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冬梅

作品数:138 被引量:660H指数:14
供职机构: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山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矿业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1篇期刊文章
  • 63篇专利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1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 1篇矿业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57篇玉米
  • 26篇旱地
  • 25篇土壤
  • 22篇播种
  • 18篇水分
  • 12篇旱地玉米
  • 11篇抗旱
  • 10篇起垄
  • 10篇播种机
  • 9篇谷子
  • 8篇移栽
  • 8篇育苗
  • 8篇水分利用
  • 8篇土壤环境
  • 8篇籽粒
  • 8篇棉花
  • 8篇甘蓝
  • 7篇鸭嘴
  • 7篇施肥
  • 6篇杂交

机构

  • 120篇山西省农业科...
  • 17篇山西省农业科...
  • 12篇山西大学
  • 1篇河北科技师范...
  • 1篇湖南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遗...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沧州市农林科...
  • 1篇新疆康地种业...
  • 1篇九圣禾种业股...

作者

  • 138篇张冬梅
  • 80篇刘恩科
  • 79篇黄学芳
  • 76篇张伟
  • 74篇刘化涛
  • 55篇韩彦龙
  • 54篇黄明镜
  • 52篇姜春霞
  • 39篇王娟玲
  • 37篇池宝亮
  • 32篇闫六英
  • 29篇翟广谦
  • 29篇陈琼
  • 26篇赵聪
  • 17篇杨柯
  • 15篇李海金
  • 13篇王晓娟
  • 9篇梁哲军
  • 9篇张健
  • 9篇樊修武

