大学
  • 4篇延长油矿管理...
  • 3篇中国石油化工...
  • 3篇中国石油
  • 3篇南方科技大学
  • 2篇北京市地震局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中国地质科学...
  • 2篇煤炭科学研究...
  • 2篇中国石油勘探...
  • 2篇西安地质矿产...
  • 2篇中国石化股份...
  • 2篇陕西延长石油...
  • 1篇兰州大学

作者

  • 141篇吴汉宁
  • 32篇程鑫
  • 22篇周亚楠
  • 18篇赵希刚
  • 16篇朱日祥
  • 16篇张金功
  • 13篇王靖华
  • 12篇柏冠军
  • 11篇王海军
  • 9篇李秋实
  • 7篇刘池阳
  • 7篇马轮
  • 7篇白立新
  • 7篇韩玲
  • 6篇李学森
  • 6篇任战利
  • 6篇霍斐斐
  • 5篇侯宝宁
  • 5篇秦峰
  • 5篇刁宗宝

传媒

  • 21篇地球物理学进...
  • 19篇西北大学学报...
  • 12篇地球物理学报
  • 6篇中国科学:地...
  • 4篇中国科学(D...
  • 3篇煤田地质与勘...
  • 3篇西北地质
  • 3篇地质科技通报
  • 2篇天然气工业
  • 2篇地质科学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铀矿地质
  • 2篇遥感信息
  • 2篇内蒙古石油化...
  • 2篇地下水
  • 2篇天然气地球科...
  • 2篇地质通报
  • 2篇地球科学与环...
  • 2篇油气地球物理
  • 2篇石油地质与工...

