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康天良

作品数:41 被引量:152H指数:7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培养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理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34篇医药卫生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12篇图像
  • 10篇图像质量
  • 7篇乳腺
  • 6篇影像质量
  • 5篇胸部
  • 5篇影像
  • 4篇调制
  • 4篇调制技术
  • 4篇器官
  • 4篇器官剂量
  • 4篇管电压
  • 4篇CT
  • 4篇成像
  • 3篇胸部CT
  • 3篇乳腺X线摄影
  • 3篇体层摄影
  • 3篇体层摄影术
  • 3篇颈部
  • 3篇鼻骨
  • 2篇对比剂

机构

  • 40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北京市疾病预...
  • 2篇清华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中国康复研究...
  • 1篇中国原子能工...
  • 1篇同方威视技术...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40篇康天良
  • 32篇牛延涛
  • 22篇张永县
  • 21篇刘云福
  • 15篇郭森林
  • 8篇张宗锐
  • 8篇刘丹丹
  • 7篇鲜军舫
  • 5篇虞滨滨
  • 5篇朱蕾
  • 4篇任悦
  • 4篇许庆刚
  • 4篇陶建华
  • 4篇李伟
  • 4篇马文涛
  • 3篇王世军
  • 3篇李霞
  • 3篇吴建兴
  • 2篇全海英
  • 2篇李君利

传媒

  • 10篇中华放射学杂...
  • 8篇中华放射医学...
  • 3篇CT理论与应...
  • 1篇放射学实践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 1篇原子能科学技...
  • 1篇北京生物医学...
  • 1篇医学影像学杂...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 1篇中华解剖与临...
  • 1篇中国耳鼻咽喉...
  • 1篇影像科学与光...

