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常娟

作品数:6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阜阳师范学院文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文学
  • 1篇文化科学
  • 1篇艺术

主题

  • 3篇庄子
  • 3篇美学
  • 2篇大众
  • 1篇大众传媒
  • 1篇大众文化
  • 1篇道德
  • 1篇艺术
  • 1篇艺术形式
  • 1篇意境
  • 1篇意境理论
  • 1篇于丹现象
  • 1篇中国传统文化
  • 1篇世俗
  • 1篇世俗化
  • 1篇市场经济
  • 1篇手法
  • 1篇俗化
  • 1篇批判现实主义
  • 1篇批判现实主义...
  • 1篇朴素

机构

  • 6篇阜阳师范学院
  • 1篇淮南师范学院

作者

  • 6篇常娟
  • 1篇王磊

传媒

  • 3篇阜阳师范学院...
  • 1篇韶关学院学报
  • 1篇艺术百家
  • 1篇宿州学院学报

年份

  • 2篇2007
  • 2篇2005
  • 1篇2002
  • 1篇200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接受美学的阐释力——透视《论语》解读兼及于丹现象
2007年
本文以接受美学为理论支撑点,指出《论语》成书之初就已包含了对孔子言行及思想的剪裁和取舍,于丹的解读不过是在现代社会环境中又一次与孔子的对话。本文并进一步从大众传媒语境出发,结合接受美学中"隐含读者"、"期待视野"等理论分析了"《论语》心得"现象。
常娟
关键词:接受美学《论语》大众传媒
浅析中西历史语境中的“大众文化”
2002年
"大众文化"一词引进中国后,在概念使用上存在一定的模糊和混乱,西方大众文化是在高度物质文明的基础上产生的,科技理性和世俗化在西方大众文化的勃兴和繁荣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中国的大众文化是在与西方迥异的历史语境中萌生发展的,和西方的历史进程存在着历史时空上的错位,有它自身的特点。
常娟
关键词:历史语境大众文化世俗化市场经济中国传统文化
试论庄子自然美学思想对“意境”理论的启发被引量:3
2005年
庄子的美学以自然为美,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这一思想使“意境”理论形成了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特征以及富于形上意味的生命感和宇宙感,显示了庄子美学对“意境”理论的深远影响。
常娟
关键词:庄子自然美学意境
论庄子、康德“自然”观之异同
2005年
庄子的“自然”是与“道”融合的,它是外部自然界及其规律与主体相契合的结果,具有自然而然的发生、发展、变化的特点;康德的“自然”则是相对于物自体而存在的“现象界的全部”,它包括外在物理学意义上的自然和内在心理学意义上的自然,是主体对象化的产物,体现了主体的先验综合能力。两相比较,庄子的“自然”居于本体层面,强调人与自然的浑融天成,康德的“自然”则带有鲜明的主体烙印,认为人是自然的立法者,自然属于认识论的范畴。这种差异与中西方思维方式以及两人所处的不同社会、时代和学术背景是相关的。
常娟
关键词:庄子
创新:卡夫卡小说在比较视野中
2001年
艺术上、美学上的卡夫卡是丰富多彩的。作为现代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已有的对卡夫卡的研究多集中于他的作品的"异化"主题上,本文拟从艺术形式的创新上,把卡夫卡与传统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作比较,从而分析卡夫卡小说中显示出的巨大创新:其一,在叙事重心和艺术视野上的转向,由公众化转向私人性;其二,叙事艺术手段的革新,多用隐喻和象征;其三,具体到操作层面,人物是非典型和反主角的,情节是细节真实和整体荒诞的统一。
常娟
关键词:小说文学评论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比较文学写实手法艺术形式
“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与“美是道德的象征”——庄子康德美学追求之比较被引量:1
2007年
庄子与康德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都以审美为途径,追求二者的最终和谐并达至自由之境。但深入考察,就会发现他们所追求的审美的至境是不同的:庄子追求的美的旨归是自然,归于朴素,讲求的是"游"与"忘";康德则把追求美的理想的眼光投向人,美向崇高迈进,并最终成为"道德的象征"。这种差异体现了中西方思维方式的不同。
常娟王磊
关键词:庄子朴素道德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