传媒

  • 19篇山西农业科学
  • 7篇中国农学通报
  • 4篇棉花学报
  • 3篇玉米科学
  • 3篇华北农学报
  • 3篇农业开发与装...
  • 3篇农学学报
  • 2篇安徽农学通报
  • 2篇农业工程学报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西北农业学报
  • 2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中国生态农业...
  • 1篇昆虫学报
  • 1篇山西水土保持...
  • 1篇中国棉花
  • 1篇麦类作物学报
  • 1篇干旱地区农业...
  • 1篇中国种业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7篇2021
  • 6篇2020
  • 8篇2019
  • 5篇2018
  • 9篇2017
  • 18篇2016
  • 15篇2015
  • 10篇2014
  • 7篇2013
  • 8篇2012
  • 6篇2011
  • 10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 10篇2007
  • 4篇2006
  • 2篇2005
1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种植方式和密度对旱地粮用豇豆生长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
2018年
为探明旱地粮用豇豆高产栽培技术,2015年在山西省旱作节水农业——阳曲县河村示范基地,采用裂区设计开展田间小区试验,研究种植方式和密度对旱地粮用豇豆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覆膜种植出苗率较露地种植增加10.5%,且明显加快粮用豇豆的生育进程,出苗期提前1d,分枝抽蔓期平均提前2d,开花结荚期平均提前3d。其中覆膜种植和露地种植对豇豆生长影响的最大差异在分枝抽蔓期,株高、复叶数和分枝数显著大于露地种植,为取得高产奠定基础,实收产量和理论产量分别较露地种植增加27.4%和20.5%。覆膜种植获得最高产量的密度为11.3万株/hm^2,且随密度增加产量的变化呈倒抛物线型,而露地种植获得最高产量的密度仅为7.5万株/hm^2,且随着密度增加,产量显著降低。该区域旱地粮用豇豆采用覆膜种植,播种密度为11.3万株/hm^2时可获得高产。
张冬梅刘恩科张伟姜春霞王晓娟刘化涛闫六英
运系1108玉米自交系的选育及应用
2013年
yx1108是由山西省农科院棉花所玉米育种课题组选育成功的新玉米自交系,2012年已申请农业部新品种保护。1选育过程2000年用k22杂陕单98-1(杂交种),然后自交分离,经过南繁北育,得到一个稳定的自交系k22/98-1。2004年用k12做母本,用k22/98-1做父本杂进行杂交,其杂交种即运单26号。2005年用运单26号杂交种做母本,用浚单26号杂交种作父本杂交,然后自交分离,经过运城、新疆、海南三地筛选。
薛建兵魏国英张冬梅席天元冯正龙王蕾
关键词:玉米自交系玉米育种选育过程自交分离杂交组合父本
人力旱地作物探墒点播器
本发明涉及一种人力旱地探墒点播器,属于种子播种器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根据土壤的湿度情况,拨开干土,足墒下种的人力旱地作物探墒点播器,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支储种筒的后部设置有滑套,滑套滑动安装在支撑杆...
张冬梅张伟姜春霞黄学芳杨柯闫六英刘化涛刘恩科翟广谦
种植方式和密度对旱地土壤环境和甘蓝产量的影响被引量:2
2010年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种植方式和密度对旱地土壤环境及甘蓝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垄种地温较沟种明显增加,垄种5,10,20 cm地温分别较同一层次沟种日平均增加2.08,1.61和0.50℃,且早晚温差明显增大;整个生育期,沟种较垄种0~20 cm土壤含水量平均增加1.9%;收获时甘蓝植株性状、经济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都是垄种显著大于沟种,所有处理以种植方式为垄种、密度为82 500株/hm2的处理产量最大、水分利用效率最高。
张冬梅刘恩科李海金陈琼韩彦龙池宝亮
关键词:旱地甘蓝
裸苗自动移栽盘
本发明涉及一种裸苗自动移栽盘,属于农业机械技术领域,具体包括包括裸苗盘的前部安装有纵推电动推杆,裸苗盘内安装有纵推板,纵推电动推杆的伸缩杆固定在纵推板上,裸苗盘尾部的一侧设置有横推板槽,另一侧设置有出苗槽,横推板槽的外侧...
王晓娟王娟玲翟广谦董春林刘恩科张冬梅
文献传递
早熟区不同播期旱地玉米产量对施肥水平和种植密度的响应被引量:23
2013年