年份

  • 4篇2024
  • 5篇2023
  • 4篇2022
  • 3篇2021
  • 3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4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09
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成人鼻骨末端、鼻骨孔、鼻骨其他孔及咬合缝间骨型鼻颌缝的多层螺旋CT影像特征:附1600例分析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探讨易与骨折混淆的鼻骨末端、鼻骨孔、鼻骨其他孔和咬合缝间骨型鼻颌缝的多层螺旋CT(MSCT)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2019年1月—2020年9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放射科资料库1600例成人正常鼻骨影像资料,其中男800例、女800例,年龄18~80岁。采用MSCT薄层扫描,利用标准算法的原始图像重建出容积再现(VR)图像,分析鼻骨末端形态8种类型(M型、左侧缺损型、右侧缺损型、拱型、V型、倒V型、锯齿型、平坦型)的占比;利用骨算法原始图像进行多平面重组(MPR),重建出平行于硬腭的横断面和平行于鼻骨的冠状面图像,对鼻骨末端形态、鼻骨孔、鼻骨其他孔和咬合缝间骨型鼻颌缝进行侧别、性别间对比分析;将鼻骨划分为6个象限,分析鼻骨孔、鼻骨其他孔的位置占比。结果(1)鼻骨末端形态最常见的3种类型依次是M型[男60.00%(480/800)、女48.75%(390/800)]、锯齿型[男12.75%(102/800)、女14.13%(113/800)]和左侧缺损型[男7.63%(61/800)、女11.13%(89/800)],其中M型和左侧缺损型性别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其余6种类型性别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2)鼻骨孔出现率为59.93%(959/1600,例),共1683孔,其中男性为67.25%(538/800)、963孔,女性为52.63%(421/800)、720孔,男性鼻骨孔出现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63,P<0.001);左侧为53.25%(852/1600)、右侧为51.94%(831/1600),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4,P=0.230)。鼻骨孔以前中象限最多见,男性为67.49%(650/963)、女性为69.86%(503/720)。(3)鼻骨其他孔总出现率为23.13%(370/1600)、共506孔,男性为31.13%(249/800)、女性为15.13%(121/800),男性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60,P<0.001);左侧为14.88%(238/1600)、右侧为16.06%(257/16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6,P=0.353)。鼻骨其他孔最常见于前上象限,男性为34.49%(119/345)、女性为26.08%(42/161)。(4)咬
陶建华曲晓霞张怀宇李铮康天良刘云福鲜军舫
关键词:鼻骨多平面重建容积再现
数字乳腺摄影中对比度特性探讨
目的:通过对数字乳腺探测器的输出规律,探讨数字摄影中射线对比度、探测器对比度等对输出图像质量的影响,同时对图像对比度、射线(物体)对比度和对比度噪声比表达方式进行探讨.方法:模体:ACR RMI156模体,摄影参数:Mo...
康天良张永县刘云福郭森林牛延涛
眼眶非金属异物的CT和MRI影像表现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分析眶内非金属异物的影像学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2020年经手术证实的33例眶内非金属异物患者的CT和MRI资料。所有患者均行CT检查,其中19例行MRI检查。根据异物存留时间分为急性期(<5天)、亚急性期(5~30天)和慢性期(>30天)。结果:33例眼眶异物中,植物性异物30例,机油异物3例,继发感染28例。30例植物性异物中,急性期15例,异物CT值为-700~-300 HU,其中3例异物在T_(1)WI、T_(2)WI均呈低信号;亚急性期5例,异物密度从内到外逐渐升高,其中3例异物在T_(1)WI、T_(2)WI呈混杂等低信号,异物周围炎性组织明显强化;慢性期10例,异物呈等-高密度,CT值为40~70 HU,10例异物T_(1)WI呈等-高信号,T_(2)WI呈偏低信号,无强化,包裹异物的肉芽肿明显强化。3例机油性异物CT值为-130~-110 HU,T_(1)WI和T_(2)WI均呈高信号,压脂呈低信号,无强化,异物肉芽肿明显强化。结论:CT是眼眶非金属异物急诊首选检查方法,灵活调整窗宽窗位可提高急性期异物检出率,不同存留时间段的植物性异物密度不同。MRI对急性期明确有无异物和评估继发感染更有优势。
