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小乐

作品数:16 被引量:98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天文地球
  • 2篇生物学

主题

  • 10篇志留纪
  • 6篇地层
  • 6篇生物地层
  • 6篇小溪
  • 5篇植物
  • 4篇岩石
  • 4篇岩石地层
  • 4篇志留系
  • 4篇石地
  • 4篇晚期
  • 4篇化石
  • 4篇红层
  • 3篇植物化石
  • 2篇遗迹化石
  • 2篇植物群
  • 2篇泥盆纪
  • 2篇剖面
  • 2篇线形
  • 2篇化学地层
  • 2篇古地理

机构

  • 15篇中国科学院南...
  • 10篇北京大学
  • 5篇中国科学院
  • 4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兰州大学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作者

  • 16篇张小乐
  • 11篇王怿
  • 8篇唐鹏
  • 6篇黄冰
  • 6篇戎嘉余
  • 5篇詹仁斌
  • 4篇王光旭
  • 4篇蒋青
  • 3篇徐洪河
  • 2篇刘建波
  • 2篇傅强
  • 1篇赵文金
  • 1篇李越
  • 1篇卢建峰
  • 1篇樊隽轩
  • 1篇郄文昆
  • 1篇吴荣昌
  • 1篇冯净
  • 1篇张小乐
  • 1篇王雪莲

