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宁炯杰

作品数:8 被引量:38H指数:4
供职机构:湖南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重点学科建设项目湖南省科技厅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针刺
  • 2篇蛋白
  • 2篇中风
  • 2篇中风偏瘫
  • 2篇神经节段
  • 2篇缺血性中风
  • 2篇缺血性中风偏...
  • 1篇蛋白表达
  • 1篇蛋白激酶
  • 1篇蛋白激酶表达
  • 1篇电针
  • 1篇虚证
  • 1篇穴位
  • 1篇针刺疗
  • 1篇针刺疗法
  • 1篇针灸
  • 1篇针灸治疗
  • 1篇止痛
  • 1篇止痛方
  • 1篇治疗学

机构

  • 8篇湖南中医药大...
  • 1篇湖南省中医药...
  • 1篇湖南中医药大...

作者

  • 8篇宁炯杰
  • 3篇贲定严
  • 2篇刘慧萍
  • 2篇张超
  • 2篇李铁浪
  • 2篇李江山
  • 2篇张国民
  • 2篇莫新民
  • 2篇黄娟
  • 1篇易展
  • 1篇徐寅
  • 1篇粟艳梅
  • 1篇王云辉
  • 1篇吴宗蔚
  • 1篇李木清
  • 1篇李洪亮
  • 1篇刘鹤群
  • 1篇罗燕

