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囡囡

作品数:10 被引量:32H指数:4
供职机构:泸州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教育厅资助科研项目四川省中医管理局科研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内毒
  • 5篇内毒素
  • 3篇蛋白
  • 3篇重型
  • 3篇重型肝炎
  • 3篇凉血
  • 3篇慢性
  • 3篇慢性重型
  • 3篇慢性重型肝炎
  • 3篇肝损伤
  • 3篇肝炎
  • 2篇丹参
  • 2篇蛋白质
  • 2篇蛋白质表达
  • 2篇蛋白质组
  • 2篇蛋白质组学
  • 2篇毒素血症
  • 2篇血症
  • 2篇亚急性肝衰竭
  • 2篇衰竭

机构

  • 5篇泸州医学院
  • 5篇泸州医学院附...
  • 4篇泸州医学院附...
  • 2篇泸州医学院附...
  • 1篇泸州医学院附...

作者

  • 10篇刘鹏
  • 10篇张囡囡
  • 2篇杨华秀
  • 2篇胡琼英
  • 2篇魏嵋
  • 2篇文海花
  • 2篇汪静
  • 2篇米绍平
  • 2篇王杜娟
  • 2篇王开正
  • 1篇苏言辉
  • 1篇张志霞
  • 1篇米邵平
  • 1篇陶英

传媒

  • 2篇辽宁中医杂志
  • 1篇临床肝胆病杂...
  • 1篇山东医药
  • 1篇江苏中医药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陕西中医
  • 1篇实用中医药杂...
  • 1篇胃肠病学和肝...
  • 1篇辽宁中医药大...