传媒

  • 10篇地层学杂志
  • 2篇古生物学报
  • 2篇中国科学:地...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19
  • 3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2
  • 1篇2011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重庆秀山溶溪剖面志留纪红层的研究
张小乐
关键词:志留纪红层
新疆西准噶尔中泥盆世呼吉尔斯特植物群的特征、时代、古环境以及古植物地理学意义被引量:8
2015年
阐述呼吉尔斯特植物群的定义、分布、时代、组成和特点。呼吉尔斯特植物群主要代表我国北方区中泥盆世晚期的植物群,其具有全球广布型属种,也具有特化型植物。该植物群生物量巨大,发育小规模的森林,也形成了若干薄的煤层,成煤植物和森林冠层植物为石松类。结合该植物群化石埋藏学、沉积岩石学、煤岩学等研究,对呼吉尔斯特植物群的古环境以及古植物地理学意义进行探讨,提出:呼吉尔斯特组若干条保存有丰富植物化石和煤层的剖面,代表中泥盆世晚期区域性的陆相沉积环境,新疆西准噶尔在中泥盆世是重要的植物迁徙大陆桥。
徐洪河蒋青张小乐王怿傅强冯净
关键词:古植物古环境泥盆纪
安徽宿松坐山志留纪晚期地层的研究被引量:9
2018年
通过对安徽宿松原称"茅山群"地层的综合研究,发现了2层线形植物化石、植物类表皮微体化石和大型虫管遗迹化石。结合湖南张家界和澧县、重庆秀山、贵州石阡和印江、湖北通山等地志留纪晚期地层的研究结果,确定宿松坐山原称"茅山群"地层的时代为志留纪晚期(Ludlow-Pridoli);依据所含化石和岩性特征,认为这套地层应称为小溪组。综合分析了安徽下扬子地层分区的志留系上部地层,认为该区可能不存在真正茅山群沉积,原称"茅山群"地层为志留纪晚期小溪组。造成该区志留纪兰多维列世特列奇早期之后沉积间断的原因是广西运动的影响。
王怿蒋青蒋青张小乐唐鹏詹仁斌
关键词:生物地层志留纪
贵州印江三合场剖面志留纪晚期地层研究:兼论黔东北—渝东—湘西地区小溪组分布和第三套红层特征
2024年
志留系海相碎屑红层在华南扬子区尤为发育,野外易于识别,主要发育3套。其中,第三套红层(罗德洛统上部至普里道利统下部)的地理分布并不清楚,前人报道的这套红层主要分布于志留纪晚期扬子台地的周缘沉积区,而在其内部沉积区却鲜有报道,其具体发育特征和分布范围缺乏实证。本文以贵州印江三合场剖面志留纪晚期地层研究为基础,综合黔东北—渝东—湘西地区多条剖面的研究结果,探讨该地区小溪组的分布范围及第三套红层的时空分布特征。三合场剖面志留系上部的小溪组以发育砂岩、泥质粉砂岩为特征,夹少量泥岩,其中8层红色薄层沉积格外醒目。依据发育大型虫管遗迹化石、线形植物和植物类表皮等化石层位的地层对比,笔者推测,该剖面小溪组的地层年代为罗德洛晚期至普里道利早期,与台地周缘区四川广元地区车家坝组、云南曲靖地区关底组及台地内部的小溪组属于同期沉积。与扬子区的第一、二套红层和周缘区第三套红层相比,黔东北—渝东—湘西地区第三套红层发育不好,局限于部分剖面,红层厚度亦较薄。本文认为,导致红层发育因地而异的主要原因是,形成红层的陆源碎屑供给量减少,以及古水深差异造成区域上古海洋氧化还原条件分异。
王棫萱张小乐王凯陈中强
安徽巢湖狮子口剖面上泥盆统五通组植物再研究
2023年
五通组广泛分布于长江下游地区苏、浙、皖一带。近几十年的古植物学研究工作,使得五通植物群成为全球晚泥盆世属种最为丰富的植物群之一。安徽巢湖狮子口剖面的五通组出露良好,植物化石丰富。然而,正式描述及图示的植物仅包括石松类Bothrodendron anhuiense Cai et Wu、Sublepidodendron grabaui(Sze)Wang et Xu、Sublepidodendron songziense Chen和楔叶类Sphenophyllum lungtanense Gothan et Sze。本文对狮子口剖面五通组中的晚泥盆世植物化石进行了再研究,计有石松类植物Stigmaria ficoides Brongniart、Stigmaria rugulosa Gothan、Sublepidodendron songziense、Sublepidodendron grabaui和Lepidostrobophyllum sp.,以及楔叶类植物Eviostachya hoegii Stockmans和Hamatophyton verticillatum Gu et Zhi。一些石炭纪的全球常见植物如Bothrodendron Lindley et Hutton、Sphenophyllum Brongniart及Sublepidodendron(Nathorst)Hirmer等已出现在狮子口剖面上泥盆统五通组中,表明华南很可能是这些类群辐射与演化的中心之一。
