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宗学奎

作品数:9 被引量:41H指数:4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456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动脉
  • 4篇动脉粥样硬化
  • 3篇动力学改变
  • 3篇血流
  • 3篇血流动力学
  • 3篇注射液
  • 3篇颈动脉
  • 3篇颈动脉粥样硬...
  • 3篇超声
  • 2篇心律
  • 2篇心律失常
  • 2篇血流动力学改...
  • 2篇血压
  • 2篇磷酸果糖
  • 2篇描记
  • 2篇描记术
  • 2篇高血压
  • 2篇高血压患者
  • 2篇二磷酸果糖
  • 2篇1,6-二磷...

机构

  • 7篇解放军第45...
  • 3篇山东医科大学...
  • 1篇济南军区总医...
  • 1篇山东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威海市文登中...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9篇宗学奎
  • 4篇马骁
  • 4篇张薇
  • 4篇宋平
  • 4篇黎莉
  • 2篇王乃震
  • 2篇韩志双
  • 1篇孙丽萍
  • 1篇张运
  • 1篇郎冬梅
  • 1篇张学义
  • 1篇张学义
  • 1篇于晓锦
  • 1篇赵宏兵
  • 1篇林丽华
  • 1篇刘军
  • 1篇金莲平
  • 1篇马金鹏
  • 1篇王慧

传媒

  • 2篇空军总医院学...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高血压杂志
  • 1篇山东中医杂志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山东中医药大...
  • 1篇中国心血管杂...

