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俊范
- 作品数:10 被引量:17H指数:3
- 供职机构:四川联合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系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 四川大邑县发现的白腹锦鸡和红腹锦鸡自然杂种的记述被引量:8
- 1993年
- 1992年1—4月,在四川大邑县双河乡山区海拔1600—1700m处,先后获得5只雉科雄鸟标本。(第1号标本存四川大学生物系,其余4号标本存大邑县林业局)。经鉴定,确认属白腹锦鸡(Chrysolophus amherstiae)和红腹锦鸡(C.pictus)的杂种。其形态如下: No.1:外形和羽色大体似红腹锦鸡雄鸟。尾长750mm,比一般金鸡稍长。上嘴基部铅褐,跗蹠淡褐,与白腹锦鸡相似。额、头顶和枕冠淡黄,枕冠羽端沾红。枕冠长70mm,介于红腹锦鸡(1,100mm)和白腹锦鸡(1,52mm)之间。披肩羽端呈截状,似红腹锦鸡;各羽乳白,羽端和近端的黑色横斑有绿色反光,与白腹锦鸡相似,较长的披肩羽片基部渲染葡萄红色。下颈和肩间部亮绿,并有铜黄色反光。
- 何家禄李剑豪韦燎张俊范
- 关键词:红腹锦鸡
- 四川鸡形目鸟类区系的地理分化
- 1993年
- 用模糊聚类法处理四川20县(市)的鸡形目鸟类资料。结果表明,四川盆地东部中山-平原区,西部中山-高山区,以及川西北山原区的鸡形目鸟类区系彼此差异较大,进面对鸡形目鸟类区系的结构特点作了比较和记述。
- 戴波张俊范
- 关键词:鸡形目鸟类区系地理分化
- 四川峨眉山的主要资源乌类被引量:1
- 1991年
- 张俊范罗江虹李如嘉
- 关键词:鸟类
- 宝兴陆栖脊椎动物区系的垂直分化及其原因的探讨
- 1991年
- 宝兴的91.13%陆生脊椎动物为恒温动物。鸟类季节相与我国东部南北均不相同,川滇及喜马拉雅山地的区系成分多达30.5%.根据其各植被带夏季的陆栖脊椎动物区系的相似率将分别为3个垂直带.探讨各垂直带的动物区系的现状和起源演变后认为:当地阔叶林带的动物区系的历史和现状与长江中下游地区大致相同;其余则受新构造运动和更新世冰川进退影响较大;生物进化过程的加快使之川滇喜马拉雅山区可能成为某些分类群的次级分布中心.
- 张俊范柳辉胡锦矗
- 关键词:陆栖脊椎动物区系
- 四川鸟类早期文献记述的采集地点考释被引量:1
- 1995年
- 考释了本世纪前半期六篇四川鸟类外语文献记述的300多处小地名在何县(区或市)境内,并对六个学名的模式标本产地作了说明。
- 张俊范刘绍龙戴波
- 关键词:鸟纲
- 四川非雀形目鸟类区系的结构分析
- 1998年
- 通观种的繁殖区资料后,将文献报导的253种四川非雀形目鸟类分为11个分布类型:极地型,北半球北部型,欧亚北部型,中亚型,青藏高地型,横断-喜马拉雅山地型,中国东北及其邻区型,中国季风区型,南亚及东南亚型,东半球热带亚热带型,环球热带亚热带型;进而对有关分布型的划分作了研讨。文东对此区系的结构特点作了叙述。
- 张俊范
- 关键词:鸟类区系结构
- 四川长尾鹟的年龄变化和多态现象被引量:1
- 1993年
- 四川长尾鹅有长尾和短尾两种体态.其雄鸟还有白色和棕色两种类型.两类雄鸟无年龄上的先后之别,应为遗传多态.
- 张俊范
- 关键词:年龄变化多态现象
- 四川画眉亚科鸟类对环境气温的适应分歧被引量:5
- 1989年
- 东南亚及中国大陆南部的区系成分,有66.7——84.6舜的物种可以生活在夏季的气温条件下,只有19.0—30.8%的物种可以生活在严冬的气温条件下。川滇及喜马拉雅山地及华北的区系成分的生活环境全都不含夏季,有52.4—100%的物种可以生活在严冬的气温条件下。从地貌演变资料看来,分布在高海拔地带的川滇及喜马拉雅山地区系成分的耐寒性状,至少有一部分是就地起源的、是后来产生的。
- 张俊范周智颖王润元张引国
- 关键词:画眉亚科环境适应气温
- 四川大邑县鸟类考查报告被引量:3
- 1994年
- 对该县西部海拔600-3600m的冬夏鸟类作了考查。先后采集和观察到鸟类167种和14种,共181种。分析得知,当地东洋界的区系成分较多,我国重点保护鸟类和特产鸟类较多,有5种和亚种在四川属第二次发现。
- 张俊范郑志荣韦燎何家禄李剑豪
- 关键词:鸟纲
- 大熊猫的演变过程和原因的探讨
- 1993年
- 更新世大熊猫是暖生类型,现存大熊猫是耐寒类型,前者较原始,后者是从前者衍生出来的。地史变迁、川西高山深谷地形形成,使之这一地区环境复化、生物进化过程加速,因而可能从暖生祖先产生出耐寒后裔。由于两者对环境气温的耐受幅度不同,加之川西地形便于动物迁移,故后者能保存下来,前者则因冰期气候而终于全都绝灭。
- 张俊范邓昕李如嘉
- 关键词:大熊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