陶建华邹萌陈青华曲晓霞李建红康天良刘兆会
关键词:眼眶非金属异物植物性异物机油磁共振成像
鼻窦多层螺旋CT扫描中铋屏蔽对影像质量和晶体辐射剂量的影响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 探讨鼻窦多层螺旋CT扫描中铋屏蔽对影像质量的影响和对晶体辐射剂量的降低作用.方法 使用16层螺旋CT,选择鼻窦临床扫描条件分别对标准水模、离体头颅标本进行扫描,在无屏蔽、1层、2层和3层铋屏蔽时分别采集影像,对离体头颅标本用热释光剂量片测量每次扫描的晶体辐射剂量.分别采集在屏蔽材料和扫描体表面之间放置厚度为0.5、1.0、1.5和2.0 cm海绵时的影像,并测量晶体接受的辐射剂量.测量模体CT图像中距离屏蔽物分别为2.0、4.0、6.0和8.0 cm处的CT值.评价头颅标本影像中伪影对解剖结构的影响.结果 鼻窦CT扫描时晶体的辐射剂量为20.0 mGy.使用3种铋屏蔽厚度时,晶体的辐射剂量分别下降至13.7、10.9和9.4 mGy,下降趋势随着铋屏蔽物的增加而降低.在使用各种不同厚度的屏蔽物进行扫描时,屏蔽物间隙越大,晶体剂量的降低程度越小,但CT值的增加幅度显著降低.鼻窦CT扫描时,在不影响诊断的前提下,1层屏蔽无间隙或2层屏蔽1.5 cm间隙时图像质量满足诊断要求,辐射剂量分别可降低至13.7和13.1 mGy,降低幅度分别为31.5%和34.5%.结论 铋屏蔽材料的合理应用可在不影响影像质量的前提下,有效降低鼻窦CT扫描中眼晶状体的辐射剂量.
牛延涛张宗锐张永县郭森林康天良刘云福
关键词:鼻窦
基于关联维数和最大Lyapunov指数的运动HRV信号的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采用非线性方法研究了应激条件下心血管系统的调节功能状况。以30例中老年高血压患者和30例年轻健康者作为研究对象,首先采集阶梯试验中的动态心电信号,通过信号预处理获得运动心率变异性(exercise heart rate variability,EHRV),然后从运动前静息期和运动后恢复期EHRV中提取两个非线性指标——关联维数和最大Lyapunov指数,最后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在两组测试对象中,除了运动前的最大Lyapunov指数,其余三个指标均有显著差异性,可有效区分高血压患者和健康者两组人群。对于健康者,运动前与运动后的关联维数、最大Lyapunov指数分别都具有显著差异性,而高血压患者运动前后的两个非线性指标都不具有显著差异性。说明健康者的交感神经系统在应激状态下能作出适应性的调节,而高血压患者此调节功能不明显。
李霞康天良全海英田新
关键词:关联维数最大LYAPUNOV指数
数字乳腺X线摄影中机器平均腺体剂量显示误差分析
目的 通过不同精确腺体密度模型探讨数字乳腺X线摄影中机器平均腺体剂量显示误差,为建立中国女性腺体含量精细模型建立剂量基础 方法 然后采用半自动曝光模式,对5种腺体组成(0.1~100%)在不同模体厚度(等价乳腺压迫厚度为...
康天良牛延涛
虚拟滤线栅对胸部X线摄影图像质量影响的研究
2023年
目的探讨胸部X线摄影中不同管电压时虚拟滤线栅对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根据临床实践中常用胸部X线摄影条件,确定相应厚度的有机玻璃(20 cm,含CDRAD模体)作为被照体。选择固定管电流量4 mAs,管电压60~125 kV,分别对被照体进行3种方式成像:无滤线栅、虚拟滤线栅和物理滤线栅。对获得的图像分别进行常用物理参数[对比噪声比(CNR)、相对噪声(σ)、对比度(C)、信噪比(SNR)]、纹理分析(角二阶矩、纹理对比度、纹理相关性、逆差矩、熵)和对比度细节模体评分[影像质量因子(IQ_(Finv))]的评价。对常用物理评价参数采用双因素方差分析,并进一步作两两比较。同时使用胸部拟人模体成像进行虚拟滤线栅处理前后图像纹理对比分析。结果3种滤线栅方式的图像质量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物理滤线栅图像质量最佳。管电压对各评价指标均有影响(P<0.05)。管电压与CNR、SNR、角二阶矩、逆差矩和IQ_(Finv)呈正相关(P<0.05),与σ、C、纹理对比度和熵呈负相关(P<0.05),而纹理相关性与管电压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胸部拟人模体图像在虚拟滤线栅处理前后纹理指标(角二阶矩、纹理对比度、纹理相关性、逆差矩、熵)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虚拟滤线栅能够提高胸部X线摄影的图像质量,图像纹理分析方法可作为图像质量评价参数的有益补充。
康天良刘云福张永县郭森林马文涛牛延涛
关键词:滤线栅图像质量纹理分析