为明确早熟区不同播期旱地玉米产量对施肥水平和种植密度的响应特征及趋势,完善高产高效密植栽培技术,采用田间试验法,以传统耕种方式为对照,于2010—2011年连续2年研究了不同播期[秋耕早播和正常播种(对照)]、施肥水平和种植密度对旱地玉米主要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显示,2010年(遭遇"卡脖旱")秋耕早播经济产量、收获指数和水分利用效率分别较对照增加9.0%、7.1%和6.4%(P<0.01),百粒重(P<0.01)和出籽率(P<0.05)显著大于对照。2011年(丰水年)增幅明显增加,经济产量、收获指数和水分利用效率分别较对照增加13.1%、8.8%和8.5%(P<0.01),穗粒数(P<0.05)和百粒重(P<0.01)显著大于对照。随着施氮水平增加,经济产量和生物产量都呈增加趋势,但2010年秋耕早播过量施肥造成明显减产,2011年施肥处理经济产量显著大于不施肥处理,而不同施氮水平间无显著差异。秋耕早播较低的施肥量可获得较高的产量。随着密度增加,2010年玉米经济产量和生物产量呈二次抛物线型,秋耕早播获得最高经济产量的种植密度为7.5万株·hm 2,该年型秋耕早播可通过适当增密获得高产,而对照增密会造成严重减产。2011年经济产量和生物产量随种植密度增加而增加,但当密度增加到7.5万株·hm 2时经济产量不再显著增加。受旱年份秋耕早播较对照缩小了密度效应,为增产奠定了一定基础,且施肥和密度对产量存在显著互作效应,而丰水年互作效应不明显。对照该生态区目前的玉米栽培措施,在适期早播的基础上,减少肥料用量和适当增密是该区实现玉米高产高效栽培的技术方向。
张冬梅张伟刘恩科姜春霞陈琼韩彦龙黄学芳刘化涛赵聪池宝亮
关键词:播期种植密度
棉田污染网络及治理方法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通过分析我国目前棉田污染的主要原因表明:塑料地膜残留、化学农药残留、化肥残留已构成从时间和空间相互交叉的立体污染网络,污染环节主要包括土壤、大气、水系和农产品。棉田污染网络可以通过综合技术进行防治,如:污染土壤修复技术、高质量土壤培育技术、种植高效品种、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水肥一体化技术、塑料地膜替代技术等。在污染棉区实施污染监控预测制度以及生态补偿政策也可降低污染程度,棉花全程清洁生产技术是解决棉田污染网络的根本方法。
梁哲军齐宏立王玉香董鹏王慧杰张冬梅南雪琴
关键词:棉田土壤修复生态补偿清洁生产
不同农田管理措施旱地玉米土壤水分特征分析被引量:8
2007年
试验研究了不同农田管理措施下旱地玉米的土壤水分特征。结果表明,秸秆整秆全覆盖、微孔地膜覆盖较秸秆粉碎还田和常规种植能提高土壤水分,增加降水的入渗深度,减少土壤耗水量,其顺序为秸秆整秆全覆盖〉微孔地膜覆盖〉秸秆粉碎还田〉常规种植。受基础土壤水分不同和降雨较少的影响,玉米生育前期不同农田管理措施土壤水分差异不大,8月份充足的降水后,各措施充分显示了其蓄水保墒的作用,其中,9月份秸秆整秆全覆盖0-120 cm土壤贮水量为248.2 mm,较常规种植增加32.1 mm;降水入渗深度为120 cm,较常规种植增加25 cm。
张冬梅池宝亮黄学芳张健
关键词:土壤水分旱地玉米
冷凉区旱地玉米保护性耕作土壤环境及产量效应研究被引量:11
2018年
针对冷凉区旱地玉米生产中存在的干旱缺水、低温冷凉、土壤肥力下降等问题,于2011—2016年采用裂区设计,在山西省旱作节水农业—阳曲县河村示范基地,设置了6种不同耕作覆盖处理,研究旱地玉米保护性耕作的土壤环境及产量效应。结果表明:(1)免耕+二元覆盖、条耕+二元覆盖分别较常规旋耕+地膜覆盖平均增加0—200cm土壤贮水量20.8,32.1mm;免耕+秸秆半覆盖、条耕+秸秆半覆盖分别较常规旋耕+露地种植平均增加0—200cm土壤贮水量24.3,16.3mm。(2)不同耕作处理土壤紧实度差异主要在15cm内,条耕平均为常规旋耕的2.6倍,免耕第1年土壤紧实度最高,为常规耕作的4.6倍,以后逐年下降。(3)免耕+二元覆盖、条耕+二元覆盖分别较常规旋耕+地膜覆盖日平均地温降低0.2,0.1℃(5cm)和0.8,0.3℃(10cm);免耕+秸秆半覆盖、条耕+秸秆半覆盖分别较常规旋耕+露地种植日平均地温降低0.7,0.4℃(5cm)和1.5,1.0℃(10cm)。(4)保护性耕作3年后,免耕和条耕平均较常规旋耕增加0—20cm土壤有机质含量1.5g/kg(覆膜)和1.2g/kg(不覆膜);保护性耕作5年后,土壤培肥效应更加明显。(5)免耕+二元覆盖、条耕+二元覆盖分别较常规旋耕+地膜覆盖平均增产4.4%和6.9%,且条耕+二元覆盖经济产量显著大于常规旋耕+地膜覆盖;免耕+秸秆半覆盖、条耕+秸秆半覆盖、常规旋耕+露地种植平均产量之间没有显著差异。目前来说,适宜该区域的蓄水保墒、培肥土壤、稳产高产的保护性耕作措施为条耕+二元覆盖。
张冬梅姜春霞张伟王晓娟刘化涛杨柯闫六英刘恩科翟广谦
关键词:旱地玉米保护性耕作土壤环境
谷子杂交种灌浆期光合性能研究被引量:14
2011年
运用CB-1102便携式光合蒸腾仪,研究了谷子杂交种和常规种的光合面积、光合速率(Pn)日变化、光饱和点及叶片水分效率(WUE)。结果表明,杂交种与常规种相比较,叶面积系数(LAI)增加51.1%,光合速率提高65.0%;旗叶光饱和点提高54μmol(/m2.s),补偿点降低117μmol(/m2.s);旗叶和倒二叶WUE分别提高30.86%和21.30%;杂交种未出现明显的"午休"现象。
樊修武池宝亮张冬梅黄学芳张伟
关键词:谷子杂交种光合性能灌浆期
共1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