年份

  • 3篇2024
  • 10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5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 6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4
  • 6篇2013
  • 5篇2012
  • 3篇2011
  • 6篇2010
  • 7篇2009
  • 8篇2008
  • 6篇2007
  • 9篇2006
  • 8篇2005
1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空青的药学研究概况被引量:1
2013年
在广泛文献检索的基础上,对空青的种属、主要成分、药理、临床应用与注意事项等进行概述,为深入开发、利用提供科学资料。
黄珍珍杨凯澜马莉吴汉宁华洪蒋璐鹭倪士峰巩江
关键词:药理
地震资料预测薄层厚度方法研究与应用被引量:65
2006年
薄层厚度预测一直是公认的难题之一,其难度就在于如何准确地识别和提取薄层的地震属性.常规方法是利用时间域或频率域地震属性与薄层厚度的线性关系计算.但是理论与实际资料表明,不同的薄层和地层组合对地震波的动力学的信息影响很大,各种参数与薄层厚度成非线性关系,使用单一的信息不可能准确预测薄层厚度.本文利用三种线性预测原理(模型),经数学变换为属性参数,采用非线性BP网络预测薄层厚度,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柏冠军吴汉宁赵希刚王靖华
关键词:薄层地震属性参数人工神经网络
青藏高原拉萨块体北缘晚白垩世竟柱山组红层古地磁学研究及其构造意义被引量:2
2022年
作为亚洲大陆晚白垩世时的最南缘,拉萨块体古纬度对研究印度—亚洲大陆碰撞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采自拉萨块体北缘晚白垩世竟柱山组红层35个采点415块定向样品进行了详细的古地磁研究.岩石磁学结果显示样品中主要载磁矿物为赤铁矿.通过逐步热退磁可从22个采点中获得一组稳定的高温分量方向,同沉积校正后该方向在95%和99%置信区间内均通过了McElhinny和McFadden褶皱检验,表明该方向(D_(c)=335.6°,I_(c)=31.2°,k_(c)=52.8,α95=4.3°)应为原生剩磁,其对应的古地磁极为63.3°N,329.4°E,A_(95)=3.6°.等温剩磁各向异性分析显示拉萨块体北部尼玛和班戈地区晚白垩世竟柱山组红层中可能并不存在磁倾角浅化现象.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限定了拉萨块体晚白垩世古纬度为16.6±2.1°N(参考点31.8°N,87.7°E),晚白垩世以来青藏高原北部可能发生了960±400 km的南北向构造缩短.
刘雨纯周亚楠程鑫叶亚坤卫弼天姜南张伟杰吴珂王保锋许鹏祥陈庆龙幸龙云李腾张冬孟武景岳刘非凡王嘉伟吴汉宁
关键词:晚白垩世古地磁
用古地磁资料探讨柴达木地块构造演化被引量:58
1997年
对柴达木地块寒武系以上地层进行的详细的构造古地磁研究,建立了古生代以来的古地磁极移曲线和古纬度变化曲线,据此讨论了柴达木地块及邻近地区的大地构造演化、盆地与造山带的关系和盆地形成机制及发展演化.
吴汉宁刘池阳张小会任战利
关键词:古地磁柴达木地块盆地
大牛地气田下二叠统叠合气藏开发地质特征被引量:17
2009年
大牛地气田下二叠统叠合气藏由山1、山2、盒1、盒2和盒3等气藏构成,这些气藏纵向上交错叠置,平面上连片分布。气藏类型为低渗透致密砂岩定容弹性驱动岩性气藏。山1和山2气藏储层主要为三角洲平原亚相分流河道砂体沉积,盒1、盒2和盒3气藏储层主要为辫状河流相河道砂体沉积。盒2和盒3气藏所产天然气为干气,其余均为湿气。下二叠统叠合气藏为低丰度、中深层、中—低产大型气藏。采用衰竭式开发方式,结果表明,盒3和山1气藏单井产量相对较高,稳产性好,盒2气藏次之,盒1和山2气藏单井产量相对较低。多层合采可以提高单井产量,间歇生产有利于气藏的稳产和提高气藏采收率。对下二叠统叠合气藏开发地质特征的认识是编制气田开发方案,科学、合理、高效开发气藏的基础。
段春节陈路原吴汉宁
关键词:下二叠统大牛地气田鄂尔多斯盆地
四川江油地区上泥盆统—下石炭统灰岩的岩石磁学研究被引量:3
2002年
四川江油地区上泥盆统三分量样品和下石炭统样品的岩石磁学研究表明 :上泥盆统样品的主要载磁矿物为磁铁矿 ,且以假单畴、多畴和少量单畴状态存在 .下石炭统样品的载磁矿物则主要是假单畴和多畴磁铁矿的混合物 ,从样品中分离出的中温分量由假单畴磁铁矿携带 .上泥盆统样品的高温分量则由记录了岩石原生剩磁的单畴磁铁矿携带 .
李学森吴汉宁黄宝春邓成龙张小浩
关键词:上泥盆统下石炭统灰岩岩石磁学
秦岭丹凤群蛇绿岩古地磁学再研究被引量:5
1992年
本文是对秦岭丹凤县桃花铺郭家沟剖面和商县三十里铺剖面丹凤群蛇绿岩标本的古地磁学研究结果.逐步热退磁和剩磁方向主分量分析表明,60%以上的标本含有可明显区分的3个剩磁组分.另外的约30%—40%的标本,尽管它们具有很高的天然剩磁强度,在150—200℃时,其剩磁强度即衰减50%以上,且显示出不稳定的方向.两种不同的磁性表现与不同的岩石组成和结构有关,特别是与岩石的结晶程度有关.经对3个剩磁组分成因的分析及与变质变形关系的研究,表明高温剩磁组分是原生.由高温剩磁组分得到丹凤群古地磁极位置为43.0°N,274.5°E,古纬度值为12.0°S.比较丹凤群的古地磁极位置和华北扬子块体古地磁极移曲线,发现它们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这表明丹凤群在古生代不从属于华北或扬子块体,而是一个独立的地体,很可能是秦岭古洋壳的残片,从而给丹凤群蛇绿岩赋予新的大地构造含义.
吴汉宁陈岩周鼎武
关键词:古地磁丹凤群蛇绿岩
多源遥感影像数据融合方法在地学中的应用被引量:25
2005年
应用遥感影像数据融合理论,研究了光学遥感、热红外遥感、微波遥感卫星在地质学中的应用,论述了不同类型的遥感数据及其他地学数据在不同层次上的同一传感器多波段数据融合、不同SAR图像数据融合、HIS变换、遥感影像与地球物理、地质和航磁等数据的融合。结果表明,数据融合技术在突出地质特征信息方面具有能突出线性构造、断裂构造、地形地貌的优势。
韩玲吴汉宁杜子涛
关键词:数据融合雷达遥感特征提取
青藏高原拉萨块体下白垩统多尼组古地磁研究:对碰撞前欧亚大陆南缘的古位置限制
<正>印度-欧亚大陆碰撞的运动学特征对于揭示高原形成具有重要意义。位处欧亚板块南缘的拉萨地块在碰撞前后的古地理位置对两板块碰撞拼合过程的研究和相关的陆内变形问题的探讨至关重要。中外古地磁学者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陆续在欧...
邵瑞琦周亚楠程鑫吴汉宁
文献传递
遥感影像地图在鄂尔多斯盆地环形构造识别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05年
鄂尔多斯盆地油、气、煤、铀矿等多种能源矿藏(床)同盆共存,在空间分布上具有一定的规律。根据鄂尔多斯盆地的地质概况,对该地区的遥感数据进行影像合成。从合成的遥感影像图中识别出鄂尔多斯盆地内、中、外三个环形构造,为该地区多种能源矿藏(床)的富集定位研究以及协同勘探提供参考。
韩玲吴汉宁杜子涛赵希刚
关键词:遥感影像地图鄂尔多斯盆地遥感影像融合
共1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