铋屏蔽对头颈部多层螺旋CT中眼晶状体辐射剂量的降低作用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 探讨扫描平面内铋屏蔽在头颈部多层螺旋CT(MSCT)扫描中对影像质量的影响和眼晶状体辐射剂量的降低作用.方法 分别使用颅脑、颞骨和鼻窦临床扫描条件,在无屏蔽、1层、2层和3层铋屏蔽覆盖眼部区域时,对标准水模和离体头颅标本进行扫描,用热释光剂量片测量头颅标本每次扫描时的眼晶状体器官剂量.在屏蔽材料和被扫描体间放置5、10、15和20 mm厚的海绵时,使用鼻窦扫描条件采集影像,并测量眼晶状体的剂量.测量水模影像中与屏蔽物为2、4、6和8 cm距离处的CT值,主观评价头颅标本影像中伪影对解剖结构的影响.结果 颅脑、颞骨和鼻窦CT临床扫描中眼晶状体的器官剂量分别为24.31、27.60和20.01 mGy.使用铋屏蔽时,均使得眼晶状体剂量有显著下降,但下降幅度随着铋屏蔽物的增加而降低.在各种厚度的屏蔽物时,屏蔽物间隙越大,眼晶状体剂量的降低程度越小,测量兴趣区CT值的增加程度也显著降低.颅脑和颞骨CT扫描分别使用2层和3层铋屏蔽,在不影响诊断的前提下,可有效降低眼晶状体剂量分别为47.1%和59.1%;鼻窦CT扫描时,1层屏蔽无间隙、2层屏蔽1.5 cm间隙不影响诊断,可降低眼晶状体剂量分别为31.5%和34.5%.结论 扫描平面内铋屏蔽材料的合理应用,可有效降低头颈部CT扫描中眼晶状体的辐射剂量.
牛延涛宋尧尧张永县郭森林张宗锐康天良刘云福
关键词:眼晶状体
低管电压扫描技术在CT泪囊造影成像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低管电压扫描方案在CT泪囊造影成像中的可行性。方法采用拟人头颈部模体,将对比剂(碘海醇)与盐水1∶3混合液置于模体鼻翼一侧模拟泪囊。分别采用80、100、120和140 kV对模体进行扫描,每种管电压选择相应的mAs使设备显示的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分别为10、15、20、25、30、35和40 mGy。结合对每组图像的客观评价,以临床扫描参数120 kV/180 mAs的对比度噪声比(CNR)为基准,得出相同CNR时的最低剂量扫描参数80 kV/240 mAs。前瞻性收集2019年11月至2020年7月来北京同仁医院收治的62例泪囊CT扫描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常规管电压组(120 kV/180 mAs)和低管电压组(80 kV/240 mAs),每组各31例。测量两组图像的CT均值、噪声(SD)及对比噪声比(CNR)作为图像质量客观评价指标,主观评价由两位高年资主治医师采用双盲法进行5分制评价。结果模体研究中相同管电压下,CTDIvol增加CNR也增加,两者呈正相关(r=0.985、0.965、0.971、0.972,P<0.05);相同CNR下,管电压越低,辐射剂量越低;临床扫描参数120 kV/180 mAs的CNR为27.8,而80 kV在相同CNR时对应的是240 mAs;临床研究中常规管电压组和低管电压组的CTDIvol分别为31.2和12.8 mGy,低管电压组较常规管电压组降低了约59%。两组图像泪囊区CT值、眶内脂肪区CT值与噪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476、2.601、-5.704,P<0.05),两组图像的CN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名观察者间的一致性良好(Kappa>0.75),两组图像主观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低管电压技术扫描可以获得满意的泪囊CT图像质量,同时有效降低辐射剂量。
朱蕾刘云福康天良张永县许庆刚王永哲牛延涛
基于不同重建算法的容积再现成像在诊断鼻区线性骨折中的差异研究
2024年
目的:探索最佳的容积再现成像(VR)重建算法,以提高对鼻区线性骨折的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纳入2022年8月至2023年8月的成人鼻骨CT影像资料,随机选取100例鼻区线性骨折和35例无骨折患者,分别行平滑算法(Smooth)、标准算法(Standard)、锐利算法(Sharp)、骨算法(Bone)的VR后处理。两名放射医师以双盲法对VR有无骨折、鼻骨孔显示及图像质量进行评分。采用相同协议对CT质控模体进行扫描,并测量不同重建算法模体图像的噪声功率谱(NPS),任务传递函数(TTF)和可检测性指数(d′)。结果:医师对鼻区线性骨折的诊断效能在VR_Standard、VR_Sharp和VR_Bone之间存在差异,VR_Sharp的鼻骨孔显示评分高于VR_Standard,并且VR_Sharp的图像质量评分高于VR_Standard和VR_Bone;随着重建算法锐利程度的增加,噪声量和空间分辨力逐渐增加;Standard组、Sharp组和Bone组的NPS峰值和TTF_(50%)分别为(225.85 HU^(2)·mm^(2),0.42),(416.67 HU^(2)·mm^(2),0.53)和(1888.20 HU^(2)·mm^(2),0.8)。当待测目标直径为1 mm时,Sharp组的值最高。结论:VR_Sharp对鼻区线性骨折的诊断效能最佳,能更好的发挥VR在辅助诊断中的价值。
鲁新亮陶建华马文涛康天良刘丹丹张永县牛延涛刘云福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鼻骨容积再现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