年份

  • 1篇2011
  • 2篇2010
  • 5篇2009
  • 2篇2008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医药多途径联合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临床研究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观察中医药多途径联合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5名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早、中期)随机分为对照组27例,治疗组28例,两组均采用基础西医治疗,治疗组加用甘露消毒丹辨证加减、丹参粉针并中药灌肠,观察不同治疗方案对其临床症状、生化指标及凝血酶原活动度的影响。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71.43%(20/28),显效率39.29%(11/28),对照组分别为51.85%(14/27)、14.81%(4/27),两组比较显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均可改善转氨酶及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治疗组在降低胆红素(TBil、DBil)及升高PTA方面有统计学意义(P<0.05,PDBil<0.01)。结论:中医药多途径联合治疗慢性重型肝炎,可更好的消退黄疸,改善凝血酶原活动度。
张囡囡汪静刘鹏张志霞
关键词:慢性重型肝炎甘露消毒丹丹参粉针
内毒素肝损伤及相关评价指标分析被引量:3
2008年
张囡囡刘鹏赵丽娟
关键词:内毒素肝损伤肝脏受损肝损伤过程生物转化肠黏膜屏障病理性损伤
中药治疗慢性重型肝炎进展
2008年
张囡囡刘鹏汪静魏嵋
关键词:慢性重型肝炎中药治疗凉血活血通腑泻热利湿退黄
应用SELDI-TOF-MS技术分析清热解毒凉血化瘀对内毒素肝损伤大鼠蛋白质表达的影响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应用SELDI-TOF-MS技术分析清热解毒凉血化瘀对内毒素肝损伤大鼠蛋白质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腹腔注射内毒素(LPS)复制内毒素肝损伤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中药高剂量组、中药低剂量组,用SELDI-TOF-MS技术分析大鼠血清差异表达蛋白。结果样品血清中共获得与芯片结合的11个有效蛋白质峰。其中相对分子质量为4200道尔顿的蛋白峰在中药干预组的血清中高表达,相对分子质量为8 984道尔顿、9005道尔顿的蛋白峰在中药干预组低表达。结论蛋白峰的变化,可能是清热解毒凉血化瘀中药干预内毒素肝损伤大鼠的重要的分子基础。各组大鼠的血清内确实存在着差异表达蛋白,这可能有助于内毒素肝损伤的进一步研究。
刘鹏文海花王开正张囡囡胡琼英王杜娟
关键词:凉血化瘀内毒素血症肝损伤蛋白质组学
肝硬化血液影响因素分析及维生素B_(12)的干预作用
2010年
目的:探讨Child-PughB级肝硬化贫血的影响因素及维生素B12的干预作用。方法:将Child-PughB级肝硬化并中度贫血患者75例随机分成对照组25例(脱落3例),治疗组50例(脱落5例,实证治疗组23例,虚证治疗组25例),分别给予基础保肝及联合维生素B12综合治疗,观测血清维生素B12及内因子的分布情况及治疗3周后RBC、HGB、网织红细胞数值。结果:Child-PughB级肝硬化伴中度贫血患者血清维生素B12及内因子较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虚证治疗组与实证治疗组比较,其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VITB12<0.05,P内因子<0.01)。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BC:P12<0.01,P13<0.01;HGB:P12<0.05,P13<0.01;网织红细胞绝对值:P12<0.01,P13<0.01);治疗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硬化贫血与维生素B12及内因子缺乏相关,维生素B12可有效改善肝硬化血液指标,其分布、疗效与证型相关,虚证较实证效果好。
刘鹏张囡囡苏言辉赵丽娟
慢加亚急性肝衰竭患者血清内毒素、胃泌素、胃动素的关系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慢加亚急性肝衰竭患者内毒素、胃泌素、胃动素水平及其相关性。方法检测69例慢加亚急性肝衰竭患者(早期26例,中期21例,晚期22例,并发上消化道出血12例)各期内毒素、胃泌素、胃动素水平,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①血清内毒素、胃泌素、胃动素与肝损伤程度有关,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时以上各指标水平最高;各组之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②慢加亚急性肝衰竭患者血清内毒素与胃泌素及胃动素水平呈显著相关(r=0.93,0.98;P均<0.01)。结论慢加亚急性肝衰竭患者内毒素、胃泌素、胃动素水平,与肝损伤程度相关,是上消化道出血的重要因素。
刘鹏张囡囡赵丽娟米绍平
关键词:肝功能衰竭内毒素胃泌素促胃动素
清热解毒凉血化瘀对内毒素肝损伤大鼠蛋白质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清热解毒凉血化瘀对内毒素肝损伤大鼠蛋白质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腹腔注射内毒素(LPS)复制内毒素肝损伤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中药高剂量组、中药低剂量组,用SELDI-TOF-MS技术分析大鼠血清差异表达蛋白。结果:样品血清中共获得与芯片结合的11个有效蛋白质峰。其中相对分子质量为4200道尔顿的蛋白峰在中药干预组的血清中高表达,相对分子质量为8984道尔顿、9005道尔顿的蛋白峰在中药干预组低表达。结论:内毒素肝损伤模型大鼠血清内确实存在差异表达蛋白,这可能有助于内毒素肝损伤的进一步研究。
刘鹏文海花王开正张囡囡胡琼英王杜娟
关键词:凉血化瘀内毒素血症肝损伤蛋白质组学
清热解毒凉血化瘀中药对慢加亚急性肝衰竭内毒素胃泌素及胃动素的干预作用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分析慢加亚急性肝衰竭患者内毒素、胃泌素、胃动素的病情相关性并评价清热解毒凉血化瘀中药的干预作用。方法:临床收集69例慢加亚急性肝衰竭患者,其中早期26例,中期21例,晚期22例(并发上消化道出血12例),并设立22例Child-PughA级肝硬化患者对照观察,检测内毒素、胃泌素、胃动素水平并观察中药疗效。结果:①治疗后显效22例,有效32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78.26%,各期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血清内毒素、血浆胃泌素、胃动素与肝损伤程度呈正相关,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时各指标水平均值最高;各组之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慢加亚急性肝衰竭患者各期以及对照组ET、Gas、MTL值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慢加亚急性肝衰竭患者各期与对照组ET、Gas、MTL值比较,除早期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各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慢加亚急性肝衰竭患者内毒素、胃泌素、胃动素水平升高与肝损伤程度相关,其水平变化有助于肝衰竭病情判断及预后估计,是上消化道出血的重要因素;在西医综合治疗基础上运用中医清热解毒凉血化瘀法可有效治疗慢加亚急性肝衰竭,疗效与病情分期相关,早期疗效明显。
刘鹏张囡囡赵丽娟米邵平
关键词:肝衰竭内毒素胃泌素胃动素
中药凉血解毒化瘀多渠道给药治疗慢性重型肝炎42例临床研究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评价中药凉血解毒化瘀多渠道给药对慢性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43例(脱落2例),治疗组43例(脱落1例),治疗组在对照组西医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凉血解毒化瘀中药口服并灌肠,疗程(45d)结束后比较2组总有效率及症状、肝功能、凝血酶原活动度的改善状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76.19%、显效率35.71%,对照组分别是53.66%、17.07%,2组比较总有效率差异显著;治疗组与对照组均能明显改善各观察指标,治疗组在改善患者症状、升高白蛋白及凝血酶原活动度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凉血解毒化瘀多渠道给药治疗慢性重型肝炎较单纯西药治疗可更好的改善患者乏力、腹胀不适症状及凝血酶原活动度,是慢重肝的一个有效治疗方案。
刘鹏张囡囡杨华秀魏嵋
关键词:慢性重型肝炎中西医结合疗法肝功能凝血酶原活动度
维生素B_(12)对肝硬化贫血患者血液影响的临床研究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观察维生素B12对肝硬化失代偿期伴中度贫血患者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网织红细胞计数的影响。方法将肝硬化失代偿期伴中度贫血患者6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30例,治疗组30例,分别给予基础保肝及联合维生素B12综合治疗,观测两组RBC、Hb及网织红细胞数值,分析维生素B12的治疗作用。结果治疗组治疗后RBC、Hb、网织红细胞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RBC、Hb、网织红细胞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RBC<0.05,PHb<0.01,P网织红细胞<0.01)。结论维生素B12可有效改善肝硬化失代偿期贫血症状。
张囡囡刘鹏赵丽娟杨华秀陶英米绍平
关键词:肝硬化贫血维生素B12红细胞血红蛋白网织红细胞计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