传媒

  • 2篇中国中医基础...
  • 1篇中国中医药信...
  • 1篇针灸临床杂志
  • 1篇中国针灸
  • 1篇湖南中医杂志
  • 1篇上海针灸杂志

年份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4
  • 2篇2013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疏肝和胃丸对幽门结扎胃溃疡大鼠胃黏膜VEGF蛋白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观察疏肝和胃丸对幽门结扎胃溃疡大鼠胃黏膜VEGF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幽门结扎法复制大鼠胃溃疡模型,观察胃黏膜病理学及VEGF蛋白的变化。结果:模型组VEGF的表达水平均明显下降,胃黏膜损伤指数水平均明显升高,与疏肝和胃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肝和胃丸对胃溃疡大鼠胃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可能与提高胃黏膜组织VEGF蛋白的表达、促进胃黏膜上皮的新生修复有关。
张国民莫新民黄娟刘鹤群宁炯杰李筠芝刘慧萍
关键词:疏肝和胃丸胃黏膜损伤VEGF
不同灸量隔姜灸对脾虚证大鼠胃组织丝裂原细胞外激酶和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表达的影响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观察不同灸量隔姜灸对脾虚证大鼠胃组织丝裂原细胞外激酶(MEK)1/2和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1/2表达的影响,探讨隔姜灸治疗脾虚证的可能作用机制及量效特征。方法将75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隔姜灸3壮组、隔姜灸6壮组、隔姜灸9壮组,每组15只。200%大黄浓缩液4℃灌胃制作脾虚证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隔姜灸组选取"足三里""中脘"予不同灸量治疗,连续8 d。HE染色镜下观察大鼠胃组织病理学改变,免疫组化检测大鼠胃组织MEK1/2及ERK1/2的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胃黏膜损伤明显,可见较大的破损、脱落;与模型组比较,隔姜灸3壮组大鼠胃黏膜表面有部分脱落、破损情况改善,隔姜灸6壮组和隔姜灸9壮组大鼠胃黏膜表面较完整、脱落及破损明显改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胃组织MEK1/2及ERK1/2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隔姜灸各组胃组织MEK1/2及ERK1/2蛋白明显表达升高(P<0.01);与隔姜灸3壮组比较,隔姜灸6壮组和隔姜灸9壮组胃组织MEK1/2及ERK1/2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1),但二者作用效果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隔姜灸通过提高胃组织MEK1/2及ERK1/2的蛋白表达,激活MEK/ERK信号转导通路,进而促进脾虚证大鼠胃黏膜的修复。
贲定严宁炯杰徐寅罗燕李木清王云辉易展
关键词:隔姜灸脾虚证
壮骨止痛方全方提取物对去势雌鼠骨保护素的影响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观察双侧卵巢摘除(去势法)对雌性大鼠血清雌二醇和骨保护素(OPG)的变化。方法:用去势法造成去势雌鼠模型,喂养13周后处死。结果:壮骨止痛方全方提取物组雌二醇含量增加,OPG的含量升高,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壮骨止痛方全方提取物通过增加雌二醇含量、提高OPG的含量而起到抗骨质疏松的作用。
张国民黄娟宁炯杰李筠芝莫新民刘慧萍
关键词:去势OPG
室旁核催产素在针刺不同神经节段穴位调节大鼠胃功能中的作用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探讨室旁核催产素在针刺不同神经节段穴位调节胃功能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在大鼠胃部安置球囊的方法记录胃内压,对大鼠侧脑室LV微量注射室旁核催产素OT的特异性拮抗剂阿托西班Atosiban处理后,针刺足三里、内关以及胃俞穴,观察大鼠胃内压变化。结果:针刺前后比较:LV微量注射Atosiban前,针刺足三里组、内关组胃内压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胃俞组,胃内压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V微量注射Atosiban后,OT神经元受到抑制,胃内压升高,再行针刺足三里组、内关组,胃内压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针刺胃俞组,胃内压仍然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注射Atosiban前后腧穴组间针刺差值比较:注射Atosiban后,足三里、内关组各组内针刺前后胃内压差值,与注射Atosiban前,足三里、内关组各组对应的针刺前后胃内压差值比较变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俞组中,注射Atosiban前后,两差值比较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室旁核催产素OT神经元作为始动器,以神经传导和神经内分泌等方式参与针刺不同神经节段穴位调节胃功能,抑制大鼠胃运动,降低胃内压;从"多穴调控一脏"的理论角度,在针刺不同神经节段穴位调节胃功能中,下丘脑室旁核OT对其具有节段性作用。
张超刘伟维张煜楷宁炯杰李江山
关键词:室旁核催产素针刺神经节段胃内压
申时针刺对缺血性中风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观察申时针刺对缺血性中风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0例缺血性中风偏瘫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申时针刺)和对照组(非申时针刺),每组25例。治疗组给予基础治疗、康复训练和申时(下午3~5时)针刺治疗,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康复训练和非申时针刺治疗。观察两组CSS评分、BI指数评分及FMA评分的变化,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后两组CSS评分均下降(P〈0.01),BI指数评分、FMA评分均升高(P〈0.0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申时和非申时针刺均能改善缺血性中风偏瘫患者的神经功能、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
贲定严李铁浪宁炯杰李洪亮吴宗蔚粟艳梅
关键词:中风后遗症偏瘫针刺时间治疗学申时
刘氏小儿推拿结合Bobath技术治疗痉挛型小儿脑瘫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刘氏小儿推拿结合Bobath技术对痉挛型脑瘫(CP)患儿运动功能、痉挛程度及综合功能的改善情况。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90例痉挛型CP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基础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三组患...
宁炯杰
关键词:BOBATH技术痉挛型小儿脑瘫
文献传递
电针不同神经节段穴位对OT基因敲除小鼠胃排空的影响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观察电针不同神经节段穴位对催产素(oxytocin,OT)基因敲除小鼠胃排空的影响,探讨室旁核OT在电针不同神经节段穴位调节胃功能活动中的作用。方法:8~9周龄OT基因敲除型及野生型小鼠两个亚组各20只,雌雄各半,每个亚组分别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针刺足三里组、针刺内关组和针刺胃俞组,每组5只。空白对照组不进行针刺处理,针刺足三里组、针刺内关组和针刺胃俞组分别电针单侧"足三里""内关""胃俞"穴15 min,随后用同位素锝-亚锡喷替酸(^(99m)Tc-DTPA)标记的牛奶0.1 m L灌胃(放射性活度为3 mCi/m L),灌胃完成后即刻用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仪(SPECT)行胃排空检测50 min,用专用软件分析采集的原始数据,得到全胃半排时间(GET 1/2)、50 min末胃残留率、胃排空曲线。结果:野生型小鼠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电针"足三里"和"内关"后GET 1/2、50 min末胃残留率明显减少,可加快野生型小鼠胃排空(P<0.01,P<0.05),电针"胃俞"后GET 1/2、50 min末胃残留率明显增加,可抑制野生型小鼠胃排空(P<0.01,P<0.05);OT基因敲除型小鼠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电针"足三里"和"内关"对OT敲除型小鼠胃排空无显著影响(均P>0.05),电针"胃俞"后GET 1/2、50 min末胃残留率明显增加,可抑制OT敲除型小鼠胃排空(均P<0.01);胃排空曲线:OT敲除型小鼠的胃排空明显快于野生型小鼠。结论:电针不同神经节段穴位对小鼠的胃排空影响程度不同,OT基因敲除可加速小鼠胃排空,且影响部分穴位的针刺效应,提示作为自主神经通路始动器的室旁核OT神经元,可能以神经及内分泌的形式参与电针不同神经节段穴位对胃功能的调节,抑制胃排空。
刘伟维张超张煜楷宁炯杰李江山
关键词:电针神经节段胃排空
针灸治疗缺血性中风偏瘫30例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缺血性中风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西医基础治疗和常规针刺,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灸关元、中脘,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CSS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6.67%,对照组为63.3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后CSS评分及Barthel指数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治疗缺血性中风偏瘫疗效确切,并能促进肢体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贲定严李铁浪宁炯杰
关键词:针刺疗法艾灸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