黄璞张小乐王嘉树傅强王雪莲熊聪慧
关键词:华南板块五通组植物群落
华南广西运动后泥盆纪碎屑岩地层的划分和对比
2024年
广西运动后,华南泥盆纪最先接受的沉积为碎屑岩,由于厚度大、化石较少,其地层划分和对比存在诸多探究点。本文根据华南117条剖面的实地考察或研究,开展了以生物地层学为主的综合地层学研究,旨在揭示广西运动后泥盆纪最初碎屑岩地层的划分和对比;以与下伏地层的接触关系为主要依据,将华南广西运动后泥盆纪碎屑岩地层分为角度不整合类型、平行不整合类型、龙门山类型(只限早泥盆世);综合分析了华南泥盆纪植物群、孢子组合和鱼组合的特征,并以此为主要依据,结合上覆地层的海相动物化石,对华南广西运动后泥盆纪碎屑岩地层进行了划分和对比。在华南,广西运动后接受沉积的总体进程呈现为由西南向东北的趋势,经历了一个由陆地、陆海过渡到正常浅海的过程;在泥盆系各沉积时段,其沉积环境的变化过程基本一致,但在不同区域的发生时间和后续进程各不相同、各具特色。
王怿郄文昆郄文昆郭文徐洪河卢建峰张小乐卢建峰彭辉平陈雨萱赵文金
关键词:泥盆纪
四川盐边稗子田剖面志留系新认识被引量:14
2016年
对川西盐边稗子田志留系剖面的野外调查和碳同位素样品采集,首次揭示了从兰多维列世晚期到罗德洛世早期地层中δ13 Ccarb连续变化曲线,并识别出两个碳同位素正漂移事件:温洛克世申伍德早期的艾尔韦克事件(Ireviken Event)(峰值位于下稗子田组中下部)和温洛克世侯默中期的墨尔德事件(Mulde Event)(峰值位于上稗子田组上部)。饶有兴趣的,一是其变化趋势与国际对比结果相符;二是在上覆地层中没有发现全球广布的罗德洛世晚期的劳事件(Lau Event),与王成源等(2009)在该地未找到与劳事件同期的牙形类化石不谋而合;三是从化学地层学角度证伪了该剖面志留系与泥盆系为连续沉积的观点。鉴于上述,认为运用δ13 Ccarb变化趋势进行志留系地层对比,不失为一种值得尝试且可付诸实践的新手段。对攀枝花—丽江地区志留系和华南板块、拉萨板块对比分析表明,当时该区既不属于华南板块,也不属于拉萨板块,而可能是位于两者附近的一个独立微块体。
王怿戎嘉余唐鹏王光旭张小乐
关键词:志留系泥盆系
四川广元志留纪晚期车家坝组中线形植物的发现及其意义被引量:12
2017年
四川广元地区志留纪晚期车家坝组以碎屑岩沉积为主,产出牙形刺、腕足类、几丁虫、三缝孢、隐孢子、植物类表皮等化石,具有可靠地质时代证据;对该组的进一步研究,为扬子区志留纪晚期地层划分和对比研究提供了标杆。首次报道了车家坝组下部发现的线形植物化石,确定该植物代表的时代为志留纪晚期。根据扬子区多个产地的志留纪晚期线形植物和虫管遗迹化石,结合岩性变化,认为:在扬子区,野外确定志留纪晚期地层的化石识别标志有2个,即大量虫管遗迹化石和线形植物化石。
王怿唐鹏张小乐刘建波张雨晨燕夔王光旭黄冰詹仁斌
关键词:生物地层
湖北西部建始地区志留系秀山组顶部地层新观察被引量:6
2017年
在湖北省建始县北部细沙坝剖面志留系最上部发现腕足动物及几丁类化石。腕足动物组合以华美瓦尔达贝(Valdaria lauta)为典型分子,属于秀山动物群第二组合带;同时根据几丁类的组合带延限,综合分析确定其时代为特列奇中期,相当于秀山组上段的中部。鉴于与典型纱帽组在岩性、时代的明显差别,鄂西地区的来凤、咸丰、鹤峰、宣恩、恩施、建始、巴东等地的这套以往称作纱帽组的地层改称为秀山组为宜。建始细沙坝与桐梓韩家店、石阡雷家屯、秀山溶溪、宣恩高罗、宜昌大中坝等五地志留系对比说明,上扬子区各地志留系兰多维列统的顶界是参差不齐的,其中秀山的相关地层顶界最高,桐梓和宜昌的最低。上述情况反映当时海域沉积受广西运动的直接影响,导致地壳上升,从而海水退尽,岩层差异剥蚀强烈,此系华夏古陆向西北方向显著扩张的结果。
黄冰王怿唐鹏魏鑫张小乐张小乐王光旭张雨晨詹仁斌詹仁斌
关键词:生物地层岩石地层志留系华夏古陆
湖北通山志留纪晚期地层的发现被引量:8
2017年
通过对湖北通山新桥志留系上部地层的综合研究,在原"茅山组"的地层中发现了多层线形植物和大型虫管遗迹化石。结合四川广元、湖南张家界和澧县、重庆秀山、贵州石阡和印江等地志留系上部地层的研究结果,提出:通山地区原归入"茅山组"的地层,其地质时代为志留纪晚期(Ludlow-Pridoli),称为小溪组。综合分析已有资料,在湖北东南部(大冶—崇阳地区),小溪组由南向北厚度变薄,推测其沉积中心在江西西北部一带。
王怿蒋青唐鹏张小乐黄冰詹仁斌
关键词:岩石地层
共2页<12>
聚类工具0