年份

  • 1篇2003
  • 4篇2002
  • 1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8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颈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超声研究被引量:4
2001年
目的 :研究颈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与粥样硬化病变之间的关系 ,评价血流动力学因素在颈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中的作用。材料和方法 :将 7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高脂血症组 ,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 ,高脂血症组又分为颈动脉斑块组和无斑块组。分别计算最大剪切率 (ShearRate ,SR) ,并进行一般指标比较。结果 :斑块组的年龄明显高于无斑块组和对照组 ,一般指标比较则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马骁黎莉张薇宋平宗学奎张运
关键词:颈动脉超声颈动脉粥样硬化血流动力学
参附注射液与1,6-二磷酸果糖辅助治疗急性心肌梗塞23例被引量:3
1999年
1997年10月~1999年6月,我们应用参附注射液与1,6二磷酸果糖(FDP)治疗急性心肌梗塞23例,并与常规方法治疗的21例作对照观察,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44例均为住院患者,明确诊断为急性心肌梗塞(简称心梗,有心电图及心肌酶谱的动态改变),按就诊时单、双日随机分为两组。治疗...
宗学奎张学义赵宏兵韩志双杜志荣曹书莲
关键词:参附注射液心肌梗塞FDP
实验性高胆固醇血症与家兔腹主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研究被引量:10
2002年
目的 研究实验性高胆固醇血症与家兔腹主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评价胆固醇在家兔腹主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中的作用。方法 对 16只雄性家兔分别于高脂饲料喂饲前及 12周后进行腹主动脉超声检查 ,测量腹主动脉内膜 -中层厚度的最大值 (IMTm) ,测定血清总胆固醇 (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 DL- c) ,计算 TC与 HDL- c之比 (C/ H) ,取腹主动脉做病理切片测量动脉 IMTm。结果  12周后家兔腹主动脉IMTm值明显增高 ,TC、L DL - c、C/ H明显升高。 IMTm与 L DL - c及 C/ H呈正相关。 IMTm的超声与病理测值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并高度一致。结论 高胆固醇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 ,其中的 HDL- c及 L DL- c在总胆固醇中所占比例的变化与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形成密切相关 ,超声方法检测活体家兔腹主动脉 IMT准确可行。
马骁黎莉张薇刘军姜祥庆宗学奎杜志荣王乃震
关键词:高胆固醇血症腹主动脉动脉粥样硬化超声描记术
国产左旋卡尼汀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研究被引量:5
2003年
宗学奎于晓锦王乃震王慧
关键词:左旋卡尼汀心律失常
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血流动力学改变的关系研究被引量:17
2002年
目的 应用超声多普勒技术研究高血压症患者颈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与粥样硬化病变之间的关系 ,评价血流动力学因素在颈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中的作用。方法 将 7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高血压组 ,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 ,按颈动脉是否存在粥样斑块将高血压组分为斑块组和无斑块组。分别计算最大剪切率 (ShearRate ,SR) ,并进行一般指标比较。结果 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发生率为 5 2 %,颈动脉内径扩大 ,峰值流速及SR均减低。斑块组患者的年龄明显高于无斑块组 ,双侧颈动脉SR均明显低于无斑块组。两组患者的血压水平、血脂及血糖水平、吸烟史、家族史、BMI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年龄的升高及SR减低是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的重要危险因素。
马骁黎莉张薇宋平宗学奎郎冬梅马金鹏韩志双孙丽萍
关键词:血流动力学颈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
1,6-二磷酸果糖治疗酒精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研究(摘要)
2002年
目的 观察 1 .6-二磷酸果糖 ( FDP)对酒精性心律失常的治疗效果。 方法 选择 48例病人 ,男性 45例 ,女性 3例 ,年龄 2 6~ 5 2岁 (平均 41岁 ) ;其中饮酒 5年 1 0例 ,7年 2 4例 ,8~ 1 2年 1 4例。给予FDP1 0 g、极化液 2 5 0 ml加 ATP40 mg、辅酶 A1 0 0u、维生素 C2 g静点 ,1 /d,1 5 d为一疗程 ,不加任何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前后均行 2 4 h动态心电图监收稿日期 :2 0 0 2 -0 3 -19测。 结果 治疗前室性心律失常按 LOWN分级 ,三级以上 2 7例 ,二级 1 1例 ,三级合并室上性心律失常 1 0例 ,经治疗后心律失常全部消失的 2 2例 ;减少70 %的 1 9例 ,减少 5 0 %的 4例 ,3例无变化。全部症状消失的 39例。继续按上述剂量饮酒半年复发率占35 % ( 1 1 /48) ;每天饮酒少于 5 0 g或戒酒的复发率占 1 2 .5 % ( 6/48)。 结论  FDP治疗酒精性心律失常效果显著。
宋平金莲平宗学奎
关键词:1,6-二磷酸果糖酒精性心律失常酒精中毒心律失常心电图描记术
黄芪、丹参注射液对冠心病心功能的影响
1998年
1临床资料选择本院1995年10月~1997年9月住院诊断为冠心病的病人(冠心病诊断按WHO标准)随机分组,单日入院者为治疗组,共56例,年龄平均56.8岁,其中60岁以上33例,男19例,女14例;60岁以下23例,男15例,女8例;其中急性心肌梗...
宗学奎曹书莲周丽萍
关键词:黄芪注射液丹参注射液冠心病心功能
高血压患者血流动力学改变与颈动脉粥样硬化之间关系的超声研究(摘要)
2002年
目的 研究高血压颈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与粥样硬化病变之间的关系 ,评价血流动力学因素在颈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中的作用。 方法 将 7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高血压组 ,应用多普勒超声技术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 ,测定其内膜 -中层厚度 ( Intimal-Medial Thickness,IMI) ,将 IMI>1 .0 mm定义为粥样斑块形成 ,按颈动脉是否存在粥样斑块分为颈动脉粥样斑块组和无斑块组。于心电图 T波起始点测量颈动脉收缩中期内径 ,根据血流频谱测量颈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 ,按下式计算最大剪切率 ( ShearRate,SR) ,SR=峰值流速× 2 /血管半径 (管径为收缩中期内径 )。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体重指数(BMI)、吸烟指数、血压、血脂、血糖。 结果 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发生率为 5 2 % ,颈动脉内径扩大 ,峰值流速及 SR均低于对照组 ( P<0 .0 1 )。斑块组患者的年龄明显高于无斑块组 [( 61± 7)岁vs( 5 0± 8)岁 ,P<0 .0 5 ],双侧颈动脉最大剪切率均明显低于无斑块组 ( 392 .85± 72 .5 7) /s vs( 4 77.92± 1 2 7.43) /s,( 335 .5 4± 81 .1 8) /s vs( 4 1 5 .5 3±1 1 7.5 /s,P<0 .0 5 )。双侧颈动脉峰值流速亦明显减低 ( P<0 .0 5 )。两组患者的血压水平、血脂及血糖水平、吸烟指数、体重指数均无显著性差异。峰值流速及
马骁宋平黎莉张薇宗学奎
关键词:超声研究颈动脉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血液动力学
参附注射液拮抗升压药依赖临床观察被引量:3
2000年
宗学奎赵宏兵张学义韩志双杜志荣林丽华
关键词:参附注射液多巴胺间羟胺药物依赖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